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华:纪念Martin Ravallion教授
Martin Ravallion是世界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多年来始终关心中国的低收入群体与扶贫政策。他与厦门大学邹至庄经济研究院陈少华教授在扶贫领域长期合作,并作为核心成员参加了陈少华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科重点项目相对贫困问题的研究。
Martin受邀参加原定于2022年9月厦大与盖茨基金会等合作召开的贫困与脆弱性问题的国际研讨会,后会议因故推迟。不幸的是,Ravallion教授于2022年12月24日因癌症去世,终年70岁。
Martin Ravallion,美国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经济系讲席教授,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世界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曾任世界银行发展研究局局长。曾任教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牛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巴黎经济学院等。主要研究领域为贫困问题与反贫困政策,已出版5本专著,发表250篇学术论文。2012年,获美国农业与应用经济学会(AAEA)John Kenneth Galbraith Prize奖;2016年,获马德里BBVA基金会Frontiers of Knowledge Award奖。
2022年圣诞节的早上,Martin的妻子告诉我一个最不想听到的噩耗,Martin已于昨日去世。一年来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Martin 因癌症去世,让我们悲痛不己。
Martin Ravallion是澳大利亚经济学家,他将贫困研究和扶贫政策的制定与评估作为毕生的事业。Martin一生发表了370篇文章,Google scholar给出他的论文被引次数高达8万3千余次,是名副其实的学术大师。但他为人低调,很少受到媒体关注。在贫困研究学术圈外,他的名字鲜为人知。然而你读到的每一条关于贫困的新闻都可能要归功于他,Martin让全世界都关注贫困(例如全球生活在每天1美元之下的人数)。当世界银行将其使命定为“没有贫困的世界”时,这里贫困的定义和衡量标准均源于Martin。
(https://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23/jan/07/remembering-martin-ravallion-superstar-australian-economist-who-made-poverty-his-lifes-workMartin)
几天来,我的前同事们写了很多英文纪念文字。为了让大家了解Martin对中国自始至终的关心,对中国及世界弱势群体的深切同情,对扶贫与发展政策的贡献,以及他对我们个人的影响,我也想写写关于他的回忆。
从我进入世界银行的第一天起,就在Martin领导下工作。Martin对我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他是我学习研究的导师、全球贫困监测工作的引路人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长达30余年的工作关系使我能近距离地观察和了解他,亲眼见证他重新定义了衡量与比较贫困的方法,解决了如何评估反贫困政策的效应,为减少全球贫困作出的巨大贡献。
记得在刚进入世界银行不久,我发现某个统计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数学表达形式。我兴致勃勃地去找Martin讨论,他仔细听了我的演算过程后问道:“这跟我们世界银行的业务有什么关系?对实际存在的理论以及发展有什么潜在的意义?当然,这可以证明你扎实的数学功底。”这番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也常常用来告诫学生。在Martin看来,做研究特别是致力于贫困及其政策的研究,并不是仅仅为了发表文章。一项优秀的研究,不但能发表于主要的学术刊物,得到众多的引用,更重要的是能对相关政策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千百万人民群众受益。
Martin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但对一般人他毫无学者的架子。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银行中国西南地区的扶贫项目经理Alan Piazza邀请我们承担项目的贫困监测和评估,使我们有机会十余次走访贫困地区,同贫困户座谈。Martin多次在中国举办讲座,讲解贫困测量,贫困监测和政策评估的关键问题。听众包含学术界、政策制定者以及一线扶贫与统计工作人员。讲座从北京到省市再到县里。令人惊奇的是,Martin能用简单的语言、生动的实例描述复杂的理论问题。很多基层工作人员碰到的具体问题,Martin都耐心地予以回答,并且纠正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90年代Martin与陈少华在中国农村调研
有一次在贵州的一个贫困县,吃饭时Martin和旁边的当地住户调查负责人交谈。Martin问:“你们如何计算你们县的贫困的人口?”那人回答说,用Martin法。Martin告诉他,我就是那个Martin法的Martin。那位统计局干部惊呆了,完全不敢相信这位跟我们一起访户调查,平易近人的Martin先生,就是Martin法的发明人,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
