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之后,这些世界遗产还好吗?
2015年3月和4月,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用炸药和推土机破坏了伊拉克多处古迹。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世界遗产哈特拉古城遗址多处雕像和建筑被毁,此后遭受着建筑坍塌、非法挖掘以及恶意抢劫等种种威胁的折磨,至今仍处于《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而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候选世界遗产尼姆鲁德古城几乎被夷为平地。
过半世界遗产都被报告遭遇威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中心(WHC)每年都会对世界遗产的保护状态进行报告,会指出当年受威胁的世遗情况。1979至2021这43年来,一共有574处世遗被点名,是全球世界遗产的50.4%。
其中,非洲几内亚和科特瓦迪共有的宁巴山自然保护区是上榜最多的世遗,共有34年出现在报告上。
由于是两国共有财产,管理并不容易,偷猎问题得不到很好的遏制。除此以外,宁巴山还蕴含着丰富的矿石资源,采矿活动成为长期威胁。
世界遗产中心把82项具体威胁因素归为了13大类,经统计,全球世遗面临保护困境主要是因为制度设计和管理的缺憾,78%的受威胁世遗都受这类因素影响。这类威胁主要包括制度设计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财政、法律、人才保障不充足等问题。
除开管理和制度因素,各地世遗遭遇的风险类型也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开发建设”类型主要威胁亚、欧、北美洲,非、北美和大洋洲则受到“生物资源开发”的影响,而涉及非法暴力的“其他人类活动”因素更多发生在亚、非洲。
这意味着,欧美等较发达地区的世遗更多因为发展过度而受害。这些地区的高楼大厦处处进军,有的侵占遗产缓冲区,乃至破坏世界遗产的完整景观。刚被除名的“前世界遗产”英国利物浦海上商城的天际线就是被大量新建筑破坏。
而中东、非洲等地世遗则易遭遇战乱等不稳定发展因素的威胁,叙利亚6处世遗都因内战变得摇摇欲坠,自2013年起全被列入《濒危名录》。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濒危自然遗产地也因为战乱遭遇严重的偷猎危机,生物多样性和数量都严重减损。
✦✧
中国世遗保护需要注意旅游业影响
今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申遗成功,中国迎来了第56处世界遗产。但残酷的是,根据《世界遗产保护状况(State of conservation of properties inscribed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报告,我国一半世遗都遭遇威胁。
从《保护状况》报告数据看,西藏布达拉宫是我国受威胁最多的世遗,上榜17年,共受到了95次威胁。最新的2021年报告依然点名布达拉宫,指出它监测、预警、管理和执行能力仍有提升空间,需要解决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现代建筑的影响和游客对朝圣氛围的干扰。
布达拉宫乃至中国世遗的问题和亚洲世遗整体面临的问题是相似的。我们聚焦到受威胁数量前九的中国世界遗产后,发现两大严重威胁依然是管理制度问题和城市开发建设的问题。但旅游业的影响也值得重视,在统计的威胁累计次数中,这些中国世界遗产已经报告了51次旅游业相关威胁。
旅客过载、乱建旅游设施以及过分商业化……这些旅游业问题都曾被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批评。1998年时,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电梯、索道因建设的不合理被认为“对遗产的美学价值产生巨大影响”;到了2019年,旅游业的影响依然被列为威胁因素,《保护状况》报告表示该处遗产需要继续减少缆车、电梯和电气铁路的负面影响,谨慎规划景区道路,以及修改每年客流量限制规划。
编辑 杜海燕 实习生 邓海滢
设计师 卫瑶
◒◡◒
┊推 - 荐 - 阅 -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