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学新研究,不是朋友圈转发10万+就可信的

2017-08-23 刘伟芳 福建卫生报


近日,艾滋病又成热点了。


起因是一篇发自华盛顿的消息称:实验性HIV疫苗方案在早期试验中引发免疫反应。


随后,国内一些媒体迅速以“艾滋病疫苗研制成功;强生集团宣布志愿者100%产生抗体”之类的标题进行了轰炸式报道。


其实这都是误读,该研究仅仅是一个疫苗在猴子身上研究的初步试验结果,尚无法证明该疫苗最终能否保护人类免受艾滋病的侵袭。



经常人们都会看到各种有关医学新研究的报道,那么该如何看待这些研究呢?


本报特邀

陈婉南:福建医科大学消化道恶性肿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丘宏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朱屾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国家一级营养师



科研不是出个想法就行


“每隔一段时间,艾滋病疫苗都会成为热点,但大多数都只是个初步想法或早期试验。”陈婉南说。


记者也翻看了各大权威媒体近日刊登的一些医学新研究,发现大多数研究都处在科研初期。


比如,前文提到的艾滋病疫苗,是在猴子身上做的实验,且这个临床前研究所暴露的病毒不是艾滋病病毒(HIV),而是和艾滋病病毒比较相似的另一种病毒——嵌合体猴/人免疫缺陷病毒(SHIV);


再比如“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正在使用的一种药物可以促进牙齿再生并修复龋洞”,该科研目前仅在小鼠身上通过实验……


“科研就像个倒金字塔,在科研过程中不断地淘汰,从立项到真正应用到临床有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从十几年到几十年不等。就像青蒿素,哪怕上世纪60年代就在国内使用,得到国际认可也用了几十年。”陈婉南说。


丘宏强介绍了药品研发的流程:一般发现一种潜在药用价值的化合物,首先要做细胞试验,再做动物试验,从小白鼠到灵长类动物,除了疗效外,还要看毒副作用是否明显,是否有致癌性等等。


通过层层考验,有前景的药物才能进一步开展临床试验(即在人身上做试验)。药物上市前要进行3期的临床试验,这个过程时间漫长,淘汰率非常高。


“假使10万个化合物可能有药用价值,最后成为药品的可能只有1种。因此药品研发乃至医学研究都是高投入、高风险并且高回报的一件事。” 丘宏强提醒,因此当看到一项研究还在动物身上试验,根本没有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你也就当个新知了解下,至少别在短期内抱太大希望。




国外上市,不代表国内就有


还有不少新药或者新的技术在国外上市,或已经在国外被应用于临床上,你也别激动得太早。


毕竟不见得国外有了,国内就一定有了,除了你所处的省市医疗技术水平是否达到国外一流水平外,还可能有人种差异这种问题在等着你。


“就拿最近的宫颈癌疫苗来说,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国外都上市那么多年了,国内才有呢?”丘宏强举例,那是因为所有进口疫苗被批准在国内上市以前,必须在国内重新开展临床试验,因此才拖了几年。


“并不是适用于国外人群的药品就一定适合黄种人。” 丘宏强说。


比如放心脏支架后医生常开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这种药物对于快代谢的人群效果更好,而老外多是快代谢人群,国人就会少些,因此一般会做基因检测并定期检测血药浓度来给病人调整药物;


再比如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副作用中有一项是剥脱性皮炎,这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该药在亚洲人身上的发病率要远远高于欧美人群,因此也要特别注意。


“新药物或者新技术不可能像iPhone手机一样全球同步上市,也需要人们的理解。” 丘宏强笑称。


    

    

生活类的科研新说,要看样本量


除了专业的药学和新技术外,还有不少是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类科研成果,比如“白面包和全麦面包哪个营养更好”,“户外跑步健身效果优于跑步机”等等。


有的时候你甚至会发现前两天某研究说胡萝卜好,过两天就有研究称胡萝卜不好,让人不知所措。


面对这类型的研究报道,专家们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1注意样本量


“首先看下样本量,如果样本量很小,比如十几二十个人,且人群集中,不能说结果不对,只能说代表性不够,试验不够严谨。”陈婉南表示,现在医学以及流行病学都讲究多中心,比如多个医院或者多个社区,不同人群,才有代表性。


2是否“冷饭热炒


“还要注意是否是‘冷饭热炒’。”朱屾山说,比如南瓜能降血糖是个至今在糖友中热传的谣言,最早出处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国内权威媒体上,后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升糖指数的研究发现,南瓜不能降血糖,反而会快速升高血糖。医学也是在不断研究进展,推翻的,拿90年代的结论指导现在的生活肯定是不对的。


3出处是关键


“我们如果看到一条感兴趣的科研新说,一般会看出处是不是《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ature》、《中国营养学杂志》等权威杂志,如果是微信朋友圈的,特别是还没有附出处或原文的,可能就看一看、笑一笑罢了。”朱屾山说,如果真要用到临床,我们还会查看原文,看是什么时候的研究?是否有对照组?是否样本数够?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适合国人等等。


4提高自我健康素养


“老百姓应该提升自己的健康素养,不偏听偏信,有自己的一个基本的判断能力,在这基础上,再提高科学素养,正确地看待这些研究。如果要认真地将这些研究成果执行到自己身上时,不妨多问问你的医生或者相关专业的朋友。”陈婉南说。




知识链接


下次当你再听说新的医学发现时,想想这些问题:


这项研究是在实验室进行的,还是进行了动物实验,或是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的结果更可能适用于你。


这项研究选择了与你类似的受试者吗?受试者和你的性别、年龄、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人种背景一样吗?他们和你有相同的健康问题和生活习惯吗?如果不是,研究结果可能不适用于你。


这是一个大样本(例如纳入了几千人)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吗?在某种治疗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是否有效的问题上,这类实验可以提供最有效的信息。


这个研究在什么地方进行?在医学院校或者大型医院的科学家经常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对行业有着更加丰富的经验。许多大型的临床实验还会有多个研究机构参与。


研究结果和以前的研究一致吗?一项结果必须在多个研究当中被反复证明,才能被认为是切实可信的。


谁资助了研究?他们会从中获利吗?一些研究是由政府或非盈利组织赞助的,这些组织不会靠这种方式来盈利。不过如果生产药物的企业承担了相关药物研究的实验经费,情况就会有所不同。


研究信息来自哪里?由经过训练的科学记者或专业人士报道的医学新闻会更好一些。同时,询问医生也可以帮助你判断信息的准确性。



END


福建卫生报记者:刘伟芳

编辑:简


猜你喜欢

4岁娃摔了一下竟然偏瘫了,90%的家长们小看了这件事!

福建口腔正畸事业从这里萌芽,我们访问了第一批创业者,他们经历了什么? | 晒晒传家宝02

吃了冰西瓜,发低烧怎么办?| 答疑

今日处暑,多食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