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以民为本,简法护民——一位老者对耀邦同志的追忆

2017-01-06 稻草人视界



作者:俞梅荪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前言:胡耀邦并不完全代表中共及其历史。那些被人们广泛赞扬(包括被知识分子们肯定)的决策与行动,更多只属于他个人的价值选择和行为规范。他是中共最具创新精神的领袖之一,是不顾一切要以实践来表达改革意愿的领导人。客观来说,耀邦如此这般当领袖,是符合正常的现代政党领导者的要求,个人的突显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整体的不太正常。今天各界依旧从不同角度赞美和歌颂他,原因是我国现实所面临着太多无法或无人去真诚解决的问题,我国的历史困境越发明显而令人不安与焦虑!希望在纪念历史人物的同时,更加关注当下现实。不是期待出现像耀邦这样所谓“明君”,而是具有现代理念、超越自我局限的政治家群体。

 2016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诞辰101周年,每到纪念日,引发人们的怀念与思考。



      ▲2016年4月15日,胡耀邦27周年祭日,人们前往胡家客厅献的花篮。


       2015年春节,央视一套重播《转折时期的邓小平》系列片,我再次看到剧中胡耀邦为平反冤假错案而奋力奔走,想到1957年“反右派”运动中惨死的我父亲得以平反昭雪,使我和弟弟摆脱“黑五类”子女的贱民身份,开始正常工作;我家现住航天桥外的60平米住房是父亲单位落实政策分给的(原住月坛北小街5号院财政部宿舍,父亲去世后,母亲携4岁的我和1岁的弟弟被扫地出门)。


           “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

            走过冬天的人,

      渴望温暖,

      是你打开家门,

      向未来跨越,

      自由的空气,

      是那样新鲜,

      我的人生和山河一起改变。

      用你的身躯,挺起强大的世界……”

  

  深情的主题歌,使我沉浸在对耀邦的无限思念中。我请中央机关的几位秘书老同事观看此剧,重温当年耀邦和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随后收到耀邦幼子胡德华所赠新书《1965:耀邦早春行》和长篇评论,我拜读而震撼。

  

   陕西“百日维新”与胡赵万新政十年

       


       ▲《1965:耀邦早春行》(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1964年11月,胡耀邦赴任西北局第二书记兼陕西省委第一书记,该省原来就很贫困,在农村“四清”运动中又大搞极左,大批干部群众被当成敌对分子,被诬为有政治经济问题而被逮捕的有6470人,拘留的有5000人,被整死六七百人,几近人人自危。不少农村无法正常生产,耀邦紧急叫停,设法解救被关押的人们。


        他奔走乡里,顶着巨大压力,平反各种冤假错案;向周总理反映困难,把陕西的粮食征购任务从17亿斤减为14亿斤,拨给化肥3万吨,拨款建化肥厂;为吃不饱饭的广大农民减轻征购负担,鼓励多种经营,放开农贸市场;建水塔、建路、建桥,发展工业和手工业;要求解放思想,尊重知识和人才,按经济规律办事。他努力解决了很多原本应该解决,却又没人敢于解决的极左问题。他风尘仆仆三个月,体恤民艰,兴利除弊,扶贫帮困…… 


        在这一切初显成效之际,1965年1月,中央工作会议通过《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问题》(中发20号文)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耀邦的政绩因之被陕西省委视为所谓右倾路线错误而导致全盘否定并遭受围攻。在全省三级党政部门全面揭发批判了四个月,直至耀邦重病住院,尚未痊愈,又被迫出院继续遭受揭发批判。当时在西安出差的叶剑英和张爱萍获悉后非常焦虑,执意把耀邦带上专机而返回北京治病。之后,执行耀邦新政的省委第二书记赵守一、省长李启明、省委副秘书长林牧等均陷牢狱之灾,林牧陷冤狱8年;祸及许多基层干部群众挨整。①


