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根 ▋百家姓之--揣氏 家族起源族谱

子东时间 2021-07-26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中华姓氏的起源,直溯到距今大约5000多年伏羲氏时期。


每个人一出生就传承了家族姓氏,它既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代号,也是血缘关系的符号。


百家姓溯源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妫姓,出自舜帝之后裔陈氏衍派分支之揣孙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陈氏,得姓历史悠久,是舜帝之后。舜帝本名虞重华,其子商均。在舜帝去世以后,商均认为自己没有治国之才,就传帝位于大禹。大禹即位,封商均于虞(今河南虞城),不久又移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商均虽然西迁,但他的后人虞思公却滞留在虞城,未再迁徙。舜帝为天子时,曾建都于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他的另一支后裔虞遂便定居在蒲坂附近的虞乡。虞遂的一支后裔被封于遂国(今山东宁阳、肥城一带),春秋时期被齐国所灭。商汤灭夏后,封虞遂的另一支后裔于陈(今河南淮阳)。商王朝统治了五个世纪左右,被周武王姬发所灭。周朝初年,商均的后裔遏父投奔周武王,担任陶正之官。周武王灭殷商后,正想寻找远古舜帝的后裔,得知遏父正是舜帝的后裔,便将长女太姬嫁与遏父之子胡公满为妻,仍封其地于陈,取代了虞遂之后的陈国,接续舜的香火。胡公满的子孙后来就以国名为姓氏,称陈氏,自此流传至今,胡公满也常被史书称为陈妫满。


从陈妫满之后裔衍派,产生出诸多姓氏,揣氏就是其中之一。其先为陈国之掌管土地丈量、商市度衡之官,因称“揣者”。“揣”,即“度”、“量”之意,后以官职称谓为姓氏,称揣氏,揣孙氏便是其后裔子孙之一,后皆省文简改为单姓揣氏、孙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

源于东胡族,出自库莫奚族莫贺弗部揣氏世家,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或鲜卑汉化改姓为氏。库莫奚族,简称奚族,源起于汉朝末期的东胡民族部落联盟,盛于隋、唐两朝之间,强为邻国,后合并为群臣,历八百余年,相为终始,后被匈奴民族击溃,分化为鲜卑族、库莫奚族、乌桓族、柔然族契丹族室韦族、蒙古族等诸多民族群体。在库莫奚族中,有辱纥主部、莫贺弗部、契箇部、木昆部、室得部这五个主要的部族群落。“莫贺弗”,本系东胡族系中酋长的称号,“木昆”为古女真语和今达斡尔语“氏族”之意,这些部落是由五个血缘氏族发展而来的,其中以部著姓的有揣氏、遥里氏、伯德氏、奥里氏、梅知氏。揣氏就是库莫奚族中一个具有显著地位部落的姓氏,为莫贺弗部大人,即酋长。在辽、宋、金时期及以后,该支揣氏与其他库莫奚族姓氏族人逐渐被契丹族、鲜卑族所同化,其绝大多数最后又被汉族融合,少部分揣氏族人则融入了蒙古族和后来的满族。蒙古族揣氏,曾一度称作吹霍克亲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而满族重的揣氏与蒙古族吹霍克亲氏同宗同源,满语为Cuihoki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揣氏、霍氏等。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人乌兰夫将军所领导的蒙旗保安总队中(蒙旗独立旅,内蒙古人民自卫军的前身,后整编为内蒙古人民解放军),即有该支揣氏族人,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

源于东胡族,出自前凉国张祚属下大将易揣之后,属于避难改姓为氏。前凉国,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地方割据政权,由东晋王朝的凉州大都督张寔所建,建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强盛时疆域有今甘肃、新疆及内蒙古、青海各一部分,从晋愍帝司马邺建兴二年~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元年(前凉张实永安元年~前凉末王张玄锡太清十四年,公元314~376年)历八主,共有国祚六十年。张祚,公元?~355年待考,字太伯,安定乌氏人(今甘肃平凉),前凉世祖文王张骏的庶长子。初为前凉国长宁侯,在前凉哀帝张曜灵执政时期任持节、督中外诸军、抚军将军、辅政。张祚自恃手握兵权而专横霸道,在东晋孝宗穆皇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前凉永乐八年,公元353年)废黜了张曜灵,自称大将军、大都督、凉州牧、凉公,之后在东晋永和十年(前凉和平元年,公元354年)称帝,改元“和平”,史称前凉威王,前凉国第六代君主。之后,追崇曾祖张轨武王,祖张寔为昭王,从祖张茂为成王,父张骏为文王,弟张重华明王。立妻辛氏为皇后,弟张天锡为长宁王,子张泰和为太子,张庭坚为建康王,张耀灵之弟张玄靓为凉武侯。


