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这些残疾人权益,委员代表们都在关注(一)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我们正式进入“两会时间”。来自社会各界的委员代表们携带群众心声,积极履行职责,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建诤言、献良策。
一起来看一看今年都有哪些两会好声音?
程凯:
建议加强县以下残疾人综合服务载体建设
提升乡村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残疾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参加十四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我的一个提案就是加强‘残疾人之家’——县以下残疾人综合服务载体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我国持证残疾人近80%生活在乡村,其中,45%是一、二级重度残疾,他们及家人对就近就便获得托养照护服务需求真切、愿望迫切。
就此,程凯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县以下残疾人综合服务载体建设,解决重度残疾人尤其是农村重度残疾人的托养照护难题。
农村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是帮助残疾人减少和消除社会参与和独立生活障碍,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减轻家庭经济、精神压力的有效手段。
据统计,我国有托养照护需求的重度残疾人上千万,这些特殊困难群体,尤其是广大乡村地区重度残疾人的托养照护需求迫切,缺少服务载体仍是一大难题。
记者了解到,为了缓解残疾人事业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近来年,国家加强了残疾人事业城乡区域之间的统筹,并通过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缩小城乡之间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开展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和照护服务”,“乡镇(街道)普遍建立‘阳光家园’、‘残疾人之家’等服务机构,开展残疾人集中照护、日间照料、社区康复、辅助性就业等服务。”
近年来,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残疾人口大省根据残疾人特殊困难和实际需求,依托现有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在乡镇(街道)普遍建立了“残疾人之家”、“阳光家园”等基层残疾人综合性服务载体,并逐步向残疾人较为集中的村(居)延伸,就近就便面向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文化体育等精准化服务,实现了“托养照料一人,解放一家,造福一片”的综合效果,大大缓解了残疾人家庭的照护压力,解放了部分农村生产力,为残疾人改善生活、融入社会和全面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提供了重要途径和方式。
但是,总的来看,基层残疾人服务载体建设区域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
“目前,已经建成并发挥作用的基层残疾人服务载体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而广大中、西部地区的乡镇(街道)、村(居)普遍缺少这样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和机构,当地残疾人尤其是重度残疾人的托养照护需求难以得到保障。”程凯表示,现有残疾人服务载体运行保障机制也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农村残疾人的托养照护服务更是最薄弱的环节,服务能力和社会化程度有待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仍需进一步提升。
建议加强县以下残疾人综合服务载体建设
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料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加快补上这一短板弱项是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有关任务要求,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打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最现实最迫切的民生诉求,程凯在提案中建议有关政府部门牵头并加强协同,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县以下残疾人综合服务载体建设,提升农村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水平。
具体而言,首先,完善顶层设计,尽快制定出台低收入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指导意见,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应对老龄化等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补短板政策项目相衔接,解决重度残疾人尤其是广大乡村地区重度残疾人的照护难题。
其次,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推进“残疾人之家”——县以下残疾人综合服务载体建设。将“残疾人之家”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依托养老院、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敬老院、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机构等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乡镇(街道)“残疾人之家”,并进一步向有条件的村(居)延伸,开展集中照护、日间照料、社区康复、辅助性就业、文体活动等服务,让残疾人就近就便获得家庭无法提供的基本服务。同时,要同步加强这些服务载体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并以此为示范,逐步提升乡村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
最后,进一步健全县以下残疾人综合服务载体运行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组织、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多元参与模式,加强对残疾人服务载体建设用地、运营成本、人员待遇的支持保障,统筹完善残疾人就业增收、辅助性就业、托养照护、社区康复、生活保障、公益性岗位安置、党团员志愿服务、社会募捐等各类政策,打通政策壁垒,形成政策与资源合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党建工作融入残疾人服务载体建设,努力将县以下残疾人综合服务载体打造成为基层党组织联系困难群众的窗口、党建助残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程凯希望,各部门凝聚合力,充分利用现有的养老机构、福利设施、医疗机构、农村闲置校舍等资源,建立以村(居)为依托、各类日间照料服务载体为主体的农村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体系。
