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新冠让人类按下暂停键,地球得到喘息了吗?
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2020年的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
而今年的世界环境日注定不一样——因为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封锁令”,工厂停产、交通停滞、全球数十亿人待在家中——这让人类第一次有机会看到,当大多人不外出时,环境会发生什么。
空气变好了
疫情期间,很多人感觉空气质量变好了很多,这并非错觉。
二氧化氮,这种高温下呈棕红色的有毒气体,是一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人为产生的二氧化氮来自汽车、工厂等的排放。春节期间,中国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会显著减少,节后浓度又迅速上升。但这一情况在今年发生了变化。
为了防控新冠疫情,各地从春节开始都采取了居家隔离、推迟复工等措,这让二氧化氮排放量长时间没有回升。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除了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下降显著,原因同样是工厂停工和交通停摆。根据科学杂志《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的研究,与去年相比,2020年4月全球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17%,降到了14年前的水平。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受新冠改变最大的地方,可能当数印度。2019年的《世界空气质量报告》显示,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前30个城市中,印度包揽了21个。而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封城”之后一周内,该地区PM2.5下降了43%、二氧化氮浓度下降了71%。
水变清了,动物也更活跃了
除了空气,河水也出现了积极变化。
在意大利实施“封锁令”后,威尼斯运河水变清澈的图片传遍了社交媒体,人们很少见到这么碧蓝的河水。而欧洲航天局(ESA)的卫星照片更直观地显示出了,相比一年前,今年4月的威尼斯河变化之大——河面清澈,连水底的地形都能清楚看到。
而在海里,货船和游轮停在海港使得噪声也在减少,鲸鱼等海洋生物受到的压力在降低,更安逸地游弋。康奈尔大学的海洋噪声专家米歇尔·富尔奈(Michelle Fournet)在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中表示,“邮轮停运后,几乎立即减少了全球海洋噪声的水平,我们可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海洋噪声停滞期。”
活动范围变大的不仅是海洋生物,陆地上的野生动物也出现在了城市里。
2020年3月21日,野山羊成群结队在英国小镇兰德诺闲逛。图片来源:Christopher Furlong
2020年3月25日,一只美洲狮出现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大街上。图片来源:AFP
疫情改善环境可能是短暂的
解封后不久,中国的二氧化氮排放量很快恢复到了往年水平。
来源: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
链接:https://earthobservatory.nasa.gov/images/146741/nitrogen-dioxide-levels-rebound-in-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