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刷牙也能性教育?0岁就懂的儿童性教育漫画!刷牙也能性教育?《你好!粘膜区》

胡萝卜实验室 胡萝卜实验室 2019-10-11

想给孩子性教育,但真的开不了口,怎么办?

有没有想过,性教育可以像爱护眼睛一样自然?

刷牙时,就可以提醒要保护隐私部位?

公共场合和孩子讨论性教育,居然轻松、自然、一点也不尴尬?


请和胡萝卜实验室一起尝试,在低幼儿童的教育中——

去差别化”

让低幼性教育不再涉及道德判断,孩子们感到不适时,就可以轻松无尴尬地和父母交流;

以科学、准确的态度,解决一切对孩子说不出口的性话题;

同时,从制度上,避免成年人假装“医生”、“检查身体”侵害孩子的可能。


虽然本篇漫画面向0-4岁儿童,但并不提倡直接让孩子自主阅读,因为其中有很多需要父母结合幼儿心理,和孩子一起动手操作的细节,还有一些针对未来深度性教育的长线伏笔。

请结合每张漫画下的指导说明,准备一个橘子和几个浆果(草莓、桑葚、杨梅都可以。没有水果的季节,可以用超薄塑料袋装果冻),开始试一试吧!


0-4岁儿童对世界的认知是直观的,这一时期的性教育,比起只在书本和想象中的“生宝宝”,更容易理解实际的生活体验“什么东西有什么用”

所以,胡萝卜们在“粘膜区”的分类中,先列举了一切“有用”的6种粘膜区,探讨它们的用处和特点,之后确立了粘膜区容易受伤、生病的概念后,再将乳头作为“容易受伤”的粘膜区引入。

“有用”的概念,对长线性教育非常重要,0-4岁儿童,可能还没有对生殖有什么概念(跟“宝宝哪里来”不同,他们只是希望对新宝宝的出现有所解释,并不真正关心具体操作),因此介绍性器官时,用贴近儿童生活的“便便”作为主要用途。如果强调“性”的特殊性,孩子其实并不能完全理解,只是徒增了一个“性器官很复杂”的心理概念而已。

建立了初步概念后,孩子一开始就远离了“性器官很羞耻、是用来进行性行为”的错误观念。未来的性教育,只需要为“有用”的基本生理器官加入新的功能。

大家可能注意到,胡萝卜们对于隐私部位没有采用科学名词。出于符合中国国情的两个考虑:

1、其实,很多家长自己也并不能完全接受“阴道”、“阴茎”这样的科学名词。即使是胡萝卜们,可以在亲子阅读时谈论“阴茎”、“受精卵”,孩子也知道婴儿像小鸡一样,来自妈妈的子宫,从受精卵开始成长。但如果有一个2岁的儿子,在餐厅里把手放进裤子里接触了自己的生殖器,扪心自问,胡萝卜可能真的没法在公开场合坦荡地说:“请不要碰你的阴茎。”

这不是对性器官的偏见,更因为,在公共场合对他人的尊重中,常识就包括了不宜使用“阴茎”这样的隐私名词。


比起内容,儿童更容易感知情绪。如果父母强迫自己勉强去使用科学名词,孩子感受到的只是面对性知识时的尴尬和僵硬。所以,不如起一个你和宝宝都喜欢的可爱的名字就好了。这里使用了“小叽叽”、“小梅梅”这样的谐音,但事实上,只要能带来正面、健康的感觉,叫什么都可以。

这个年纪的孩子,其实性器官叫什么名字他们都能接受,都觉得很正常,重要的是家长是否能用平常心去对待。即使不用通行的名词,只要自己觉得舒适、自然,同样可以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

比如在餐厅,如果对孩子说:“请不要碰你的粘膜区,因为手上有细菌,会让你生病。”同样科学,还或许会让周边用餐的朋友更舒适一些。


2、 孩子对性知识的理解,远不止家庭一个来源,同样包括社会、学校和朋友。0-4岁的孩子还没有很好地建立隐私的概念,如果不是生活在一个完全开明的环境中,在亲友聚会、或者幼儿园生活中使用科学名词,万一被外人制止、甚至嘲笑,孩子敏感的心灵会受到伤害。他们会本能地感到,性是不能谈论的、会受到歧视的话题。

