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发刊词 ——一个互联网自由主义者的心灵独白

2015-12-11 沈永刚 沈永刚

公众号发刊词

——一个互联网自由主义者的心灵独白

2015年12月10日,我的微信个人公众号正式上线。面对浩浩汤汤的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大军,我心澎湃如昨。

这是一个专注家居与互联网、带有自由主义倾向的思想型信息客户端。

毋庸置疑,互联网自其诞生至今,深刻重塑了亿万民众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对于一个拥有千年专制主义(despotism)政治文化的老大帝国,互联网对国民性格的塑造,不亚于一场新启蒙运动。

互联网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其给民众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互联网具有鲜明的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特点。“去中心化”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化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

相对于早期的互联网亦即“Web 1.0”,其最早的概念包括常更新的静态HTML页面。而.com时代的成功则是依靠一个更加动态的“Web 1.5”,其中CMS可以从不断变化的内容数据库中实时生成动态HTML页面)时代,今天的网络亦即Web 2.0,其是一种新的互联网方式,通过网络应用促进网络上人与人间的信息交换和协同合作,其模式更加以用户为中心。典型的Web 2.0站点有:网络社区、网络应用程序、社交网站、博客、Wiki等等)内容不再是由专业网站或特定人群所产生,而是由全体网民共同参与、权级平等地共同创造的结果。任何个体和组织,都可以在网络上比较自由地表达和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发布原创性的内容。

互联网以其前所未有、势如破竹之势,为计算机和通信世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互联网由此成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工具。计算机、手机、电话、电报、收音机的发明为这一前所未有的能力整合搭建了舞台。

互联网凭借计算机、手机等工具瞬间就具有了在全世界传播的能力,成为一种信息传播机制、以及个人和他们的计算机间进行协作和互动的媒介。

互联网是不断投资、锲而不舍地进行信息基础设施研发并产生效益的最成功例子之一。从早期的分组交换研究开始,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在发展和部署这项令人兴奋的新技术的过程中结成了紧密的合作伙伴。

一、互联网之滥觞

对可能通过网络实现的社交互动的最初文字记载是麻省理工学院的Joseph Carl Robnett Licklider19628月撰写的一系列讨论他的“银河网络”(Galactic Network)概念的备忘录[1]

Joseph Carl Robnett Licklider 构想了一套由世界各地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组成的系统,每个人通过这个系统都能从任何站点快速获得数据和程序。这个概念在本质上与今天的互联网非常相似。自196210月起,Licklider成为了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亦即“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计算机研究项目的第一个负责人。在DARPA,他说服了自己在DARPA的继任者Ivan SutherlandBob Taylor和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Lawrence Gilman Roberts,使他们相信这个网络概念的重要性[1]

麻省理工学院的Leonard Kleinrock19617月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分组交换理论(packet switching theory)的论文,而关于这个主题的第一本书于1964年出版。Kleinrock说服了Roberts,使他相信使用数据包而非电路进行通信在理论上可行,这是向着计算机联网发展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另一个关键步骤是让计算机互相交流。为进行这方面探索,Roberts1965年和Thomas Merrill一起把位于麻省的TX-2计算机用一条低速拨号电话线连接到加利福尼亚的Q-32,创建了首个(虽然很小)广域计算机网络。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人们认识到,分时计算机可以很好地一起工作,运行程序并在必要时从远程机器上检索数据,但是使用电路交换的电话系统远远不能胜任这项工作。Kleinrock的有必要进行分组交换的信念得到了证实。

1966年晚些时候,Roberts来到DARPA,发展了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概念并很快制定了他的“阿帕网”计划plan for the "ARPANET"),并于1967年发表了这个计划[1]

19688月,在RobertsDARPA资助的社区完善了阿帕网的总体结构和规格后,DARPA为关键组件之一——一个名为界面信息处理机IMP)的分组交换的开发发出了询价单。

