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见过最扯的人脉,就是微信好友

纳米 轻读实验室 2019-07-03

轻读实验室的第 20 篇文章

大家好,我是纳米。

最近我心血来潮,查了下我的微信列表,发现里面竟然躺着1232个好友!

我的第一反应是,平时很宅的我,看微信真像个交际花。可隔三差五会聊天的,最多只有10个人,这还包括工作原因。

之所以有这么多好友,来自我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时,某个“微信运营”岗招聘启事要求的“1000以上好友”。

这则招聘给我的错觉就是,微信好友多的人,才是优秀的公号狗。

可问题是微信好友≠好友,朋友圈也变得越来越无聊:刷屏的秀晒炫、不得不点的人情赞、各种没营养没价值的推广信息、还有陌生人的生活展示。

而工作做得是否优秀,根本和微信好友数量无关。

那我为什么每天需要这么多微信好友?于是,我开始了一场社交实验:删掉1000个微信好友。

2015年的《微信生活白皮书》说,微信用户好友平均数量为128人,工作后数量会上升20%。

 

这还是三年前。现在很多人的好友只会比这个数字更高,我们轻读实验室的成员,几乎每个人都有500以上好友,最多的有1500个。

 

最早的微信好友无外乎同学和亲人,那时候的朋友圈,还是纯净的处女地,很多人还只会发文字。

 

那时候热闹的是微博,很多人从广场一样的微博逃离出来,看到微信,觉得这里是和好友分享心情的地方。

 

可慢慢的,越来越普及的微信被工作化了,不管我们彼此会不会有合作,或继续聊天的可能性,互加微信好像就意味着关系得到固化,我们成了彼此的“人脉”。

 

人与人的关系好像越来越近。只见过一面的Tony老师每天吃什么,都占用了你在朋友圈的注意力。

 

“能加个微信吗?”和“能扫个码吗?”“游泳健身了解一下”一起成为时代最强音。

 

很多人的微信好友越来越多,甚至达到5000人的上限,于是有了第二个、第三个微信号。

 

“我有谁谁谁(某牛人)的微信”,这句话说出来的感觉约等于“我家有矿”。

 

然而,很多人还没来得及感受到“人脉”的力量,就成为彼此的僵尸好友,偶尔出来诈尸,不是集赞就是投票。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三天可见、朋友圈分组,微信贴心地知道现代人新生的烦恼,可就是没有开发出“批量删人”的功能。


今年4月,一条关于社交狂人的视频在网络上播放了将近4500万次。


“我有422个联系人,但我很孤独……”一位叫加里·特克(Gary Turk)的年轻人面对镜头,控诉手机加重了人的孤独。



因为滴滴几起司机杀人事件,滴滴出行了系列规定:


乘客端为了能够避免上次死者求助与好友求助难的问题,增加了在突发情况快速反应,乘客端可以设置紧急联系人,这样自己的行程会让自己的紧急联系人第一时间知道。

 

关于这项规定,我看到最心酸的一条评论是:微信好友那么多,却不知道紧急联系人该写谁。


反过来,我们习得了一大堆微信社交潜规则,拼命打造和维护自己在社交网络上的形象。

 

根据微信头像,判断一个人的性格,比如一篇爆文写的《哪些微信头像,一看就是好女人》。


根据聊天,判断人品、猜测对方心情,有文章写《微信聊天,见人品》,还有根据聊天表情揣测对方心情的。

 

记得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个“病的不轻”的人。


工作中和一位作者没把稿子交接清楚,她询问时我向她道歉了,并及时做了解释及补救。对方仍不依不饶,理由是我在说“对不起”时,没有加微信表情!

 

对,因为我没有加这个表情,她就觉得我在敷衍她,道歉不诚心,尽管我已经说了四五遍“抱歉,对不起”。

 

真的,这种人,我反手就想给她一巴掌。

 

“微信礼仪”无孔不入,严格到开始指导现代人戴上面具,时时刻刻为他人活着。


现代人最怕一句:在吗?


现代人“晚安”大概是说 不要打扰我玩手机了。


现代人宁愿朋友圈跟你各种回复,也不愿意点开你的微信对话框直接聊天。因为朋友圈可以随时停止回复 但是聊天却不知道咋结束。


现代人和不喜欢的聊天的终结语就是:去洗澡了,一会聊。然后就淹死在了厕所……


现代人只发一个表情而不打字的回复,是一种善意的敷衍……


现代人爱你=谢谢 ,“亲爱的”≈喂。


现代人最基本的礼貌修养是:别人给你的朋友圈评论一定要记得回复。


现代人暗暗对自己的语言进行分级。对有的人说嗯,对有的人说嗯嗯,对有的人说好哒好哒。


现代人发朋友圈,需检查一遍“仅谁可见”或“不给谁看”名单。


现代人对一个人的友善,就是说完话再加个表情包。


......


