查看原文
其他

一带一路十年丨中国与中亚农业产业合作未来可期


【原标题】中国方案推动中亚各国农业合作



日前,中国与中亚五国,古丝绸之路上的几位贸易伙伴们齐聚中国青岛,在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国际农业合作分论坛上共同探讨中国和中亚五国农业合作路径,增强彼此农业产业竞争力。


在会上,30余家中外企业作为首批联盟成员共同发起倡议,启动上合农业产业发展联盟,为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业产业合作提供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上合农业产业发展联盟将通过整合国内外产业资源,搭建国际合作平台,以有效的联盟机制,凝聚政府、企业、金融、科研以及社会各界的共识与合力,在农业基地建设、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业态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市场氛围;坚持生态优先、互利共赢、协作创新,构建农业产业发展命运共同体。



农业合作前景可期

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多年来,各国持续深化农业领域合作,构建了内涵丰富、充满活力的农业伙伴关系,取得了良好成效。


中国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副主任李洪涛介绍道,在机制方面,中国与中亚国家签署了多项农业合作协议,在防治蝗虫、马业合作等方面建立了富有特色的合作关系。在科技交流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中方科研院所与中亚国家农业科研机构形成了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农业联合实验室,在畜牧兽医、棉花栽培与品种审定、旱作农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而富有成效的成果。在贸易投资方面,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规模逐年增长,从1992年的1.75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10.73亿美元。


近年来,不少中国企业赴中亚五国投资发展。截至2021年底,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业投资存量近4亿美元,雇用当地员工近3000人,合作项目涵盖小麦面粉及植物油脂加工、牛羊养殖及屠宰加工、棉花种植及纺织品等多个领域,为当地农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刚称,农业合作一直是中方与中亚各国务实合作的重点,各方围绕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农业国际贸易发展、农产品价值链提升、生态和绿色农业等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提升合作质量,为促进各方经济融合、发展联动、成果共享奠定了良好基础。


吉尔吉斯斯坦非常愿意和中国加深农业,特别是绿色农业合作。据吉尔吉斯斯坦驻华使馆二等秘书别克博耶夫·丹尼尔介绍,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占GDP的份额很大。国家很重视发展绿色农业,可向中国出口的农产品有樱桃、甜瓜、面粉、奶制品、马匹、蜂蜜等。


塔吉克斯坦农业部国际关系司司长费济马哈德·阿蒙诺夫表示,塔吉克斯坦农业部将引进新的技术组织农产品的互认,做好区域供应链的各项工作以保证农产品出口到中国。


哈萨克斯坦国家粮食贸易集团股份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爱珍称,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已经签署了一系列的议定书,其中包括向中国出口20余种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农产品,今后希望能增加对华出口农产品品种。


爱珍介绍称,目前已有1530家哈萨克斯坦企业登录中国进口商清单,其中94%从事种植业,6%从事养殖业。2022年哈中双边农产品贸易额同比增长2倍,达到7.83亿美元,其中哈萨克斯坦对华出口5.5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2倍。对华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葵花籽油、亚麻籽、葵花籽、谷糠、菜籽油、大麦等各种油料作物。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袁瑞介绍道,青岛与中亚五国开展了一系列现代农业合作——哈中农业在哈萨克斯坦建设大豆、苜蓿等农作物及畜牧基地,青岛冠中生态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设经济苗木基地,山东港口与哈萨克斯坦签署合作备忘录,推进中哈跨境贸易发展,青岛万林集团拟在中亚国家投资建设食品加工与物流工业园。“我们立足山东农业的良好基础,积极同中亚五国探索‘海外牧场’等现代农业合作新模式,布局8条创新驱动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培育农业产业重点‘链主’,打造‘青岛农品’。期待与各位一起投资中国和中亚五国现代农业产业链,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合作。”



推动农业合作高质量发展

对于深化与中亚五国农业合作,推动农业合作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副主任李洪涛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对话协调,共同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各方应加强多双边交流与合作,做好农业政策沟通,将农业农村发展放在国际议程的优先地位,共同构建更加公平的农业贸易秩序,提高农业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二是加强经贸合作,共同维护供应链安全。基于各自农业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不断提升农产品贸易和便利化水平,结合“丝路跨境电商”等新业态,通过中欧班列(中亚)物流大通道,加强粮食、棉花、蜂蜜、乳制品、水果等优质绿色农产品贸易合作,不断扩大彼此农产品贸易规模。推动农业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绿色、安全、可持续的农产品供应体系,造福各国人民。


三是加强创新合作,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继续加强在种质资源、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土壤改良、旱作农业等领域投资与交流,做好技术转移应用和知识分享,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发展农业科技合作

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合作交流是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业合作的动力源泉。通过农业科技合作,带动农业全产业链合作,实现与中亚五国先进农业技术、土地、种质资源、人力资源的互补。


