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科大俞书宏教授Nano Lett.:仿生双网络结构材料,电磁干扰屏蔽效率高达100dB!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微算云平台 Author 海之角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成果简介


电磁干扰(EMI)屏蔽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干扰屏蔽效率(SE),重量轻,机械性能优异等特点,其对现代社会至关重要,但要在一种材料上,同时实现这些性能仍然是一个挑战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俞书宏团队,报道了一种可持续的仿生双网络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比强度(146 MPa g-1 cm3),以及来自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和CNTs(CNTs)的显著EMI SE (100 dB)。相关论文以题为“Sustainable Double-Network Structural Materials for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于2021年03月08日发表在Nano Letters上。

研究亮点


1. 研究者利用CNF和CNTs(CNTs),合成了一种轻质双网络结构材料,其密度约为1.27 g cm-3电导率为2.6×103 S m-1, EMI屏蔽效率(SE),高达100 dB(厚度为2 mm)。

2. 通过对CNF和CNTs的生物激发双网络结构设计,该复合材料的比强度为146 MPa g-1 cm3,并具有良好的电磁干扰
3. 此外,与目前报道的大多数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相比,这种仿生双网络结构材料,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更突出的电磁屏蔽效率

研究背景


现在,人类周围,到处都是看不见的电磁波,从家用电器到通信卫星,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有它的能量,这对现代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这也造成了严重的电磁干扰(EMI)问题,影响了几乎每一种电子设备,而这些设备在日常生活、军事装备和空间研究中,是相当重要的。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电磁环境,制备高效轻量化的电磁屏蔽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一般来说,典型的电磁干扰屏蔽材料,需要通过与电磁场的直接相互作用来反射辐射,以及通过内部电偶极子和/或磁偶极子,吸收电磁波。传统的电磁干扰屏蔽材料,以金属为主,但金属太重,不能满足轻量化使用的需要。因此,聚合物或陶瓷表面金属化,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复杂的程序和不良的耐蚀性,限制了相关应用。近年来,含导电纳米结构块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因其重量轻、电磁干扰效率高、耐腐蚀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这些聚合物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难以满足其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
纤维素纳米纤维(CNF),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可以由细菌分泌或从植物中提取。CNF,具有轻质、高尺寸稳定性、高抗拉强度(1-3 GPa)、高模量(138 GPa)和可改性羟基等特点。此前,已报道了一种具有电磁屏蔽性能的CNF基复合膜;然而,尽管CNF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轻量化和优异的热尺寸稳定性等优点,但CNF是构建高性能结构材料的合适砌块,但在用CNF构建功能结构材料方面仍存在挑战
此文中,研究者通过CNF和CNTs(CNTs),报道了一种轻质的仿生设计的双网络结构材料