科学的名词非常好,但如果掌握不好尺度,或者周围环境可能不友好,可以放到孩子能把握隐私界限之后再教。



这时,请拿出橘子草莓,让小朋友们摸一摸,揉一揉,直观感受皮肤和粘膜区的夸张对比。


对儿童的性侵害,除了某些特别不幸的案例,在身体层面上的伤害往往是相对较小的,可以愈合的。但心灵的二次创伤,则是逐渐长大成人后,在社会对受害者的道德偏见中,才越来越深重。

传统性教育,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为什么性侵害会带来耻辱感”的问题。

而如果去除“性”长年背负的羞耻感、罪恶感,单单从生理角度来看待“为什么有些地方不能碰”的问题。

一切豁然开朗——只是因为它们都属于粘膜区,从构造上而言,就和皮肤有本质的区别

虽然粘膜区的概念似乎很新奇,但是,它拥有对低幼儿童来说,完美又科学的简单逻辑——每一个部位都是日常“真的不能碰”的。

1、眼睛是粘膜区,不能碰,如果有人戳你的眼睛,当然要逃走,说“不要”。

2、鼻孔(不是鼻子,鼻子是皮肤所以可以放宽界限)当然也不能碰。

3、嘴巴和舌头(低幼性侵和吞食异物受伤的重灾区),这张图其实埋下了长线性教育的伏笔。除了食物、餐具、牙刷,不应该把任何东西放进嘴里。

在此基础上,无论别人把手指、嘴唇、舌头或是其他任何异物放进幼儿的嘴里,他们都会知道,这是不对的。如果有人这样做了,他们可以用“有人伤害了我的粘膜区”,和父母交流。

无论从安全教育还是性教育上,嘴巴和舌头都是不可忽视的部位。


在生活中引入这4个日常使用粘膜区的重要性在于:

1、随时可以强化粘膜区概念。传统性教育其实不可能天天讲,但有了粘膜区概念,在刷牙、揉眼、咬异物时,提到“粘膜区”,孩子自然会想到隐私部位同样不能触碰。

例如接受用粘膜区教育实验的2岁幼儿,被发现在啃没有洗过的胡萝卜时的实录:

妈妈:“嘴巴是什么呀?”

幼儿:“粘膜区!”

妈妈:“胡萝卜没洗过,上面有什么?”

幼儿:“细菌~~~”

妈妈:“然后呢?”

幼儿:“粘膜区会生病。还有肛门,还有眼睛,还有……”

妈妈:“可以啃吗?”

幼儿:“不可以。”

如果从0岁开始,在洗澡和刷牙洗脸时,非常自然地提出“XX是粘膜区”这样的概念。那么,2岁之前,已经可以列举所有的粘膜区,并建立“粘膜区需要保护、不可以碰,因为会有细菌”的简单逻辑概念。


2、给孩子更多在公开场合说“不”的练习机会

受侵害毕竟是小概率的事件,万一不幸遇到,别说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几乎不可能瞬间反应过来。如果想学会说“不”,之前就需要实践和练习。

近期引起轩然大波的12岁双胞胎受夏令营教练性骚扰案,就是被教练强吻后,不敢告诉父母,所幸,家长偷听到孩子之间的谈话才发现。

不能责怪孩子,因为传统性教育中,性侵相关的所有词语都太敏感,性教育又往往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表达练习。


难道为了让孩子学习说“不”,要自己假扮坏人绑架娃一次?

不用绑架了。有了粘膜区的概念,如果在嬉戏中,别人碰到了孩子的眼睛或嘴巴,孩子就多了一次公开场合说“不!”的机会。并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中,逐渐学会准确表达:“有人碰到我的粘膜区,我疼了/不舒服了。”

毕竟,坏人对孩子下手,必然是在父母看不到的暗处。没有相关概念和实践经验,孩子很难描述究竟发生了什么。所以,把练习放在光明正大的日常生活中,才有可能(虽然对低幼儿童依然不能保证,只能靠全面看护)让孩子学会表达和沟通。


说“不”的态度只要坚决就可以了,不必过度反应,首先,0-4岁的孩子很难理解受伤的后果,不必刻意强化。其次,遇到真正的坏人,幼儿的反抗其实用处不大。重要的是,通过说“不”,强化这件事在幼儿当天记忆中的地位,从而能作为一件“不合常理”、“重要的事”回来告诉父母,在这个年龄就是非常成功了。