        胡耀邦提出的“解放思想、解放人,放宽政策,搞活经济”惠民政策,还权于民,顺应民意,仍被广大基层干部默默执行,取得成效。1965年秋收,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大幅增长24.96%,其中农业产值增长28.96%。在耀邦曾八天跑了七个县的安康地区,粮食产量达10.68亿斤,比1964年6.99亿斤增长了52.8%,改变当地人均口粮每月20斤以下,断粮人口达3.6万人(饿死12人)的贫困局面;粮食大幅增产,农民积极上交更多公粮,超额完成国家的征购任务。这一切,超过耀邦的预料。早在6月20日,把耀邦带回北京的张爱萍将军,当时见到陕西境内的庄稼比邻省的长势喜人而感慨:“陕西肥了,耀邦瘦了!”之后,耀邦在陕西的超前改革之举,被民间称为“百日维新”。②

        

       在极左思潮盛行的重灾区,耀邦迎难而上,大刀阔斧地实行新政,可见他致力改革的理想信念和雄才大略。无奈耀邦在陕西的卓越政绩却被全面批判为“犯了严重错误”,至今尚未平反。


        1976年,四川省委书记赵ZY冒风险冲破“农业学大寨”的“左”的束缚,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的猪饲料地,果断实行包产到组,在贫困山区允许包产到户,还权于民,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连续两年粮食增产共达130亿斤,群众盛赞“要吃粮,找ZY”;1980年又大胆取消人民公社,恢复乡镇政府,使农村改革进入新阶段。1978年,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冒风险支持农民“包产到户”,粮食增产而出现“要吃米,找万里”的佳话。这与11年前,耀邦在陕西的超前改革,解放生产力,一脉相承!


        1977年起,胡耀邦先后出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宣传部部长。他思想解放,实事求是,拨乱反正,力排众议,精心组织领导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满腔热忱地为历次政治运动所造成的370万件冤假错案平反昭雪,重建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惠及亿万人民,把积重难返的社会矛盾降到最低点,为随之而来的改革开放,进行思想和组织的充分准备工作。耀邦顶着各种压力,坚决支持四川、安徽打破农村管理体制,解放生产力的探索。当年耀邦在陕西的初试锋芒,如今在全国迅速展开,大见成效。

  

  1980年2月,胡耀邦当选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9月,赵ZY任国务院总理、万里任常务副总理。他们齐心协力,冲破传统保守势力和制度束缚,不断取得成效,欣欣向荣,深得民心,使国家步入正轨,形成胡、赵、万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势格局。


        1980年9月,胡耀邦坚决支持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提出的“试行包产到户”,形成《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中央75号文)并付诸实施;1982至1986年,耀邦和万里连续五年主持制定了五个“中央一号文件”,推动农村改革不断深入。③



       ▲1982至1986年,胡耀邦总书记连续五年在年初主持制定“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共五件),指导农村改革健康发展。


       胡赵万新政十年,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举国上下,勃勃生机。1987年1月,耀邦被迫辞职后,很少谈论自己被误解被非难被冤屈,而是忧患国家的前途和民众的疾苦。他抄录马克思的话给秘书刘崇文:“对历史事件不应当埋怨,相反的,应当努力去理解它们的原因,以及它们的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的后果。”

  

  1989年4月15日,73岁的胡耀邦突发心脏病,与世长辞。


                       耀邦客厅飘书香


        2015年4月15日,胡耀邦26周年祭日。8时半,我来到北长街会计司胡同的胡府,遇胡耀邦长子胡德平迎面出来。他拉着我的手说:“看了你寄来的顾明回忆录,其中‘延安整风’那段写得好。”当年顾明和耀邦历经“延安整风”挨整的困境。(1939年顾明在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与耀邦共事多年,志同道合,亦师亦友。耀邦去世后,每年清明,我随顾明来到这里拜访李昭老夫人。顾明曾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和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我曾任顾明的秘书)


       胡德平大哥鼓励我继续发掘法治史实,说是要赶往参加陈野苹百年诞辰会议,匆匆辞别。(陈野苹曾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协助耀邦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在客厅里,保持耀邦生前的原状,桌上的耀邦青铜像,金色基座雕刻着党徽,两旁摆放着向日葵和玫瑰花,地上摆满人们敬献的花篮,墙上耀邦和李昭夫妇的画像。

