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痛不欲生!福州八旬大妈连吃饭都成为折磨, 这种痛成功打败分娩痛

林颖 福建卫生报 2021-10-01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福建卫生报”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

分娩痛是疼痛的顶级

“天下第一痛”称号

其实是头面部的三叉神经痛

前不久

福州一位87岁大妈

面部一活动常会出现“闪电样”痛

大妈很难完整说完一整句话

甚至吃饭都成了一种折磨



十多年来吃饭都是种折磨


近日,福州一位87岁大妈在家人搀扶下,一脸痛苦地缓步走进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袁苏涛主任的诊室。经儿子代诉,大妈点头确认,袁主任终于明白了整个病史。


原来十几年前,这样的面部疼痛就开始困扰着她,起初误认为是牙痛,去诊所把临近部位的牙全拔了,可面痛并没消失。


之后她四处求医,吃了各种中药、止痛药,面痛却越发频发、剧烈。前不久,她听说袁苏涛擅长治疗这类面痛,遂慕名而来。


球囊扩张后形成“梨”状


袁苏涛详细分析病情,并通过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需要手术治疗。


家属听闻眉头紧锁:“我妈87岁了,体质非常差,走路都需要人搀扶,走几步就气喘,手术能吃得消吗?”


袁苏涛微笑道:“我们有妙招。”


袁苏涛所说的妙招其实是一种微创手术,全称叫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PBC),只需在患者口角附近用一个钝头的针穿刺,到位后释放球囊对神经进行一定时间压迫,达到解除面部顽固性疼痛的治疗目的。


因在短暂全麻下进行,患者全程无痛。整个创口仅1个针眼大小,尤其适合心肺功能不佳,难以耐受长时间的开颅手术的患者。


三叉神经示意图


手术当天,袁苏涛和麻醉师姚玉笙主任默契配合,全程手术仅花了半小时。大妈的疼痛术后即缓解,第二天便喜笑颜开地出院了。



常被误认为牙痛


三叉神经痛多发病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其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等尚未形成统一定论,临床多认为与患者的三叉神经被血管压迫有关,也有相关观点认为与癫痫样神经痛相关。


按照病因的不同可分为病因不明的三叉神经痛,和因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前者多于后者。


发病时,患者会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撕裂样剧痛,严重者甚至采取跳楼自尽的极端手段。


袁苏涛指出:

三叉神经痛常被误认为是牙痛,但二者之间还是有差别。


通常三叉神经痛早期往往是突然的一过性疼痛,持续数秒或数十秒,患者在间歇期无任何疼痛,一切如常,而牙痛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从痛感而言,三叉神经痛肯定更甚。而部分患者随着病情发展,发作次数逐渐增多,疼痛亦变得更加剧烈。


如果对牙齿治疗之后痛感不减,就要严重怀疑是三叉神经痛。



三种方式治疗三叉神经痛


据袁苏涛介绍,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目前可分药物保守治疗、微血管减压手术(MVD),以及PBC三种。


药物保守治疗:

主要适用于发病时间较短,惧怕手术风险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患者。但药效会随着病程越来越差,随着剂量的增加,药物的副作用也大大提升。

MVD治疗:

MVD是一线、主流、成熟,且是唯一可以治本的手术。但年老、体弱、严重系统疾病需要考虑不能耐受手术的问题。此外,有的患者会考虑到职业、地位、恐惧,不愿意开刀;有的患者会因为MVD复发,不愿意开刀。

PBC治疗:

PBC可针对所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包括不适合或不愿意接受MVD的患者。相对于MVD,PBC的手术风险较小。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林颖/文


编辑:杨小懒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往期推荐:




“健康八闽行”牛年首站,省级医学、药学精兵强将联手进寿宁,为基层播撒健康种子


“药学科普八闽行”第三站走进宁德寿宁、下党,省市县三级联动,助力基层药学发展


药学科普、入户慰问、捐赠药包 省政协教科卫体委 “ 双联四进”系列活动再进下党


福州鼓楼新冠疫苗预约接种平台上线


全人群接种来了!关于新冠病毒疫苗,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微信搜一搜福建卫生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