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除了“吹哨人”,还有这些不同的声音!

玉东观察 2020-09-06

一个批评者,和另一种声音,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意义重大。


他可以帮助警惕或规避可能存在的政策失误,也能抵消因为意见过于趋同而导致的独断和冒进。甚至,这样的批评者,以及不同的声音能否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是否开明的评判标准。 


所以,请不要把批评者,当做国家的敌人,请不要把不同的声音扼杀,摧残!


2010年,美国重量级学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姆·乔姆斯基在北大接受名誉博士学位时,有幸听过他的演讲,他用沙哑低沉的声音表达了对中国当下事务的认识,并延续到批判美国政府的老调。


他带来一股旋风,除却知识界的欢呼外,《人民日报》也就此发表报道,称他受欢迎的程度“超过国家元首”。


乔姆斯基以“异见”姿态闻名世界,他对美国政府的批评立场一生不变,曾把美国政府比作“饿狼”或“世界上最大的恐怖组织”。


他甚至抨击美国人最珍视的“民主”,认为它是虚伪的。这些批评,并未给他带来太大麻烦,相反,却为他赢得卓越的声望。


他被美国媒体评为当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名公共知识分子之首。


如果说乔姆斯基为我们带来了有益的启示,那也并不在于他的观点本身,而在于这种观点所持的姿态:批评者。


无论是否愿意承认,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合格的批评者,以及对待批评者的宽容态度,和另一种声音,是社会当下亟须拥有的资源。


在目前这个变化急剧、事端丛生的发展阶段,缺少合格的批评者,缺少不同的声音,或者缺少对于批评者的宽容态度,将会带来无穷恶果。


保持怀疑和批判的姿态,是知识分子的天职,因为知识分子享有知识的“特权”,并有专业能力对事物进行深刻剖析。


在他看来,知识分子永远面临着两种选择:做一个向权威俯首帖耳的御用文人,或做一个独立的批评者。


他认为,选择成为一个批评者尽管可能在当下遭遇烦恼,却能使知识分子最终避开历史和道义对他的审判。也许正是基于这种观点,乔姆斯基成了美国政府永远的反对派。即使在中国之行的演讲中,他也会时不时地将话锋转回到大洋彼岸那个“政府”上。


中国的知识界乃至整个社会,有必要对这一番我们略有些陌生的言论进行检视,并且从中得到有益的思考。


我们的社会历来缺少对“批评”的集体思考。无论是批评者,还是被批评者,都有必要从乔姆斯基所带来的信息中学到点什么。


对于那些试图以自己的批评来使社会获得或大或小改进的人来说,学习乔姆斯基强硬而坚持的姿态并不困难。


通常,他们只需要准备几句犀利的言辞和一副好胆量,就可以变成一个无所不在的反对者。


然而他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使自己的批评变得真诚并获得逻辑的力量,从而使自己的对手也不得不正视这种批评?


乔姆斯基在对美国社会和政府提出千般批评的同时,内心却承认,美国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


他对美国的批评,与其说是一种敌视,毋宁说是一种认同:一个人肯付出一生来对一个国家的缺点进行批评,也许是他用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国家热爱的最好方式。


古今的历史一再证明:伟大的批评者往往是伟大的爱国者。


一个批评者,对于一个公民社会而言意义重大。


他可以帮助警惕或规避可能存在的政策失误,也能抵消因为意见过于趋同而导致的独断和冒进。


甚至,这样一个批评者能否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是否开明的评判标准。


如今,尽管批评声存在于我们社会的诸多领域,但在一些重要领域,尤其是在知识分子群体中,批评者的角色却愈发稀缺——有品质的批评者更是稀少。


甚至敢于发出不同声音的人,也越来越少:

附:视频点击,不让讲真话的代价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里推动社会进步的声音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武汉新冠状肺炎还没有结束,阻止这场灾难,最好的法宝就是发声。


声音是有重量的。


在这场大疫结束前,我们听到了下面这些阻止这场大疫的声音,这些声音有的很刺耳,但是一副良药。我们对这些发声人进行梳理,希望历史记住他们。


上报预警声——张继先


简介: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今年54岁。


事迹2019年12月27日,张继先在医院接诊了两名患者,是附近小区的一对老夫妻。两人当时的症状很像流感——发烧、咳嗽、喘息,并做了肺部CT片检查。之后两天,医院门诊又收治了3名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患者。7名患者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只是轻重有区别,这个细节引起了张继先的注意,并向医院进行了第二次上报。29日下午,院内专家对这7例病例进行了讨论,并在随后再次向区、市、省级疾控处报告。


结果:被政府记功奖励。被誉为本次疫情第一位疫情上报人。




哨声——李文亮、谢琳卡、刘文


简介:

李文亮——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

谢琳卡——武汉市肿瘤医院

刘文——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


声音:提醒同事有疫情。


结果:被劝诫、电话警告。李文亮去世,谢琳卡、刘文仍在一线抗疫。




观察之声——方方


简介:前湖北省作协主席


声音:每天通过博客、日记对外发声。


判断公共突发事件之声——尚重生


简介:尚重生,男,1961年出生, 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后,留校任教。哲学硕士,法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城市安全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特聘教授,中外政治制度专业方向研究生导师。中组部武汉大学培训基地核心师资。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特约嘉宾,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被国内媒体誉为“社会解剖师”、社会问题专家、“珞珈山的灵魂”,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教父”。长期以来,致力于政治社会学和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研究,代表著:《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儒家政治冲突观念考察》等,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赞誉。



