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王耀南教授|东华理工毕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学生传媒中心 东华理工大学 2022-07-15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单揭晓,1977年入校学习留校工作多年的校友、现湖南大学教授王耀南光荣当选。作为机器人技术与智能控制专家,王耀南教授由于在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领域的杰出贡献,荣获国家设立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终身荣誉)。



“欣闻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理工大学全体师生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谨向您致以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学校第一时间向王耀南校友发去了贺信,表示祝贺。喜讯传来,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为之振奋,倍受鼓舞,纷纷表示将以王耀南校友为榜样,为建设“行业领先、区域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党委书记柳和生说,“王耀南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学校继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之后当选院士的第二位校友,充分展现了学校建校63年的雄厚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


图为王耀南院士(第二排左五)毕业照


酷爱读书的拼命三郎

1957年11月,王耀南出生于云南省龙陵县的红色革命家庭。他祖籍江西吉水,父母是跟着党闹革命、打江山的一代,千里迢迢、不畏艰险从江西吉安县一直打到云南,建设云南边疆。受父辈影响,“报效国防、建设祖国”的红色种子自幼便在他心里扎了根。

王耀南从小就对无线电子十分感兴趣,喜欢动手制作、组装半导体收音机,经常鼓捣收音机深夜。1974年9月高中毕业后,他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云南龙陵县猛兴乡下沟心寨村,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回来常常义务帮老乡家安装、修理喇叭和收音机,为生产队架广播线路,使村里家家户户通上了小喇叭广播。为解决大山沟里乡亲们的吃饭问题,他特地跑到县里农机站学拖拉机、打谷机、磨面机等五机工作原理。学会后,他五机搬上了山每当五机需要组装、调试、维修,他总跑在前头,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帮助当地农业生产。1976年5月云南龙陵发生7.6级大地震,他抢险救灾期间还曾自制简易测震仪进行地震实时监测。

时钟拨1977年,这位喜爱无线电子技术的热血青年本打算报名参军对越自卫反击战,但一切好像是上天的安排,这一年他见到了来自抚州地质学院(东华理工大学前身)的第一位老师——带队到云南龙陵县招生的王壎(后任抚州地院党委书记)。“听老师介绍,母校从1956年创立之初就是国家军事保密学校,是一般人不知道的核工业高校,学校在你老家江西句话点燃了这位19岁的年轻人的好奇之火。他父母亲知道这所学校在江西后,十分高兴,“耀南你就下决心去这所学校学习,为国防建设服务,又可回我们老家看看,进大学学习也是献身国防!”他最终选择了学习之路,“当时只听说母校是个国防保密学校,保密到什么程度我也不知道,一心只想进入大学攀登科技高峰!”

就这样,王耀南带着行囊踏上了辗转千里的求学之路。“从龙陵县坐汽车到昆明四天时间,又转乘昆明到上海的火车,那时候火车很慢,时速只有30多公里。我坐的是一趟从昆明到上海的火车,中途在向塘下车,再转车到抚州,在火车上花了整整三天三夜才到学校!”回忆当年,他记忆犹新。而当保密的抚州地质学院在他眼前揭开神秘面纱,他却感到一丝“天冷”和“心凉”,“冷”是因为温暖的云南和江西相比温差大;“凉”是因为当时“文革”刚结束不久,学校刚刚复办大学,生活和学习条件都相当艰苦。失望之情涌上心头,他甚至一度想重新选择其他大学。但上了一个多月的课后,王耀南的想法悄然改变,“地院老师们都很热情、有责任心,像奚大顺、冯作发、李兆玖、叶树林、丁联池老师……好老师太多了!我们这一届学生基础差,老师们甚至晚上12点还在为同学们进行晚自习答疑。”

重燃学习热情的王耀南,开始了如饥似渴地学习。他的同班同学、老班长陆钢说,“王耀南读书有如拼命三郎,他的刻苦和坚持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只要看见他,如果不是捧着书看,就一定在认真钻研和做实验。因为他发奋读书,机房旁边的值班室经常半夜灯还亮着。他的成功,离不开他过硬的知识储备和持之以恒的坚毅品质。”