由于Kleinrock对分组交换理论的早期开发,及其对分析、设计和测量的专注,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网络测量中心被选为阿帕网上的第一个节点。所有这些终于在 1969 9月汇集在一起,此时BBN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安装了首台IMP,首台主机也被连接起来。Doug Engelbar在斯坦福研究所的“人类智能增强”(包括一种早期超文本系统NLS)项目提供了第二个节点。SRIElizabeth Jake Feinler领导的网络信息中心提供了支持,包括保管主机名称表格,以解决映像和RFC(请求注解)目录等功能。

一个月后,当SRI 连接到阿帕网时,首条主机到主机的消息从Kleinrock的实验室发送到了SRI。随后又在加州圣塔-芭芭拉分校和犹他州立大学增加了两个节点。后两个节点纳入了应用程序可视化项目,其中UCSB Glen CullerBurton Fried研究使用存储显示来显示数学函数的办法,以解决网络刷新的问题;而Robert TaylorIvan Sutherland则研究在网上进行三维呈现的方式。这样,1969年年底,有四台主机连接到了最初的阿帕网,处于萌芽状态的互联网呱呱坠地了。即使在这一早期阶段,也应注意到联网研究既包括基础网络工作,也包括如何应用网络的工作。这个传统一直传承至今。

随后几年计算机被快速添加到阿帕网中,完成功能完整的主机到主机协议和其他网络软件的工作也在进行。197012月,S.Crocker领导的网络工作组完成了最初的名为网络控制协议Network Control Protocol,NCP)的阿帕网主机到主机协议。随着阿帕网站点在19711972年间完成NCP的实施,网络用户终于可以开始开发应用程序了。

197210月,Kahn在计算机通信会议上非常成功地组织了一场大型阿帕网演示。这是首次向公众公开演示这个新的网络技术。同样在1972年,最初的“热门”应用程序——电子邮件推出了。3月,阿帕网开发人员需要便捷的协调机制,促使BBN公司的Ray Tomlinson编写了基本的发送和阅读电子邮件信息的软件。7 月,Roberts编写了第一个电子邮件实用程序,对邮件进行列表、选择阅读、存档、转发和回复,从而扩大了它的实用性。从那时起,电子邮件就开始成为10多年时间里最大的网络应用程序。这预示了我们今日在万维网上所见的那种活动,即蓬勃发展的各种“人到人”的流量。

二、互联网之沿革

1950年代,通信研究者认识到需要允许在不同计算机用户和通信网络之间进行常规的通信。这促使了分散网络排队论分组交换的研究。1960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署ARPA)出于冷战考虑创建的ARPA网引发了技术进步,并使其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中心。1973年,ARPA扩展成互联网(最初的ARPA发展成为互联网,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存在多个任意设计的独立网络,它始于分组交换的先驱网络阿帕网,但很快就包括数据分组卫星网络,地面分组无线网络和其他网络[1]),第一批接入的有英国和挪威的计算机[2]

1974ARPA的罗伯特·卡恩和斯坦福的温登·泽夫提出TCP/IP协议,定义了在计算机网路之间传送报文的方法(他们在2004年也因此获得图灵奖)。198311日,ARPA网将其网络核心协议由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亦即“网络控制协议”)改变为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亦即“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协议[2]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创建了大学之间互联的骨干网络NSFnet,这是互联网历史上重要的一步。在1994年,NSFNET转为商业运营。1995年随着网络开放予商业,互联网中成功接入的比较重要的其他网络包括UsenetBitnet和多种商用X.25网络[2]

1990年代,整个网络向公众开放。

19918月,Tim Berners-Lee在瑞士创立HTMLHTTP和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最初几个网页之后两年,他开始宣扬其World Wide Web项目。

1993年,Mosaic网页浏览器版本1.0被放出了。

1994年晚期,公共利益在前学术和技术的互联网上稳步增长。

1996年,“Internet”(互联网)一词被广泛的流传,不过是指几乎整个的万维网。

其间,经过一个十年,互联网成功地容纳了原有的计算机网络中的大多数(尽管FidoNet的一些网络仍然保持独立)。这一快速发展要归功于互联网没有中央控制,以及互联网协议非私有的特质,前者造成了互联网有机的生长,而后者则鼓励了厂家之间的兼容,并防止了某一个公司在互联网上称霸。

