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家医院是闽南西医“摇篮”,创办人设计的建筑已成鼓浪屿地标 | 晒晒传家宝04

2017-09-13 张帅 福建卫生报


 9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厦门鼓浪屿黄家花园向厦门市颁发世界遗产证书。


当鼓浪屿申遗成功的消息传遍世界时,厦门市第二医院的老员工们更是异常兴奋。


因为厦门市第二医院就源自创办于1898年的鼓浪屿救世医院,1951年改称为厦门市第二医院,2003年11月迁至集美。


从当时仅几张床位的救世医院到如今的床位数可达1500张的三甲综合医院,119年的沧桑历程,厦门市第二医院已然是闽南地区最早的百年老院。


▲ 救世医院摄于1910年


为所有病人服务


一百多年前,厦门鼓浪屿诞生了这么一家救世医院:不但医生技艺高,态度好;有钱没钱,都给看病,穷人还能免费!


救世医院的创办人是美籍荷兰人郁约翰既是医学博士,又是建筑师:他亲手设计的救世医院,以及鼓浪屿“地标建筑”——八卦楼,如今都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郁约翰亲手设计的“八卦楼”


抱着“济世救人”的理念,救世医院为所有病人服务,不分信仰和贫富贵贱。


为了便于和病人沟通,郁约翰学会了一口流利的闽南话,还给自己取了闽南风味的中国名——“乌珠埭”。


1910年春天,鼠疫横行,郁约翰倾尽所能救治病人,尽管做了防护措施,仍不幸染病去世,时年49岁。



闽南西医“摇篮”

    

救世医院主要的贡献不仅是在当时救助了多少贫苦人民,为传播西医的种子,其所做的贡献更为醒目。


1900~1932年间,救世医院附设医学专科学校,学制五年。校长由历任院长兼任,学习科目包括胚胎学、生理学、解剖学、妇产科、小儿科等。上午学生分配在各科室见习,下午上课,五年学满后,及格者颁发一份表明工作量的证书。


▲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当时中国妇女不肯让男医生看病,更不愿意让男医生接生,1926年,救世医院还开办了护士学校,兼办助产学校,总共招收22届,毕业160人,这也是闽南地区最早开设的护士学校。


有资料记载,从1900年到1932年,医学专科学校共培养六届毕业生共40余人,这些人大都成为闽南地区的名医。


在郁约翰最早一批学生中,陈天恩医术高明,采取中、西医治疗相结合,自创出供儿童消化之用的中西合成药“猪肚粉”;


黄大辟是救世医院唯一中国籍院长黄桢德先生的父亲,上世纪30年代曾是林遵行先生等创办的鼓浪屿私立医院的董事,黄家也是鼓浪屿著名的医生世家……


正是在这些“郁约翰的中国门生“的强力推动下,西医渐渐在厦门以及闽南地区扎根、传播,惠及更多民众。


▲ 郁约翰和他的学生在一起



二院人的人文关怀

    

对于很多厦门市第二医院的老员工来说,鼓浪屿是他们年轻时奋斗过的地方,也孕育了二院人最初的人文关怀。


厦门市第二医院血液风湿免疫科主任陈旭艳,从1986年入院工作至今已31年,对二院有很深的感情,同时也见证着医院一步一步发展壮大。


1986年,陈旭艳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二院工作。当时医生查房和教学有些是用英文,甚至与护士沟通也用英文。在工作初期,就有医院和科室的老专家‘传帮带’,他们不仅要授业释惑,还将老一辈二院人的良好医德传承下来。“这些老专家的言传身教,对我们这些从事医学事业的医学生来讲真的是影响非常大的。”


▲ 鼓浪屿医院的手术照片


“二院有一个好的传统,就是比较团结,而且都很有同情心。或许是因为鼓浪屿的人文气息比较浓厚,它就好像一个大的社区一样,彼此之间亲情感比较浓,所以医患关系特别好。”陈旭艳现在还很怀念刚参加工作的那个年代,医生和患者经常互相帮助。


陈旭艳说,作为“二院人”,她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诠释“百年救世 诚毅永恒”的二院精神!


救世医院肇始


▲ 救世医院是一座两层楼砖结构的西式建筑,里面不但诊室、透视室、药房、住院病房一应俱全,还附设食堂、厨房等。


1898年4月,37岁的郁约翰,筹资在鼓浪屿建立了厦门第一所综合性医院——救世医院。


1941年12月,鼓浪屿沦陷,救世医院一度被迫停办。抗战胜利后,救世医院复办,夏礼文担任最后一任“洋人”院长。


1951年,救世医院由厦门市人民政府接办,与鼓浪屿医院合并为厦门市第二医院。


1970年,医院迁往龙岩,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医院。


1998年、2003年分别与海沧医院、集美医院合并,总部迁至集美;


于2007年5月顺利升格为三级甲等医院,成为目前岛外最大的市属三级综合性医院。


活动详情


对象:全省各级各类医院及医务工作者活动介绍


一、征集具有院风、院史、医院文化内涵的物品、照片、奖状、奖章及奖杯等“传家宝”,或带有医院历史印记,或充满医疗行业特色的物品故事等。


要求:参与者将“传家宝”拍摄照片3~5幅(jpg格式,分辨率1200×799,发原图,不要压缩),并附文字描述300~500字(包括“传家宝”名称、内涵概括、背后故事等),照片及文字描述统一打包发送,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推荐单位、联系电话。


二、征集具有院风、医院文化内涵的医院历史记录、个人回忆录、传记、故事等。


要求:体裁不限,应主题鲜明、观点正确,篇幅以不超过3000字为宜。


联系方式


发送邮箱:msc@fha.org.cn


联系人:福建省医院协会秘书处


电话:0591—87810601



END


福建卫生报记者:张帅

编辑:简


猜你喜欢

毫无征兆,后脑突然像针扎!网友分享脑出血经历,看完脊背发凉

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福建“纯中医”金字招牌

福建宝妈注意!孩子“吃软不吃硬“,小心变成双排牙的小怪兽

燥热久咳吃柿子,这些人不能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