到了东晋永和十一年(前凉和平二年,公元355年)农历闰9月,宋混率军攻至姑臧城外,前凉王张祚欲抓捕居住在城内的张瓘之弟张琚及子张嵩杀之。张琚、张嵩提前得知消息,立即招募数百市民在城内四处扬言:“张祚无道,我兄张瓘大军已至城东,敢举手者诛三族!”于是百姓遂大开姑臧城西门接纳宋混之兵。前凉国的领军将军赵长见大势如此,就进入内阁招呼张重华之母马氏出殿,改立武侯张玄靓为前凉新主。忠于张祚的大将易揣遂引兵攻入大殿,镇压并杀了赵长等人。当时张祚按剑于殿上,大呼,叱左右力战抵抗宋混之军。然而由于张祚素失众心,当宋混率军攻入王宫后,军兵、百姓皆袖手旁观,再也没有人肯为之战斗,张祚遂为宋混之兵所杀。之后,宋混枭其首,宣示内外,暴尸于道左,城内百姓皆欢呼雀跃,高呼万岁,宋混以庶人礼葬了张祚,并杀其二子。宋混、张琚推举张玄靓为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赦境内。当时张玄靓始七岁。张瓘率大军至姑臧城后,正式推张玄靓为凉王,自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尚书令、凉州牧、张掖郡公,以宋混为尚书仆射。


据说,在前凉国的这场内乱之中,张祚的心腹大将易揣却趁乱杀出姑臧城,藏匿起来,改以名字为姓氏,称揣氏,其子孙后代世代相传至今,是为甘、宁、青一带的揣氏一族。

迁徙分布

今吉林省的吉林市、长春市、四平市柳河县,河南省的南阳市社旗县卢氏县沁阳县、三门峡市,北京市密云县,上海市,天津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伊春市大庆市、佳木斯市、汤原县穆棱市肇东市,辽宁省的沈阳市、锦州市铁岭市、葫芦岛市绥中县北票市,河北省的承德市、唐山市、石家庄市、秦皇岛市卢龙县迁西县迁安市昌黎县衡水市、张家口市、承德市、邢台市抚宁县香河县,安徽省的砀山县,江西省的九江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市、赤峰市翁牛特旗、巴彦淖尔旗,江苏省的苏州市,广西省,广东省,海南省,台湾省等地,均有揣氏族人分布。


字辈排行

黑龙江穆棱、辽宁铁岭揣氏字辈:“金荣玉……”


河北迁西揣氏字辈:“建起(贺)连之振玉云长广子金贤”。


历史名人

揣殿臣

(公元1930~1972年),辽宁沈阳于洪区马三家人。革命烈士。1949年10月参加工作,195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市公安局劳教大队民警、交通大队大东区队民警,牺牲前系交通大队直属队班长。揣殿臣自参加公安工作以后,坚持克己奉公,艰苦奋斗,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曾多次次获得“先进工作者”、“先进民警”等光荣称号。



1972年10月18日,他带民警曾中清、邱久恒两名驾驶三轮摩托车在沈抚公路上巡逻时,发现一辆机动车严重违章,司机不听劝阻驾车逃跑。为了维护法津的尊严,他当即决定,留下邱久恒就地执勤,自己驾驶着三轮摩托车和曾中清一道在后面追赶违章车辆。当摩托车行至沈抚公路二十九公里处丁字路口时,对面驶来一辆汽车突然向左转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的干钧一发之际,揣殿臣立即紧急刹车,但强大的惯性使车体继续向前猛冲,此时摩托车斗行将迎面撞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上,坐在车斗内的曾中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这面临生死考验的紧要关头,揣殿臣把生存的希望交给了战友,把死亡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他毅然地向右猛转车把,使主车前轮撞在大树上,车斗里的曾中清被甩在路边脱险了,可揣殿臣自己却被撞成了严重脑伤,经抢救无效,于当晚7:25光荣牺牲。为了表彰揣殿臣的英雄行为,经当时沈阳市革委会批准,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


揣树稳

(公元1937~今),河北卢龙人。著名地质学家。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北京经济函授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现任职于山东省地矿局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主要贡献:从事地质经济管理工作四十余年,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第六地质队工作期间,主持全队经济管理工作,参与重要技术经济决策,强化管理基础工作,为创建功勋地质队做出了重要贡献。调入省局以后,主持全局经济管理工作,主持制定全局性各种重要改革方案、中长期地质经济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各种重要改革政策措施,为山东地矿局在“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取得优异地质找矿成果和显著经济效益做出了积极贡献。著有《论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等文章,发表论文十多篇,获省、部级优秀社会科研成果三等奖三项。


揣成智

(公元1953~今),辽宁沈阳人。著名材料科学专家。留丹麦工学博士,丹麦聚合物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改性、结构与性能以及成型加工方面的研究。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系主任。


1985~1987在英国Bradford大学留学,在丹麦国家实验室丹麦技术大学留学,其余时间在天津科技大学高分子工程专业任教。主要研究方向:聚合物合金与高分子复合材料,聚合物材料的功能化料综合利用技术,药物缓释包衣材料,聚合物成型加工技术等。


揣吉贵

(公元1937~2004),河北秦皇岛人。原西安市公安局老干处处长。


揣朝元

(公元1958~1991),辽宁锦州人,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化工实验厂因公殉职。工亡之子揣宏喜辽阳人。


免责声明:本文只供参考。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温馨提示: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如有侵权或有其它问题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


长按上方图片,识别关注,方便查阅

点赞下方,在看分享,让家人知道根在何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