  

  客厅的一面墙都是书柜,我看到《戈尔巴乔夫关于改革的讲话》、《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美国两党制度解析》、《密特朗政府的经济政策》、《欧洲共产主义土地政策》、《革命领袖论青年》、《中国农村发展战略问题》、《宏观经济分析》、《环境保护通论》、《周恩来传》、《雍正传》、《于右任文选》、《西行漫记》、《国际法》、《历代刑法考》、《台湾府志》等,其中有我在北大法律系上学时读的书,倍感亲切。这只是藏书的一小部分,实际有上万册。

  

  耀邦酷爱读书,涉猎广泛,每到一地,先读《县志》,了解当地历史沿革,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他博闻强记,勤于思考,关注世界政治经济走向,奋力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迈向世界文明。



        ▲2015年4月15日,胡耀邦26周年祭日,耀邦身边工作人员到胡府缅怀,《胡耀邦传》作者张定之女张宛佳和俞梅荪观看耀邦藏书。


       我凝视着墙上栩栩如生的耀邦大幅画像,感受他在这间房里留下生命最后的思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我久久未能平静。


           反思耀邦“简法护民”立法观


        “百年耀邦”摄制组正在全程拍摄,面对韩勃编导的提问,我谈起当年在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从事立法的规划工作,受到耀邦批评的往事。


        1982年5月3日,耀邦对《“六五”立法规划草案》(要制定145个法)的批示:“没有法不行,但太多太繁也要走向反面。法,要鼓励正当的积极性,要限制和制裁错误的、反动的积极性。”通过多年努力,立法规划基本完成。


        1985年7月,我执笔《“七五”立法规划草案》(要制定300个法)。耀邦认为“立法太多,人们记不过来,无法维权”,而严厉批评。我不服气地认为,耀邦不懂立法。法律界的主流观点是“法由司法人员掌握即可”

  


        ▲1989年3月20日至4月4日召开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我多次见到四川人大代表胡耀邦;这是耀邦在闭幕式主席台前排右4,图小而显示不清(三天后他突发心脏病,十天后去世,我前往送别)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上海《文汇报》负责人求援,我因公指导其搞好政策和法治宣传而取得成效,该报社受到十四大新闻领导小组通报表彰,但有关文件被其盗印并向北京市国家安全局栽赃陷害。1994年初,我身陷囹圄,茫然无知,被禁看法律,被枉法加害,被以所谓泄密罪判刑三年。江平律师(中国政法大学前校长)为我做无罪辩护,败诉而受辱。当厚重的铁门在我身后砰然关上的一声闷响,耀邦的严厉批评,犹如晴天霹雳,我猛醒耀邦“以民为本,简法护民”立法观的远见卓识。④ ⑤


  由此可见,法治建设的前提,必须向广大民众深入普及而使其掌握,必须对司法人员监督制约,必须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三者缺一不可;但在实际中,三者完全缺失,法治走向反面,不幸被耀邦在1982年的批示所言中。到如今,官场腐败,司法黑暗,权贵经济和权贵法制盛行,广大冤民求告无门。


        谁说耀邦不懂立法?他深刻认识到,在我国从人治向法治社会的转折时期,重建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大力开展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普法教育,由广大民众起来掌握法律,才能维护自身的权益。

  

               “小个子扳倒大个子”


  9时起,耀邦身边工作人员陆续到来,他们当中有94岁的老部下黄天祥和夫人李蓉、85岁的秘书高勇、82岁的警卫秘书李汉平等。大家聊起耀邦,恍如昨日,寥寥数语,皆体现耀邦率真坦诚的人格魅力,仍在感染众人。

  


       ▲左起,胡德华、沈宝祥、高勇、刘瑛、严如平、李灵、曾林,右1黄天祥、后俞梅荪,后排左1韩勃(贺延光摄)


  钱江(人民日报资深记者)介绍多年来,自费深入各地,寻访耀邦的足迹,发掘史实,笔耕不辍,成果颇丰。其他学者介绍各自对耀邦生平和思想研究的进展,透着人们的关切和社会环境的冷暖春意。