春去秋来,经过大学两年多的发奋努力学习,机会来了!1979年核工业部分配给学校一台大型数字计算机,需要去贵州凯里计算机830厂研制和调试。王耀南最终以考试前3名的优异成绩,提前留校工作,得到学习和研究大型数字计算机的运算器和控制器(CPU)硬件系统的机会。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努力攻关,他掌握了这台大型计算机工原理,并成功研制和调试完成。像当年对他浇注心血的老师们一样,他也站上三尺讲台,开始承担起教学和科研的任务。


图为王耀南院士接受采访


勤研善教的严师慈父

1980王耀南很快和同事们为学校安装调试了当时江西省最先进、最大型的数字计算机DJS-15。这个“大家伙”有多大呢?“一火车皮才拉得下,安装好后足有5个办公室大!”跟王耀南同年留校的陆钢笑着回忆,“这台计算机是全校师生教学、科研的重要工具,我们的主要工作是保证核心部件控制器的正常运转。有时出了问题,王耀南就会起早摸黑地处理,不管里面二极管、三极管多复杂,他钻进机柜里总能修好。”

有了硬件的保障,东华理工大学成为江西最早开设电子、计算机、软件专业的高校之一,是江西最早进入计算机科研领域的高校,很早就为核工业提供科学计算。

“当时计算机是个稀罕物件,同学们都不敢拆,王老师反复告诉我们‘要动手、多实践,不敢拆是学不好的’”,现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蒋年德是王耀南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他清晰地记得,王老师主讲的第一门课程是《数字逻辑课》,“他讲课深入浅出,与实践结合紧密,非常生动,同学们都很爱听!”

被问及“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蒋年德脱口而出四个字:“严师慈父”,即生活上给予关心,科研上要求严格。本科学习地球物理专业的蒋年德,硕士转向研究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他对第一次写论文的情景记忆犹新,刚起步科研探究的他总感觉论文写不好,请王老师帮忙指导。过了几天,论文重新回到了蒋年德手里,“老师从头到尾逐字逐句修改,对语句、专业词汇的正确表达,甚至单位、标点的用法都提出了修改建议,论文改得密密麻麻。我科研水平逐渐提升离不开王老师深夜一稿又一稿的修改,他修改的工作量,有时比我写的还多。”

针对蒋年德本科已有的数据测量和图像处理知识,王耀南因材施教,帮助其调整专业方向,转向以遥感对象为背景开展地质探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在王耀南的指导下,2010年蒋年德成功获得湖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现已成为东华理工从事计算机应用教学与研究骨干。

像蒋年德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王耀南已经培养了65名博士,150余名硕士,桃李满天下。从插队知青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回望过去,王耀南称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跟“三机”打交道:当年插队的“五机上山”,到华东地质学院的计算机研究,再到湖南大学的机器人研究,正好见证、参与了从机械化1.0年代,到电气化的2.0年代,到自动化3.0年代,再到万物互联的智能化4.0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科研工作者在建设科技强国的道路上,有很多机会将个人价值、科学研究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他说,高校科教人员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有三:一是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人才;二是爱国务实,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把爱国情怀化为建设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三要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创造力,把科研成果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把人才智力优势转化为国家发展优势。

采访最后,当被问到“有什么话要寄语母校师弟师妹?”王耀南笑着回答,“手机要少看一点”,亲切像家里的长辈,“东华理工大学有着光荣的核军工传统和特色,师弟师妹们要主动作为、自觉学习,多去实验室里实践,趁着年轻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祝大家早日实现个人理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往期精彩回顾

ECUT



—东华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大学生传媒中心—

敦本务实,崇义奉公
做一个一直陪伴你的官微

文案撰写/朱天星

图文编辑/张欣

责任编辑/于文蕾

欢迎加入大学生传媒中心

投稿邮箱 / ecut_cmzx@163.com

更多精彩,尽在官方QQ、新浪微博@东华理工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