图文导读


图1 CNF/CNTs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其特点
CNF/CNTs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其特点
CNF作为CNF/CNTs块体的主要成分,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高性能、高结晶度的纯天然纳米纤维,可以与CNTs进行尺寸匹配和组装,因此,通过仿生设计策略,形成一个仿生双网络,提供卓越的电导率和机械强度。
图1示意图说明了,CNF/CNTs双网络复合结构材料的制备过程,该过程从CNF/CNTs水凝胶的制备开始。同时,CNTs也在整个纳米纤维网络中交织、随机分布,形成大量的节点,形成连续高效的导电网络,提高了电导率。通过这种快速、大规模、环保、低能耗的策略,获得了具有健壮三维双网络结构的CNF/CNTs水凝胶。
随后,采用简单的直接压制工艺,来制造最终的结构材料,减少纳米纤维之间的距离以增强网络,这意味着本体继承和增强了双网络结构。由于CNF网络增强了材料的机械强度,而CNTs网络提供了相当的导电性,因此,由于CNF网络的存在,该材料同时获得高导电性卓越的力学性能
该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环保、低能耗等优点,可大规模制备电磁屏蔽结构材料。此外,大尺寸的样品可以通过大型的压力机轻松获得。此外,与其他材料相比,该材料,不仅具有所有使用过或报道过的结构材料中最好的EMI SE,而且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优越的耐腐蚀性能良好的耐化学性以及高效的加工性能(图1f)。
图2 水凝胶和大量CNF/CNTs的照片和SEM图像
水凝胶和大量CNF/CNTs的SEM观察
从宏观上看,合成的水凝胶,是机械强度高的黑色湿凝胶(图2a,插入)。扫描电镜(SEM)图像,显示了CNF/CNTs复合材料水凝胶仿生设计双网络的纳米结构(图2a), CNTs在CNF网络中均匀互穿。由于CNF和CNTs,可以在维度上匹配,因此它们相互组装并缠绕,导致CNTs均匀地分散在CNF的网络中。通过挤压,形成了光滑的表面致密的结构(图2b,f)。
值得注意的是,SEM图像表明,这种不稳定的双网络结构,在压制过程后得到了继承(图2c-e),致密的CNF网络,通过纤维间强氢键增强机械强度,而致密的CNTs网络提高了导电性能,从而形成致密、均匀的纳米纤维双网络。
图3 CNF/CNTs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EMI屏蔽效率
CNF/CNTs性能测试
通过这种仿生的双网络结构设计,CNF显著的力学性能和CNTs可观的电导率,可以成功地扩展到宏观水平。当CNTs含量为30 wt %时,其极限抗弯强度模量分别达到186 MPa5.5 GPa(图3a、b),这表明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使其成为一种具有超高强度结构材料。此外,通过改变CNTs的用量比例,CNTs在CNF/CNTs体中的含量,可以从20 wt %广泛调整到90 wt %。
研究者分析了,不同CNTs含量的CNF/CNT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CNTs /CNTs复合材料中CNTs含量的增加,CNTs掺入后由于氢键作用的减少,CNTs /CNTs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拉伸强度略有降低(图3a-b),但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电导率明显提高,这是因为均匀分布CNTs具有显著的电导率(图3e)。因此,通过控制复合材料中CNF和CNTs的比例,可以实现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和电导率之间的平衡。
当CNTs含量为70 wt %时,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达到109 MPa,导电率达到2.6×103 S m-1。与用于EMI屏蔽的传统金属材料相比(图3c), CNF/CNTs块体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可达146 MPa g-1 cm3,其致密的双网继承了CNF和CNTs显著的内在强度,因此,优于许多其他常用的EMI屏蔽金属
为了进一步研究其电学性能,图3d显示了CNF/CNTs在室温下的典型I-V曲线,使CNF/CNTs成为纯电阻。在不同CNTs浓度下,包括20%、30%、50%、70%和90%,电导率分别为600、1100、2055、2600和2820 S m-1
考虑到高机械强度和高导电性的结合,研究者采用含有70 wt % CNTs的复合材料进行EMI屏蔽研究。如图3f所示,高导电性使得EMI屏蔽效率显著。在厚度为0.18、0.32、0.50和2.00 mm时,EMI SE分别达到45、56、80和100 dB左右。在该CNF/CNTs复合材料中,CNTs均匀分布在CNF形成的网络中,形成均匀的三维网络。由于CNTs相互重叠形成许多节点,CNF/CNTs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导致阻抗失配和电磁波的大反射。而且,进入材料的大部分电磁波,会由于CNF和CNTs之间形成的大量界面的多次反射而被吸收。

图4 不同厚度CNF/CNTs的EMI SE及抗冲击性能比较
不同厚度CNF/CNTs的EMI SE及抗冲击性能比较
与rGO/聚合物、CNTs/聚合物、CF/聚合物、金属材料等用于EMI屏蔽的材料相比,在相同厚度下,CNF/CNTs块体EMI SE最高(图4a),证明CNF/CNTs复合材料,作为下一代EMI屏蔽结构材料的竞争力。此外,由于CNF和CNTs均具有较高的耐化学性和耐腐蚀性,可以极大地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评价CNF/CNTs在变温度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快速热冲击试验。在经历了20次两种极端温度条件(−196℃和120℃)之间的快速热冲击循环后,CNF/CNTs力学性能变化不大(图4b-c),表明了该材料的适用温度十分宽泛。此外,CNF/CNTs内部广泛的氢键,极大地增加了能量吸收;经过落锤冲击试验后,CNF/CNTs块体,能极大地吸收落锤能量,降低落锤速度。此外,CNF/CNTs块体,在高速冲击下不会变形或粉碎,仍能保持原有形状,具有作为抗冲击材料的巨大潜力。
CNF/CNTs复合材料集多种显著特性于一体,包括高电磁干扰屏蔽效率、优异的机械强度、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良好的耐化学性以及高效的加工性能,在许多领域的实际应用中具有竞争力。CNF/CNTs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保护措施,可以防止携带精密电子设备的车辆,受到物理冲击和EMP或其他电磁干扰的干扰(图4e)。此外,CNF/CNTs作为一种结构材料,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建造坚固的建筑物,也能抵制高电磁干扰,确保电子设备内部的安全与稳定,以及数字信息的机密性(图4d)。

总结展望


综上所述,研究者开发了一种简单可扩展的仿生策略,将CNF和CNTs加工成,高性能电磁干扰屏蔽结构材料CNF/CNTs,该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良好的耐化学性高效的加工性能

由CNF和CNTs形成的仿生的致密、均匀的纳米纤维双网络,具有极高的机械强度电导率。CNF/CNTs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有望成为电磁干扰屏蔽的高强轻质结构材料。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0c05081


相关进展

烟台大学、潍坊中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陈大全教授团队:结合中医药归经理论,构建中药当归多糖仿生纳米载体用于“归肝经”靶向及免疫提升

江苏大学施伟东教授Angew. Chem. :近红外响应型氮化碳和植酸镍仿生复合物高效光催化产氢

中国科大俞书宏院士Natl. Sci. Rev.:研制各向同性全生物质仿生木材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chen@chemshow.cn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Chem-MSE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方面的稿件至chen@chemshow.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化学与材料科学®会及时选用推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