  

  戚福义、唐炜(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黄湖农场党委书记、场长)前来献花篮,送上信阳市文史资料《“五七干校”回忆耀邦》文集。1966年8月,耀邦被打倒被关押,1969年被发配黄湖农场劳动改造3年,逆境中的耀邦带领大家吃苦耐劳,开荒种地,抱病坚持强体力劳动,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带领大家努力读书,传为佳话。



       ▲1969至1971年,胡耀邦在黄湖农场劳动。图为他正在水田里插秧。

  

        胡德华夫妇热情地为每人端上热茶,94岁李昭老夫人因昨日接待祭拜耀邦的来客,夜里未休息好,未能看望大家。

  

  刘瑛(新中国最早知青,退休前担任黑龙江省友谊县人大主任),1950年14岁从北京女三中赴黑龙江友谊农场务农,成为我国最早的康拜因联合收割机手。她扎根农场,屯垦戍边,受到耀邦的鼓励。1957年7月,团中央书记耀邦率领中国青年代表团1202人(包括16个民族)赴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大会,与来自131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四万名青年广泛交流,刘瑛是代表团成员。

  

  80岁的刘瑛激动地说:“耀邦的大会发言,展示新中国的青年建设国家,发展友谊,交流经验,向往世界和平。全场报以热烈掌声,我的手都拍疼了。苏联共青团中央书记谢列平激动地把耀邦举了起来。第二天,苏联《真理报》头版报道,标题是《中国小个子扳倒苏联大个子》(小个子指胡耀邦,大个子指谢列平)。多年后,‘小个子扳倒大个子’被换成‘邓小平扳倒赫鲁晓夫’的另一个版本了。”⑥



 ▲刘瑛谈随耀邦到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大会


  两个月后,耀邦从苏联回国,途经新疆稍事停留,他打电话回单位,得知团中央机关竟有50多人刚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右派分子”,近百人被打成“中右分子”,仅中国青年报社就有17人。他大吃一惊,要求立即刹车,等他回去再说。之后,赶回京的耀邦虽无力回天,仍竭力保护了不少人。他为被发配农村劳动改造的“右派分子”送行时说:“同志们:我坚信咱们还有共事的机会,你们回来时,我给你们开欢迎会。”之后数年,耀邦一直设法善待他们。


        1977年底,耀邦就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在全国推动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其中为蒙冤21年的全国55万“右派分子”的平反,他竭尽全力,冲破各种阻力。后因邓小平(当年中央“反右派”运动领导小组组长)坚持“反右派运动没有错,只是扩大化了。” ⑦ 故只给一纸《改正通知》,只恢复基本名誉,未能给予彻底平反和经济补偿,累计21年的工资未能发还。


       1989年4月5日,耀邦向李锐谈起此事,深感遗憾。十天后,耀邦去世,这成了他的临终遗言。


      把颠倒的是非观念再颠倒过来


  沈宝祥(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组第三任组长)谈起,1977年7月,耀邦为打破政治禁锢,把颠倒的理论和是非观念再颠倒过来,创办党校内刊《理论动态》。理论动态组成员曾在耀邦家(富强胡同6号)开会十多次,在耀邦的直接领导下,写出呼唤思想解放的一系列重要文章。

  

  1978年5月6日下午,在耀邦家召开的理论动态组讨论会上,耀邦亲手修改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历史檄文终于定稿,4天后在《理论动态》第60期刊载,5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发表,全国百家报社转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各地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冲破十年“文革”乃至1949年以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禁锢,对推动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有人提醒“理论问题要慎重”,耀邦反驳“理论问题要勇敢!”


