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急诊科医生的难题:温情与科学,在急救中如何平衡?

2017-05-25 邓剑云 福建卫生报

最近,有一段让人心酸的手术室实录在网上流传。


这段视频是医院纪实类节目《急诊室故事》中的一个真实事件。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505lrk4py&width=500&height=375&auto=0


门内是病人的惨叫声,门外是病人家属疯狂的拍打,医护人员合力急救,最终把病人从生死线上抢救回来。术后,医生和家属说明了急救过程和其中的科学医学知识,却只换来家属一句:“我又不懂……”



对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的蔺佩鸿主任医师和他的团队来说,这些场景简直是“习以为常”,你觉得很难想像的事情,对于急诊科医生来说,就只不过是个日常缩影而已。




与患者及家属打交道是门学问

蔺主任,我恨死你了,你给我老公误诊了!!



患者家属对着蔺佩鸿医生的这一声哭喊,让他心里一揪。


这位患者确实是蔺佩鸿医生检查过的一位腹痛病人,如今查出得了胃癌……事实上,在问诊及复诊时,他曾多次建议病人做胃镜,可病人一再签字拒绝检查,只要求通过吃药缓解痛症。


如今查出胃癌,家属的无法接受,病人的疼痛难忍,最后都只能化为一声叹息……



蔺佩鸿医生,62岁,从事急诊急救行业21年,专长是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和心血管疾病的诊治。这些年来,他从死神手中抢救回了无数危重病人,是难得的获业内外一致好评的医生。


但如何与患者及家属打交道,仍是他每天必修的一门学问。



很多医生都遇到过“两难”问题:让患者做相关疾病的实验室检查,患者说医生想多赚钱;不做相关疾病的实验室检查,一旦出现问题,患者又说医生没检查到位。



做还是不做?



除了口舌之争,他也经历过拳打脚踢、科室被砸。在蔺佩鸿医生看来,医生不是神,也会有失误,但在工作中应该做到无愧于心。他说:“我不要求每个人都理解我,更多的是从自己做起。”



蔺佩鸿急救团队的两条“经验”

发表于4天前福建卫生报查看:13500回复:135

首先,要医德行医,要把病人当亲人,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如果我是病人或家属,我希望得到什么对待。


第二,要依法行医,要严格按照各级卫生部门和医院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办事,该问的病史要问到位,该写的医嘱要写到位,该做的检查要检查到位,该用的药要用到位,该签的字要签到位。



“只有这样,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到位了,才能对患者、医生、医院都有好处。”蔺佩鸿医生说。


    

温情与科学医疗知识孰先孰后


人常说“治病救人”,而急诊科是救命第一,命救回来了才治病,遵循的是“先开枪再瞄准”的逆向工作方式:判断,但暂不诊断;对症,但暂不对因;救命,但暂不治病。


之前有个病人在急诊科急救了一天多去世了,家属找急诊科“理论”:“为什么不马上给我们送到病房住院?”


蔺佩鸿医生说:“急诊科的工作流程是挽救生命、缓解症状,然后才是转诊分诊。病人病情没有稳定的情况下,转送到病房路途中所承担的死亡风险比留在急诊室的要大,按照抢救原则是不宜盲目转送到病房。”


网络图


急诊科是医院风险最高的科室之一,温情与科学知识如何平衡,是个难题。在紧张的急救过程中,医护急救人员很难有时间给患者及家属及时的解释。


蔺佩鸿医生说:“当病人性命危在旦夕的时候,‘做’比‘说’重要,我们往往会把宝贵的时间用于先抢救生命,在抢救措施完成后再和患者家属解释。怎么和患者及家属说明,就是要让他们听得懂,可以用数据说话,也可以用比喻。”


在家属不懂医学知识的情况下,难免心慌、不安。他建议:“此时,家属更应该做的是相信医生、保持冷静、积极配合。”医生和患者及家属,不是敌对关系,而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应当相信医生是抢救病人生命的,而一旦妨碍医生,反而延误抢救病人的时机,可能害了亲人的性命。


蔺佩鸿医生有句心里话,想托福建卫生报跟大家讲一讲:“在就医过程中,应相信医生的判断,谨遵医嘱,不横加干涉。”



最希望病人活着的是医生


蔺佩鸿医生只是急诊科医生的一个缩影,但他代表了许多医生的真实想法:医者父母心。对于医务人员来讲,最大的奖赏就是经抢救的病人转危为安。


20年前,有个70多岁老太太因为腹泻晕倒,送到急诊科来。蔺佩鸿医生和同事们一看,心脏室颤了,赶紧进行电除颤,很快心电图显示成一条直线了,“我们连忙按压、除颤,反复操作,终于把老太太抢救回来了”。现在,老太太90多岁了。


2001年,蔺佩鸿医生得了阑尾炎,那天已经排定了下午两点钟做阑尾切除手术。早上4点多,急诊科抢救室来了个电话,叫他去帮忙抢救病人,当天抢救到11点多,病人抢救回来了。可刚要离开,病人又不行了,又接着抢救。直到下午1点,病人才终于被抢救过来。他又等了半小时,看病患稳定下来了,才离开去接受手术治疗。


除了家属,最希望病人活着的是医生,病人需要我们做的时候,我们都乐意做。


    

更多人学会急救是病人之福


作为急诊科主任,蔺佩鸿医生不但要求自己以医德行医,精修医术,也要求科室里的医护工作者必须具备“骆驼般的负重精神、黄牛般的任劳任怨、猴子般的敏捷及快速的行动”。


蔺佩鸿医生说,作为个体,他不可能抢救所有危重病人,只有让更多医生和市民都了解掌握抢救技能,才能更好地为危急重病人服务。



除了对本科室的医师悉心辅导,他也常到其他医院讲解、传授抢救技能。如果你翻开他的手机日历,可以看到标注得密密麻麻的行程,几乎每天无休,除了工作、教学,他还常常挤出空档带着他的急诊团队到各地,为武警官兵、工厂工人、社区居民培训急救技能。


“我传授我的全部技术,希望年轻医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将是病人之福。”蔺佩鸿医生说,如果大家能多掌握一些急救技能,就意味着为每条需要救助的生命多了一分获救的希望。



END


福建卫生报记者:邓剑云

编辑:福小卫


猜你喜欢

恐怖!福州一男子睡梦中蟑螂钻进耳朵,取出时竟然还活着!这几点你一定要注意...

一张图就能测出你的眼睛是否“健康”?福建医生说“NO!"

@所有福建人,看病拿药医保能报多少?你需要这份最新版手册

【荐读】身体好,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才华


关注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我是福小卫,这里是福建卫生报公众号

微信号 : fjwsb2016

新浪微博:@福建卫生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