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苏的北京,领跑全国!我们找了3家“标杆”深度聊聊!

王盼 餐企老板内参 2023-01-22


随着开放进程的加快,复苏是必然大趋势!


从过去一个月的复苏情况来看,北京、成都处于“领跑”状态,复苏迹象明显,顾客外出吃饭的意愿也更强烈。这个元旦假期,全国多地频频传来复苏好消息,无疑给餐饮同行注入强心针。


然而,客观来看,目前的复苏依旧存在“不均衡”现象:有的已经恢复到80%甚至更好,而有的已无力支撑,早早闭店过年,甚至遗憾离场。


既然复苏是大趋势,那么请停止抱怨、质疑、嘲讽!“有定力”的老板,懂得未雨绸缪、把握节点,快速吸引复苏后的“第一波”顾客。


如何用15天时间恢复至80%甚至更多?我们在北京找了3家体量不同、模式不同、品类不同、客群不同、选址不同的“复苏代表”,试图呈现这一个月的真实状态、自救与的突围 。也希望通过此文,传递给所有同行信心和能量。



总第 3376 

餐企老板内参 王盼 | 文



紫光园

170家门店,营业恢复至90%

受访者:集团总裁 刘政


刚刚过去的“惊险”12月,对于紫光园来说,是一场“年末大考”。这其中,有几个“重要的节点”。
12月初,不断有全国同行问我:疫情走向如何?年底怎么办?当时,不少老板准备提前放假,关门止损。但我的想法较为乐观,我觉得“阳”和“阳康”都有周期,阳康之后,一定会有第一批顾客外出消费。元旦会是小高峰,春节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爆发。要迎接这些机会,就得早做打算。
我们先后开了两个会。一个是12月初,对形式做了预判和洞察,动员大家别退缩,有信心。那时候我们做好“三个准备,一个冲锋”:心理准备(每个人可能都“躲不掉”)、正餐准备(正餐全面复工复产)、人员准备(留人部署,随时开工,170家店人员、3000多名员工轮回调配)。冲锋,则是冲刺年末,也冲刺最难的寒冬。
北京“爬坡”时期,我们组建内部防疫小组,这个小组每天都在关注和统计,公司有几个阳的?身体恢复如何?是否需要紧急闭店?当时我们找街道帮忙联系酒店,公司愿意花钱给员工安排隔离酒店。当时想的是:让员工休息好了,才能更快康复。


12月16日前,堂食也只有8家营业。从19日开始,政策放开,恢复营业,员工也很快进入状态。当时对于正餐的策略是——算好账、分区域、减菜品,少上人,来一桌保一桌;
另一个会议,是宣布放开三天后(也就是22日),紫光园80多位高管在京郊开了一场“2022誓师收官会议”,确保好春节档营收,此外,年末还要开四家一千平米以上的大店。所有的前行,都离不开团队齐心。
回想这个过程,我觉得市场洞察力和决策力很重要。难的时候拼一拼,再难也能扛过去。12月30的流水,已经恢复到了往常周末的水平,次日的跨年夜包间也已经全部定出。春节档,我们常规是做4轮房,到现在已经进入第二轮房预定了。这些“向好”也给了团队极大的信心。

12月29日,店内等位取号实拍
这一波“阳康”陆续到店消费,我们发现两个主要的消费变化:一是消费能力确实有所下降,大约在7%-8%左右;二是顾客的口味普遍有所变淡,比如我们的招牌手撕鸡,同样的配料,近期不管是员工还是顾客都觉得“可以淡些”,可能新冠对于味觉还是有微妙的影响。
接下来,真正要拼“苦功夫、硬功夫”的时候来了,真正的竞争来了,真正需要深耕细作的时候来了。我们的心态很有意思:大形势好的时候“不急着盲目乐观”,比如2019年,我们布局社区餐饮、布局零售(第二曲线),布局便民;大形势坏的时候反而要乐观,比如今年11、12月份,面对整个餐饮行业大面积关停门店,那时候真是“天黑摸石头”,但团队反而需要乐观。在乐观中,激发凝聚力,向死而生。
世界杯刚结束,“梅西哲学”也在紫光园内部广泛学习——梅西在场上有全局观,紫光园也需要洞察需求,有前瞻思维;梅西永远守候在价值区,哪儿能进球去哪儿。紫光园也聚焦关键点,比如聚焦早餐业务、外卖零售、正餐、外送。目标是“每项增长10%”。每个板块都专业化,有专人去操作。

12月31日,紫光园各门店实拍
2023年一定是重组变革的一年,三年大疫,大家的打法和玩法有了惯性,但如今大形势放开了,以前的打法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打造真正的核心竞争力。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回归到产品,用硬功夫解决顾客的需求,踏实、诚信,提高效率,回归“吃”的商业本质。

费大厨辣椒炒肉全国70+家直营门店北京5家,12月末营收恢复80%受访者:创始人 费良慧
我们的店,分布在全国几个非常热门的餐饮旺城,关于全国复苏的话题,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目前看起来,12月全国餐饮都艰难的时刻,北京确实是领跑,恢复了80%以上,元旦则是一个新的节点和高峰。上海恢复了仅40%-50%,跟深圳差不多,而大本营长沙,因为还在爬坡期,仅30-40%。
12月份,北京店算是经历了一系列的转折。对于我们这种现炒为特色的品牌来说,外卖一直不是重点,但疫情来临,阳康未愈,我们不得不将“外卖计划”提上日程,12月最难的时候,外卖占比50%,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但小炒,还是要注重堂食的体验,12月底北京开始明显复苏,我们一些门店又陆续停止了外卖,继续全力以赴做好堂食。
12月31日这一天,朝阳大悦城店一天翻台接近10轮,门店取号等位402桌,熟悉的等位和客流,都回来了而深圳前不久新开的5家门店,也让人惊喜:12月31日,壹方城店取号等位489桌。长沙店的恢复更让人惊喜,解放西店取号等位1041桌!


