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华经典资源库4 | 古诗词赏析:《劝学》

2016-11-23 威海临港教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作为荀子的经典名篇,《劝学》不仅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还论述了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我们跟着专家一起学。

 【诵读】

诵读专家:雅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187n0ibgs&width=500&height=375&auto=0
 

【书写】

书写专家:杨明臣(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187kzwqe2&width=500&height=375&auto=0
 

【讲解】

讲解专家:连中国(北京四中教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187yqx7tg&width=500&height=375&auto=0
 

《劝学》经典十句




《劝学》讲解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荀子的名篇《劝学》。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又被尊称为荀卿或孙卿,他是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战国末期是中华民族一个不拘一格匠人才的时代,因此也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它奠定了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的基础。

今天我们谈论的《劝学》,是荀子32篇中的首篇。“劝”是鼓励的意思,与“劝业场”的“劝”是同一个意思。荀子为何要鼓励人学习呢?其实开篇第一句话就有所阐明。荀子说:“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在后天的学习上,无论是否学有所长,一个人都不应该放弃,而应该坚持不懈。因而荀子首先阐发的是学习的意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这种颜色是从靛蓝中提取出来的——即靛蓝是青的基础,但是经过提取,青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为它“青于蓝”了。这个提取就相当于学习。学习可以让我们发展,可以帮助我们离开过去的那个自己、迈向一个新的自我。类似的,“冰,水为之”,冰是水凝结而成的,但是它的属性已经“寒于水”——比水要寒凉的多了。所以荀子连用这两例,用来阐发学习可以帮助我们离开过去,超越我们固有的属性,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和标准。不但如此,荀子进而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这句话在说,木头本来很直,直到什么程度呢?以至符合那个拉直的墨线。但是我们经过加工,通过炙烤,让它弯曲了以后,它就变得很圆了——圆到符合圆规所画的那个圆。当条件改变了以后,我们想重新使它挺直,即它还能回到原来的样子和状态吗?显然不能,因为“使之然也”,它已经没法回到原来的状态了。因而他接下来谈到,“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木头只有经过墨线的裁量,它才会变得笔直,金属只有在磨刀石上磨砺,它才会变得锋利。同样对人而言,荀子进而强调“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即君子如果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能够进行自我内心的反省检视,那么就可以做到智慧明达而行为没有过失。

然后,荀子乘胜追击,又讲到了学习的作用、功效。他首先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在这里,荀子强调了一个人简单孤立的思考,是不可能想到什么赋予价值的内容来,必须要伴之以学习,即学习是基础,有了学习思考才能生光,才能发生效力,才能达到它应有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下面荀子有言:“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这背后的意蕴,其实是学习让我们具有高度和视野,使我们的能量发生变化,我们人似乎还是以前的那个人,从外在的形态上看似没有变化,但是经过学习以后,我们的思想就会站在一个高处,达到一个更高的程度或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达到了这样一个领域以后,如“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我们的声音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却从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亦如我们的身高没有增加,但是看的人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我们。由此,学习提升了我们本身的品位,让我们在具有了视野的同时,也开拓了我们本身的视野。所以他写到这之后,文笔和思想越来越流畅。

大家一定还记得,钱学森回国时,美国人曾经阻止过他,他们认为,钱学森绝不能回国——因为钱学森一个人相当于五个师的兵力。而何以一个人会等于五个师的兵力呢?今天看完荀子的这段话,我们便会恍然大悟。在某种意义上,是学习让钱学森的能力变得空前强大,使他一个普通平凡的人具有了五个师的军事能量。所以写到这里,荀子乘胜追击,愈写愈勇。

他进而写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是啊,学习的功能如此巨大,它可以让我们致千里,可以让我们绝江河,超越我们作为人本身的局限、拘囿甚至是先天的缺憾和不足。尤其是那个“绝”字,好像江河不愿意让我们渡过去。江河是何等的浩瀚、何等的骄傲,但是我们经过学习,“假舟楫”——凭借了舟楫之后而绝江河,江河好像也无奈了——它放弃了,它无精打采了,它无能为力了。所以荀子总结说,“君子性非异也”,君子的本性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善假于物也”,他是善于学习,学习同样可以让我们如他一样。