在这里,胡萝卜们试图解决一个低幼儿童的逻辑很难理解的问题:为什么性器官不能暴露。

不能因为羞耻,不能因为脏臭,更不能因为丑。

这些都是性侵罪犯最喜欢的理由,他们会强化“因为见不得人,所以不能说”的逻辑。

在这里,我们将粘膜区分为两种,这时前文“粘膜区们都很有用”的伏笔就出场了:

1、工作与外界相关的粘膜区:

眼睛:看世界)

鼻子:呼吸、闻味道)

嘴巴:说话、吃东西)

舌头:尝味道)

嘴巴和舌头的现实用处没有这么简单,但是对于低幼儿童,直观认知到这个程度还是够用的。刻意区分舌头和嘴巴,因为低幼儿童对世界的范畴划分比较机械和清晰,而且对于命名非常敏感。如果只提到嘴巴,那么,“被人只用舌头接触”,很可能在有些儿童看来是另一桩事。

2、工作与外界无关的粘膜区:

    阴部(小梅梅)、阴茎(小叽叽):小便。

    肛门:大便。

因为排泄物是人体消化后的残渣,所以与外界和他人没有直接关系。它们不需要和别人接触。所以不需要被人看见。

后文将提到的乳头,同样是不需要和外界接触、默默保护着重要的心肺外部皮肤的粘膜区。


漫画没有提及阴道,因为对低幼儿童来说,这个部位还没有用处。如果他们还没有问“宝宝是从身体里的那个部位生出来”这样的问题,在0-4岁时去灌输没有什么必要。而万一孩子受到了侵害,那么脱掉小裤裤之后所有的部位,对他们来说都一样,只要能表达一种就可以了。

特别要区分短裤包裹之下的三个区域

屁股(皮肤部分);阴部/阴茎;肛门。

一律用“屁股”来概括的话,可能忽略一些犯罪的线索。如果有人拍了一下孩子的屁股,还有可能是因为没有把握亲昵的界限,但如果接触了粘膜区,不管有没有穿着衣服,都需要警醒,可能属于侵害行为。




传统性教育将性器官“藏起来”、“保护好”,但没有解决“为什么”。

所以胡萝卜们从逻辑上向孩子们解答了,背心短裤保护的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碰?乳头虽然目前没有实际作用,但是从女生未来可以当妈妈,男生的粘膜区一样脆弱的角度,可以让孩子明白保护胸前部分的重要性。


在实践中,可以将背心和短裤作为“结界”,粘膜区无论是否穿着衣服,都不能碰,也不能碰别人。而背部和肚子,有时候很难避免被别人接触,但脱掉衣服之后就绝对不能碰。

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胸腹部包括了所有重要的器官,也需要精心照顾它们。


(女孩版·医院指南)

从幼儿起,就可以树立“去医院是一件很专业的事”的概念。各个部位生病了,都有专业的科室负责治疗。这是一个长线的教育理念,不仅有利于孩子们的医生游戏内容更丰富,还在于:

1、让孩子感受到医院的专业力量,对治疗有信心,即使敏感部位受伤后也不会过度慌张恐惧。

2、如果有人用给孩子“检查身体”、“扮演医生”的名义进行骚扰,对于医院有正确概念的孩子就会发现,没有挂号流程,没有进入相应科室,就不是真正的医生

3、不被社会上对“妇科”、“男科”的污名化洗脑,避免讳疾忌医,或隐瞒身体的不适等问题。

当然,0-4岁的孩子对这一切可能还停留在一一对应的机械记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早年的伏笔会逐渐帮助他们形成更完善的世界观。

(男孩版·医院指南)

比起作为弱者逃跑,孩子们更喜欢作为骑士、剑客等等厉害的角色降妖除魔。所以,在性教育中,比起恐惧,更多地可以强调“勇敢”、“坚强”、“厉害”这样的概念,正面强化会让孩子更愿意主动面对问题。


但是,尤其低幼儿童,面对突发事件时,没办法反应太正常了,在他们恐惧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之前,就要给孩子足够的安抚和保证。


可能受到伤害时,父母往往要给孩子检查身体,这种与日常不符的事件会让孩子非常迷惘。因此,在友好的气氛中,给孩子一个符合逻辑的理由非常重要。这里提到的:“粘膜区容易受伤”就是一个符合低幼儿童心理的答案。

在这里,隐晦地提出了“儿童性侵”的问题。

也就是胡萝卜们的终极关注:传统性教育无法解决的、林奕含的悲剧该如何表达,从而避免?

