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凭借这种精神,东华理工大学3位教授连获殊荣




近日,第三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名单揭晓,继宋金如、周义朋之后,李荣同教授荣膺“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称号,我校成为唯一一个连续三届获此殊荣的教育单位,形成了特有的“东华理工现象”。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江西日报、新法制报、搜狐网、今日头条、江西新闻客户端国家级和省级媒体对此进行报道,现将部分报道转载如下:








01新华网原文:

让人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

东华理工教师连续三届

获评“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


文/吴亚芬


近日,第三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名单揭晓,继宋金如、周义朋之后,东华理工大学李荣同教授荣膺“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称号,东华理工大学成为唯一一个连续三届获此殊荣的教育单位。


作为核工业高校教师,他们都有着对国家和民族事业特有的忠诚与热爱,他们将个人的前途融入到祖国发展富强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的华章书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如果没有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崇高追求,很难想象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1987年,东华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主任宋金如年近60,系里准备为她召开退休座谈会,祝贺她光荣退休,她这样回答:“我还没做什么啊,怎么就退休了?”她生平第一次给学校提要求,给她留个工作台,及时安排任务。“退而不休”是她的选择,从此之后30余年,她一头扎进实验室,重点研究矿石中铀、钍及伴生元素的分离技术和测定方法,这是直接关系铀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环节。直到90岁高龄,宋金如依然风雨无阻来到实验室,每天围着试管、量筒、试剂转。


为了研发绿色高效铀矿采冶技术和工艺,2006年,作为东华理工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的骨干,周义朋走进茫茫戈壁开展相关研究。沙暴肆虐、寸草不生,从30岁刚出头到年近半百,周义朋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这份环境极端艰苦的事业。面对企业抛出待遇优厚的“橄榄枝”,周义朋说:“铀矿是事关国防建设和核能开发的战略资源,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希望自己不要半途而废,把这份事业坚持下去是我的责任。”周义朋用14年的坚守,诠释了他的答案。


“我是来自农村的孩子,深知农村对科技的需求量非常大。将科技力量转化成农民收益是我最大的心愿。”1982年,李荣同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他特意选择植物学专业,决心学好本领,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李荣同初心未改,将根深深地扎进了这片红土地。基层科技扶贫之路,他一走就是30多年。常年在田间地头风吹日晒,李荣同肤色黝黑,一位大学教授看上去更像个“老农民”……


年龄不同、专业不同、研究的领域也不同;“耄耋导师”“戈壁红柳”“农民教授”,外界给他们的荣誉标签也不尽相同,但他们身上闪耀着无私奉献、勤勉敬业的精神,正是东华理工大学核工业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东华理工大学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大学,所有东华理工人接受着核军工精神的浸润和熏陶,这种精神充分体现在一个个鲜活的身边典型人物身上。”东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柳和生说,学校里像宋金如、周义朋、李荣同这样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有很多,这些优秀教师向全校师生传播了独特的“核工精神、家国情怀”的价值追求,激励着一届又一届的青年学子将个人发展与祖国需要自觉对接。 



02新华社客户端原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东华理工大学教师连获三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称号的背后

文/朱天星


李荣同哭了。


这位在江西教坛耕耘34载的中年教师,无数次登上讲台和颁奖台,见过许多大场面。可是,“……你是农民儿子,帮助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初心不改;你是大学教授,培养无数人才服务三农,使命光荣!”当主持人念出这段感人肺腑的颁奖词,现场掌声雷动,李荣同看到台下的学生们眼角含泪、起立鼓掌时,他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红了眼眶。因为感动,也因为感慨。


这是9月7日,发生在第三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的动人一幕。该奖项评选每两年举办一次,从60余万名支撑起赣鄱大地超过1000万在校生规模的庞大教育体系的教师队伍中评选出10位代表。李荣同的当选,是东华理工大学继宋金如、周义朋之后,第三届荣膺“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望着台下的学生和作为往届代表出席的周义朋,李荣同真切地感受到东华理工精神传承的力量。


核魂浇灌“良田沃土”


