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者实地探访莆田隔离点:集中隔离观察是什么状态?这一环怎么不掉链子?

福建卫生报 福建卫生报 2021-10-1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福建卫生报”


一个隔离点里,有20个14岁左右的学生,有8个月大的婴儿,有孕妇,还有聋哑人等特殊人群。这样的集中隔离工作,可谓难上加难。


如何做到隔离到位,又如何做到隔离不隔心,隔离不隔爱?


9月18日,福建卫生报记者深入莆田市城厢区第一个启用的隔离点,看看他们的做法。


01规范隔离,设置“三区两通道”


位于城厢区的这个隔离点由一家酒店“改造”而成,经过严格的消杀及规范的“三区两通道”设置,于9月12日设点、启用,陆续接收集中隔离观察人员。


在隔离点的大门外,贴着醒目的八个大字“疫情期间 停止营业”。记者看到,只有佩戴工作证的工作人员能进入其中。


进入大厅,门边是一个智能机器人,为进入的管理服务人员实时测温,安保人员核查过健康码等相关凭证才能进入。


再往里走,便闻到一阵浓重的消毒水的味道。


陈慕珊是这个隔离点办公室的负责人之一,也是隔离点管理服务人员中少数的女性基层工作者,她原是城厢区龙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她告诉记者,管理服务人员办公与居住的区域为清洁区,每天进行2次全面的消毒;隔离人员活动的区域为污染区,则每天进行4次消毒。


↑隔离点办公室负责人之一陈慕珊深夜办公


原来,消毒水的气味恰恰证明了隔离点规范的防护措施。


更有力的屏障在于“三区两通道”的设置。“三区两通道”,这几个字对于大众来说,不好理解。记者在现场,直观地感受到了哪三区、哪两通道。



在1层大厅左侧,原本并排运行的6部电梯,只开放了一部作为工作人员专用电梯,其余用警戒线围了起来。



集中隔离观察人员的通道在酒店的另一侧,在隔离人员专用的电梯,他们只能从他们所在的15层-23层往下,且直下1层(中间不设置停靠楼层),从酒店的后门进出。



这就是隔离点“三区两通道”中的“两通道”了。


至于“三区”,在隔离点按楼层划分出了管理服务人员区域、医务人员区域和集中隔离观察人员区域


通过工作人员专用电梯,直上11层-12层,是隔离点管理人员的办公区域与住所;


13层是医务人员的办公区域与住所,14层是医务人员与住在15层-23层的集中隔离观察人员最后的一道间隔,管理人员原则上不能进入;


医务人员区域


其间临时安装了推拉门,隔出了一个半污染区与污染区,医务人员经过最后的消杀准备后,进入隔离人员区域;


污染区与半污染区


工作结束,经过“一脱”区、“二脱”区,把“污染”的防护装备脱去,消杀后回到清洁区。



记者问陈慕珊是否担心感染,她回答说,管理人员、医务人员、集中隔离观察人员的区域是分开的,有严格的消杀流程、防护流程;各层的楼道和房间走廊都有监控,一旦发现集中隔离观察人员外出走动,会及时劝导;且工作人员每两天做一次核酸采样,一般次日能出核酸检测报告,没有太大顾虑。


↑隔离点管理服务人员间距一米排队做核酸检测

0224小时值守,分组提供全方位服务


目前,这个隔离点共有155名集中隔离观察人员;包括陈慕珊在内,共有40名隔离点管理服务人员为他们提供健康监测与各方面的服务。


这40人的工作组由区派处级干部黄光明担任负责人,其中有8名医护人员,若干名消杀组、安保组、清洁组、办公室成员及网格员。


他们24小时轮班值守,及时关注隔离人员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尽量满足集中隔离观察人员的合理需求,帮助隔离群众平稳度过隔离期。


记者从莆田市卫健委获悉,截至9月18日18时,全市隔离点共97个,共10808间隔离房。每个隔离点的管理人员配备,都如城厢区这个隔离点,按照隔离对象的数量,按规定配备管理服务人员。