        沈宝祥深情地说:“灯市口西街富强胡同6号是普通的四合院,因耀邦同志曾长期居住,在此运筹帷幄,革故鼎新,处理解决党和政府在转折时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而有了特殊意义。不久前,我又到那里怀念耀邦,感到厚重的历史感。”1980年,耀邦就任总书记,1984年搬家至北长街会计司胡同,这里与中南海一墙之隔。


  中午时分,大家向耀邦铜像三鞠躬,依依不舍地告辞了。



     ▲左起:刘瑛(最早知青)、马玫丽(中国青年报)、罗玉清(团中央)、黄天祥李蓉夫妇(团中央)、胡德华、李铭光(团中央),后俞梅荪。


  胡德华大哥把我留下,取来整包《胡耀邦传》(征求意见稿,三卷本)送给我。此书稿110万字,由耀邦的五位团中央老部下撰写,记述耀邦的坎坷经历和心路历程,是一部治国活动史。第一卷:从耀邦出生至1976年“文革”尚未结束的历史,已于200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两卷:耀邦致力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当选总书记,直至辞职经过和去世经过,尚未出版。经过15年的漫长等待,五位作者中的张黎群、张定、唐非、李公天四位老同志相继谢世,84岁的严如平健在,今天前来聚会;三位序言作者中的于光远、胡绩伟两位老同志已谢世,99岁的李锐健在,今天未能前来。



       ▲聚会结束,胡德华大哥在赠我的《胡耀邦传》三卷本(征求意见稿)上签名。


国之兴也  视民如伤


  我出了胡府,走在北长街,遇到几位访民,得知陆续前来献花的各地访民有60多位,他们在离胡府约500米的景山前街和北长街路口,在故宫护城河边僻静处悄然展示“耀邦是中国的良心”等横幅而缅怀。



        ▲2015年4月15日,胡耀邦26周年祭日,60多位各地访民在北长街和景山前街路口的僻静处,展示横幅缅怀,背景是护城河对岸故宫角楼。(下图同)



  

        辽宁王素娥说:“耀邦一心为民,却被非难而下台,含冤而病逝,我们纪念他,也是为他喊一声冤,只有他平反了,国家才能走向法治,我们广大求告无门的访民才有希望啊!”我历经苦难而感同身受。


  回首1977年十年“文革”结束,党和政府面对访民如潮,积案如山的艰难局面,耀邦竭尽全力,发动各级党政部门大规模地纠正各种冤假错案,还在家中热情接待上门喊冤的各地访民,如赶上吃饭时间,则留访民和自己一起吃便饭。

  

  当时,全党面临“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是平反冤假错案的巨大障碍。

  

  1977年12月起,耀邦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努力突破“两个凡是”的禁区,平反了无数的冤假错案,拯救了千百万受难者。

  

  1978年9月20日,耀邦在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讲话:“凡是不实之词,凡是不正确的结论和处理,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样情况下搞的;不管是哪一级组织、什么人定的、批的,都要实事求是地改正过来。只要是错了,就要纠正!”

  

  耀邦下达这一艰巨的硬任务“死命令”,又不断找相关省委书记单独谈话,告诫“如不完成任务,拿你是问!”各级党政领导积极行动起来,所属信访部门努力操办,不计其数的冤假错案得以迅速纠正,信访部门的职能和作用达到空前绝后的鼎盛时期。

  

  当时,不少老大难案亟待攻克解决,如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葛佩琦(1911-1993)是被判无期徒刑的“极右分子”,冤狱18年,出狱4年,未能改正,贫病交加,走投无路。1980年4月2日傍晚,70岁的葛佩琦步履蹒跚地找到富强胡同6号耀邦家,递上《申诉状》,任总书记已一月的耀邦不在家。他晚上回家,连夜审阅并批转中组部常务副部长陈野苹督办。次日葛佩琦拿到耀邦签署的回信,激动不已。12月10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再审,宣判他无罪,历时9个月,可见阻力之大啊!

