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人权

采访了十几位新疆的孩子,和一位来自阿勒泰的老师,还原真实牧区生活的一天(欢迎评论区问答)

杂货铺果叔 果叔的杂货铺 2024-06-25

点击卡片关注我↑


你印象里的新疆是什么样子? 

源自作家李娟《阿勒泰的角落》改编的影视剧《我的阿勒泰》,在这个夏天再次把新疆带火。果叔曾在多年前拜读过作者的这本书,以及她的另一本《冬牧场》,果叔也曾分次到访过北疆和南疆,我想,我也应该写一写游客体验之外的故事。

几年前在从乌鲁木齐到石河子的火车上,有幸认识了彼时还是石河子大学学生如今已成为人民教师的刘文娟老师。这位会写维语的姑娘曾在南疆驻村,是一位对南疆和北疆风土人情都非常了解的土生土长的阿勒泰人。

这不是一篇旅游攻略推文,而是十几个南疆孩子和一名阿勒泰教师的生活片段。这些孩子大部分是维族(喀什地区)或者哈萨克族,放假之后他们便要回牧区生活。刘文娟老师说,其中一位平时考试作文都写不完的哈萨克族孩子听了果叔的请求之后,在作业本上写了好几页,第二天交给她。

小孩子的真诚如何不让人感动。

(文章图片由刘文娟老师和孩子们提供,均原片无修。文末是孩子的手写信,甚是可爱。)

关于新疆的旅游介绍的推文,可阅读果叔往期文章->北疆 & 南疆


清晨

你听过酥油吗?馕坑烘烤出来的馕,贴上酥油,放在奶茶里泡三秒,这就是牧民一天的开始。有一个专门制造油的器皿,小朋友歪着头说:那是奶奶的母亲的奶奶留下来的,发酵六天,奶就会从白色变成黄色的酥油。果叔算了一下,那个器皿至少要追溯到前清时期了,是个名副其实的老物件。

天还没亮的时候,大概那是内地三点钟左右,哈萨克族的孩子便要跟爷爷各自骑上一匹马,去平原那里把家里的牛、羊和马全部赶回来。大人们通常住在山上,孩子们争抢说他们的爷爷奶奶世世代代都住在那里,他们到了暑假就可以去山上找爷爷和奶奶,那种快乐就像洄游的鱼儿一样,是城市生活换不来的。而牛羊们则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清晨挤出最醇厚的羊奶,做成好吃的酥油。

吃过早饭,带上马鞍,马鞭,辔头,便要出发去放牧了。



白天

马是放牧重要的工具,从上往下绕过马肚皮,以勒紧的方式不让马鞍松动。辔头先要穿过马头,再把嚼子放进马嘴,鞭子拿在手上,之后就到处赶牛羊,不让它们消失在视野里。

一望无际的草原和几片凸起的松柏,仿佛整个世界都是安静的,一切都属于自然,也属于自己。

山上的信号通常会很差,而且充电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一般会带两个手机上山。山上的气候变幻莫测,一位维族孩子跟果叔说,他最开心的当属晴朗的天空中午时分突然变得阴沉,继而开始下雨,甚至下冰雹,外面变得非常冷。每每此时,他便可以躲在毡房里生火。毡房的门一关,里面黑黑的,听着外面冰雹打在毡房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特别有意思。而更有趣的是,阴天的时候手机信号会格外地好,躲在毡房里玩手机也是另一种快乐。


傍晚

也许作为游客,即便来到新疆,你可能永远都很难遇到熊、野猪、蛇和狼这些野生动物。而作为牧民,已经与这些大自然里老伙计们共存了上千年。到了傍晚,骑着马返回山上,住进蒙古包里。每个蒙古包里都会存放信号弹,可以照明,可以威慑动物,还可以求救。

