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见识

右军 技术琐话 2021-08-08

from pexels.com


吴军老师在《见识》一书中说,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


人和人的大部分差异在于认知差异

今天,由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增加见识要比过去容易得多。但在我们心中,有时候依然有一道围墙,阻碍了我们的见识。

这几年我非常明显的一点认识就是“人和人的大部分差异在于认知差异”。虽然存在远见、洞察力、执行力、领导力等方面的差异,但“认知”是一切的基础。职场上个人的成长是一个长跑的过程。 也看到一种提法“觉得环境不够好、主管不够好”,但对于自省的部分却想得少。

lucy曾公开分享过阿里巴巴人才观:

  • 聪明:专业的能力和开放的思维,智商与情商都高;

  • 皮实:经得起折腾,棒杀和捧杀都没关系,能抗压不骄傲;

  • 乐观:充分客观理性了解当下真实情况之后仍充满好奇心和乐趣,爱折腾;

  • 自省:经常反省自身,建议采用团队Review的方式,不自大傲慢。


关于自省的解释是这样的。

我们看到身边有很多优秀的人,但是他的优秀就像手电筒,永远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永远都觉得是别人的错,永远都不会觉得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哪里需要提高。他叫做“永远对”先生,你跟他讲什么,他永远不会反省自己,会越来越自大,越来越自以为是。等于把他的门全部给关死了,别人看不到他,他自己也看不到他自己,他自己丧失了自我感知的能力。

他觉得他已经足够好了,但他有那么好吗?其实不是的,一定要每天去看一下,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还有待进步?组织怎么具备这样一种能力,我觉得是很重要的。

在我党传统当中,有这样一个优良传统,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我跟大家分享一个团队的自我反省能力,我们每年做review,就是绩效面谈,我们不是一对一,都是群review的方法。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258090

从经典中汲取营养知识

得到也好,其他的知识变现app也好,有没有益处,肯定是有的。你之前不爱读书,现在也像模像样的读了2本了,这必然是一个进步。但罗胖说,做你身边的读书人,节省你的时间,帮你读书。这个说法是否靠谱呢?

培根在《论求知》中其实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就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其实大抵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一切看短期的、走捷径的方法都似乎不那么靠谱。

培根继续论述道,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学和思结合),讨论使人明辩是非(区分讨论和抬杠),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关于保富的观点

曾国藩外孙聂云台撰写《保富法》可谓用心良苦,将自己一生的所见所闻,融合历史的经验教训,目的在于提醒世人如何才能真正的保有财富。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聂先生指出:发财不难,保财最难......四五十年前的有钱人,现在家产没有全败的,子孙能读书、务正业,上进的,百家之中,实在是难得一、两家。


那么都是怎样的人得以保富呢?保富的方法,必须要有智慧的眼光,也就是要有辽远的见识与宏大的心量。并列举了范仲淹、林则徐、曾左彭李诸公故事,“钱最少的大官,后人比较多能读书,以学术服务社会:曾文正公的曾孙辈,在国内外大学毕业的有六七位,担任大学教授的有三位;左文襄公的几位曾孙,也以科学专业而闻名”。


集中注意力、做好一件事

吴军老师讲了一个要诀:小公司必须学会做减法。硅谷有一家2013年成立的视频识别公司,在创立之初曾有宏大的愿景和一张长长的任务列表,后来减少到了3件,最终减少到一件,成功获得了风险投资,后被亚马逊高价收购。


“做减法”比“做加法”难,究其原因是做加法可以避免深度思考。世间取巧者多矣,甚至有取得不错的。有一位常被人谈论的生意人,做过猎头、可承办城市级大会、区块链最火的时候投身区块链、什么火干什么。“聪明”不是人人可以学,对于大部分人,我的建议是不妨笨一点,“扎硬寨、打呆仗”,做长期主义者。


运气与长期主义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在抱怨。

进入股市的时机不对。

小时候出身不好,没有非富即贵。

工作了羡慕别人家公司的环境,总觉得老板也不甚靠谱。

回到问题的关键,你需要做好什么准备?

阿里有句土话,如果没有坑,你先把自己变成萝卜。

也有谚语云,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有一位我们姑且叫哈里的人,经历过长期的“不幸运”。没钱上大学,找到可以免费上学的学校,结果视力太差不合格而没有被录取;在家干了12年农活,期间有服兵役。等到进入炮兵学院的时候,仗打完了,似乎很难出人头地了。哈里50岁成为了某个州的议员,10年后似乎被好运气眷顾了,出任副总统因为总统身体原因而顺位为总统。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但文徵明小时候生性迟钝,不够聪颖,7岁的文徵明还不能说话。岁试时(时年十八岁),宗师批评文徵明其字不佳,评价为三等。因此文徵明开始精研书法,刻意临学;他科举考试不顺,屡试不第,考到了46岁;53多岁文徵明书法仍有大突破,坚持书写到89岁去世。这是彻底的长期主义者。


诚然,有人准备了很久,也没有获得特别好运气的青睐,但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增加,见识的增加,怀才不遇的概率在减少。长期主义者的反面是投机主义、速成主义。长期主义说难也难,设定目标,坚定信念,持续精进。行径的路途中有诱惑、歧路、捧杀、棒喝甚至“被无视”,可以做到平常心吗?


思辨与人云亦云

经常有人说收智商税,比如这2天有人说,饮用8岁以下童子尿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中成药双黄连可以抑制冠状病毒。对于双黄连,可以来一个问题三连:抑制和预防有什么不同? 如何论证抑制的效果?有临床实验数据吗?至于8岁童子尿就更扯了,为什么是8岁,9岁就不行了吗?8岁是什么效果,有没有数据支撑?9岁是效果减弱,还是完全没效果?

话说童子尿,笔者还真有一个故事。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比较一般,我呢,吃饭吃的少,长得很瘦猴,这让父母比较担心。后来村里某大神献计说,用童子尿泡胡豆于房顶暴晒两周对于开胃健脾有奇效。我偷听到大人们的说话,第二天吃了一大碗饭,挑食的毛病自此就解决了。由此可见,童子尿是流传已久的奇药,于今仍然在发挥余热。电视上面也有不少保健类药物,号称什么都能治或者叫“抑制”......


知其雄、守其雌

老子道德经言: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少专业技能精湛的人士攻城略地无碍,“知其雄”足矣,但可能在协作上出问题,未能“守其雌”。大家知道韩信是常胜将军,但一味进取,不知韬光养晦。从王降侯之后仍未能“守其雌”,不得善终。曾国藩败太平军之后“守其雌”。第一步,解散湘军;第二步,叫弟弟曾国荃赶紧辞官。如此一来,清廷也就放心了。

知其雄,守其雌,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其意义。单纯刚强易折断,柔韧更具成长性和耐力。


往期推荐

东华软件 9 天完成火神山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双黄连口服液一夜脱销!真的有用吗?各方凌晨回应

一位CEO给员工的防疫指南:在不确定的世界强悍地活

码农精进之路:我不相信35岁就做不了程序员

DDD如何讲清楚,做出来?


技术琐话 


以分布式设计、架构、体系思想为基础,兼论研发相关的点点滴滴,不限于代码、质量体系和研发管理。本号由坐馆老司机技术团队维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