  

  1984年,耀邦要求:“对改正的‘右派分子’不能留尾巴,国家建设急需他们,要使其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1979年,许多“右派分子”虽被改正,但却仍留下“曾犯错误”的尾巴,又被第二次改正而割去尾巴,彻底恢复政治名誉。其中,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生“右派分子”陈奉孝,1957年22岁作为“反革命要犯”被关押在重刑犯监狱达22年,1980年出狱,奔走多年而未能改正;1984年49岁的陈奉孝(山东省潍坊市第三中学数学教师)意外收到《改正通知》,彻底恢复名誉而惊喜。在耀邦26周年祭日,80岁的陈奉孝向我谈起此事,热泪盈眶,对耀邦感恩戴德。


        葛佩琦和陈奉孝这两起冤案是当年最高领袖钦定而震惊全国的特大案件,纠正的阻力之大自不待言。耀邦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原则,以“我不下油锅,谁下油锅”的大无畏精神,力排众议,为不计其数的冤民讨回公道,挽救了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


        2015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举行纪念胡耀邦百年诞辰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胡耀邦的光辉一生和丰功伟业。


        在耀邦百年之际,搁置十多年的《胡耀邦传》书稿终于出版,因一些“定论”尚未改变的历史局限,100多万字书稿,被删去20万字。此书的出版,毕竟打开一扇窗,可使人们洞见和思考耀邦的功过是非和精神遗产。对耀邦的深入研究,有待吾辈继续努力。


写在耀邦诞辰日


       2016年11月20日,耀邦诞辰101周年,我前往胡府,德华大哥对我谈起耀邦的往事和家风。耀邦身边工作人员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座谈,回忆耀邦废寝忘食,殚精竭虑,日夜操劳的往事,胡启立、顾秀莲、郑必坚等老同志到会。


▲2016年11月20日,耀邦诞辰101周年,我前往胡府,胡德华大哥谈起耀邦的往事和家风。


        周小燕(中国日报原秘书)说:“父亲曾彦修亲历胡耀邦为纠正‘文革’冤案而殚精竭虑的场景,尤其是1978年为纠正震惊中外的‘六十一人叛徒集团’冤案,耀邦排除种种障碍,顶住层层压力,最终取得父亲和于光远提供的铁证,为该案彻底平反昭雪。父亲生前对耀邦的评价:正直,有魄力,有担当的共产党人。”张闻天被迫害致死后,曾彦修积极向耀邦反映,在耀邦的努力下,得以平反昭雪。耀邦去世时,周小燕等30位报社同事前往胡家灵堂献花圈。(曾彦修,1919-2015,1938年在延安加入中共,1949年后任华南局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日报社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反右派”运动受难者)

  

        我国绝大多数冤假错案在短期内得以全面纠正,无时效的限制,无对象的限制,从“文革”上溯到中共早期的陈独秀、瞿秋白等冤案,人不分级别高下,从刘少奇、彭德怀、张闻天等党政军领导人,上百万党内外的各级干部,上百万知识分子,直至40多万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数十万资本家和工商业者及华侨和台胞,18万“现行反革命”,数千万“地富反坏右”及其“黑五类”子女的贱民身份等等,都被陆续纠正,亿万人民终于摆脱了被冤屈,被株连,被压迫的困境,占我国人口的十分之一;20倍于林肯解放黑奴的人数,古今中外,前所未有。(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奋力解放400万黑奴,之后遇刺身亡)⑨


        耀邦14岁参加共青团,为民求解放,从革命的红小鬼,到身居党政要职,历经战场的出生入死,历次政治运动的打击迫害。他深刻认识到,总结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政治体制的经验教训,变法图强,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他带着这个无以释怀的心结,走了……


       胡耀邦是自有中国共产党以来,最得人心的一位总书记,无人超越他。不是人民应该忠于领袖,而是领袖应该忠于人民。(李洪林,中宣部理论局原副局长)

  

  《左传,哀公元年》有言:“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草芥,是其祸也。”释义:国家的兴旺,是君王对待百姓,如同对待受伤者而加以抚慰,是其福德;它的灭亡是把百姓视作粪土草芥而欺压,是其灾祸。


        人们对耀邦的深情怀念,是对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积极倡导宪政民主法治的向往和期盼。

  

  耀邦为民舍命,活在人民的心里!