“铀矿地质工作是光荣而伟大的,但也是极度辛苦和危险的,住羊圈、扛钻机、抠矿石、吸矿粉……正是核军工人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才有了今天核工业的辉煌。”“我们的命运与中国核军工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国家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一次初心寻访的座谈会上,二一六大队老一辈核军工人发自肺腑的心声,激起了师生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些经历,今年94岁高龄的宋金如老人历历在目。她是新中国第一批本科大学生,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作为优秀人才,被输送到核工业系统,来到江西。“文革”中,她又在贵州一座深山筹建核工业企业……“就算再艰苦,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地做好”,这句话常被宋金如挂在嘴边。


1987年,她从学校应用化学系主任的岗位退休,此后30余年,她退而不休,一头扎进实验室,专注于核燃料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继研究了铀、钍等40余种元素的吸附性能并建立相应分析方法,其中5种测定方法成为国家核行业标准;80岁时编著出版的《铀矿石的化学分析》,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教材出版20年的空白;退休后坚守岗位,培养硕士研究生100多名……


宋金如只是万千核工业人中的一个缩影。为挺起大国脊梁,中国核工业人为国造重器、铸利剑,创造了“两弹一星”精神、“四个一切”等核工业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中国核工业的第一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继承了这笔宝贵精神财富,并在64年的办学历程中,高举“核地”大旗,沉淀出“核心意识、家国情怀;军人特质、担当奉献;工匠神韵、勇于创新”的核军工精神。


“所有东华理工人接受着核军工精神的浸润和熏陶,这种精神充分体现在一个个鲜活的身边典型人物身上。”学校党委书记柳和生说,校园里像宋金如、周义朋、李荣同这样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有很多,“为了从天边到身边,学校面向国家战略、高等教育和江西发展三大需求,打造自己的先进人物群雕,选树一批为国奉献、为人师表、为民服务的先进典型。”现如今,在学校这片培育核军工英才的良田沃土上,优秀教师向全校师生传播的独特的核军工精神,激励一届又一届的青年学子将个人发展与祖国需要自觉对接,涵养出“对国家讲奉献,对社会讲担当,对人民讲情义”的独特情怀。


旗帜引领“百花竞放”


2003年,随着原工作单位与东华理工大学的合并,教授生物学的李荣同来到学校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任教。他至今清楚记得,初到学校不久,他就认识了同在一个学院工作的宋金如。


有一天,走上讲台的他发现教室后排坐着一位老人。课一讲完,李荣同立马走向老人,这才知道她是大名鼎鼎的宋金如教授。彼时,宋金如已经退休18年。“学校有听课制度,主要是帮助新来的老师提高教学质量。她肯定我讲得不错,不断鼓励我。”李荣同回忆,宋老师的事迹全校闻名,一直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像李荣同一样视宋金如为榜样的后辈,还有中核内蒙矿业公司副总经理蒋小辉。“读本科时,由于家境贫寒,我在一个老式实验楼里值守,算是勤工俭学。当时宋老师整日在隔壁做课题研究。”入校不久的蒋小辉早早就认识了宋金如。“那时我们年轻,时常感慨在实验室摆弄瓶瓶罐罐太无聊,上专业课经常逃课。”但是当同学们看到宋老师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内心观念悄然改变,“宋老师90多岁还风雨无阻坚守岗位,我们年轻一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宋教授是对我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人,不光是她精深的专业知识,还有她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执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尤其是老一辈核工业者的担当与坚韧,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蒋小辉说,“这些东西弥足珍贵,我会将它刻进我的骨子里,化作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宋金如是学校老一辈教职工的代表,周义朋是她的“后浪”。自从2006年参与学校承担的地浸采铀核能开发项目科研工作,周义朋就与新疆的荒漠戈壁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研发绿色高效的铀矿采冶技术和工艺,他扎根茫茫戈壁滩,开展试验研究至今,每年在新疆一待就是大半年。从30岁出头到年近半百,他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国家的核能开发事业。“别人常问我为什么能在戈壁荒漠里坚持那么久,我就想起我第一次去新疆,是史维浚教授带我去的,他当时已经70多岁了,但和学生同吃同住在寝车里,有次物资不够了,他就带着大家啃馒头。”周义朋说,自己并非天生能吃苦,而是深受老师的感染,希望自己也能通过言传身教,把这份家国情怀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在老师们的带动下,东华理工大学涌现了一大批“服务军工、科教报国”的优秀学子,培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美国劳雷公司总裁方励、国际原子能机构中方赴伊拉克核查专家郭冬发、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龙红山等各类领军人才和商界精英在内的23万余名毕业生。“一批又一批在核工地质行业‘下得去、留得住、立得起、干得好’的优秀学子,彰显出典型育人的显著成效。”校长孙占学说。