为了不增加基层的负担,我们的实地考察总是自带干粮。有次在山上吃完午餐后,大家各自或拍照或休息。而Martin默默地各处查看,捡起大家餐后丢掉的塑料袋。在20世纪90年代初毫无环保意识的贫困山区,Martin的行为给当地干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0年代Martin与陈少华在中国农村调研
有一次在贫困地区实地考察,我们花了近5个小时才到达一个非常贫困的村庄,入户跟村里的农民座谈。在回来的路上,Martin对我说:“坐在办公室里研究贫困、评估扶贫效果的研究者应该尽可能到基层详细了解这些贫困人口,了解扶贫政策和扶贫项目在基层是如何执行的,贫困户是否了解、欢迎这些政策和项目。我们所估计的每一个数据的后面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和家庭;我们所做的研究,如果能对这个国家的扶贫政策产生正面的影响,使得当地穷人的生活能够得到有效改善,那才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时任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和中国农村贫困监测的负责人王萍萍司长说:“他对中国反贫困政策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推动中国开展贫困监测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基础性、引领性的作用。‘马丁法’给确定和提高中国的贫困标准提供了经济学的依据,为中国集中力量消除绝对贫困作出巨大贡献。”
Martin对世界银行的研究人员,特别是年轻的学者影响至深。无论是私下讨论还是论文研讨会上,他的问题和建议总是直击要害。他能一针见血指出研究中的创新点与不足,并介绍前沿研究成果和近期发现。他的敏锐源于深厚的经济学功底。在长期的合作中,我观察到Martin用了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阅读其他人的文章或研究报告。当我们在参观考察的途中,他手上总会有一篇事先打印好的文章。到贫困地区出差,经常会遇到堵车或者飞机延误的情况,这个时候Martin就会拿出事前准备好的文稿。他总是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时间来阅读和写作,我常开玩笑说,我们阅读的速度都赶不上Martin写文章的速度。
自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布以来,Martin一直关注如何精准地设定国际贫困线,如何有效地考虑各个国家实际购买力的不同而造成的福利不同,并因此导致贫困标准的差异。长期以来,国际上不少人对世行的全球贫困标准和贫困监测有所质疑。有些人批评世行为了夸大自己的成绩,低估贫困人口,以此来表现世行扶贫的成效;另一些人则说世行高估了世界上的贫困人口,由此来争取更多资源。为了回应来自各方面的质疑,Martin提出建立一个在线的全球贫困监测系统,该系统结合方法、数据和结果为一体,可以让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在线计算详细的贫困指标和贫困变化。2001年全球贫困监测系统PovcalNet投入运行,满足了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立后国际社会对贫困估计日益增加的需求。PovcalNet使世行的贫困数据和方法变得透明,方便人们复制和监测世界银行的结果,并更好地了解方法和基础数据的局限性。与其他网络应用程序不同的是,PovcalNet不仅提供静态统计数据——预先计算的地区或国家层面的贫困和不平等估计——还允许用户在不同的贫困线或使用其他参数创建新的贫困衡量标准。从2012年到2019年,全球用户每年使用PovcalNet数百万次。PovcalNet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展示了Martin如何完善世行最重要的统计数据,以及开放研究和开放数据如何提高世界银行的公信力。这样的透明度,使得我们的研究经受了公众的监督和检验,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尝试。
Martin始终关心中国的低收入群体与2020后的扶贫政策。生病期间,他还为中国的扶贫研究界做在线演讲。他几次谈到想重新回到20年前到中国调查过的地方去看看。他非常支持我们退休后加盟母校厦门大学经济学科,还作为核心成员参加了我主持的国家自科重点项目相对贫困问题的研究。原定于2022年9月底在厦大召开的贫困与脆弱性问题的国际研讨会因故推迟,使我们失去了最后一次聆听Martin 讲课的机会。
我们有一份长长的合作研究计划,包括如何解决住户调查中高收入群体缺失的问题、公共资源配置对弱势群体的长期影响、中国城乡的低保及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对经济不平等的效用,等等。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有的我们已经准备了多年,有的正在着手进行,有些才刚刚开始。Martin的离去是国家贫困和发展研究领域的重大损失。纪念Martin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对贫困人群的深切同情,理论联系实际,以数据、证据为制定政策依据的工作精神……这一切将永远激励着后继者们。
Martin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活在我们正在进行的研究中。愿Martin的精神和影响长存!
本文作者陈少华是前世界银行发展研究局首席统计学家,现任厦门大学邹至庄经济研究院、经济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