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天津理工大学罗俊教授与广西大学刘熙俊教授《Small》:氮碳多面体内锚定Fe-P纳米晶助力可逆水系锌-二氧化碳电池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近日,天津理工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罗俊教授与广西大学刘熙俊教授团队在《Small》期刊上发表题为“Nitrogen-Doped Carbon Polyhedrons Confined Fe–P Nanocrystals as High-Efficiency Bifunctional Catalysts for Aqueous Zn−CO2 Batteries”,文章DOI: 10.1002/smll.202104965。该团队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锚定Fe-P纳米晶体氮掺杂碳多面体(Fe-P@NCPs)双功能阴极的可逆水系Zn-CO2电池,基于绿色环保的水系电解液,实现了对CO2温室气体的高效可逆利用,且非固态放电产物使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该工作采用自模板化的沸石咪唑类骨架 (ZIF-8) 锚定Fe-P活性位点,然后进行原位高温煅烧,合成锚定在氮掺杂碳多面体内的铁基Fe-P纳米晶催化剂(Fe-P@NCPs),获得了优异的OER/CO2RR稳定双功能催化活性。该Fe-P@NCPs催化剂粒径约为55 nm,活性位点纳米晶尺寸在2 nm左右,不仅能够实现最优-0.55 V(相对于可逆氢电极)电位下高达95% CO2还原成CO法拉第效率;在中性电解液中析氧反应达到10 mA/cm-2所需过电位为840 mV ,Tafel斜率最低为121 mV dec-1。
此外,使用Fe-P@NCPs阴极构建的水系Zn-CO2电池获得优异的可逆充放电性能,其峰值功率密度为0.85 mA/cm2,能量密度为231.8 Wh kg-1,循环耐久稳定性超过500次且保持7天充放电循环下无明显衰减。该电池的高选择性和高效率归因于高比表面积的N掺杂碳多面体(ZIF-8)上负载分散均匀的Fe-P纳米晶,利用磷原子增加多电子p轨道,可以有效增加催化活性位点数量和界面电荷转移电导率,实现高产物选择性和锌-二氧化碳电池长循环寿命。这种碳基体中加入Fe-P结构的具有CO2RR/OER活性的双功能纳米晶催化剂为绿色能源转换系统实现生态高效CO2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1. Fe-P@NCPs的形貌表征。 (a) SEM图 (b) TEM图 (c) HAADF-STEM 图, (d) 相应EDX元素映射图像,(e) HRTEM图像,(f) 放大HRTEM图像,插图为选区电子衍射图,(g) HRTEM图像。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smll.202104965
相关进展
云南大学王茺、休斯顿大学包吉明《Small》: 在纯水中通过形貌转化实现发光的三维钙钛矿纳米晶与二维钙钛矿纳米线结合用于光波导
浙大邱建荣教授团队Science: 飞秒激光三维极端制造新技术 - 首次在无色透明玻璃材料内部实现带隙可控的三维半导体纳米晶结构
化学与材料科学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chen@chemshow.cn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Chem-MSE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方面的稿件至chen@chemshow.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化学与材料科学®会及时选用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