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们每讲一句话都应发自真诚心,不虚伪、不应付、不自欺自人

2018-03-21 刘余莉教授 刘余莉学馆


《群书治要》讲座第14讲01节

全文2626字,阅读需7分钟


“致治之术,先屏四患,乃崇五政。一曰伪,二曰私,三曰放,四曰奢。伪乱俗,私坏法,放越轨,奢败制。四者不除,则政无由行矣。俗乱则道荒,虽天地不得保其性矣;法坏则世倾,虽人主不得守其度矣;轨越则礼亡,虽圣人不得全其行矣;制败则欲肆,虽四表不能充其求矣。是谓四患。兴农桑以养其生,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是谓五政。”(卷四十六 申鉴)


“致治之术,先屏四患,乃崇五政。”这个“致治”就是使国家在政治上,安定清平;前面的“致”就是达到,达致的意思;后面的“治”就是治事。如何使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这是每一个国家都希求的。而要达到政治清明的方法,就要先屏除四种严重的祸患,才能推崇五政。古人治国,懂得防卫毒箭,只要看到四种祸患存在,就知道很难推行仁政、德政和善政。所以“先屏四患,乃崇五政。”


那么这四患是什么呢?“一曰伪”,我们看到这个伪字,他的正面是诚,真诚才能够凝聚人心,一旦虚伪就会失去人心。那什么是真诚呢?曾国藩先生给“诚”下过定义:“一念不生谓之诚。”这个一念不生的状态,才是我们说的真诚。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放下了妄想、分别、执着的状态。不起心、不动念、不执着,无所求,无所待;众生有感就有应的状态。那么这个才是真诚。


我们看《老子》上,说了一句话:“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什么是“无为之事”?什么是“不言之教”?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他是作而无作,说而无说。这个就像叩钟一样,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所以他没有一个念头想着,我要怎么样去帮助众生?有这个念头就不诚了。为什么不诚了呢?因为他有起心动念。所以佛度众生,包括师生之间的关系,所谓师资道合。


什么是师资道合呢?就是一种学生有感,老师有应;或者老师有感,学生有应的关系。这个就叫感应道交。当然这种感应也分四种情况:有显感显应、有冥感冥应、有冥感显应、有显感冥应。重要的是要去感,学生有感,老师才有应。那用什么去感呢?用至诚心去感。这个就叫:“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他不是去用言语去教的,他是春风化雨。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作”是兴起的意思;万物兴起而怎么样呢?不辞、不拒绝、不干预。你看天地生养万物,万物都因为天地的滋养而兴起,而万物非常、非常地多,再多它也不拒绝、不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没有占有控制的念头。“为而不恃”培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不认为自己多有能力。“功成而不居”功业成就也不鞠躬自傲,不鞠躬,这是一种圣人之教。圣人他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个就是一个真诚心的表现。


那么古人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什么道啊?得的这个道是什么呢?得的这个道就是真诚心、至诚心,这个就是道。而且这个真诚心是我和众生所共有的,是一不是二。所以真诚心一发,就能够感动人,感动人不分彼此来共襄盛举。


比如说,我们看师父上人在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论坛上,一讲话,一开口,无论是哪一个宗教领袖、信众都无一例外的欢喜信受。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师父所说的话,是从真诚心中发出来的。而这个真诚心和众生的真诚心是一不是二,所以它一发出来就能够感动人。所以师父在图文巴进行团结宗教、团结族群的工作,做了十几年。用这十几年的时间,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干了什么事?就是让图文巴的市民看到自己的真诚心。他相信净宗学院的人都是好人。这个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如果你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讲的话也不是发自内心的真诚,都是敷衍人家、欺骗人家,那人家看明白了也就不会再信任我们了。


那么真诚心是从哪里培养起来的呢?从不妄语开始,就是我们讲每一句话都要发自真诚的心,没有任何的虚伪、应付,不自欺欺人。这样养成习惯,真诚心才慢慢的显现。


那人为什么会虚伪?为什么会伪装呢?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私欲没有放下。明明有私心,还要把话说得很好听,把这个自私自利给予伪装起来。但是伪装得再好,能够矇骗一般人,不能够矇骗有道德学问的人,心地清净的人。即使是能够矇骗一般的人,也是矇骗一时,不能够矇骗长久,直到有一天还是被人看穿,一文不值。


所以我们看,有的老师讲课、分享,他有感染力、有摄受力。这种感染力、有摄受力来自哪里呢?来自佛菩萨的加持。为什么佛菩萨会加持呢?是因为自己有没有真诚心,或者说你的真诚心有几分?所以我们听传统文化的论坛,每一次听,每一次有不同的感受;我们读经典可以百读不厌;我们听师父上人讲经,一遍有一遍的体会。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这些内容都是心性的自然流露,都是从真性、本性中流腾出来的,所以和我们的心性相应,所以永远不会过时。而且我们的真心透出几分,我们对经典的就体会就会升几分。


师父的讲经可以用一个大海来比喻,这个海水很深广无边。那我们拿了什么容器去乘呢?我们拿了一个碗,你得到的是一碗水的利益。我们拿一个盘儿,得到的是一盘水的利益。我们拿一个大水缸就得一大水缸的利益。那我们的心量和师父一样的大,得到的是全部的利益。所以中国人有一句话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就看你讲的人达到的是什么境界。如果你讲的人有真诚心,达到了华严境界,那你讲《弟子规》也是《华严经》。如果讲的人掺杂的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那么讲《华严经》,它仍然是世间法。


那我们看自己是不是真诚,怎么看呢?回家去练一下,怎么练法?就是对着镜子讲话,然后看着自己的眼睛,看着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左顾右盼,或者自己是专注。大家回去练一练就会发现我们平常那个眼神、态度,其实都不够真诚。你就知道自己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了。那练到什么时候才有真诚心呢?你们讲课什么时候算是真诚流露的呢?就是要把自己讲的感动的掉眼泪。这个才叫真诚心。像我在第一次到党校去讲课的时候,给西藏班讲课,所以我给他们找了一个西藏蓝天白云的图片,说当我看到西藏这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的时候呢,一下子,我就被这种真诚所打动了,把自己给讲哭了。


所以你看呢,自己讲课,她不是只是经过脑而没有经过心。要能够感动自己,你才能够感动别人。你觉得自己有启发呀,你才会给别人带来启发。所以每一次在西藏班讲课,效果都非常的好,基本上都是所有的人都很 53 32608 53 17278 0 0 6556 0 0:00:04 0:00:02 0:00:02 6554可。结果时间久了呢,大家也知道我对佛法比较感兴趣,所以建议我到新疆班去讲课。结果去了新疆班,讲课的效果依然很好。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就是因为你的心,是一个心,真诚心没有变。所以呢,到西藏班也好,到新疆班也好,讲课效果都是一样的。这个是我们讲的“伪”。

欢迎转发点赞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公众号后台回复“推荐”,可看到近期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