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部成人社会的禁片,藏着商家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轻读 轻读实验室 2020-10-20


又到了6·18,你开始报复性消费了吗?


前几天,电商做活动加上北京发放的消费券,我差点就买了种草好几年的戴森吹风机。


你如果问我相比于几十块的吹风机,戴森到底好在哪,其实我也说不出,只是觉得不买戴森,生活水准跟买了的人差了几个档次。


最终我还是没买,因为看了一部BBC拍的纪录片。


看完,整个人的购物热情像被泼了盆冰水,感觉省下了不少钱。


就是这部《无节制消费的元凶》,豆瓣上7000多人打出了8.7的高分。


它将商家营销的经典套路扒得体无完肤,可以说是消费社会的“禁片”,马云老师做梦也怕你看到。



 01  套路:质量不好?商家故意的!

苹果手机的质量好不好?
奢侈品包包的质量好不好?

如果这些问题,你的答案都是“非常好”。那,绝对不是制造商希望听到的。

要是一件商品消费者能用十年,谁还会更新换代?

不断消费和报废的循环,实则是制造商有意为之。


上世纪20年代,制造商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被称作计划报废意味着东西在生产时就被故意设计成容易损坏的产品。

最初,这项计划被用在电灯泡上。

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东柏林的旧厂房里找到了几页被遗忘的文件,文件上展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电灯泡的制造商联盟秘密签订协议,主动将电灯泡的使用寿命从2500小时,缩短到1000小时。


如果哪个厂商敢生产使用寿命超过1000小时的电灯泡,就要遭受处罚。


这项协议,成为当今淘汰式消费策略的模板。

柏林工业大学的史蒂芬教授就发现,计划报废是公开的秘密


从无法更换电池的电动牙刷,到打印机墨盒,都有制造商设定好的报废时间。



发展到今天,产品的计划报废越来越复杂,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譬如买衣服。

各路时尚博主眼花缭乱的推荐,让你每次打开衣橱,都发现没合适的衣服。

男生没衣服穿 VS 女生没衣服穿


各大购物app上各式各样的满减叠加,有做不完的活动,就有买不完的衣服。

这样的套路,美国人也经历过。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短短的十年间,美国的消费者每年从购买34件衣服,上升到67件,平均每5.4天就买件新衣服。


穿衣潮流一波接一波,买回家的衣服很快过时,然后只能丢弃,接着又买。

“计划报废”玩得最牛逼的,还是苹果公司。

苹果的产品设计师每年只改变一点点手机功能,速度更快、内存更大,重量更轻,颜色更多样。每一个微小的改变,都成为粉丝们追逐的热点。

举个例子,iPhone7和iPhone8在手机外形上一模一样,后者比前者升级的仅仅是CPU和支持无线充电。


这样一来,苹果公司看似每年都能推出更好的产品,在新品发布会上隆重宣布。问题是,我们真的需要不断微调的最新款iPhone吗?

典型的计划报废策略。

纪录片送,记者来到美国加州的电子产品维修工作室,技术人员会拆解新的电子设备,并研究如何维修。技术人员称,像苹果这样的大公司,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生产的电子产品能被维修。


记者吐槽,自己的iphone4刚用了一年就掉电严重。技术人员说,想要换电池并不容易。

苹果公司为手机后盖配了五角星形的螺丝,是这家维修室拆解电子产品这么多年从未见过的,不得不制作出针对苹果手机的螺丝刀。


也就是说,这种螺丝就像一个栅栏,是苹果公司专门设置的障碍,使得苹果手机难以维修。

修不了,那你只能换呗。

 02  套路:贩卖焦虑,激发最原始的人性 

在伦敦的一条小巷子,花550英镑就能变年轻,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

记者来到丹尼尔医生的诊所,接受了血浆提取和注射,之后,他感到皮肤看起来、摸起来更年轻了。

多如牛毛的医美产品正是抓住了这一心理,国内某医美公司的“整整整整,女人美了才完整”的电梯广告能雷倒不少人。

人人都恐惧衰老,也会对生存充满焦虑。商家会绕过消费者的理性,利用消费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激发购买欲。

