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品极致创造
日本马路村:1000村民创造2亿元产值
马路村坐落在一个山坳里,被1000米级群山环绕与外界隔离,森林覆盖率为96%,其中,国有林占75%以上。
据说在很久以前,这个村落曾经依靠卖树富得流油,一棵树可以卖100万日元。但是1979年开始,政府立法保护生态,村民也断了财路。村里的人也从原来的3000多人骤减为不满1000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6人。
连服务网络遍布日本各个角角落落的大小配送公司,都曾嫌马路村的交通实在不便,一度没把这个小山村列入他们的服务网络。
砍伐树木的方式行不通,村子又偏僻得无人问津,马路村的生存之路该如何走下去?
马路村的水源完全无污染,村里唯一能种植的特产——柚子(香橙,韩国引进的品种)成了村民保护村子的一根救命稻草。而谁都没有想到,柚子不仅振兴了这个村庄,还让马路村成了日本鼎鼎有名的富裕村,创造出一年2亿多人民币的业绩。
马路村能存活下来,其中两个人,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是村长上治堂司,一个是农协会长东谷望史。1970年代,他们俩在面对村落生死存亡的转型节骨眼上,一起带领全村“伐木工”转型向“六次产业创业者”:种有机柚子,再组织村民把柚子进行深加工,制造柚子果酱,柚子饮料,柚子汤料等,同时修温泉民宿、农林产物直卖所,吸引东京、大阪等大城市消费者来马路村游玩,体验式消费。
刚开始,马路村的产业起步并不顺。不知道为什么马路村产的香橙形状不好,无法作为水果投放市场。那该怎么办?发展柚子的二次加工成了马路村作出的再一个重要决定。从柚子的采摘、筛选、清洗开始,到榨取、提炼、配制成品,一直到最后的包装、销售所有程序都是在马路村内进行的。
1975年开始马路村用柚子来加工果汁、果酱,并尝试着生产柚子味噌等加工食品。
1988年开发的“畅饮马路村”香橙果汁大获好评。这是一罐10%柚子汁+90%水制作的原味果汁,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添加物,柚香浓郁,口感甘甜。从这时开始,村营事业走上发展的快速道。柚子产品的销售额在1980年还只有3000万日元。
当“畅饮马路村”获得《日本101村展》最佳奖,1988年一举突破1亿日元。截止到2015年,全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
把单品做到极致,种的时候达到有机,加工的时候毫无添加体现原味道,包装还很有创意,营造“单品冠军”思维。马路村人以最执着的匠人之心,死磕单品,并将单品做到极致,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的农创单品。
目前“马路村”的柚子再加工产品,除了“畅饮马路村”,还有柚子果酱,柚子汤料等等供顾客做更多的选择。除了这些食品之外,马路村的“柚子”还伸向了另外一个领域——化妆品。
在加工柚子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柚子皮,籽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正好成为了化妆品制作的重要原料。目前已经研制成功柚子香皂,化妆水,美容液等7种系列产品,命名为“umaji”品牌(马路村的英文标识)。
马路村现在已有一座完全依赖柚子加工废弃物为原料的化妆品工厂。马路村的化妆品研究和生产与高知大学医学部的研究小组共同开展,目前还在进行柚子籽油的医学应用研究。
粉丝拯救村落
有人问,马路村的成功密码是什么?上治村长回答:粉丝。只要有很多粉丝喜欢来马路村玩,喜欢买马路村的产品,马路村就能继续活下去。
从观光看,马路村似乎不算“很厉害”,每年到村的观光客人数也就大约55000人。但是,它的常年购买者即所谓铁杆粉丝约61000人,2015年总销售额超2亿元人民币。
马路村还有一个有趣又特别的“特别村民制度”,这是一个面向全球粉丝在线申请的制度,让全球粉丝都感受到村民一样的待遇。
马路村会给你寄来特别村民的住民票(相当于居民证),也会有马路村小报和马路村的产品,一起快递给铁杆粉丝们,向他们讲述村庄最近发生的事情。回到马路村只要出示居民证,随时可以去村长办公室和村长聊天喝柚子汁。通过持续的互动让铁杆粉丝们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就是马路村的一员,产生了马路村的故乡情结。
马路村跟粉丝互动的方式有意思吧?是的,马路村编辑出版社区报,宅配时,小报纸随着马路村产品一起跟粉丝见面,向他们讲述马路村最近发生的故事。
截至2016年5月31日,马路村一共登记了9862名来自全球的“特别村民”,其中友邦人士一共84名,其中中国1人。“将整个村落的形象跟商品结合起来销售”,简洁表述是“销售整个农村形象”,这可以说是对六次产业的精辟概括。
强化品牌意识
增加更多的柚子附加值,统一乡村形象,强化马路村美丽乡村品牌。
马路村在产品的生产上有着明确的品牌意识,广告、照片、海报、甚至销售用的小册子都有着统一的文体和宣传口号,不仅热情地推销马路村产的香橙,还真诚地推崇山村的生活。许多人不辞辛劳地慕名而来,就是为了到马路村来体验一下城市里早已忘却了的山村生活。
因为成功地树立了品牌。马路村和它的一系列的香橙产品没有昙花一现,而是持久地延续了下来。
除此之外,马路村还积极参加“日本最美乡村”活动,大力宣传乐在深山居住,充分享受大自然恩惠的山村生活模式,把它提升到文化高度来对待,吸引了一批志愿者前来体验生活,参与山村振兴活动。
如今,马路村每年要接待300多批考察和参观团组,还有许多来自城市的年轻人选择到马路村办企业就职,就连农协职员也有一半是外来人员,从而给小山村发展注入极大活力和新鲜血液。
旅日评论家莫邦富在点评马路村时说了句重要的话:马路村人把土气当作武器,勾起日本人的乡恋,获得很多粉丝,在10多年前的电话邮购时代,就累积20万客户。
日本大名鼎鼎著名的宝冢歌剧团前CEO森下信雄在其书《宝冢的经营美学》中说“怀旧与思乡等日本人特有的心里倾向”。原来,“乡恋”是马路村粉丝经济学的成功密码。
(作者:思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