【注释】


        ①②摘自李大斌《1965:耀邦早春行》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第219页。


        ③2015年10月9日,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逝世,胡德平前往杜家灵堂吊唁并感言:“当年的‘一号文件’可惜只出了五个,如再出五个,对改善农业和农民的生活的作用会更大。”(当时俞梅荪在杜家灵堂)


        ④摘自《俞梅荪:追忆胡耀邦“简法护民”的立法观》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⑤我冤狱三年刑满出狱得知,《文汇报》团伙盗印文件的作案人:党委书记兼总编辑张启承竟荣获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政府津贴,当选上海市新闻学会会长;驻京办主任首席记者王捷南竟荣升国内记者部主任(后为优秀党支书)。他们承诺为我翻案和赔偿,要我保持低调而不必申诉,历任党委书记和总编辑不断告知,上海市国家安全局正在复查,但年复一年,至今尚无下文,使我贫病交加,祸及家人的劫难没完没了。23年来,此案黑幕重重,超过聂树斌的蒙冤期。习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必须姓党.……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党的喉舌《文汇报》实为旧上海滩的拆白党,违反党纪国法,有恃无恐;十八届六中全会后,更是与反腐和从严治党的要求背道而驰。


        ⑥谢列平(1918-1994)长期担任苏联共青团中央书记,1958年起,任克格勃主席,致力纠正冤假错案;1961年当选苏共中央书记,为苏共二号人物。他为官清廉,反特权反贪腐,实行仁政;后被下台,贫病抑郁而终,命运与耀邦相似。(百度百科)


        ⑦邓小平:“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本身没有错,问题是扩大化了。”摘自1980年1月16日在中共干部会议上作《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报告,原载《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7-208页。


        ⑧摘自《李锐:耀邦去世前的谈话》,原载《怀念耀邦》第4集,亚太国际出版公司2001版,第296-302页。


        ⑨胡耀邦发动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数字分类,根据我的老同事师长郭道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研究室原副主任、“反右派”运动受难者)的相关论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018huu4st&width=500&height=375&auto=0

        ▲2015年11月19日央视《新闻联播》纪念胡耀邦诞辰100周年电视文献片《胡耀邦》三集,隆重推出。


 2015年本文发表,承蒙94岁何方夫妇(前总书记张闻天的秘书)、86岁王聚武(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组第一任组长)、85岁高勇(耀邦秘书)等80多位师友来信,热情鼓励和指正。

 2016年11月19日修订,《史客儿》微信公号推出,60多位师友感言(摘要如下)

 承蒙宋廷明(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兼理论局局长)修订胡赵改革发端的具体做法。八九十年代,宋廷明是和我同在中南海上班的老同事师长,深感历史的细节由亲历者说得更准确。(几经修订于12月25日圣诞日再次推出)


 师友来信


陈丽华:家父生前说起胡耀邦,总是很激动。沒有耀邦的努力,他的“右派分子”冤案不知何时改正,几百万人的心何时平静,总算有个交代,不然多少冤死的灵魂不能安息。深思好人。


朱永光:胡耀邦是一位具有赤子情怀且始终如一的共产党人,是一位真正的敢于直面人生且不被权力扭曲的共产党人,有这样的共产党人才是我们党的骄傲和时代的骄傲。多少年来,只要谁说伟人是谁,我第一个想到的总是胡耀邦!並且始终私下里认为,这会慢慢成为人们的共识。而有了这样的共识,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党才会有真正的希望可言!


李炜:读百年来国史,每在重大路口易辙,在大激流中改舵,比照周边诸国渐次入轨,而我族进二退一,挫厄频至,令吾人长浩叹愤懑也!耀邦终其一生,不忘初心,以民族进步为己任,疏解民瘼,推动改革,而被迫离任,历史之写照也。崇其品格,悲其命运,泪沾襟裳。作者的拳拳于心,呈现吾辈良知良心,永恒不灭!