90后童年记忆中的经典广告,就抓住了男人的心理

医美商家如此,汽车厂商也是如此。

人类学家兼心理学家拉贝尔博士,一直作为家乐氏、通用和烟草巨头等公司的顾问,记者专程来到他居住的法国乡村别墅。

拉贝儿博士认为,人的原始欲望,决定了我们有意识的选择。

对抗恐惧,就是一种原始的欲望。


20多年来,众多汽车制造商从拉贝儿博士对恐惧的理解中受益匪浅。

比如,SUV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恐惧。

当你从后视镜看到后面有一台SUV跟着,心理反应就会是:这车真大,看着挺强劲,让它过去吧。

汽车在人们心里成为保护屏障,能在危险的世界里,给我们带来优越感。


买车的绝对动机,就是保护自己,帮助人们克服对现实世界的恐惧。

“911”之后,外形看起来更大、更稳健的SUV占据了美国汽车销量的20%以上,是汽车市场上增速最快的。

购车者看中的,正是它外表显示出的安全性。

讽刺的是,SUV的外形设计使它的安全性并不高,它的翻车概率是普通汽车的两倍——约60%的死亡事故都和翻车有关。

另一个例子是风靡一时的李施德林漱口水。

漱口水的从无到有,直至热卖,正是广告引发人们的社交焦虑所致。

早期的漱口水广告塑造了一位嫁不出去的女士,长相不错,却不被男士青睐,因为她有口臭。

“连你最好的朋友也不会告诉你,你有口臭,为什么不试试味道清新的李施德林漱口水。”

悄悄话式的广告深入人心,让漱口水和社交这两件原本毫无关系的事情深度捆绑,制造了某种焦虑情绪。


 03  套路:信用卡,让成年人像孩子一样放纵 

在商家看来,成年消费群体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营销人员最怕的,就是性格犹豫和谨慎的消费者。

他们更希望成年人像小孩子一样——想象一下,你小时候看到渴求的玩具,抓着父母衣角哭喊撒娇的场景。


没关系,商家们发明了一条“妙计”,那就是信用卡,让成年人一秒钟回归到孩童时代的即时满足。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信用卡的迅速崛起,“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成为不少成年人的消费态度。

为什么会这样?一是信用卡申请门槛很低,二是动动手指,就能买东西。

大脑活动研究发现,我们付现金时,会感到一种类似疼痛的不适感,更容易对买不买,三思而后行。


当刷卡消费时,却完全不会有这种痛苦,反而会更容易接受高价。电子支付也同样如此。

失去现金的痛苦,不是发生在购买时,而发生在信用卡的还款日。



看完上面的三大套路,是不是有点后背发凉?恨不得砍掉自己买买买的那只手?

身在拜物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消费社会,不可避免地,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各式各样的消费。

表面上的我们活得更自由洒脱了,实则被商家灌输的那套生活标准框定了。

比如用iPhone就是比国产机更高级,比如用的起戴森的女孩生活更精致......

我希望你能在消费之前,尽可能地理性一些,不要被商家贩卖的焦虑,掏空你的钱包。

比如在剁手前,思考一下究竟是“我需要”,还是“我也需要/我应该要有”?

到底是我的虚荣心需要,还是真正的“我”需要?

文章的最后,我再分享一个简单奏效、让你不再疯狂剁手的大杀招:

下单前,看一眼自己上个月的工资短信

保证让你在炎炎夏日,心静如水。


— END —
看完觉得有启发
右下角点个「在看」吧

—▼—

撰文 | 上户妍

点击蓝字看更多精彩的文章:
孙俪邓超九周年,我发现了他们婚姻幸福的秘密
这部国产神作当年被骂惨,如今豆瓣评分9.5

微信最近乱序推送文章
你的订阅号消息里
可能看不到轻读实验室的身影了
人生海海,如果不想走散
可以请你给我摘一颗星星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