↑隔离点各楼层监控

03隔离人员出现发热,第一时间上报


在隔离点的管理服务人员当中,医疗人员是“前线中的前线”。他们每天会到隔离区为每一位集中隔离观察人员检测健康状况,包括体温监测、十大症状排查、核酸采样,以及对特殊人群的健康排查。


对于隔离点的工作组成员来说,最紧张的时刻要数,隔离人员身体出现紧急状况,尤其是咳嗽、发热等疑似新冠肺炎的症状


而这样的情况在开设隔离点的第二天便遇到了。


↑陈琼英医生


隔离点医疗组医生陈琼英告诉记者,12日设点,开始接收观察对象,可13日下午4点左右,这个隔离点里最小的孩子——一个8个月大的宝宝就出现了鼻塞、流涕、发热等症状。


“我们马上上报区指挥部,区卫健局立即派负压救护车将孩子转运到城厢区医院诊治。所幸,初步诊断是急性支气管炎,对症处理后,返送回我们点。目前,(孩子的)病情稳定。”陈琼英医生说。

04细节入手,做到“隔离不隔心,隔离不隔爱”


身体监测之外,还注重心理健康疏导。尤其是,隔离点的155名集中隔离观察人员中有几个特殊人群,包括城厢区某中学的20名学生,1名孕妇及2名聋哑人等。这个隔离点的做法是做好细节,润物细无声地让集中隔离观察人员及家属安心、放心,互相配合,同心抗疫。


“20名大概14岁左右的学生刚入住的那一天,我们就给他们写了一份信,疏导紧张情绪,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这个环境。好在这些孩子年龄没那么小,情绪都比较稳定。”陈慕珊告诉记者,工作组成员还第一时间与学生家长们建微信联络群,随时沟通情况。


↑隔离点办公室写给同学们的一封信


记者通过微信群里的聊天对话,感受到了工作人员与集中隔离观察人员及家属“隔离不隔心,隔离不隔爱”。


在微信群,沟通的内容事无巨细,包括孩子需要充电线,上网课时网络不稳定,家长要给孩子寄送东西等等。隔离点办公室另一位负责人翁超晖负责对接,不厌其烦地一一回复,并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比如,把自己的充电器先给孩子;比如,马上联络工程部维修网络,同时协调资源,赠送给孩子流量包等。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微信联络群里的聊天透着满满的爱


记者了解到,工作组还十分有心地把班主任也加进联络群,保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及时把孩子们需要的学习材料,消杀处理后,送到孩子们手里。


“另外,隔离房间都有固定电话,我们工作人员每天都会给孩子们打一个电话,关心他们,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需要。”


对于集中隔离观察人员的日常饮食问题,一般由送餐工作人员将一日三餐送到每一位隔离人员的房间门口,敲门提醒大家出门领餐。


↑工作人员给集中隔离观察人员送餐


考虑到2位聋哑人的特殊情况,且不太会用智能手机,入住前事先告知他们,每到饭点,送餐工作人员会通过备用房卡开门,示意他们,餐已送到,可以出来拿餐;医护人员则通过手势或书写文字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对他们进行健康监测。


对于孕妇、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会根据需要提供所需饮食。


密接者与次密接者,是本轮莆田疫情的一大群体。对这一人群的集中隔离,是整个疫情防控中不容许掉链子的重要环节,从细节入手,坚持有效的做法,织牢疫情防控网,福建一定能赢。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福建卫生报”微信公众号

发送词语:风险 | 获取最新中高风险地区名单

发送词语:核酸 | 获取福建九市一区核酸检测机构名单

↓↓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邓剑云/文、拍摄  周千艺/视频剪辑


编辑:小枫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往期推荐:




疫情期间,孩子发烧要不要去医院?家长需要看这几点


暖心!她在一线抗疫,同事们带上各自的孩子为她女儿送上生日惊喜


莆田隔离病房内患者现况如何?记者实地探访定点救治医院


每日30万例!福州有个省内县级规模最大的城市核酸检测基地


这位妈妈1天3趟,为核酸检测医护送冰块“他们和我的孩子一样,都在守护厦门”

微信搜一搜福建卫生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