江辉:        掩卷不觉泪沾襟,

                       故国官场乏贤明。

                       励精图治改弊政,

                       无奈痼疾医难行。


尹星空:胡耀邦在那样的形势下能独有思想,平反冤假错案,在迷信造神达到疯狂的岁月里,解救被欺负侮辱的好人,这是历史壮举啊!每当听到这个名字,就感慨万千。我怀念上世纪80年代,那是万象更新,积极向上的岁月。文学取得前所未有的生机,外国各类著作介绍进来,让我等在大学校园里感到,时时受到新思想新观念的冲击。思想活跃,心灵常新!


萧剑:国之良心,人民的良心!落实我们下乡知青政策的第一人,永远怀念耀邦!


陈健:胡耀邦同志是改革开放的开路者!功勋卓著!


孙隆:对胡总书记的爱戴,是我们六十年代出生人的普遍感情,去年诞辰和今年祭日,我都在公众号发纪念文。十年前,到江西共青城,在他的雕像前伫立,泪水就流了下来。


 张亮:每位领袖都面对不同的时代情况,都会有一些“可能的”选择。耀邦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他的选择是真正的勇敢、无畏、担当。他在“立德”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经得起检验的,是“俯仰无愧于天地”的!


赵志兴:        青山处处有忠骨,

                           改革绝非一场空,

                           深化改革治国道,

                           为民服务得永恒。


冷秋:耀邦的激烈,耀邦的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让世人怀念;耀邦的大无畏斗志,让上千万无辜蒙冤的正义之士受益,但他的一蹴而就的宏志缺少高层人士的呼应,他也因而受挫。这就是当时的历史。永远的怀念伴随着无限的遗憾,留给了我国的历史。


林桂:胡耀邦是体制内的开明人士,可惜不得善终!如果胡赵在位多十年,政经改革必将顺利完成,民主可期,中华民族实力不可估量,实力全面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亦未可知!世事难料,可惜没有如果!那个时候,改革开放有路线图,有时间表,哪像现在,乱成一锅粥,可惜呀!


李生:胡耀邦值得怀念,他的正直令人信服,他的早逝,使中国失去一次走向民主的机会。太可惜了。


杜寒生:胡耀邦是理想主义者,他是以参加革命的初衷来对待党和国家,对待人民的一切事物的,结果他碰了钉子,实在是可惜。


唐孝先:读此文,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胡耀邦的高风亮节和卓越成就,有了更多的了解。


陆宗寅:敬读,感人,真正不忘初心的人民领袖!


韩大军:真实、客观、中肯……避免带进有选择的偏见……才是对胡耀邦最真诚的怀念。电视文献片再现耀邦的感人场景。


洪宏微:耀邦仲勋,难得仁人;华夏有幸,斯文不泯;绳绳继继,大道为本。帝大舜之苗裔兮,朕皇考曰右派;感小平耀邦兮,惟铭心吾以没齿。

        

彭大新:对胡总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对于党内的打压诋毁我无法接受。

       

孔国平:胡耀邦在平反冤假错案、为“地富右”摘帽方面居功至伟,“文革”冤案都平反了,把地主、富农和右派当作敌人而实行专政的时代被他终结了。他因推行民主政治、倡导思想自由而受到非难,但公道在民间,人民永远怀念这位伟人!


拉多:人有自由自在生活的权利,决非扭曲到只在捆绑松绑中获得低贱残忍的幸福与感恩。


海盟:放开了,粮食生产就搞上去了。反过来想想,当初是谁要管的?为什么违反自然规律?好的制度提高积极性,不好的制度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前苏联的解体证明了那句老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只是早晚而已,拖的太久,坑的是老百姓。


孙德生:读此文,令人感慨,令人唏嘘。常说任历史去评判,其实这是一种无奈之下的宽慰自己,宽慰他人的一句很空乏的话吧。

朱宜亨:我赞同以上看法,的确如此,说公道自在人心,或许需要几代后(来)人的坚持与信念。


朱永光又及:这是让人百感交集的话题,更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社会课题。可惜如作者这样思考,这样概括,这样理解胡耀邦的价值和意义的文章,时下越来越难以见到了!于是,就只有、也只好把尚能言说的变为文字,把不能言说的凝成泪花,并进行“从春到秋,从冬到夏;花儿谢了开,叶儿落了发”的至诚企昐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