为加强与中亚五国的农业科技合作,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了中亚农业研究中心,位于新疆昌吉。新疆与中亚地区同属干旱半干旱绿洲农业生态区,先进技术和成果可以直接推广应用到中亚地区。中亚中心聚焦五大研究方向——高品质棉花技术创新、西部特色林果业、生物安全、农产品提质加工、戈壁生态农业。



目前,研究中心已经与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共建“一带一路”国际棉花产业科技创新院,在乌兹别克斯坦科技示范区产量达到当地产量2倍以上,耗水量为当地水平的1/3。2018年,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发布总统令,在乌兹别克斯坦全国推广“中国棉花科技示范园”植棉技术。此外还有农科院与乌兹别克斯坦的“中乌水稻联合研究中心”、与哈萨克斯坦的联合实验室等合作。农科院与吉尔吉斯斯坦最大棉花生产企业合作,在吉尔吉斯斯坦推广面积达到30万亩,吉尔吉斯斯坦农业部部长亲自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颁发最高嘉奖。


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外农业研究中心的毕洁颖对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业科技合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以科技合作为引领,强化农业合作的支撑作用,开展良种繁育、品种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突出高效农业节水技术、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土地沙化治理和盐碱地改良技术等合作,在中亚国家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强化科研合作。


二是加强跨境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检验检疫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加强有关动植物疫病防控的科技合作,推动检验标准互认,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等方式,扩大农产品贸易。


三是以农业技术交流培训为抓手,推进各类人才交流,尤其是商务部的商务官员、技术人员培训班。此外,建立留学生培养、访问学者以及共同举办国际会议等常态化交流机制。


四是科技示范先行,通过种业合作带动全产业链合作,成立产学研联合体,携手开拓重点产品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合作。建设示范园区,实现种、收、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合作。


最后,针对“走出去”企业面临的困境,强化政府公共信息服务。



优化小麦国际贸易布局

中国小麦与中亚国家,特别是哈萨克斯坦的合作较多。中国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小麦首席分析师、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锐对加强与中亚国家小麦合作提出了建议:一是要优化小麦的国际贸易布局,稳定中国的粮食进出口政策;二是推动小麦进口渠道多元化,推进“一带一路”粮食走廊的建设,扩大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进口小麦并开展合作。


刘锐分析了小麦合作存在的问题。一是仓储方面,哈萨克斯坦普遍的仓储设施比较陈旧;二是交通问题,目前物流运输能力明显不足;三是检疫标准和规则,目前哈萨克斯坦一直用美国的标准和认证体系,而且是非国际标准,在国际标准对接上有一定的困难;最后是运输问题,主要是以集装箱为主,但是运力明显不足。


刘锐认为今后发展小麦合作非常明确,在“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下,常态化的合作已经建成。中国和中亚地区小麦开展贸易合作既可以弥补中国对于高品质小麦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也可以利用哈萨克斯坦闲置的农业资源来更好地促进当地的发展,同时现在的保税区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流通标准的完善也可进一步推动中亚合作。




拓宽产业合作渠道

中国和中亚五国具有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的特点,尤其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同中亚五国双边经贸交流持续升级。在如何有效地发挥企业在资源渠道链接、要素优化配置、产业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上,以及在重点围绕粮食、水产领域,探索与中亚五国农业深化合作的实现路径上,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邓友成提出了两方面的建议。


一是畅通中国-中亚五国粮食领域双边流通链条,对依托上合示范区的政策赋能。基于中亚五国农业资源禀赋、国内市场的庞大空间、中欧班列以及国信集团在中国流通、仓容等方面的布局,探讨如何通过在中亚地区布局粮油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建设物流枢纽仓、输出现代农机具与特色优质食品等方式,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现代粮食供应链。承担链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枢纽功能,畅通国内外双向流通渠道,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和供应链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推动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强化供应链产业链的韧性。


二是拓展绿色高效水产品贸易与技术合作空间,加强依托养殖工船、陆基循环水等绿色高效养殖模式建设和安全优质的如罗非鱼、三文鱼、大黄鱼等水产品的供应能力,通过陆基循环水养殖技术咨询服务和输出,协助中亚五国建设现代化、标准化、绿色化水产养殖基地,有效解决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对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掣肘和制约,打造与本地化生产供应、国际化贸易匹配的水产品贸易体系,助力提升中亚五国高质量水产品的消费水平,优化人民膳食营养结构。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期推荐美国制裁,阿塔限制...阿富汗民众艰难过冬
拜登致信米尔济约耶夫,强调了...
视频丨土耳其球迷将援助国搬上了...
温馨提示凡转载本账号文章,请在明显位置标注:转载自“丝路新观察”。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意见。免责声明:本文所载内容系网络资料,无法联系版权所有人,如文章文字、图片存在侵权行为,烦请联系公众号运营人员。如需广告、商业合作,请联系微信:z13565801531。丝路新观察网站:www.siluxgc.com新浪微博:丝路新观察官微监制:张兴鼎  编辑:胡嘉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