“火把!”一位小朋友抢着告诉果叔,他们还会用火把来吓走来访的狼。火把可以保护他们自己,更能保护他们的牛羊。

孩子们伴着大人骑着马,到了傍晚把牛羊们赶到一起。而他们则要回到山上的蒙古包里。到了第二天一早,再把牛羊们赶回去。这就是他们日复一日的作息,之所以夜里不把羊赶到山上跟他们一起,是因为山上会有狼,狼会吃羊。

无论哪种牲畜,最后的命运不是被野兽吃掉,就是被人吃掉。虽然残忍,但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这让我想起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在《永生羊》里的那句:你们不因有罪而死,我们不为挨饿而生。


习俗

牧民有很多习俗和重大节日,一位穿着红色衣服的小朋友说:他的强项是叼羊(一种骑在马上争夺山羊的比赛)和赛马,叼羊必须是叼山羊,不叼山羊会不吉利。这学期有一天下午他请假了,是因为那天是一个重大赛马日,七个县的人都会来,比赛取得名次可以领到钱和骆驼。他分到的是甲队,一共40匹成年马。他的马用汉话翻译过来叫“赤兔”,赤兔比他高出一大截,是家里跑得最快的马。这匹马平时交给在青河哈萨克斯坦边境的舅舅驯养,他会把马养得更好。小朋友睁着大眼睛骄傲地拍着胸脯说:他骑马的时候根本不用马鞍,马鞍有一个放脚的地方,踩着那个地方,一旦马在人群中受了惊吓,脚勾着那个地方拔不出来就完了。

一位蓝眼睛扎着小辫子的小姑娘拽着果叔的衣服说:当他们把马骑了挺长一段时间之后,不能再圈养,也不可以宰杀。解开辔头,让马儿回归大自然,这个习俗叫“放生”。等明年春季再把马找回来,一定要放生健康的马,有隐疾的马可不行,在外面会死掉的。



写在最后——搬离城市在草原生活


生活也并不是都那么顺心顺意,初入职场的刘文娟老师也有着自己的困惑。刘文娟老师跟果叔说,新疆这边好处就是:心情不好了,想溜达,去个稍微远离城市的地方,就很空旷,瞬间就觉得自己可渺小了,心胸也就开阔了。

这也算是独有的解压环境吧~

对于孩子们来说,放了暑假,他们的“游牧”也才刚刚开始:山上离北屯(隶属于建设兵团第十师的新疆北部城市)有将近600公里,用上两天时间,骑着马把那些羊、骆驼、马和牛等牲畜从山上赶到北屯,再用13天从北屯去阿勒泰。孩子们对果叔说,等上山时候给你拍视频,介绍我们的草原,白天很自由,晚上可不好,很可怕,会有好多野猪来的,这次暑假给您看。


看到孩子们这些天真而又真挚话,甚是感动。

短短几段文字,也只能展现牧区生活的一角而已。篇幅过长,又担心会很少有读者有耐心读完,权衡一下似乎目前的篇幅刚刚好。等孩子们暑假归来,我会把他们提供的照片和视频整理一下做个更新,还望各位铺友届时捧场。
不得不说,这个夏天新疆确实是火了,果叔的一位朋友也计划秋天去那里玩。刘文娟老师跟果叔说,她也特别想来内地看看,我开玩笑讲,新疆是国内旅游的天花板,身处新疆的你,起点就是我们的终点~

另外再多啰嗦一句关于作家李娟的那两本书,果叔觉得后来的《冬牧场》写得不如之前的《阿勒泰的角落》,可能文章只要太过纪实,就失去了一些乡土的灵性。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新疆旅游抑或是牧区生活上的疑问,欢迎在评论区提问。我会逐一解答,我不清楚的,会请教刘文娟老师代答~


关于新疆的旅游推文,可阅读果叔往期文章->北疆 & 南疆

End




/往期文章推荐/


北疆最美时刻,就是现在!(伊犁环线+独库公路+阿勒泰)

走,去南疆!

拥有八座世界高峰的高山王国,在温暖如春的冬季放飞自我


点击卡片关注我↓



与其独乐乐,不如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