李庆忠:
建议加强特教学校和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建设
教育是立国之本,也是个体发展、实现社会价值的根本途径,残疾人群体更是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为此,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联理事、中国盲协主席李庆忠提出了关于加强特教学校和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建设的两份提案。
促进高质量学前融合教育发展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要积极促进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探索适应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成长的融合教育模式。据教育部网站公开数据《学前教育分年龄幼儿数(总计)》显示,2020-2021学年初全国在园残疾幼儿共计36832人 ,当年入园残疾儿童13361人,在园及入园残疾幼儿占同口径所有儿童总数量的比例仅为0.07%。实践经验也表明,不少残疾儿童不能入园接受融合教育。其中,教师特殊教育专业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幼儿园接受特殊儿童的主要障碍。
2023年,一项针对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现状调研》结果显示,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是阻碍幼儿园接收特殊儿童的第一原因(54.3%);幼儿教师职前培训对融合教育重视不足,培训内容与教师未来业务需求衔接不够。调研中只有六成的被访者入职前在其所在的院校学习过学前特殊、融合教育相关课程,其中有关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以及跨专业团队合作的实务课程内容不足;教师入职后有关学前融合教育的在职培训及专业支持也不足。调研对照显示,获得过融合教育培训的教师,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接纳程度显著高于没有接受过培训的教师,只有30%的教师反馈其学习内容是来自国培和省培体系。教师们反映培训实操内容少,对特教技能提升帮助有限。此外,对于激励和支持幼儿园园长及教师重视儿童差异发展措施不够。
基于此,李庆忠建议,切实落实《“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的“在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增加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要求,注意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组织幼教师范生前往开展融合教育的幼儿园观摩学习,进行综合式跟岗或顶岗实习,提升幼教师范生的学前融合教育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并推进在教师资格考试中设置含有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完善幼儿教师在职培训体系,在幼儿教师职后国培、省培等各级培训计划当中丰富学前特殊教育及融合教育内容。建议建立针对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实践的长效激励机制。
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优质而充足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是建设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确保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建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和特殊教育高质量、普惠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
据调研,全国大多数省级特教学校师资配备相对健全,但市、县级特教学校特别是综合类特校学校教师配备结构明显不平衡。初中九科文化课教师特别是理科教师配备不足,康复专业教师、职业教育教师紧缺,教师特教专业水平不高,国家规定的学科难以开齐,教育教学质量偏低。不少市县没有配备特殊教育教研员,对特教学校教育教学指导不够。同时,特教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尚须进一步完善,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特殊教育教师提出了专业化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特殊教育师范专业毕业生数量难以满足特教学校的要求,大部分特教学校教师是没有特教专业背景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亟需入职后的特教专业继续教育培训。另一方面,特殊教育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培训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学科培训,特校教师只能参加本地区的普通学校学科进修,来完成规定时限内的继续教育达标要求,不能完全满足特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
此外,现有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的资源不足,规范化水平不高。目前特校教师继教多以区域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或者学校校本继续教育为主体;从培训内容上来看,校外培训多是以特殊教育理论或者政策解读为主,而教学实践性、技能性的培训内容很少,校本培训也缺乏明确的规范要求,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在国家层面上,特教培训资源缺乏系统性的设计,资源不够丰富。
就此,李庆忠建议加强教育督导,对照《盲、聋、培智学校课程标准》《特殊教育学校编制标准》《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配齐师资队伍,采取特别措施吸引短缺专业人才到基层特教学校任教。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学科培训中增加特殊教育学科进修,使特殊教育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培训更有针对性。根据《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由国家有关部门制订特殊教育教师培训指南,鼓励各地依此设计本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充分调动国内骨干特教学校的积极性,共建国家特教师资培训资源,满足全国特教学校教师的培训需求。
杨洋:
建议司法系统为听力残疾人推广庭审录音录像、智能语音识别同步转换文字记录
“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一起合同借款纠纷案在广西省兴业县法院开庭审理。
