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福建治疗两周后,全网爆火的“锅盔阿姨”传来新消息!多位医生道出抗癌秘诀

林颖 福建卫生报
2025-01-04


今天(8日)下午,

备受大众关注的

“锅盔叔叔”和“锅盔阿姨”

传来治疗新消息!



经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肿瘤血液医学中心的多学科会诊和治疗,目前身患乳腺癌的“锅盔阿姨”已顺利完成第一疗程治疗,转至骨科接受下一步治疗。


从刚来院时的忐忑难安,

到如今明确治疗方案后的尘埃落定,

“锅盔叔叔和“锅盔阿姨

脸上重新绽放出笑容,

带着希望一步一步向前走……


▲“锅盔阿姨”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使用辅助工具行走,并露出笑容


说起“癌”,“锅盔大叔一度不知如何开口


10月24日上午,省立医院为刚入院的“锅盔阿姨”组织了多学科会诊。专家们查看“锅盔阿姨”此前的就诊材料,在深入分析讨论后,制定了下一步诊疗方案。


▲省立医院团队为“锅盔阿姨”会诊


彼时,在病房走廊外的“锅盔叔叔则眼圈泛红。两个月前,阿姨因摔倒而骨折,随后,医生在检查中发现阿姨患有乳腺癌。看着无法站立的妻子遭受乳腺癌的二重打击,叔叔始终表情凝重,而这一切,他却不敢在爱人面前表现出来。


“为什么偏偏是我?”在癌症降临前鲜有人做好准备,“锅盔叔叔也不例外。但随着治疗开展,看到妻子下肢疼痛的缓解,胃口好转,身体指标逐渐变好,叔叔的心理包袱也逐渐卸下,此时,他更愿意通过媒体,分享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不要“谈癌色变”!


“抗癌18年,身边很多同学都已经走了”


实际上,“锅盔叔叔一家的经历,何尝不是万千重病患者家庭命运的缩影?慌乱、迷茫、崩溃、无助,也许是每个患者和家属面对癌症时,最常见的心态,甚至不乏有些人抱着“小疾无需治,重疾不可医”的悲观念头,任由消极情绪蔓延。


然而,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治疗手段日益精进且多元化,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生存期正不断刷新预期。在省立医院肿瘤医学中心,“抗癌明星”王大姐就曾激励着众多病友


但凡与王大姐有过交集的医生,无不印象深刻于她那洪亮的声音、爽朗的笑声,以及与人交谈时流露出的乐观,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竟已与晚期肺癌抗争了整整18个年头


尽管在2006年遭遇肺癌胸壁骨转移的挑战去年又添肠癌的新忧,但在外科手术、靶向药物、放疗、化疗以及姑息治疗等综合疗法的精心呵护下,王大姐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笑对病魔。


“退休以后,与癌症的斗争便成了我生活的重心。记得当初医生曾断言我时日无多,可能难撑过半年。如今18年过去,一些老同学都已不在人世,而我依然能品味美食,自理生活,无忧无虑。不久前,我还踏上了前往俄罗斯的旅程,心中满是满足与感激。在我看来,癌症,或许并没有众人想象中那般恐怖与不可战胜。”王大姐的话语,是对生命力量的最好诠释。


罹患癌症≠宣判死刑


“将罹患癌症等同于‘宣判死刑’,或将骨转移视为‘病入骨髓’,无药可救,实则是一种广泛流传的误解。诸如王大姐这样的骨转移病例,在我们科室屡见不鲜,但他们并非没有治疗的希望。”肿瘤血液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刘振华阐释道。
事实上,针对肿瘤治疗,临床已有多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甚至原本预期生存期仅半年的肺癌骨转移患者,在精心管控的综合治疗下,多数人能够见证生命的奇迹,生存期延长至三年以上,甚至超越这一期限。

“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我们需树立正确观念:即便某些疾病难以彻底根治,但并不意味着无法有效控制或改善其进程。尤其在当今这个新药研发迅猛、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众多曾被视为无解的晚期癌症,通过放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尖端手段,已能使部分患者实现长期带瘤生存。”省立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巧说。


同样,面对重病来袭,患者及其家属更应深化对疾病的科学认知,削减不必要的恐慌情绪。每增添一份了解,心中便多一份宁静,治疗之路亦将因此更加光明,充满希望。


▲医生团队查房时与“锅盔叔叔”一家交流


肿瘤治疗新模式让治疗之路更顺畅


更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肿瘤的治疗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多学科联合会诊(MDT)的新模式,打破了传统学科间的界限,让众多身心俱疲的肿瘤患者免去了在内科、外科、放射科、影像科等多个科室间奔波之苦。


“以锅盔阿姨的治疗为例,在刘振华主任的精心组织下,肿瘤内科、乳腺外科、骨科、放射科、病理科等领域的专家们通过全面而细致的评估,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最适合她的治疗计划。这一举措,无疑让她在后续的治疗道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陈巧副主任医师感慨。


不仅如此,住院期间,医务志愿者们还陪她顺利完成各项检查。护理人员们也通过心理疏导、植物芳香疗法、呼吸正念引导等方式改善阿姨紧张情绪,舒缓压力。正是这些日常的倾听与人性化的关心,让她逐渐摆脱了对肿瘤的恐惧,以更加坚定的信心面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医护团队查房时,指导“锅盔阿姨”下床行走


抗癌秘诀:信任医生,对症治疗


在是否向患者透露重病实情的问题上,许多家属往往选择隐瞒,生怕这一消息会击垮亲人的心理防线,造成长远的心理创伤。


然而,在省立医院肿瘤血液中心治疗随访的70岁的肺癌晚期患者李阿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治疗才是战胜病魔的关键


面对癌症的侵袭,李阿姨并未陷入悲观绝望的深渊,反而将癌症治疗视为与慢性病治疗无异。她积极参与治疗方案的讨论,主动学习疾病相关知识,与医生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如今,她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每天都能像往常一样外出散步,享受生活的美好。



“事实上,许多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担忧与误解,往往源于对医疗行业的不了解以及信息的不对等。而打破这一困境的钥匙,正是医患之间的信任我们希望让更多人认识到‘癌症是种慢性病’的理念,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快乐地生活下去。”刘振华的话是对所有癌症患者的鼓励与启示。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林颖

通讯员:陈钰涛


编辑:李子

审核:黄美辉、陈静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福建卫生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