前两段荀子集中介绍了学习的意义还有学习的作用和功效,那么下面荀子谈论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下面这一段话,荀子利用山、水、大马、螃蟹,好像把孩子们、学者们引入到一个动画的世界、神奇的境界中,他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说理,所以他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这里强调积累的意义和价值。而积累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呢?如果你把小土积累成高山的话,情况就发生巨变——风和雨就会在这里产生。如果积水成渊,更奇妙的效果就会产生——“蛟龙生焉”,蛟龙就会诞生在这里。蛟龙是那种非常强健、勇猛、有能量的龙。所以即是说如果积累都一定程度之后,一种强大的能量——像蛟龙一样强大的能量就会诞生出来,所以积累十分重要。他进而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们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即如果一小步都不积累的话,那怎么可以达到千里之遥呢?如果一个小水滴都不积聚的话,又怎么可能汇成浩瀚的江海呢?

但仅有积累还不够,荀子又谈了“不舍”,“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是荀子用对比在讲一个深刻难懂的道理,他讲得非常生动形象:骏马你跳一下,最远也超不过十步,而驽马虽然是劣马,但是它十天所走的路肯定超过骏马的一跳,可见不舍弃是多么的重要。他进而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雕刻一个东西,如果你放弃了,那就连枯朽的木料也雕刻不好,但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金石何等坚硬——每当我们谈起金石,我们似乎都能感觉到它那种硬度——但是荀子却说“可镂”,即虽是如此坚硬的东西,如果你“不舍”的话,依然可以雕刻成形。

下面荀子进而讲起了蚯蚓和螃蟹的故事,他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是何等渺小,因为它没有“爪牙之利”,即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筋骨之强”——强健的筋骨,但是它却可以做到“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上下下是多么的自由自在。那么渺小的蚯蚓,那么软弱,它是怎么达到这些的呢?是因为它的内心专一纯正。荀子进而对比螃蟹。螃蟹虽是六条腿加两个大钳子——当然这不太符合我们惯常的认识,我们一般认为螃蟹是八条腿,但在荀子写他的教育论文、写他的思想时的那个时代,大概他对于螃蟹是几条腿和我们现在的观察理解有所不同——如此的强大,单从数量上就可看出——六和八,数量重多,穿铠披甲,但是它的命运怎么样呢?它可以如蚯蚓那样做到那么自如幸福,那么从容不迫的生活吗?不,“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它只能居住在蛇鳝的洞穴当中,是借助于人家的地方,自己却连个家都没有。这是何等的凄惶,跟它的勇武强大是完全不相配的。造成这种落差的原因,在于螃蟹用心浮躁——“用心躁也”。荀子在强调只有先做到用心专一,我们才能“不舍”,再然后,自然能积累,所以积累、“不舍”、专一是学习中重要的方法和态度。  

荀子在这篇中,其譬喻非常生动,言浅意深,他在全文当中抓住了一些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很细小的事物入喻,使文章显得非常生动活泼。全篇一会儿说到颜色,一会儿说到走路,一会儿又说到了蚯蚓螃蟹,讲的事情都很简单,都是日常所能看到、所能感受到的,但是却把深刻的道理蕴育在其间、蕴育在这些比喻当中,产生了非常好的论证效果。再有,荀子的论证步步深入。这个步步深入又是潜含在他用比喻的论证方式上,以文章第一段为例,从“青取之于蓝”开始,他一直在不断地递深,不断地把文意推向更深远的地方——连用五个比喻句,最后才能得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没有过失。荀子的论证同时还极富于变化,尽管都是比喻论证,有时,他从正面说,比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是从正面讲;有时,他又从反面讲,比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样通过正反的对比,我们对于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就深刻多了。而有时,他又同类列举,比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就是同类的列举,通过同类并列举例的方式,让我们一下便理解了;此外,荀子还列举相反事物互相的对照,比如“骐骥”和“驽马”就属于这类,他通过“骐骥”和“驽马”的对比揭示出“不舍”的重要意义。经过这样的总结,我们对于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就准确到位了。

带着这样的理解、体悟和感受,再来看第一句话。我想,荀子一定是带着真切的体悟、深刻的思考与内心的激越和澎湃,向后人、向中华民族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是语重心长的,是情真意切的,是谆谆叮嘱的,是无限告诫的,是满怀希望的,是充满鼓舞的!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都应该记住荀子那饱含深情的话,“学不可以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