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华理工大学有个“农民教授” 将科技创新直达田间地头

大学生传媒中心 东华理工大学 2022-07-15


编者按:今日,江西日报以《东华理工大学有个“农民教授”》为题报道了我校李荣同老师积极将科技创新深入田间地头,努力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先进事迹。现将全文刊载如下:



“我校将与黎川县人民政府共建东华理工大学黎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并于近期正式签署共建合作协议。”东华理工校长孙占学表示,这是学校在区域服务方面迈出的新步伐。

共建的背后,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该校化生材学院教授李荣同。从农民子弟到大学教授,他将科技创新直达田间地头,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为“农民教授”。


立足食用菌 服务大农业


自2014年担任黎川县食用菌科技特派团团长以来,李荣同与黎川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黎川菌菇和我的专业正好一致,让科技知识转化为当地致富的‘法宝’,是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最大心愿。”李荣同说,针对黎川食用菌优良品种少、菌种生产水平低等问题,他无数次实地调查研究、重复枯燥的实验。一周有4天在黎川,他近乎跑遍了大街小巷,跑废了一辆桑塔纳,对当地地形地貌谙熟于心,堪称“活地图”。

“以草菇为例,每斤草菇提升效益达30%以上。”据黎川县科技局介绍,李荣同不仅提升了当地食用菌的产业效益,还帮助黎川草菇、黎川黎米申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他研发的“虎奶菇栽培技术”,更是填补了黎川高温季节食用菌生产品种的缺失,使食用菌成为黎川县主导和优势产业之一。如今,立足食用菌,他将特派团服务领域扩大到大农业:蜜柚、吊瓜、芭蕉芋、水稻……


助企业内涵提升 培训近3000人


通过科技创新,李荣同还积极助力企业内涵提升。

“我们是科技知识的‘贫困户’,他们来的第三年,就帮我们拿下了QS认证。”江西利康绿色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军华说,通过安装李荣同研制的数控传感器,菌包制作直接节省20%的成本。不仅如此,黎川首家食用菌实验室还在该公司挂牌成立,设有专门检验室和分析室。

借“互联网+”东风,李荣同指导当地开展农产品销售。在黎川东鑫实业有限公司,他聚集特派团和东华理工科研力量,打造了远程数据管理平台,用手机就能实时查看农产品配送及销售,普通生鲜产品损耗率也由原来的20%下降到7.87%。



“我们每年都请他来给员工进行培训。”该公司负责人蔡福根说,在他的帮助下,公司摘得江西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荣誉,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据统计,李荣同开展技术培训11期,电子商务培训20期,累计培训人数近3000人。此外,他还指导6家企业获得“三品一标”和QS认证,帮助获批实用新型专利4项,创办企业5家,推广新技术22项。



把课堂搬到校外 潜心育人


作为特派团团长,李荣同时刻不忘自己大学老师的身份及潜心育人的初心。

“你们那张图片不是草菇的,一会带你们看看真正的草菇长什么样。”5月18日,他带着11名同学,下到黎川一线。在菌菇棚内,他耐心给学生讲解专业知识,把课堂搬到校外,丰富学生专业实践。



李荣同还挤出时间专门安排学生前往闽赣红色基地。生物学出身的他,瞬间化身爱国主义讲解员,只见他熟稔地介绍起黎川红色文化,激励同学们要打牢专业功底,更要传承红色基因,肩负起青年人应有的职责与担当。

“黎川之行,李老师很好地诠释了何为教育。”2017级同学曾萌说,他全程细心讲解,遇上难理解的点时,通过打比方将其变得通俗易懂。他还教导大家要学好本领,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他还带领特派团以项目开展为抓手,积极申报项目,现已联合当地获批多项星火计划项目,他主持的“茶树菇标准生产技术服务体系示范”“互联网背景下的食用菌生产与销售体系建设”等项目均已通过验收。

“李荣同教授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是科技扶贫的践行者。”东华理工党委书记柳和生表示,科技是生产力,科技人员是生力军。学校始终牢记使命任务,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服务地方行业,瞄准“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为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作出更大贡献。


往期精彩回顾

ECUT


—东华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大学生传媒中心—

敦本务实,崇义奉公

做一个一直陪伴你的官微

图文来源 / 新闻网

图文编辑 / 邓广林 徐威腾

责任编辑 / 梁虎

投稿邮箱/ecut_cmzx@163.com

更多精彩,尽在官方QQ、微博@东华理工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