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4岁女硕士因工作压力自杀:如果觉得痛苦,就别那么拼了

轻读 轻读实验室 2020-10-20


回复【读书】,领取你的今日专属书签



周末好,我是大表哥。


这几天,一个女孩失联的消息,牵动了很多网友的心。



11月19日18时40分许,24岁的王钰敏独自离开北京的家中。


那天下午,因为这段时间工作压力太大,王钰敏请假在家。晚上,她对姐姐说想出门,然后穿着白色羽绒服和黑色裤子,没带手机和钱包,出门了。


小区监控拍下了她一边回头,一边快走的身影。就在她身后十几米,姐姐正在着急地找她,仿佛预感到了什么。



最终,王钰敏甩掉了姐姐,消失在北京冬天的夜色中。2天后,警方确认了她自杀离世的消息,并呼吁关爱抑郁症群体


谁也想不到,这个6月份从人大商学院硕士毕业、参加工作仅5个多月的女孩,在那个傍晚如此急切奔向的地方,是死亡。


那段很短的监控视频,我看了很多遍。街道、行人、傍晚昏暗的路灯,一切如此平静和日常,但在平静的表象下,行色匆匆的女孩,心中涌动着多么深的绝望。


“最近工作经常出错,什么都做不好,对自己很失望。”姐姐说,王钰敏最近常常抱怨工作压力太大。


但真正让她走向死亡的,是抑郁症。


姐姐向媒体确认,王钰敏确实因为抑郁症到医院看过医生。


王钰敏失联前的室友曹女士是王的初中同学,她说,两年前,王钰敏曾告诉她自己得了抑郁症,在学校咨询了心理医生,也到医院看过医生。“前段时间她又去了医院,我问她怎么样,她没具体说,我也没在意。”


2018年冬天和钰敏一起参加实习的学妹回忆说,钰敏是个非常认真负责的人,感觉很稳重、很温柔。


熟人眼中的钰敏,温柔、谨慎、稳重、笑起来很阳光,她的微信头像是一个蹦蹦跳跳、穿着宇航服往前跑的背影,憨态可掬。



本硕都就读于人大的商学院,她是所有人眼中的高材生。


而在独处时,她忍受着抑郁症的折磨和治疗。同住的曹女士就说,她看起来总是丧丧的。


这种撕裂感,就像是最近口碑爆表的美国电影《小丑》中,杰昆·菲尼克斯扮演的主人公小丑,明明在经受最深的绝望,却还要在镜子前用双手扯开嘴角,强颜欢笑。




全球共近3.5亿抑郁症患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8年报告,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



5400万人是什么概念?超过目前中国大多数省的人口数,接近人口量排第十的浙江省目前的总人口(5657万)。


张国荣、三毛、赫尔曼•黑塞、欧内斯特•海明威、柏杨、文森特•梵高、川端康成、海子、阮玲玉、科特•柯本、张纯如、叶赛宁、李恩珠、徐迟、贾宏声、孙仲旭、陈琳……有资料明确显示有过抑郁症病史的名人有很多。


其中10-24岁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显著增加,接近全球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水平1.3%。


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0万人因为抑郁症而自杀,大概每40秒,就有一个人选择轻生。


2012年3月18日,一个微博网友发布人生中最后一条微博:“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到今天,这条微博下面的留言数早已超过100万,还以平均每天2000条的速度激增。很多抑郁症患者会来到这里“打卡”,倾诉痛苦,也互相打气。


“是不是死掉真的会好一些啊”

“我每天都很绝望,每天都很想死,每天都失眠熬夜哭到眼睛痛,今天喉咙痛了一天,咳嗽了一天,我都没管它,就让它这样吧”

“又失眠了。我熬不过去了吧”


树洞的观察人员发现,树洞中有不同程度自杀意念的用户高达97.6%,曾尝试过自杀的用户为51.8%,其中有194个用户的自杀尝试发生在最近一年内,72个用户曾经因为自杀而接受过医护人员的治疗,总有人在这个树洞里留下“遗言”后突然消失。


抑郁症有多痛苦,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永远不会理解。和癌症一样,是同样需要被医治的疾病。


正常大脑和抑郁症患者大脑的比较。来源于:图图是道公众号


网上,一位患抑郁症的学生形容说:“是将失恋的难过和苦涩再放大几十倍乃至百倍;是将不幸失去家人的巨大悲痛放大几倍。”


TED上有一个关于抑郁症的演讲,主讲人说道:“抑郁的反面,并非快乐,而是活力。



“这是一种持续的感觉,就好像你在走路,滑倒了或者绊倒了,地面猛向你冲的感觉,但这种感觉不是半秒钟,而是持续6个月。”


美国作家达芙妮·默尔金与抑郁症搏斗半个世纪,她将这一历程写成了一本书:《我快要幸福了》。



作者:达芙妮·默尔金(Daphne Merkin) 
出版社: 楚尘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副标题: 一个作家和抑郁症的搏斗


书中,她这样描写抑郁症对她的折磨:

“抑郁症其中一个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方面就是它会无孔不入地潜入你的生活,不仅给你的现在,而且也给往昔和未来裹上了一块棺布,让你觉得避无可避。事实上你一旦患了严重的抑郁症,它那静悄悄的恐怖气息就永远不会彻底烟消云散。它就飘荡在幕布的后方,药物和意志力的作用只有管用的时候才能让它暂时消停,它等待着时机,又会缓缓地潜入进来。”



比抑郁症本身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对它的不理解。


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人前乐观阳光的人,心里却想的是怎么去死。


还有很多人觉得,抑郁症就是闲的发慌,就是消极,没事找事,可他们不知道,这真的是一种病,一句劝人积极点的话根本徒劳无功。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品过一段视频,找了几个普通人,现场朗读写着以下内容的字条:


“爱了一个少年1574天,其中闹了27天,等了825天,现在连等待的机会都没有了。”


“没吃晚饭,加班到一点,到家整个人都是晕的,好希望有个人可以看穿我的内心,明白我的感受,不离不弃的陪伴我。”

......


他们读着读着就笑了,评价说写字条的人“太年轻了,一看就没有经历过生活”“就是青春期的表现”“单身太久了”“太早熟了。”



接着,他们被告知,上面读到的所有文字,都是抑郁症患者自杀前最后写下的。


他们沉默了。



这段视频呈现了大多数人对抑郁症患者一些想法的不理解:那些他们自杀前发出的求救信号,在别人眼里却成了“太年轻”、“好笑”、“没什么大不了”。


网上有位抑郁症患者曾说,当一个抑郁症患者跟你讲一大堆透露着“我想死”“我不想再痛苦下去”之类的话,在求救,请帮帮他。

你的安慰可能不能使他改变想法或者好起来,但是如果你让他去死,那么他有可能真的会死。

帮助的前提,是了解。这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是无比奢侈的。 


一个多月前,韩国女星崔雪莉自杀去世,去世前被曝出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人们这时才发现,崔雪莉生前在直播中绝望的眼神、乖张迷离的神色,是濒死前的大声呼救。



只可惜这些呼救,丝毫没有受到关注。


前些日子,韩国节目《想知道真相》采访了攻击过雪莉的网民,他们至今不觉得对待一个抑郁症患者,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我没有让雪莉去死过,我也不关注她死没死。”“精神力这么弱还能当艺人?”



他们根本不知道,对一个有自杀念头的抑郁症患者,骂出“去死”意味着什么——他们真的会去做。

因《长安十二时辰》爆火的演员热依扎,曾经发微博曝光自己患有重度的抑郁症以及焦虑症,后来却有网友指责她在“自我炒作”、“卖人设”,遭受网络暴力。

图 | 热依扎将别人骂她的话P在自己的照片上,配文道:“人言可畏,晚安。”

有时候,你得承认,这个世界充满恶意,人类的悲欢真的不相通。



抑郁症并非富贵病。身处中下层的普通人,才是抑郁症高发人群。

在抑郁症患者中,女性大约为男性的两倍,其中最危险的便是产后抑郁症。也就是说,每一个面临生育的女性,都有可能患上抑郁症


根据国际研究,一半以上的妈妈会出现产后抑郁的情绪,大约 10 个产妇里面就有 1 个会得产后抑郁症。


日本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中,一次,妻子小野陪伴得了抑郁症的丈夫坐公交上班,站在拥挤不堪的车厢,心疼地对丈夫说:

“一直以来真是辛苦了,我的老公真的好棒啊”。

丈夫听完后,哭得像个孩子。


一句用心的理解,就能触动到他们早已麻木的内心。

“不管你变成什么样,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的,我都会爱着你的”。

死心塌地的真挚陪伴,让丈夫有了更坚定的勇气。


根据心理医生的建议,丈夫每天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心情,妻子小野便用手账记录丈夫的日常生活和细微变化。

两人互相扶持,互相取暖。最后,丈夫一点点康复,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

抑郁症没什么大不了的,和别的疾病一样,会难受,需要治疗,有很多没得过这个病的人感受不到的痛苦。


如果你的身边有了抑郁患者,请学着对他的负面情绪予以接纳,告诉他:“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实在不知道说什么,那就经常给TA一个拥抱吧。


因为你的理解和陪伴,将成为他活下去的勇气。


而如果你对抑郁不了解,希望你从这篇文章开始,你能了解抑郁症,不理解不要紧,至少不要认为他们是“意志力薄弱”,不要再说一些“要积极点”之类的人生鸡汤。

如果你生病了,请记得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和你一样,你需要接受治疗。

生活不易,觉得痛苦,就别那么努力了,给自己放一个长假。


务必记住,漫漫长夜,有很多人和你一起面对。

你并不孤单。


— END —

钰敏一路走好!

关爱抑郁症群体

请在右下角点个「在看」

点击蓝字看更多精彩的文章:
9岁打激素、12岁整容,选美背后:为了美不择手段
中国700万人患躁郁症:世人眼里的天才每天和地狱斗争

长按识别关注轻读实验室
回复“书单”看人生必读200本好书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