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司法扶贫让乡亲收获更多幸福感

从连州市城区出发,车行一个半小时,山路十八弯,到了瑶安瑶族乡新九村。



新九村位于清远连州市,是省定贫困村之一,也是清远中院新时期精准扶贫对口帮扶村。


倚山面水,交通不便,种粮少地,运竹无路,年轻人多半外出谋生。“以前村里出行基本靠走,车能到的地少,住的都是土坯房。”“山上产的竹子难以运出去,赚不来钱。”村民们道出了过去的生活窘迫。


穷则思变。2018年,全村实现公路硬底化建设和修建,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客车也开通到村里;2019年,增设178盏瑶族特色太阳能路灯,点亮新九村村民的幸福路……“现在新九村集体收入从以前的2.8万元提升到超过12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1.5万元,翻了好几倍。”清远中院选派到新九村任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的张耀明提起扶贫情况,如数家珍。



 普法亦扶智 

司法帮扶建民主法治村

“现在都划为生态林、保护区,一年就这么点补贴,日子还怎么过?”过去,新九村老一辈的村民靠山吃山,砍伐林木成了主要收入来源。随着国家狠抓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村民不理解的“意见”极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生态治理、环境恢复和保护性开发,是村里经济发展的硬饭碗。”最终,清远中院联合连州自然局协助保护区管委会、村委等,化解了村民的不惑。


以林为主的新九村,长期以来存在山林纠纷,村民法律意识淡薄。清远中院了解情况后,成立普法工作队,定期赴村普法。



“吃上了这碗饭,才更懂得这道理,司法帮扶对改善乡村治理起到重要作用。”新九村党支部书记赵建军谈起村里现状,感慨万千。2019年,新九村被评定为“清远市民主法治村”。


“除了要脱贫,还要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清远中院提供了土地确权、家庭赡养等各类普法资料,放置在村委会供村民阅读。张耀明还充当起村民的“法律顾问”,调处简单的村民矛盾纠纷,引导村民通过正确的途径维权。


输血变造血 

靠努力实现奔小康

“哼、哼——”此起彼伏的猪叫声,从圈舍里传来。大定坑村小组贫困户盘竹娇,正忙着准备饲料。


今年年初,盘竹娇从村里领了猪苗,养了7头小猪。这是驻村工作队为村民“量身”制定的产业,提供帮扶资金4万元购买养殖苗,鼓励贫困户发展鸡、猪养殖,还请来专业人员指导村民养殖、防疫等。“辛苦一点不算啥,工作队提供这么好的苗子,增收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追上幸福日子!”盘竹娇说。


把救济纾困和内生脱贫相结合,输血变造血,驻村工作队采取各种扶贫措施,发展扶贫产业,已帮助26户78人脱贫奔小康。脱贫实现了,防止返贫又是一大难题。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发展山茶种植项目,村里成立种植合作社,统一经营,让贫困户参加管理,实现固定经济收入、长期受益分红。


赵建群就是这趟幸福列车的“获益人”之一。2018年,赵建群进了村里的茶叶基地上班。2019年,日子再迎来转机,干活勤快的她和另一村民共同承包了20多亩地,专门种植山茶。“日子现在过得可好了!在家门口干活,有收入,能顾家。”


 旧貌换新颜 

为文化传播插上翅膀

盘石里处于新九村北部,从山上高处看整个村落像一个盘石,长期交通不便,经济滞后。2018年,驻村工作队将盘石里的7公里石头路修建成水泥公路,实现了新九村所有村组都通硬化路。“以前山高路远通路难,现在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生活蒸蒸日上,传统文化也得到传承。”村小组组长赵运喜乐开了花。


循着《映山红》的伴奏乐爬上半坡,一排两间的新砖房里,盘石里村小组贫困户赵贱财在家中拉小提琴。只见赵贱财家中摆着小长鼓、唢呐,挂着牛角、板胡、二胡,这些都是他的“绝活”。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生活逐渐好起来的赵贱财,精神上也更加富足了。赵贱财除了会做瑶族传统乐器小长鼓,还到县城看看其他乐器回来自己做、自己学,小提琴、板胡就是他的新作品。平日里,不仅在家里自娱自乐拉上两首红歌,还积极参加村里的文艺活动。


盘石里是典型的瑶族(过山瑶),瑶族高台小长鼓舞是过山瑶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舞蹈,2012年成功申报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措施下,盘石里文化中心建起来了,让小长鼓舞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走进春天里。



每年六月初六神老节祭礼仪式结束后,村民在文化中心的舞台上吹起牛角、跳起小长鼓舞。


“路通了,出去打工、读书的村民回来得频繁了,一到假期孩子们就回来学。”村里的文艺宣传队还多次到县城演出,小长鼓舞的非遗传承人也被聘请为县文化馆老师,传承教授徒弟已有20人,还为学校学生培养技艺。



通讯员 | 彭筠童

编辑 | 罗雯婕

欢迎关注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