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2017年中国R语言会议“数字人文”小组
会议名称:第十届中国R会议(北京)
会议时间:5.19-5.21
会议地点:北京 清华大学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统计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商务智能研究中心、统计之都
协办单位:狗熊会
中国R会议(The China-R Conference)始于2008年,由统计之都(Capital of Statistics,COS)主办。会议旨在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分享平台,让更多人了解、使用、推广、发展统计学方法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R会议起始于R语言的讨论,后来兼容并包,积极走向更广义的数据科学领域,聚各领域的学术专家、业界精英、技术大咖于一堂,使各界参会者都得到了充分的交流。作为国内最大的数据科学会议,R会议已免费服务数万参会人员。2016年,第九届中国R语言会议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西安、武汉六个城市分别举办。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北京会场参会者逾4000人。今年将迎来第十届中国R会议。
本届中国R会议首次设置“数字人文”组。零壹Lab特此刊载相关会议日程与会议摘要,以饕各位。
数字人文组会议日程
R03:人文数据(20日上午,6C201,主席:陈静&徐力恒)
陈静:计算与人文:作为新领域的“数字人文”
王成军:network diffusion: Simulate and Visualize Network Diffusion
郑文惠:情感现象学与色彩政治学──唐诗色彩词的数字人文研究
王涛:群像的描绘与类型的分析:用数字工具挖掘《德意志人物志》
邱伟云:词汇、概念、数字:文本探勘技术于中国近代观念史研究中的应用与实践讨论:专题讨论
计算与人文:作为新领域的“数字人文”
陈静(南京大学)
时间:8:30~9:00
邮箱:cjchen@nju.edu.cn
简介:陈静,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Rice University 博士后。主要研究兴趣为:文化与媒介研究、数字人文、新媒体艺术。
摘要: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源于“计算人文”(computing humanities),是近20 年来兴起的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研究主题从中世纪手稿的文本分析、历史文献主题挖掘、元数据框架、诗歌分析到计算机游戏、艺术品风格分析等,其参与主体包括艺术家、人文学者、社会科学家、统计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地理专家、软件工程师等。数字人文主要关注的是在当今信息社会语境下,在知识生产方式及知识进行转型的重要时期,如何解决新出现的人类社会文化问题,或者通过新的研究方法、路径和工具对人文学科的进行再认识、再研究和再挖掘。本发言将主要从“计算与人文”的关系对“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进行简要说明,并在此历史框架内,结合具体个案对统计学方法、自然语言分析、主题模型、社交网络、HGIS、Python、R 语言等数字人文学者常用的分析方法或者工具对人文研究的作用和影响进行说明。
network diffusion: Simulate and Visualize Network Diffusion
王成军(南京大学)
时间:9:00~9:30
邮箱:wangchj04@126.com
简介:Cheng-Jun Wang is currently an 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 in the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He is the director of Ogilvy Data Science Lab, and also a research member of Computational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ory and Web Mining Lab. His research on computational communication appears in both SSCI and SCI indexed journals, such as Scientific Reports, PloS ONE, Physica A, Cyberpsychology.
摘要:network diffusion, a R package which can help simulate and visualize the network diffusion. https://github.com/chengjun/networkdiffusion Network diffusion research focuses on how network structure exerts its impact on the diffusion process. The networkdiffusion package would help you simulate amd visualize the most simple network diffusion with R. The algorithm is quite simple: Generate a network g: g(V, E). Randomly select one or n nodes as seeds. Each infected node influences its neighbors with probability p (transmission rate, ). Slides: http://chengjun.github.io/network-diffusion
情感现象学与色彩政治学──唐诗色彩词的数字人文研究
郑文惠(台湾政治大学)
时间:9:30~10:00
邮箱:wenhuei_cheng@yahoo.com.tw