与以往庭审不同的是,这次兴业县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启用了智能庭审语音识别系统,只需一键开启,电脑显示屏幕即可同步自动识别、记录庭审内容,书记员仅需对识别出来的文字进行实时修改或标注,原被告即可以通过电脑屏幕完整地看到整个庭审内容,庭审结束后,即时打印笔录,完成签字确认。庭审节奏明显加快,效率更高。
而这,也为有听力残疾的庭审参与人提供了极大便利。
不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聋人协会主席杨洋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在司法系统,对听力残疾人的信息无障碍支持,虽然已有手语翻译援助,但如果能够增加新的援助支持,为他们推广庭审录音录像、智能语音识别同步转换文字记录,将能为听力残疾人在司法系统带来更多的合理便利。
呼唤“看得见的正义”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推算,到2010年末我国听力残疾群体有2054万人;言语残疾群体130万人。听力言语残疾人合计占残疾人总数的25.69%。此外,听障新生儿出生率以约每年3万人的数量增长。
2016年原国家卫计委、中国残联发布联合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患有听力障碍的人数是2.06亿人,占总人口15.84%。中度以上听力障碍有6720万,60岁以上的老年听力障碍人数约为1.13亿。
对于健全人来说,科技改变生活;对于残疾人而言,科技改变命运。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AI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正在借助人工智能开发无障碍、包容性的产品,帮助残障人士应对来自工作、现代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挑战,为融入社会和参与社会提供了机会。
2017年,以科大讯飞为首的语音转文字向民用普及。语音落,文字现。语音转文字逐渐成为整个听力残疾人群体的刚需,不但对听力残疾人口语使用者,对手语使用者都非常有帮助。公共场合、电视栏目、网络视频等应用方面大家都优选实时字幕和语音转文字。
近年有些不法之人通过微信、QQ等网络平台对听力残疾人群体进行众筹诈骗和非法集资,听力残疾手语使用者受害者众多。
2019年,龙盈特大非法集资案在长沙开庭,因涉案当事人8人是听力残疾手语使用者,法庭给配备了手语翻译。庭审期间,听力残疾当事人申请除了手语翻译支持以外,增加全过程实时字幕支持,以保证全面获取语音信息,申请获得法庭通过。因手语翻译中无法表达的法律术语和责任细分,实时字幕能够辅助表达更精确。
记者同时了解到,近些年来,涉及听力残疾人的案件不在少数,作为特殊群体,法律不会因为当事人是听力残疾人而纵容,同样,他们应得到法律的平等尊重和有效保护。
无障碍参与彰显司法公正的人性与温度
“大力发展信息无障碍建设”是《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中的重要举措,对于健听人而言,在司法系统推广庭审录音录像、智能语音识别同步转换文字记录只是锦上添花,但是对于听力残疾人而言,却是雪中送炭,是刚需。
杨洋在提案中指出,经调研,上海高院于2020年开始开展庭审记录改革试点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定,统筹兼顾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精神与法院发展规划趋势,运用区块链存证、智能语音识别同步转换、全程录音录像等现代科技手段,改革庭审记录方式,完善庭审记录内容,提高庭审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更好地贯彻平等、诚信、处分、辩论等诉讼原则。
目前,上海全市法院已经改革完成。智能语音识别同步转换保证了听力残疾人迫切需求的实时字幕效果,同时万一有方言和普通话带口音的状况,也能有专人负责现场文字纠错。当事人和旁听席都能看到实时字幕。对听力残疾口语使用者,获取信息可以看到实时字幕,回答庭审可以口语;对听力残疾手语使用者,获取信息可以看到实时字幕,回答庭审可以手语翻译协助,同时手语翻译翻译的内容,听力残疾当事人也可以看到实时字幕,起到有效监督作用。
为此,杨洋建议司法系统能全面推广普及这一可行性做法,协助解决司法系统在处理涉及听力残疾人相关案件时的信息无障碍难点问题,确保语音信息的全面、准确获取。最终避免错案冤案的发生,保证提审过程的信息对称,达到客观公正的要求。
记录庭审的每一句话,是公平正义的起点;让听力残疾当事人无障碍参与,则更是彰显了司法公正的人性与温度。
龙墨:
建议将康复医学设为一级学科、加快推进康复大学建设
康复是改善残疾人功能状况、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残疾人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和基础。
作为一名拥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残疾人工作者,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龙墨的提案大都涉及到了康复相关的内容,今年也不例外。
据记者了解,龙墨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议,将康复医学设为一级学科,并且,加快推进康复大学建设。
“随着我国在经济、科技、健康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康复从理念、内容到功能,从知识、技术到服务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康复的内涵已拓展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方位’,促进康复发展,满足人们对康复的需求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是必须要高度重视并解决好的社会和民生问题,同时也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龙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
建议将康复医学设为一级学科
2021年,中国残联、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疗保障局联合印发《“十四五”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和残疾儿童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85%以上,残疾人普遍享有安全、有效的基本康复服务。
我国康复事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其中,我国康复高等教育仍以本专科教育为主,康复治疗师研究生培养几乎空白,康复高端人才培养严重缺乏,获得康复相关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员数量十分有限,康复专业博导、硕导及学科带头人更是屈指可数。康复事业的发展关键是人才,人才培养的根本靠教育。
“康复高等教育是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康复专门人才的必由之路。”龙墨表示,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康复医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和规范功能,建议将康复医学设为医学门类下一级学科,破解康复医学快速发展的瓶颈。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医学链条学科门类中没有下设康复医学。完整的医学链条包括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五大方面。随着各学科的快速发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都设为了一级学科。唯独康复医学没有设为一级学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康复医学快速发展。