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已经是最后的妥协。


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曾这样描述社交网络与人的关系:“当我们哭泣时,需要的是一个肩膀,而不是一条信息。


网络社交让我们学会了做个两面人,我喜欢的一个作者曾说:


我们发了很多哇哇大哭的表情,却很少在谁面前眼眶一红了。我们发了很多抱抱亲亲的表情,并没有让彼此拥抱的门槛变低。

 

如今的情侣吃饭、朋友聚餐,不过是各玩各的手机。夫妻之间没话说,上了网、打开聊天软件,却跟别人聊得火热,似乎经成为很多亲密关系的常态。



有专家指出,近年来攀升迅速的离婚现象,不少都藏着一个“隐形杀手”,那就是普及的社交网络。

 

亲密关系被冷落,点赞之交却耗费我们大量时间。2014年以来,通过微信、陌陌等新型社交工具引发婚外情的案例增加了20%。

 

微信把陌生人变成朋友,却把朋友变成了网友。自己和老公面对面坐着却习惯用微信吵架。

 

前几天,我决定删掉很久不联系或者从不联系的微信好友。

 

我在删前在朋友圈发了句“最后通牒”,大意是准备把不联系或者陌生的微信好友删除,目标是把1232个好友删到200。

 

很快,从前在酒店实习时认识的老板、几年未联系的高中同学、一些前同事以及都不知道是什么人的好友,纷纷为我点赞。这条朋友圈成为我近来互动最活跃的一条。

 

一位许久不联系的高中同学和我私聊,问我的近况。我知道她的潜台词是:“别删我”。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我本以为大家对彼此早已毫不在乎,但实际上,当我开始一场删人实验时,那些怀疑自己会被删的好友“求生欲”都很强。

 

而那些自信不会殃及的好友,却没一个点赞和留言。

 

就像收拾旧衣物时内心也会纠结一样,我陷入了某种“社交断舍离”的纠结。

 

最终,我决定保留下点赞、评论和私聊的僵尸好友们。原因无他,我觉得他们还是在乎是不是我好友这件事的,虽然照旧没什么话说,但这不是他们的错。

 

不联系的小学同学、做微商代购的、不知道哪里加的陌生人、工作原因加的“人脉”,我统统都删了,终于达到干净的200人。


我用了两天时间,隔空就删,身边同事好奇我花了多久,我猜也就两三个小时吧。

 

一边删,一边恨没有“一键删人”功能,每删掉一个,仿佛觉得内心的“内存空间”就变大了一点。

 

删完第1000个,感觉用一个字描述,说“爽!”两个字就是“很爽!”

 

那种感觉就像夏天的第一口冰激凌,春天的第一身春装。

 

而且,我还觉得和真正的朋友们的距离更近了一些,再看朋友圈,很多好朋友的动态我都能看到了,感觉他们近在咫尺。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你会因为什么删掉微信好友?很多人表达了和我一样的动机。

 

@让你们看不见我

从加上好友没聊过,除了给我发广告,朋友圈也不出现,也不评论,我留着过年生仔啊?#发广告就很气#

 

@德艺双馨张老湿

群发测试好友,你既然不信我没删你,那我就把你删了让你惊喜惊喜。#提醒广大哈友,群发是测试不出来的,倒是群发后真会有人删你#

 

@腹黑男(๑• . •๑)

他是个搞代购的,天天朋友圈里都是他的广告,年末还不给我交朋友圈微商摊位费,哪怕一分也是心意呀,后来就果断删了… 现在,朋友圈好清净……#哈哈哈还想要摊位费#

 

@黎明的曙光

加个妹子,结果是卖黄片的,作为一个纯洁的孩子,必须删掉。#真是纯洁的孩子呢#

 

@少林寺驻武当山办事处大神父王喇嘛

我是一名记者,曾经在采访的过程中添加了一位70余岁的老大爷为好友。本想老大爷挺时尚,要是有什么问题还能在微信里直接问了,哪成想啊,这大爷太时尚了。不光会用微信,而且是天天用微信啊,天天给我发图片、发视频、还有转载文章,天天啊……#很自来熟嘛#

 

有人说,学会包容是成熟的重要标志。


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是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成熟应该是一个逐渐删除的过程,保留自己最重要的,删除那些不重要的,而后,做一个简单的人。

 

时间带不走我们的朋友,它只会大浪淘沙,“留住最值得的人”。


如果你也对生活感到疲惫,不如先从删除一些微信好友开始吧。


和我一起参与#删除微信好友#活动!清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同时清理一下自己内心的那些不安全感的虚假支撑。


轻读实验员纳米

来自火星的半仙


【啰嗦几句】

你的微信好友有多少人?

又有多少是可以掏心窝的呢?

留言区和我聊聊吧。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和分享。


【往期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