简介:郑文惠,台湾政治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主编中国近现代思想及文学史专业数据库(1830-1930)、《东亚观念史集刊》、《革命•启蒙•抒情 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思录》等。著有《文学与图像的文化美学 想像共同体的乐园论述》、《诗情画意 明代题画诗的诗画对应关系》、《钱选》、《王绂》、《中国书道传习汇编》等书,及古典诗歌、文学与图像、遗民诗画、汉画、晚明版画、近代画报、近代小说、文学地景与记忆认同、世变与乐园、观念史、数字人文学等论文。现主持「世变与文心∕画像∕书体──东汉末期价值逆反与文化再现」与观念话语行动:数位视野下中国∕ 台湾多元现代性研究」、「新∕旧」的激变与交锋:中国现代性形成的数位人文研究观念、科技部个人型计划与整合型计划,及「中国认同与现代国家的形成」、「中国近现代思想及文学史专业数据库(1830-1930)」教育部迈向顶尖大学计划。曾任哈佛大学、莱斯大学、海德堡大学、捷克国家科学研究院、日本关西大学、国际日本文化研究院、韩国江原大学、韩国翰林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等有关叙事文学、书法文化美学、文学与图像、遗民诗画、从遗民到后遗民的时间地理政治学、桃花源历史地理政治学、视觉文化与中国近现代画报、中国近现代报刊与文化研究、观念史、数字人文学等讲座或演讲。
摘要:作者:郑文惠*、余清祥**、颜静馨***、刘昭麟****、邱伟云*****
摘要:本次演讲主要以台湾政治大学历史与思想数字人文实验室团队近年来以数字技术进行文学文本研究之重要成果与未来开展为内容。以古典诗歌作为数字人文方法实践之场域,主因于中国古典诗歌大多以具体可感的形象描摹抽象的心理情感,亦即诗歌中一个个词组,几乎是传达诗人心理情感的一个个意象,承载了象征诗人心理情感与思想观念的意义系统。而诗人在独特的身体感知中,以诗歌的修辞技术,标记出本己的思想情感,呈显为独特的诗歌风格,从而蔚为一代的记忆表征,也积淀了世代间不同的思想价值与文化风俗。2015年,我们借用高分子化学的“分子链”概念,施作于诗歌的意象丛及主题研究等,借由数字技术尝试从“句链”中勾勒出色彩词在诗歌中的构词,及其出现位置与对仗词、搭配词,考察其中所透显出的情感现象学与色彩政治学。2016 年,我们纳入颜色词的同义字,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结合R 进行文本探勘,运用统计理论模型,更为全面且深入地研究唐诗颜色光谱学。大体而言,唐诗颜色光谱学除与诗人个人独特的联觉通感、视觉想像、心理情感与感觉结构息息相关外,还涉及佛道宗教信仰、经世与隐逸思想、园林文化、祭典仪式、身分地位、染织技术、彩绘技术、化妆术…等等,从中不仅可掌握诗人独特的颜色修辞与诗歌主题风格的关系及其深层的颜色心灵光谱,也可深入理解透过各期唐诗多重性的颜色光谱所开展的隐喻系统,及所表征不同时期宗教、思想、技术、政治、经济、阶级等社会文化的变革。2017 年我们将尝试拓展可纳入句链结构的元素,以“色彩词”为对象,将古典诗歌重要的声、律与前述技术成果结合,探索声音在诗歌中如何与情感、意象互动,而数字技术又能为深具传统的古典诗歌研究带来怎样的风貌,此为本团队系列研究未来开展的方向。
* 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通讯作者)
** 台湾政治大学统计学系教授。
*** 台湾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生。
**** 台湾政治大学资讯科学系特聘教授。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
群像的描绘与类型的分析:用数字工具挖掘《德意志人物志》
王涛(南京大学)
时间:10:30~11:00
邮箱:t.wang@nju.edu.cn
简介:会编程的历史学家
摘要:“历史学的数位转型”是大势所趋,它将在宏观层面影响历史学的整体面貌,在微观层面改变个体史学研究者的工作方式。在中文学术圈数字人文方兴未艾,但这种思路与方法主要被用来研究中国问题。中文学界从事世界史研究的学者鲜有涉猎数字人文的佳作。本课题是运用数字人文工具研讨世界史问题的一次有益尝试:以德意志学界重要的人物传记参考书为蓝本,对历史人物进行了群体与类型的研究。传统的人物研究也以个体传记为主,本课题开创性以德意志群体人物为研究对象,并且主动运用数字史学的观念与方法,力图在德意志人物传记的研究中发现隐含的问题。本课题的具体应用,将拓宽我们对德意志历史的认识, 加深我们对欧洲文明的理解;同时,我们在新工具与新思维的具体运用中结合历史问题的分析,不仅能够对传统结论提出改进意见,也能够在学术实践中对数字史学的技术进行评判,从而推动数字人文的发展。
词汇、概念、数字:文本探勘技术于中国近代观念史研究中的应用与实践
邱伟云(山东大学)
时间:11:00~11:30
邮箱:brianacwu@163.com
简介:邱伟云,博士,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台湾政治大学历史与思想数位人文实验室成员。
摘要:关键词、观念史与概念史研究法,皆以辞汇为研究对象,关注辞汇自身及其在修辞结构乃至于话语系统中的变化状况,为人文学领域中着重辞汇研究的一套人文研究法。自然语言处理与文本探勘方法,亦以辞汇为研究对象,着重于辞汇撷取技术以及辞汇在文本脉络中的视觉化呈现,及核心词汇与其他关键词共现互动现象,为资讯科学领域中着重辞汇研究的一套数字研究法。从上述两套分属人文与资科领域之研究法说明可知,两套方法都共同关注辞汇,因此产生了跨领域协作研究的可能,也使数字技术得以与人文研究产生对话空间,因此关键词/观念史/概念史研究法的数字化转向,可说是百花齐放的数字人文学发展中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本次演讲正欲以过去结合文本探勘技术与中国近代观念史研究的诸多案例,说明数字技术如何协助人文研究?人文思维又可提供数字技术哪些思考方向?数字与人文该如何搭配才能进行协同研究?报告将以几种已运用于中国近代观念史研究上的数字人文方法为例,说明这些方法的操作过程及其优点,以及人文学者在数字人文协作研究过程中怀有哪些疑问?遭遇哪些难题?还希望有什么突破?对于未来发展前景有何期待?以上即是本次演讲的主要内容所在。
零壹Lab将报道会议内容和讨论情况,请持续关注本公众号!
END
主编 / 陈静
责编 / 徐力恒 顾佳蕙
美编 / 傅春妍
零壹Lab
记录数字媒介之日常
反思科技与人文精神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