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运动是需要不是任务,三五七法寻找到你最佳运动状态

2017-05-08 刘伟芳、林颖 福建卫生报

走路本是一项温和的运动方式,可不少人为了能在微信朋友圈计步排行榜位列前茅,与朋友“暗中斗步”,甚至直接变身“暴走”族。这种为了晒步数而暴走真的能起到运动的效果吗?


这年头,微信朋友圈已经不再单纯是晒自拍,晒娃,晒旅游了。随着各种计步软件的推出,晒运动也成为了一种时尚。不少人每天走路已经不只是为了运动,更是为了在朋友圈晒步数。



福州陈女士,今年40岁,每天最热衷的事情就是在微信里和好友比拼步数,也一度以此为荣。一般情况下,她每天都会出去走个1万多步,常常能保持朋友圈前5名,为此每天都能获得20来个赞。而为了保持这份 “殊荣”,哪怕碰到下雨天,她都会雷打不动地绕着自家小区的停车场一圈一圈地走着,直到凑够了数,她才肯回去。

另一边,泉州36岁的林女士也热衷于晒步数。每次在办公室里起身走动,哪怕只是去个洗手间,她都不忘把手机揣在兜里。“别看这些小事,这样也能多积累大几百步。”林女士说到这些小细节显得很有经验。“现在已经好多了,朋友圈里大多是自己走出来的,以前还有各种损招,如绑在狗身上,放甩脂机上,上下摇晃手机等。”上周林女士和朋友出去逛街,忘记带手机了。回来后林女士后悔不已,“一下少了几千步,点赞的人少了好多。”为此,林女士闷闷不乐了几天。

所谓日行一万步,身体更健康。都说走路是最简单直接又见效的运动方式,比跑步等其他运动方式更安全,堪称“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但怎么走,走多久,什么群体适合走可都有讲究,不只是像上面陈女士和林女士如此盲目地走这么简单。



“暴走”有风险 别为虚荣心而运动


对于任何促进健康的有氧运动而言,运动的强度都有一定要求,步行也是如此。走路想要走出健康,走路的强度就是重要因素之一。

上面提及到的福州陈女士为了晒步数而每天走一万步的这种行为便让骨科专家们担心不已。记者了解到,最近很多医院多了不少因为“暴走”出现膝盖肿胀、酸疼而前往医院看病的患者。不难看出,他们都无视了自己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超负荷健走。

 所谓 “物极必反”。为满足虚荣心而暴走,不仅不利于健康,反而会影响局部软组织,还会加重软骨磨损,导致急性滑膜炎(膝关节的红、肿、热、痛),长期如此,还会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

运动是需要,坚持合理运动4周左右,免疫力就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但运动不是任务,保持健康心态很重要。我们应该更新运动(刷步)理念,变“暴走”为“健走”,遵循三不原则,即“不盲目、不攀比、不追崇”,才是健康王道。如果从小没有坚持锻炼,半路上才热爱上运动的人群,建议一天走5000-6000步就足够了。



运动不能凑步数  别完全依赖运动软件


微信运动、咕咚、乐动力等多款手机软件,大大激发了不少人的“暴走”热情,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运动软件的真正用途。

“运动软件的真正用途是让每个人更了解自己的体能。” 福建省体工队队医李长飞说。比如进行有氧运动时,用计步器记录运动的步数、距离、热量消耗,如果第二天感觉身体舒适,就可以按先前的运动量继续运动,一段时间后再慢慢提升运动量。

“如果运动完感觉身体对外界刺激反映迟钝、四肢无力、精神不集中、不想进食。如果有这样的症状,不妨先停止运动,休息2~3天,再开始做低于上次运动强度的训练,如上次跑50分钟就累得不行,这次跑30分钟即可。 ” 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苏津自建议。

此外,在李长飞看来,运动软件虽然可以很好地监测运动情况,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数据,而是健身指导。例如,爬山过量也会导致膝关节损伤,但目前没有运动软件提示什么运动已经足够,什么运动还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每天步行的状态不同,会慢步走、快跑,也会爬楼梯,但快步走与蹒跚而行所消耗的能量差距非常大,就算步数相同,运动效果相差甚远。因此这些数据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完全依赖。

不同年龄层人群 运动方式也各不相同

单纯以步行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运动的频率也会逐步下降,步幅也会变小,因此单纯靠步数来判定运动强度显然不太科学。因此,不同年龄层不同身体状态应该采取不同强度的运动方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盲目晒步数。

 对于中老年来说,应该选择强度小而运动时间长的项目;青少年则应该以强度大、时间短、反复多次的项目为好,在走的过程中还可以配合上身运动,比如扩胸、举手等。此外,患有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特殊疾病的患者,需要到医院检测基础代谢率,评估肌力、关节活动度,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

 比如糖尿病患者运动前还是要适量进食,出门最好带些糖块,防止中途发生低血糖。健走后要仔细检查双足,一旦发现问题须及时就诊。有骨关节疾病的患者根据情况使用健走杖等辅助工具,并且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暂停健走或运动计划。高血压人群健走时得时刻注意身体情况,如果感到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运动。

温馨提示:运动可遵循三五七法

怎么运动最好呢?著名心血管专家洪昭光提供了三个数字:三、五、七。最好一次运动三公里30分钟以上,一个礼拜最少运动5次,年龄加每分钟心跳次数等于170。比如说50岁的人,运动到心跳120;如果60岁呢,运动到心跳110;70岁则运动到心跳1000。这样的运动就叫优良代谢。

更简单点的判断标准就是,此时你可能感觉有点儿喘,但还可以说话,这就是最佳的运动状态了。



END


福建卫生报记者:刘伟芳、林颖

编辑:半岛


猜你喜欢

今天,福建省红十字人向社会各界庄严宣誓……

【视频】我们组织了20位优秀护士去宁德助医,男护士的急救教学最吸引人

福建一群女医学生为产后妈妈设计了一个App,捧回创业比赛冠军

胖是工伤!研究表明,越努力工作的人可能越容易发胖


关注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我是福小卫,这里是福建卫生报公众号

微信号 : fjwsb2016

新浪微博:@福建卫生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