传承推动“落地生根”


“退休后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实验室的宋金如教授是一位怎样的可爱奶奶?”“院士学长王耀南教授当年在学校是如何求学的?”“‘戈壁红柳’周义朋教授为何扎根边疆十余载?”……东华理工大学的校园里,“核新讲坛”是青年学子们最为追捧的活动,场场座无虚席。学习研究、创业实践、自立自强、科学创造、公益服务等方面的师生先进典型登上讲台,他们将自己的经历变成鲜活、生动的成长“教材”,面向全校学生巡回宣讲,给学子们带去了诸多当代青年责任与担当的思考。目前,“核新讲坛”已“开讲”500余场,10万余学子现场感受鲜活的榜样力量,成为“东华理工名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核军工故事分享会上,“我生存时间不多了,要珍惜时光,多干事,才不愧于党的培养教育。”宋金如哽咽难言,听众数度落泪。“年衰岁暮,初心弥坚,宋老师这么大年纪还在拼尽余生之力感恩于党、服务师生,这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真是让我深受震撼!”听到“90后”宋老师的肺腑之言,90后张欣同学泪水夺眶。


同样打动人心的场面也发生在周义朋的故事分享会上,现场400人把报告厅挤得满满当当,甚至有同学围着讲台席地而坐。“我们很喜欢听老师分享他在新疆野外科研的经历,希望我在学业有成之时,也能像老师们一样将专业知识用于国家、社会、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报告结束,同学们蜂拥而至。大家热情地找周老师交流,一聊就是个把小时,茶水放凉了也浑然不觉。


李荣同的分享在田地间。这位扎根江西教坛34载的“农民教授”,把论文写在红土地上,把课堂搬到乡村田间,数十年如一日地奔波于学校与乡村,将科研成果毫无保留地献给乡村扶贫和教育事业,培养数千名扎根农业战线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技术骨干。常年在田间地头风吹日晒,他皮肤黝黑,一位大学教授,硬把自己变成了“老农民”。“8月暴晒的时候,李老师还经常到田地里帮农户采摘秋葵花。有些同学看田里太泥泞,采摘又比较累,有些不情愿。但李老师不一样,他把两个裤脚一卷,拿起袋子便下田去摘。他动作娴熟,很快就摘满了一大麻袋。”学生熊雨田的声音里透着满满的敬佩,“他常告诉我们‘只要是帮助农民的事,我都愿意做!’”


在榜样的带领感召下,学校不断涌现新的感动人物、催生新的感人事迹,产生了典型带动“链式反应”,涌现出“勇救落水儿童”的张勇烈士、“执行任务光荣牺牲的毕业国防生”刘刚烈士、“抗洪英雄”程扶摇烈士等一批英雄学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近1000名大学生投身当地或学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一线,显现出蓬勃的“东华理工力量”,展示了炽热的青春担当。



03江西日报原文:


他们,让榜样的力量薪火相传

——东华理工大学教师连获三届

“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称号的背后

文/卞晔

日前,第三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名单揭晓,来自东华理工大学的李荣同教授获评该荣誉称号。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2016年和2018年,同样是来自东华理工大学的宋金如、周义朋两位教授分别获得了第一届和第二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称号。东华理工大学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三届获此殊荣的教育单位。


如果把它称作一种现象,那这种榜样示范现象的发生,是偶然还是另有原因?三位老师身上又迸发出怎样的光和热?


