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撞机 | 从“梗”到“花名”,粉丝文化的“黑话”形成初探
HEIHUA
按/语/:
从《互联网大厂黑话大全》引发的全网共鸣与调侃,到“内卷”之流的学术术语的频频出圈,互联网中对于各个子行业的“黑话”讨论形成了一道有趣的文化风景。其实,从对话双方共同界定的专属词汇,到构成学术共同体的“词典(Lexicon)”与“学科母体(Disciplinary Matrix)”,甚至形成民族或文化独特记忆的某种所指符号,“黑话”无时无刻充斥着我们的日常,构成我们生活的意义空间。然而作为一种叙事逻辑,“黑话”是如何在各种实践中生产和流动的?它对于社会动员与连结又有怎么样的或消解或建构的动力?在这里,佳蕙以粉丝文化作为切入口,介绍了粉丝文化内部从“梗”到“花名”的这一清晰的“黑话”发展脉络,以及其在粉丝群体内部的独特动力机制。在当今的语境下,对于我们理解当前互联网中各个子行业泛滥的“黑话”与社会结社,提供了一个独特而生动的案例。
当提及“黑话”和“梗”时,我立刻想到2019年,选秀节目《Produce 101 X》的播出使得豆瓣的“Produce404狙组”(以下简称狙组)给选手取了丰富多彩的“花名”。起初是为了组员不掉皮(指不暴露粉籍)地狙(指吐槽和批评)选手。随后,因为过于有趣,这些花名逐渐流入各个韩娱(韩国娱乐圈)组,也跨平台地传播到微博。通过花名讨论选手,以及由其衍生的相关产出,一时成为观众在节目内容本身之外的乐趣。随着节目的结束,狙组转为私密组,但这些花名却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力,依旧在韩娱语境内广泛流传。
与之相关的,近两年韩娱各组为几乎每一位被讨论的爱豆(idol)创造了花名,通常以组合花名+个人代表字构成个人花名。花名的取名方式多种多样。比较基础的是用数字表示年龄顺序,如组合Tomorrow X Together(TXT)的成员花名有“档1”,“档2”等等;或是通过成员在组合中的定位来标识,如组合Stray Kids成员花名有“迷唱”,“迷队”等等。
而比起传统的取名方式,另一种受欢迎的方式是用组合及成员特定的“梗”来构成花名。上述例子中,花名的前半部分即来源于组合的“梗”。TXT因为与纯文本文档的扩展名相同,因此组合花名为“档”。而Stray Kids直译为迷路的孩子们,因而简称为“迷”。
在此之上,进阶版本的花名则建立在对组合和成员相当程度的认知之上。换言之,花名建立在更为复杂和细分的“梗”之上。如组合Seventeen的成员李硕珉花名为“次十环”,“次”代表被称为次世代男团的Seventeen,而“十环”来源于他在偶像运动会射箭比赛中射中了4个十环。更复杂的又如,组合EXO的成员边伯贤花名为“地光”;“地”代表对EXO被称为天团的自嘲,天的相对即为地;而“光”来源于组合出道时成员的超能力设定,边伯贤的设定为操纵光。
已很难考证这种以“梗”作为基础而创作的花名最早是如何出现的。但可以明确的是,这种花名已经成为韩娱各组的通用语言,可以被认为是韩娱内部的“黑话”的组成部分。人们在进行讨论时已几乎不用爱豆的真名/艺名,而是使用花名来指代。花名从对部分人的代称,成为每个爱豆必须有的标配。对于新生团体而言, 花名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已经成为了比姓名更重要的指代符号 ,被用于给潜在粉丝科普。
很难追溯最初的取名者们意图究竟为何,因此他们的主动性也很难追溯。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如同上文所指,为了 避开粉丝进行更含蓄隐晦的吐槽 ,或者是 微博防搜的变体 。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花名影响力的扩大,花名的取名者正变得愈发主动,取花名的行为也变得更为公开。这成为了一种身份的标识。能够创造花名,代表取名者对爱豆“梗”的充分了解,这表明他们是爱豆的忠实粉丝/反对者,概括而言即是密切关注者。