声音:(2020年1月9日是个星期四,总台央广湖北记者站站长左艾甫的电话采访,尚重生教授2月16日晚发在朋友圈发文)


我告诉他,这已经是实发公共卫生事件了,政府部门必须启动危机管理的有关程序。


我告诉他,第一,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组成部分,他的疾病和不幸与他人和社会紧密相关。这个看不起病的打工者走出医院既可以传染他人,也可以由于绝望而做出反社会的行为。因为,绝望比贫穷更可怕。


第二,危机管理有两个铁的原则必须遵守。一是黄金时刻原则,即务必在危机事件发生的最初状态,开始处置。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事情的演变,危机事件又会导致更多的危机事件,从而形成“危机事件群”。到后面就越来越难以处置且代价更大。二是到达危机事件现场原则。即一旦有危机事件发生,所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都必须尽快到达现场,无论级别。因为到现场与在办公室听汇报,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和认知。在办公室听到的任何汇报,都难免重要信息的被过滤和信息失真。


所以,我告诉左站长,武汉市的党政领导以及新组建的应急管理局负责人,应该高度警惕,遵循危机管理的科学规制,赶紧处置在汉口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已经发生一个月了的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处置包括,组织协调以及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来应对,对于染上这个病的患者应该实行全免费,通知各医院,不谈钱,先收治,当然也包括媒体应对的问题。媒体应对包括新闻媒体如何应对危机事件以及政府部门如何使用和应对新闻媒体,等等。


 ⋯⋯


不幸的是,2020年1月9日后面不该发生的事,都发生了。


我想,左站长的内参稿,要么领导没有看见,要么看见了,不予理睬。还是因为我们人微言轻。


结果:几乎全网不知道有他的声音存在。



定铎之声——钟南山


简介:福建厦门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1][2][3]现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4]他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间质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疑难杂症方面的研究。其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肆虐时期主持了广东省的非典防治工作,是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


2020年1月20日,立授央视的采访他明确提出新冠肺炎会人传人,并且出现了多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的事件。从此全国上下进行防控状态。



敲响下课声——吕长兵


简介:湖北卫健委宣教中心主任


声音


2月4日下午发博,认为这不仅是天灾还是人祸。对医健卫主任一职的任命提出一自己的看法。


结果:2020年2月10日,湖北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王贺胜同志兼任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次日,王贺胜兼任卫健委主任。原主任刘英姿被免。



质疑之声——丁虹


简介:武汉大学药学博导


声音:此前她对一些用药提出质疑,但是被删除。

……

感谢胡教授,这次明确提出不推荐使用“抗艾滋病药物”用于抗新冠病毒。我很庆幸,在“甘草酸二铵联用VC抗新冠病毒”的临床试验中,坚决放弃了“抗艾滋病药”用于患者的基础用药,因为,我深知它们的副作用一定大于它们的临床获益。

疫情已经到了尾声,这个时候国家专家组才发声,不推荐有些药物使用,实在有点太晚了。有些错误完全可以在疫情初期就阻止掉。如果专家是有理智的、临床医生可以静下心来听听临床药学人员的思想和合理用药逻辑,有些悲剧可以不发生,疫情可能也会提前半个月结束。

愿这次血与泪的教训可以促进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向国际医学诊疗体系学习,在重大临床治疗方案中,让临床药学人员参与临床方案的决策。


结果:2020年2月17日,环球时报发表了国家专家组成员胡必杰教授的观点:有些药不推荐用了,副作用大,其实没有疗效。



最刚记者——张欧亚。


简介湖北日报记者。


声音湖北2月13日,对相关省委,以及市委领导做了调整,但鲜有人知道,早在1月24日,张欧亚就在微博疾呼:武汉必须当机立断换帅了!这是一个在体制内的勇敢人发出的呼声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尾记:不同的声音是最珍贵的声音,是最值得铭记的声音,希望朋友们记住他(她)们。


中国人自古以来奉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但很多人已经渐渐忘记,三大不孝的最后一个不孝,就是看到父母的过错,依旧阿谀奉承,千依百顺。

来源:长斑的猫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

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电影《一路追踪》看小人物在社会大潮中虐心燃爱的写实力作电影《一路追踪》即将在快手平台播放
铁血远征纪念日 暨 老兵不死玉东观察:彭艾助力武汉 香囊妙计驱瘟神
玉东观察:我的2019就这么走了
河北文学院来小兔家作家创作中心调研与你有关!上万个编制,全部取消!还有地方国家干部变身“合同工”!涉及到你……李曰良:有恩必报,有恶必除 | 历史上的监察官
马云最新访谈:未来10年,有这5种特质的人,将走得更远
进了组织部,我就成了段子里的“领衔主演”
一篇令人久久不能平静的好文!
一名乡镇党委书记的自述:认领42份责任书,一半多是“甩锅”
省委省政府发文:确保乡镇干部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干部10%-20%
刷屏的《哪吒》背后,藏着无数个成年人!
遇事的第一反应,藏着你的见识和格局【重磅】纪委明确:"私款聚餐要倒查"无依据!人民日报霸气转发!人民日报怒批:再不整治,中囯道德就崩 盘了!
今年最经典微小说:《请客》,回味无穷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