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识】一个台湾数位人文学者的贺词

項潔 零壹Lab 2022-10-08


項潔

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出版中心主任。


數字技術和新媒體已經走入我們的生活幾十個年頭了。然而,要走出一條數字技術和人類思維之間的兼容之路,在反思的基礎上進行學術創新,絕非是一件朝發夕至、一蹴而就的事情。近年來我念茲在茲的追求,便是如何讓資訊科技能夠在人文研究中扮演更為積極、甚至是超越期待的角色。因此,裹夾着新媒體東風、深具開拓自覺的『零壹Lab』的出現,讓我倍覺驚喜與期待。


我是一位資訊科技學者。1995年我開始規劃並執行臺灣大學的臺灣史料與藏品的數位典藏工作,這也是在技術上,將新的科技媒體與傳統類型史料結合的開始。這項工作進行十年後,我們累積了相當數量的高品質的數位史料,但是我的不安也越來越深。我開始思考,到底如何才能運用資訊科技,在龐大的數位史料基礎上從事歷史學的學術研究。閉門造車一年多後,才發現在國際已經隱隱約約有一個類似的學問浮現,這就是『數位人文』。近十多年來,我找到了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均是被數位人文所隱含的可能性深深吸引,也做了不少相關的研究工作。


但是數位人文需要的資訊科技到底是什麽?或者說,怎樣的資訊科技才能讓歷史學家充分發揮大量數位史料的潛力而做出不一樣的研究?這是多年來一直縈繞在我頭腦中的問題。拜多位歷史學家所賜,我漸漸開始理解歷史學家想問題的思路:他們希望大量、全面、深入地佔有史料,同時透過分析解讀史料,能夠演繹和推導出創新的知識。我和我的同事們這些年建構的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THDL)和其他的數據庫,其中重要的精神,便是透過標記史料中的重要元素。在我們的數據庫裡提供各種分析的方法,讓學者除了檢索之外,更可以快速的鳥瞰、觀察並分析大量史料間隱藏的脈絡。


這樣做的道理,是因為在我看來,數位史料的挖掘和呈現,無論如何强調其『前無古人』的數量和規模,也不能取代歷史學家演繹的能力。但是透過對於文本中時間、地點、人物、關聯性的要素的編排和分析,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學者們曾經皓首窮經、孜孜以求的史料,按照特定邏輯和條理重新排列。透過這一過程,極大地縮短了學者直視、觀察和解析史料的過程,無異於將千丘万壑的道路,化成了一條通衢。『千里江陵一日還』亦將不再遙不可及。


將巨量資料以新的方式呈現,絕不僅僅是時間縮短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何挖掘文本中的脈絡和重新解釋。歷史學家著重的知識創新,不僅僅是貼近史料的原貌,更希望在此基礎上進行知識創新,求異是其知識上的追求。文本中的脈絡呈現,不止包括更具靜態性的時間、人物、地點等資訊,更有人物之間的彼此關係、文件之間的傳遞關係、契約之間的買賣關係等等關聯性因素,將這些因素連綴起來,歷史學家可以觀察和解析的角度,便會大大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峰』,亦將不再是虛言。


我的經驗當然只是局限在台灣數位人文界這樣一個有限的領域。不過近年來透過每年度由台灣大學等機構舉辦的國際數位人文會議,我也深深意識到,大陸數字技術和新媒體的發展,有關數字科技和人文關係反思的研究,已經逐漸積累了深厚的研究基礎。不少年輕的學者投入到了這一領域的研究之中,頗帶動了一股活潑而迅猛的風潮。屆時,便不止是『我見青山多嫵媚』了,而且可以自信地說,『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期待『零壹Lab』成為引領風潮的弄潮兒,期待未來華文學界數位人文研究的成果蔚為大觀。


(項潔老师主持开发的数位典藏网站)


END


责编 / 陈静 陈夏辛 顾佳蕙 彭玮 桑雨茜

美编 / 傅春妍


零壹Lab

记录数字媒介之日常

反思科技与人文精神

长按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