历史基因,勾勒精神


宋金如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本科大学生,今年已94岁高龄。1987年,她从学校应用化学系主任的岗位退休,系里准备为她举行退休座谈会,她却遗憾地说:“我还没做什么啊,怎么就退休了?”她向学校提出:给她留个工作台,安排学生给她带。此后30余年,她选择退而不休,一头扎进实验室,相继研究了铀、钍等40余种元素的吸附性能,并建立相应分析方法。其中,5种测定方法入编铀矿地质分析测试规程,成为国家核行业标准。


周义朋的光芒则更多来自祖国西北。自从2006年参与学校承担的地浸采铀核能开发项目科研工作,周义朋就与新疆的荒漠戈壁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研发绿色高效的铀矿采冶技术和工艺,他扎根茫茫戈壁滩,开展试验研究至今,每年在新疆一待就是大半年。从30岁出头到年近半百,他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国家的核事业。凭着这份执着和坚守,他主持设计建成了我国唯一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微生物铀矿地浸系统,为国家创造效益上千万元。


说起宋金如和周义朋的教学科研工作,不得不提东华理工大学的学科特色。“我们从太行走来,扎根在红土地上,伴随着核工业前进的步伐,在艰辛中奋斗成长;我们投身国防军工现代化建设,在创业中铸就辉煌……”校歌勾勒出了该校的不凡出身。从1956年创办太谷地质学校,到60年代因“追逐”铀矿迁至抚州,再到如今的东华理工大学,作为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校,东华理工大学具有鲜明的地学和核科学特色,是国家核工业人才的重要摇篮。


透过宋金如和周义朋的感人事迹,能体会到该校师生代代传承的家国情怀和奉献基因。“一顶蚊帐,两只大瓷碗,是我报到后分配到的所有资产。”1960年9月,该校第三届本科生叶诗龙第一次走进位于抚州的校园,眼前的大学与他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竹篱笆围起的校园里仅有两栋楼,学生宿舍、食堂都是临时搭起的简易房,道路基本是泥巴路和煤渣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师生们艰苦创业,一边教学学习,一边修路整地、植树开垦,和施工队一起盖起了一栋栋大楼。


宋金如便是该校老一辈教职工的一员。周义朋在东华理工大学读硕士学位时的老师史维浚教授,也是其中的代表。“别人常问我为什么能在戈壁荒漠里坚持那么久,我就想起我第一次去新疆,是史老师带我去的,他当时已经70多岁了,但和学生同吃同住在车里,有一回物资不够了,他就带着大家啃馒头。”周义朋说,自己并非天生能吃苦,而是深受老师的感染,希望自己也能通过言传身教,把这份家国情怀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精神火种,代代传承


学校文化的传承,也影响造就了李荣同。2003年,随着原工作单位与东华理工大学的合并,教授生物学的李荣同来到该校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任教。他至今清楚记得,初到学校不久,他就认识了同在一个学院工作的宋金如。


2005年的一天,走上讲台的他发现教室后排坐着一位老人。课一讲完,李荣同立马走向老人,这才知道她是大名鼎鼎的宋金如教授。“学校有听课制度,主要是帮助新来的老师提高教学质量。她肯定我讲得不错,不断鼓励我。”李荣同回忆,宋老师的事迹全校闻名,一直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2015年,李荣同主动请缨回到老家抚州,担任江西省黎川食用菌科技特派团团长,立志把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助力脱贫攻坚。他发现当地菇农在烘菇子时,为了不让菇子被烧坏,烘干炉都不加盖,导致干品颜色不正、香味不够。李荣同当即带领学生做起实验,并找到学校的自动化专家,研制出一个自动控制温度的烘干装置。通过推广这套新工具,黎川县的优质菇比例提高了20%。由于常年下乡,如今的李荣同肤色黝黑,被黎川的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农民教授”。


担任科技特派团团长的同时,李荣同时刻不忘自己大学老师的身份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他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大地上。30余年来,他将科研成果毫无保留地献给乡村扶贫和教育事业,培养了上千名扎根乡村、服务三农的学生,不少学生已成为当地农业战线的业务骨干。


不难发现,无论是年过耄耋的宋金如,还是临近退休的李荣同,抑或是正值壮年的周义朋,这三位教师的精神一脉相传,他们都具有将个人的前途融入中国梦的伟大事业、把人生华章书写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的精神内核。更令人欣慰的是,这颗精神火种,正通过老师传递到他们的学生手中。



04新法制报原文:

传承核工文化  厚植育人沃土

“核”魂孕育品质之花

文/江光亮 贺明银 朱天星一块被 “核辐射”的土壤里会开出什么样的花?在今年的第三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榜单上,东华理工大学李荣同教授榜样“接力”,继宋金如、周义朋之后再次荣膺“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称号。东华理工大学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连续三届获此殊荣的教育单位。榜样示范引领,形成了“东华理工现象”。
东华理工大学是中国核工业的第一所大学,为“核”成立,因“核”成名,以“核”成势。近年来,学校握紧榜样“接力棒”,跑出了东华理工的“加速度”。该校传承红色基因,汲取核军工精神力量,涵育大学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具有“三谱”独特品质的优秀人才。在日渐气候的“东华理工”现象背后,正是“核”魂孕育品质之花在江西盛开的图景。 铸魂育人  核军工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为国造重器、铸利剑,中国核工业人为挺起大国脊梁贡献扛鼎之力,留下了包括“两弹一星”精神、“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等宝贵财富。弘扬核军工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东华理工大学建校64年一脉传承,为我国“两弹一艇”的诞生和核威慑能力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核地学人才的摇篮”。
初心不改,“核”心不变!正是这些核军工精神,铸就了“东华理工人”使命之魂。在一次初心寻访的座谈会上,二一六大队老一辈核军工人发自肺腑的心声:“铀矿地质工作是光荣而伟大的,但也是极度辛苦和危险的,住羊圈、扛钻机、抠矿石、吸矿粉……正是核军工人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才有了今天核工业的辉煌。” “我们的命运与中国核军工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国家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老一辈核军工人对核事业的热爱与奉献,激起了全校师生的情感共鸣。
传承精神,续写青春。“所有东华理工人接受着核军工精神的浸润和熏陶,这种精神充分体现在一个个鲜活的身边典型人物身上。”东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柳和生说。像宋金如、周义朋、李荣同这样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东华理工大学还有很多,这些优秀教师向全校师生传播了独特的“核工精神、家国情怀”的价值追求,激励着一届又一届的青年学子将个人发展与祖国需要自觉对接。
如今,走进东华理工大学校园,无不感受到该校“服务军工、科教报国”的核军工精神育人的浓郁氛围。 立德树人  硬“核”榜样示范引领 追寻榜样,聆听宋金如、周义朋、李荣同等典型人物的动人故事,更能感受到他们的性格风骨和家国情怀。
和蔼可亲的宋金如老人,在实验之外还主动带研究生,她说:“一起做课题,做实验,写论文,这些小孩很好。”她用“老黄牛”精神,感染着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铀矿是事关国防建设和核能开发的战略资源,把这份事业坚持下去是我的责任。”受老一辈教授的言传身教,周义朋、李荣同等教授用心“接棒”,把为国奉献的责任与担当一代代承接了下来。
楷模濡染无声。在东华理工大学,精神榜样远不止他们三位,还有留苏老专家、我国著名水文地球化学学科的开拓者和资深专家李学礼教授;勇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学科带头人汤彬教授;艰苦攻关获得国际分析化学杰出贡献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杰青”的陈焕文教授……这些献身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核工业高校教师们,不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野外生产实习中,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默默地影响着东华理工学子。在核工地质行业,东华理工大学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立得起、干得好”的优秀学子。 特色育人  核地学科推动提质发展 东华理工大学是一所被“核辐射”的大学,受核军工精神的影响,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大多有“三谱”的特质:“厚实有谱、踏实靠谱、朴实不摆谱”,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核地’特色是我们东华理工大学独有的优势,所以我们以‘核’成势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用‘核’学科优势培育核地英才。”校长孙占学介绍说,依托核学和地学优势学科,东华理工大学主动对接国家核工业发展战略和江西地方经济建设需求,不断加强本科教育,着力培养具有核军工品质的优秀人才。
特色育人为东华理工大学破解了本科专业趋同、课程体系封闭、人才培养千人一面的难题,也使得学校在百花齐放的高校园林中一枝独放。在打通高等教育“最后一公里”上,东华理工大学实现了就业率与就业力“双提升”,为国防建设和江西发展提供了人才与科技的强大“核”动力。
与此同时,通过深化本科教育改革,东华理工大学建设特色高水平本科教育得到提质发展。2012年,学校获批国家杰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填补江西省获批该项目的8年空白;2015年,新增江西省首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实现全省零的突破;2017年,汤彬团队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打破国外封锁、填补国内多项空白;2018年,全国首个核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学校;2019年,全省科技奖励中自然科学奖和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数量位列前茅……一流学科助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涵育化人  “核”心文化传递“红色温度” 江西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东华理工大学在创新育人中不断求变,用红色文化涵育师生德行。
东华理工大学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结合独特的核军工精神和64年办学经历,提升核军工文化育人水平,涵养师生“对国家讲奉献,对社会讲担当,对人民讲情义”的独特情怀,传递了特色办学的“红色温度”。
在核工业内小有名气的“核新讲坛”,是东华理工学子们碰撞思想火花的地方,已开展了500余场。“‘核新讲坛’邀请了众多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给学子们带去了诸多当代青年责任与担当的思考。”校党委副书记刘紫春说。
凝练出核军工文化,学校还以“互联网+”特色教育,创新构建了“大思政”格局特质,推进思政教育入脑入心。核文化节、“献身核工业”主题教育、“感受核工业”夏令营、“三位一体”体育教育;颇具核军工特色的“核工楼”“国防科技楼”等建筑、充满核地情怀校内大型原子核雕塑、硅化木布景……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文明校园创建工程,打造了一张张靓丽的“东华理工”新名片。
在特色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下,东华理工大学涌现了一大批“服务军工科教报国”的优秀学子: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美国劳雷公司总裁方励、国际原子能机构中方赴伊拉克核查专家郭冬发、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龙红山……培养各类领军人才和商界精英在内的23万余名毕业生。