而能理解和使用这种花名的人,也同样能以此证明他们是爱豆的密切关注者。因为花名要求一种高程度的认知。需要对组合与爱豆的“梗”有充足的知识,才能读懂这些花名,明白这套“黑话”的指代意义。这种 创造 , 理解 ,和使用 是爱豆关注者群体进行 相互识别 的方式。其表达出的不言而明的含义即为,他们都是这个特定群体的一部分。而对于有意愿被吸纳进这个群体的人们而言,能读懂花名也意味着进入了这个语境。在此之后,无论是单纯的阅读,或是使用,乃至创造新的花名,都是在这个群体内部的活动。
在这样的互动情景之下,花名更是充当了一种 过滤机制 ,保留的是可以被,且愿意被这个特定群体同化的人。这能够保证整个群体具有一定的紧密性,在此之上形成一种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对一个小众文化圈子应对外界压力非常重要,因为它兼具逃避和对抗的作用。通过在小圈子里用花名“ 圈地自萌 ”的方式,这个群体试图隔绝与其他群体的交流碰撞,以此来逃避可能受到的压力和攻击。同时,通过公开展示一种只有内部成员能理解的话语,这个群体主动划定了一种 区隔 ,向外表达出一种拒绝被同化和改变的态度。
通过花名,即通过“梗”和“黑话”,来严格划分和区隔特定群体只是黑话体系作用的一部分。事实上,在网络群体中,与区隔同时存在的,是由于“梗”和“黑话”的广泛传播而 自然形成的不同群体间的连接 。如前文所述,当花名被创造出来后,它便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力。如本文开头所举的例子,狙组所创造的特定的花名从一个封闭的小组传播到了更多的小组和平台,使得这个节目的观众和更广泛的韩娱群体产生了连接(尽管在这个例子里,节目的观众和广泛的韩娱群体本身存在一些重合)。之后这一部分特定的花名又被纳入了韩娱花名体系,构成了韩娱黑话的一部分。
进一步考察,韩娱的黑话体系和内娱的黑话体系也是相通的。虽然“梗”属于具体的人物和事件,但是基于梗形成花名构建黑话的原理,黑话体系运行的机制却是相同的。因此,尽管关注的明星不同,内娱和韩娱群体习得对方话语体系并不困难。人们通过知道梗,读懂花名,了解黑话系统来成为一个特定群体的成员,然后利用这种知识在另一个群体内通过黑话系统习得花名,了解属于这个群体的梗。通过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这种“梗-花名-黑话“的系统使得不同的群体有了进一步融合的可能。
评论
认真读完了佳蕙的这篇“梗-花名-黑话”这篇科普,非常赞同关于“圈地自萌”部分的论述,尤其是关于区隔与被区隔、抵抗与凝聚力这样的动力机制的解释。这里的分析也让我回想起博士阶段曾仔细读过的Henri Tajfel的社会身份/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尤其是用于诠释社会身份/认同形成过程和推动力量的理论模型:social comparison (formal differentiation) - social categorization (categorical discrimination) - social identification (social identity)。看起来非常机械,但套在类似饭圈黑话这样的案例上,又体现出它简单粗暴的解释力。
不过,我想补充的一点,也是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梗/花名/黑话”的运转是否可以被视为象征资本的生产过程?每一次黑话的发明、每一次在新黑话周围“自动”聚集实际上都是以微观社会动员为表征的象征资本的流动甚至增殖?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或者部分成立,当我们把这个思路与Tajfel的社会心理学分析结合起来,可以得出什么新的结论,或者至少开启哪些新的思路?比如,倾向于不断细分和不断区隔的饭圈内部的象征资本究竟是附着在怎样的载体之上?在不同的小群体和圈层之间,象征资本是如何流动的?
——吴维忆
⚙
主编 / 张家伟 吴维忆
责编 / 张家伟
美编 / 张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