互联网的成功,可从“Internet”这个术语的大、小写分化窥知一二。最初,互联网一词代表那些使用IP协议架设而成的网络,而今天,它已引申泛指各种类型的网络,不再局限于IP网络。于是以小写的互联网(internet,开头的“i”是小写字母)为任何分离的实体网络之集合,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网络。而大写的互联网(Internet,开头的“I”是大写字母)专指前身为ARPA网,后使用IP协议将各种实体网络链接成此单一逻辑网络。大写的互联网是小写互联网的其中一种形式,反过来却不然[2]

三、互联网之自由

互联网技术自问世起的42年中(1973年ARPA网扩展成互联网,第一批接入互联网的有英国和挪威的计算机)引发了在经济、政治,社会现实中的巨大变化。

我很乐观地认为,互联网必将改变和重塑中国——互联网促进和拓展了言论自由,也改变了民众政治参与的方式。互联网和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样,必将让中国更加积极地拥抱西方价值和政治制度。

尽管2002年我国启动了 Great Firewall of ChinaGolden Shield Project,但是我们深信,Internet censorship同互联网的无国界设计格格不入,中国的互联网必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互联网由最初的军用系统演变成今天的全球通讯系统,互联网的无国界特性不独在中国受到限制,在世界其他许多地方也遇到了阻力。

互联网因其不分国界的技术特点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同国际政治现实的矛盾。“互联网之父”、TCP/IP共同发明人Vinton Gray Cerf认为,互联网的无疆界性质并非偶然,1970年代在开发互联网技术的时候,他和他的同事特意避免将国家和疆界的限制加入互联网地址结构。Vinton Gray Cerf还说过,金融大鳄索罗斯1994年对他说过:“互联网现在是开放的,不等于它会一直开放下去[3]

作为互联网关键技术的创造者,Vinton Gray Cerf坚信民众应该自由地使用互联网,但他也认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会采取各种措施限制网民。比如澳大利亚限制网络流量,还计划过滤网络内容,招致网民不满。谷歌公司除了同中国的争端外,谷歌因侵犯隐私指控在意大利也卷入法律诉讼。

不仅仅是中国政府希望改变互联网的匿名、无政府状态。微软公司的研究和技术负责人Craig Mundie把互联网比作交通,他认为网络用户如果像驾车者那样,要经过认证取得执照(还有车检和保险等等),就可以减少网络混乱的“无政府状态”。他认为,上网者不用说明自己的身份,就像无牌照汽车一样,肇事后容易逃避责任。

据此设想,互联网虚拟世界中的用户应该受到如现实法律一样约束,如汽车肇事会受到各种处罚乃至被吊销执照。蒙迪设想了在网络对人,对计算机,对软件的三层识别确认方式,以此对付如计算机攻击和舞弊等网络犯罪。

我们生活或在一个充斥着“阴谋论”与“美帝亡我之心仍不死”的时代。因此,分析问题首先要剥离意识形态的皮。

哈佛大学已作古的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对不发达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国家早期和发展中国家近几十年来的历史,指出两点带有规律性的现象:第一,除美国等少数国家外,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开始之初,都经历过由新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联合或单独实行专制的阶段,这种专制促进了自由经济的发展;第二,几十年来,一些不发达国家由于过早模仿西方的现代民主,造成社会动荡、战乱频仍、腐败现象严重,反而延缓了现代化的进程。

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The primary problem is not liberty but the creation of a legitimate public order)当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化程度低而民众政治参与程度却很高时,就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为了保持政治稳定,必须集权于精英,而限制政治参与,以便通过专制实现经济现代化。亨廷顿甚至还提出一个脍炙人口、但是略显矛盾论断:“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Men may, of course, have order without liberty, but they cannot have liberty without order

一言以蔽之,Internet freedom是一个很崇高而理想的信念,但很难操作,但是我们并不因此不反对任何形形色色的Internet censorship.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坚信,Internet frees@you!

[参考文献]

[1].http://www.internetsociety.org/internet/what-internet/history-internet/brief-history-internet.

[2].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92%E8%81%94%E7%BD%91.

[3].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0/03/100318_analysis_web_china.shtml.

沈永刚 2015年12月11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