我觉得越是艰难的时候,越是局面不确定的时候,更要把“确定性”的东西做好。比如食材做好、产品有保障,并提高团队信心。尤其是老员工、各个店长的状态。企业的信心源于老带新,源于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信赖!让他们看到未来,才会有状态。这个“未来”不是画饼,而是比较实在的企业发展、和内部的激励机制。在费大厨,十年以上的店长很多。
费大厨去年进京,在北京的各家店,都是老员工开的。这样的“放权”,让团队有荣誉感和价值感
而新店筹备期,我们都会从公司内部选拔精英团队,优中选优,确定人员后在长沙集中培训,让大家业务更熟练、配合更默契、团队更凝聚。事实也证明,这些“前期铺垫”是值得的,从开业到现在,北京门店持续霸榜北京湘菜热门榜第一名。这些也是给团队信心的一个方面。


这一年北京遭遇疫情的“伤害”不少,而越是困难时期,越需要骨干员工有所担当。
这波“阳康”后,我觉得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更高了,越来越喜欢“现炒”。未来,家里不方便做的特色菜,更容易被顾客“惦记”。我们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打磨产品,预计2月份要推出新品,围绕“辣”进行产品深耕。
相对全国同行们说一句:现在局势很明朗,明年一定是向好的,因为顾客会走出来。至少从北京来看,顾客已经走出来了。
对于以堂食为主的餐馆,2023年很可能会回归到2019年的生意状态。所以要坚持住,坚持冲过去最难的几个月。大家都躺平、都休息了,那么对于还想做餐饮的同行来说,更要在此刻“磨刀”。现在是最好的时机,抓产品,抓供应链,抓团队、抓培训的时机。
在2020年的时候,费大厨的目标是“3年100家”,如今2年过去,已经破局了70家店,接下来的新一年,伴随着局势的开放,百店目标,仍然要继续。

街边儿牛肉串北京2家店,营收恢复至淡季周末的80%受访者:创始人 付爱琪
作为一个极具社交属性的品类,我们的生意转折点,大致从10月1日就开始了。
以往,几乎每天都在等位,然而十一之后,封控反反复复,基本只能依靠外卖,生意面临巨大挑战。12月初,面对陆续“阳了”的员工,我们储备了不少抗原、药品,并专门腾空了一个宿舍,让阳的员工入住。从经营的角度来说,“阳”和“阳康”都有一个周转过程,一方面尽量延后感染时间,另一方面尽可能确保门店“有人在岗”。
12月19日,北京取消查验48小时核酸,第二天便有了明显的客流回升,沉淀3天后,紧接而来的周末,客流量“飙升”,排队时间在1-1.5小时,基本恢复到淡季周末的80%。
当时,门店员工已经有40%放假了,食材的备货量也不足。可以说,一切来得很突然。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紧急做了调整:首先是缩减营业时间,停止午餐,集中员工力量做好晚餐高峰和夜宵;其次是全员到一线支援,包括我这个老板。
“驻店工作”的这些天,我离顾客更近了,我也试图去观察他们。我发现,酒类的销量总体增长不少。虽然不少专家建议“阳康后少饮酒”,但年轻人似乎不太受影响,反而是放开之后,相聚不易,更希望享受“欢乐聚餐”的过程。
在我看来,北京餐厅的复苏虽然领跑全国,但也不是普遍现象。复苏与否、复苏快慢,和品牌影响力有直接的关系:头部、中部餐饮复苏较快,小规模的街边店、夫妻店复苏情况不太理想;有一定品牌势能、有群众基础的餐饮也相对复苏较快。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条街道都是火锅店,有的排队火爆,有的无人问津。

12月30日,双井店22:45实拍
说到复工,我觉得“打铁还需自身硬”。平时注意私域流量的沉淀和积累,格外重要。我们虽然只有2家店,但粉丝群有十几个,做分层,并定向做些推广、试吃活动,时常让品牌有所曝光。在北京爬坡阶段,甚至还定向为老粉赠送“黄桃罐头”(店内原本也有这道甜品)。
此外,忙时做生意,闲时攒势能。前几个月,但凡遇到疫情停摆、门店艰难,团队立刻转向直播间,做线上,做“鲜串到家”,把烤串场景搬到手机上。我们的线上直播间,从2020年3月疫情初发的时候就做起来了,没请专业团队,几乎没花推广费,积累到现在也有上万单,且客单价并不低。
我觉得顾客越是宅在家里,越需要给他们“种草”,想办法跟消费者建立更多的连接,打磨产品的吸引力,让品牌“入驻”顾客心智。做餐饮,不要轻易躺平。

12月31日即将跨年时,店内还在排队
回顾这几个月。不管是封控还是放开,很多工作要提前去铺垫。对于煎熬中的餐饮老板来说,乐观和信心非常重要——疫情不可怕,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是最可怕的。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不确定性”随着放开在变小。复苏一定会来,只是时间的问题。不管你在哪座城市,都希望你能争取到“第一波”苏醒的顾客。
写在最后
开放是突然的,复苏是缓慢的。但有信心,就能跨越山海。
对于所有同行来说,3年不易都已坚挺过来。此刻,尚能“留得青山在”的老板,已属不易,已算胜利,请给自己再多些耐心。
无论怎样,新年已至,春天将来。我们和你一起穿越“黑障区”,见证复苏大势!


轮值主编|张心笛  视觉|代丹






商务合作:

煎妮 18501112924(同微信)

栗军 18501115972(同微信)


转载联系:

内参小秘书 neicanmishu(微信号)


投稿邮箱:nctougao@watcn.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