采访手记:红土地上“核”花开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在“中国核地学人才的摇篮”里,装满了东华理工大学核军工精神铸魂育人的成果。在这满满一“篮”的果实里,有着无数核军工“园丁”默默耕耘的汗水和血水,有着他们将个人前途融入到祖国发展的伟大事业中的家国情怀。
宋金如,90岁高龄的她生平第一次向学校提的要求只是给她留个工作台。退休后每天泡在实验室里,围着试管、量筒、试剂转,30年干了别人52年的活。她研究矿石中铀、钍及伴生元素的分离技术和测定方法,直接关系到铀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江西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的气候,赋予了她那老弱身躯无穷的能量么?
周义朋,毅然走进沙暴肆虐、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像一棵“红柳”扎根新疆荒漠14年,诠释了他对绿色高效铀矿采冶技术和工艺研发的热爱。是赣鄱红土盛产富矿的土壤,给予了他坚守的力量么?
李荣同,这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深知农村对科技的渴望,他将科技力量转化成农民收益,30年基层科技扶贫之路。是革命老区“红色温度”洗礼了他的心灵,赋予他绿叶对根的深情么……
他们,是“核”魂孕育的品质之花,在红色大地上,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魅力绽放,像被红色染料浸染一样,花红似火,花香四溢。 








附相关新闻链接(点击跳转):

1.新华网:

让人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 东华理工教师连续三届获评“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


2.新华社客户端: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东华理工大学教师连获三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称号的背后


3.新法制报:

传承核工文化 厚植育人沃土 “核”魂孕育品质之花


4.江西日报:

他们,让榜样的力量薪火相传——东华理工大学教师连获三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称号的背后


5.搜狐网:

让人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 东华理工教师连续三届获评“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


6.江西新闻客户端:

凭借这种精神,这所大学的3位教授连获殊荣


7.江西新闻客户端:

他们,让榜样的力量薪火相传——东华理工大学教师连获三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称号的背后


往期精彩回顾

ECUT

  我校被认定为“2020年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秋天的第一次 | 最浪漫的秋天,是和你们在一起!
  @2020级ECUTers,东华理工九大必去打卡地标,你get了吗?


—东华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敦本务实,崇义奉公
做一个一直陪伴你的官微

资料来源/校新闻网

图文编辑/胡玮玉

责任编辑/朱天星 陶小娜 黄南江

欢迎加入大学生传媒中心

投稿邮箱 / ecut_cmzx@163.com

更多精彩,尽在官方QQ、新浪微博@东华理工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