即使胡萝卜自己,在今天,依然很难坦荡地说出那两个字。

但是,只要运用粘膜区的概念,就可以去除世俗概念中的羞耻和道德,无差别沟通。

这个问题就变成了:“老师要求我接触他的粘膜区。”

“用你的皮肤还是粘膜区?”

“嘴巴的粘膜区。”

“那么是老师什么部位的粘膜区呢?”

在孩子冷静表述后,就可以判断问题的严重性,先以鼓励、安抚、治疗做初步处理,立刻联系警方进行专业追凶。


嘴巴和舌头在这个问题上是例外的,因为它们长在一起。可以将它们作为例外单独提出,也可以用因为它们是相互接触的粘膜区,所以更需要经常刷牙、漱口,还容易产生口气和龋齿等例子,来验证粘膜区彼此接触的问题。

虽然这里用了夸张的恶魔图片,但实际教育中,面对“坏人”概念,自然而然就可以了。这个年纪的孩子可能还不是非常清楚什么是坏人,因此,着重定义,而非恐吓。

在这个问题上,亲亲面颊,成为一个很暧昧的区域。事实上,胡萝卜们不认为这是一个幼儿社交必备的项目,很多幼儿性教育的前辈也提出,要求孩子亲吻别人或被亲亲,往往就是孩子丧失自我界线的起点。

当然在日常实践中,很难完全避免,但可以跟孩子特别提出,亲脸蛋可以作为一种表达友好的方式,但你有权利随时拒绝不喜欢的人。这也是一个练习说“不”的机会。



在比较重要性时,到100就可以了,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在性数配合上,能理解的最大概念,往往只有100。刻意强调“重要千万倍”,他们并不能理解,只能无端地将性教育特殊化。



比起“好好保护”,可能暗示着性器官的危险和弱小;胡萝卜们更建议用“认真照顾”粘膜区作为日常概念,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意识,也让隐私部位去神秘化,为下一步自然、深入的亲子沟通打基础。


强调宝宝保护好粘膜区,可以变得强大又健康,是从正面看待性教育的重要性,更符合儿童成长的心理规律。在所有的教育过程中,都要着重加入亲子之间的信任、支持和关爱,这个年纪靠孩子自我保护几乎不可能,而亲子沟通,就需要对父母有绝对的信任和信心,以及经过训练的沟通技巧。


《你好!粘膜区》的诞生,源于了解了很多流行的儿童性教育理念后,总觉得,在中国性教育尚有大片空白的真实现状下,真的能让100%的父母按照教科书上那样“使用绝对科学的名词”、“跟孩子直接解释性和生命”吗?


通行的性教育,将“性器官”和“身体其他部位”明确分开。其实并不符合低幼儿童的心理认知:

1、幼儿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性器官不同于身体其他部位。父母过度的紧张和关注,反而让孩子觉得,性教育是一件反日常的事。


2、需要简单、明确的因果关系,是幼儿的重要心理特征。传统性教育往往止步于“背心短裤不能碰”,事实上,在是人为地将性教育神秘化,孩子会不断纠结“为什么不能碰”,却得不到合理答案,在社会上对性的种种偏见下,很容易将性器官划分为“肮脏”、“见不得人”的范畴。


3、对于绝大多数在关爱中成长的孩子,0-4岁时,可能对“坏人”都缺乏直观认知,因此在定义时,用更贴近幼儿生活的“粘膜区会生病”作为核心概念。

即使孩子不幸受到侵害,在一开始交流的时候,也不宜强调“被害”相关的任何性话题,同样用“粘膜区会生病”这样日常的方式,尽量轻松地沟通。无论哪个年龄段,将性侵害特殊化,都是受害者被社会舆论二次伤害的根源。


希望胡萝卜实验室提出的“粘膜区”概念,可以给低幼儿童的性教育带来自然、轻松、实用的一点启发。除了0-4岁,更大一些的孩子也可以学习使用这个概念,更好地做亲子沟通,结合成长后的优势,综合生育和生命的知识,全面掌握性教育知识。


欢迎大家实践“粘膜区”理论,有任何问题或心得,请随时给我们留言。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都会是胡萝卜们继续努力的重要动力!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儿童性教育的未来=

=前所未有的小小革命=

=恳请您举手之劳的转发=

=让我们一起努力=

=守护孩子们=

=健康安全的美丽人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