同时,我国康复人才教育机构有400多所大中专院校,受康复医学学科设置的影响,表现为学科专业设置门类不全,专业方向窄、因而人才培养单一,缺乏以“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ICF)”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全面康复”为理念,将医学、教育、工程技术、心理、社会人文、管理等多学科融为一体的现代化康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这些现状严重影响了我国康复人才培养质量和康复人才队伍素质,制约着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无法为广大基层康复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社区机构、竞技体育机构提供各级各类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无法满足当前1.2亿失能老人和残疾人的康复迫切需求,无法适应健康老龄化的国家战略需求。
现阶段我国康复事业处于快速成长时期,康复服务需求巨大,对促进医保降费、回归家庭与社会,社会医疗保障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因此从教育源头提升与保障康复医学快速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就此,龙墨建议,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建议在医学门类中下设“康复医学”一级学科,康复医学下设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假肢与矫形工程学、眼视光医学、康复基础医学等二级学科,授予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位。开展对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
同时,建立以医学、理学、工学、体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跨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康复学科专业,丰富和细化康复医学专业内涵和外延。实现医-理结合,培养康复医学、康复治疗学和康复心理学人才;医—工结合,培养康复辅助技术专门人才;医—体结合,培养体育康复专门人才;医—教结合,培养教育康复专门人才;医—社结合,培养社会康复人才;医—管结合,培养康复管理、社会保障、残疾预防、残疾统计和残疾政策研究人才等。培养具有“全面康复”理念的复合型、创新型康复人才,全面引领和促进我国康复领域科技创新,康复人才辈出、康复医学焕发新活力,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医科”理念,开辟康复医学的新局面、新范式、新贡献。
推动康复大学成为部属院校
加快康复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拥有相应专业的学校和师资队伍尤其重要,为此,龙墨建议,加快推进康复大学建设。事实上,早在2019年两会期间,龙墨便明确提出,加快康复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推动中国康复大学的建立,完善康复基础及临床学科建设。
据记者了解,建设康复大学自2015年提出,便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康复大学筹建作出重要批示,中央领导同志作出批示要求,康复大学建设先后纳入国家第十三个、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此后,在中国残联、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同山东省、青岛市等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历经动议、批筹、筹建,目前康复大学临时党委、管理团队已经组建,学校内设机构及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建立;校园主体建筑基本完工;学科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平台搭建等加快推进,基本达到首批招生的设置条件。
“加快推进康复大学建设并非是我首次提出,此前,已有很多全国政协委员为此助力,同时,作为该校的筹建人,海迪主席一直在全力推进相关工作。”龙墨告诉记者,康复大学的建设,倾注了太多残疾人工作者的努力、心血和期盼。
目前,康复大学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为早日建成高水平康复大学,培养国家急需的高水平康复人才,龙墨建议,将康复大学命名为中国康复大学。
“康复大学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以康复为重点的大学,是创新型大学,从残疾人事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看,培养康复人才迫在眉睫,康复是获得幸福感的基础。”龙墨表示,命名中国康复大学彰显了国家对残疾人、老年人康复的高度重视,也是中国人权事业良好形象的体现,也将有助于提高新大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对青年学子的吸引力和信任度,召唤更多有志青年积极报考。
龙墨同时建议,推动康复大学成为部属院校。根据《柳叶刀》统计,中国是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人口规模达到4.6亿。康复大学建设顺应了快速增长的康复服务需求趋势,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将康复大学纳入部属高校管理,可以在国家层面整合优质资源、集聚优秀人才、发挥国家级平台优势,更好实现中国康复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因此,建议将康复大学列入教育部或中国残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中央部门机构直属,同时与山东省合建(共建)。
据记者了解,康复大学坚持学科交叉融合,积级构建以康复科学为校心,以医学、理学、工学为主体,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健康” 学科专业体原。
康复大学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体,规划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0000人左右,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规模5000人,致力于培养信念坚定、品德高尚、关爱生命、业务精湛、造福社会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康复人才。
END
编辑|刘露檐
编审|李小飞
图文来源:残疾人研究、华夏时报、中国残疾人杂志、重庆残联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江津残联
微信号|江津残联
长按扫码关注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