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华社带你走进南昌大学这个21年“不熄灯”的实验室

南昌大学 2022-10-04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443167213105938437


6月14日,新华社客户端“赣事新说”专栏走进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这个实验室为什么21年“不熄灯”?》为题,带你了解江风益院士团队创新路上勇攀高峰的故事。



一个大学实验室,竟“藏着”6个“小工厂”,不仅有科研人员,还有上百名工人?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过去的20多年里,它几乎天天“不熄灯”。它的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个实验室名为“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它在高光效黄光LED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在诺贝尔奖得主中村修二看来,这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黄光LED。



这个实验室的负责人就是中科院院士、南昌大学副校长江风益。在此之前,他和团队历时19年研发出硅衬底蓝光LED技术,荣获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他所在的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也是江西唯一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计划的一流建设学科。

走进这个实验室,记者诧异地发现,一个中部地区的大学实验室竟能做到与产业“合二为一”。在这里,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思维相互碰撞、激荡,带给人很多启发。



一是敢于试错:上万次试错换来LED技术“世界级”突破。我们都知道,创新需要试错,试错次数越多,成功概率就越大。为加快试错,这个实验室不仅把装备制造、材料生长、芯片制造、器件封装等6个环节集中在一起,还像企业一样实行“三班倒”运作,科研人员和工人分工协作,快速反馈、快速改进。这一干,就是21年!江风益说,前后经历上万次试错,才在硅衬底LED技术上实现突破,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很难实现并跑,更别说领跑。



二是敢于破局:打破“科研的尽头是论文”这一怪圈。从原创技术到成果产业化,存在一条巨大的转化鸿沟,“九死一生”的困难面前,多少人望而却步,多少科研成果束之高阁。然而,江风益却主动走出舒适区,和“市场”打交道,在硅衬底蓝光LED技术产业化之初,他甚至被人质疑是“骗子”,国内没有一家企业敢投资。尽管有过非议,也饱尝酸甜苦辣,他却从未放弃,而是坚定把产品推向市场。这才有了今日南昌LED的光芒,打造出国内最大的大功率LED光源生产基地,手机闪光灯和移动照明出货量双双居全球第一。



三是甘于寂寞:“土专家”也能让诺贝尔奖得主折服。江风益是国内为数不多没有博士头衔的院士,最高学历一直是硕士,平时也鲜少参与各种奖项评选。在他实验室门口铭刻的六个字——“多发光,少发热”,可谓其真实写照,多做实事,少头脑发热,“板凳甘坐十年冷”。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自我调侃“很土”的专家,却凭借实打实的成果,赢得诺贝尔奖得主中村修二的高度评价。



从白炽灯、日光灯到白光LED,以前一次次照明技术都是国外首先定义,但从黄光LED开始,中国人走在了前列。只要心中有光,脚踏实地,不懈追求,谁说“土专家”不能创造世界瞩目的奇迹?




疫情防控专栏

(来源:健康中国)

往期回顾(点击蓝字阅读原文)

01

南昌大学“最美大学生” 绽放闪亮青春

02

祝贺!南昌大学又+20,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增至59个!

03

【“互联网+”团队风采】橙意螨螨生物防治项目团队:“橙”心“橙”意,健康为你

04

叮!《人民日报》带你品读南昌大学洪一江团队写在大地上的优秀论文


来源 | 新华社

编辑 | 胡文菲

责编 | 许航、曹秦、欧阳仟

审核 | 饶勇、刘磊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