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硬核男神 | 退伍不褪色,奥利给!

热血上进的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9-03


男儿何不带吴钩,携笔从戎壮志酬

将风华正茂的年纪

赋予满腔热血的橄榄绿

会迸发出怎样的迷彩芳华

当戎装褪去

携铁血军魂,焚膏继晷

不负光阴

不负己

与橄榄绿的结缘

从籍籍无名的专科生到成功上岸,成为重庆师范大学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在这期间,朱俞陪面临着他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点。2013年6月,即将面临毕业的朱俞陪屡屡受挫,前途一片灰暗。不仅在专升本考试中名落孙山,在之后的职业资格证的考试也遭遇失败。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子,“导游从业资格证”可以说是其从业的敲门砖。二者的双重打击,让他第一次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也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不敢直面挫折,做事缺乏韧性。此时的他,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他不能也不愿就此服输,沦为废柴。一个声音在他脑海中回响着:我想要浴火重生!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朱俞陪的舅舅和幺爸都是入伍几十年的老兵,他的堂姐夫现在也是一名解放军军官。耳濡目染,皆是军人风骨。而那几年,诸如《士兵突击》《我是特种兵》的军旅题材影视剧风行一时,也深深地影响了朱俞陪。在这样的情况下,参军报国的想法开始在朱俞陪的脑海中悄悄萌芽。他有着一个最质朴的想法,就是鞭策自己,向社会和家人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希望挖掘出连自己也不曾察觉的潜能,彻底向过去告别。时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号召有志青年参军报国,提高我国军队基层素质。看到了这个消息的朱俞陪,感到自己的机会来了。那一刻,作为一个男生,他参军的信念和热情一并迸发,他坚信骨子里的血性在与“子弹”“枪炮”“钢盔”“装甲”“擒拿格斗”这些专属于军人的词汇相融合时,一定会爆发出天生的狂热。“你不扛枪,我不扛枪,何来国家的繁荣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到了那时,才是社会没有了责任,民族没有了希望。”


每一个胖子都是潜力股

从自由自在的校园生活到作风严谨的部队生活,朱俞陪也悄无声息地改变着。

首先,最为直观的就是形象和气质。大学毕业时的朱俞陪,身高172cm,体重76kg,参军前刻意进行控制,勉强达到75kg左右。现在的他,体重68kg,体态较之前也精干扎实许多。从前认识的同学朋友都笑称,原来“每一个胖子都是潜力股”这句话是真的。由于朱俞陪是武警内卫,所以尤其强调警容风纪。平时走路抬头挺胸,举手投足之间都是在无数个盛夏的骄阳下,寒冬的冷风中,头上顶着大红砖,指尖和腿间紧夹扑克牌,背后绑着十字架苦练出来的功夫。



        其次,是行动作风紧。初入部队时,由于极其不适应部队紧张迅速的节奏氛围,朱俞陪曾有一段时间神经一度高度紧张。新兵的内务是很难打理的,尤其是叠军被 ,午间其他战友休息时,你就得“加餐”。因此他们会提前半小时起床叠军被,为了避免让纠察发现,他们不能开灯,到了冬天,黑灯瞎火,全靠手感。

在秩序井然的部队生活下,日复一日,他也渐渐地懂得了珍惜时间,能够静下心来,安排好自己的行动。“军营生活教会我,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咬牙坚持,严格要求自己。”


身在军营的铁血汉子

提起入伍的这段时间,令朱俞陪印象最深的,是勤训轮换。

在他看来,勤训轮换就像是普通士兵版的“冲出亚马逊”,也可以理解为“魔鬼训练周”,一期就是为期两周的时间,综合考试分数不合格的人,将继续留在训练营,直到考核合格为止。其训练量及训练强度,说是平时训练的两到三倍也毫不为过,即使是晚餐后的最轻松的训练项目,也是围着训练场跑步一小时,由指挥官决定速度,倘若谁拖了后腿,在晚上三小时的训练中,就不要想着休息了。在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下,一周只能洗一次热水澡,其它时间每天都是冲凉水,吃住条件也比连队差很多。不幸的是,由于综合成绩不合格,朱俞陪连留了四期,从盛夏,一直到深秋。但他始终不曾放弃!咬牙坚持直至成功!



那段时间,他面临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精疲力尽,还有心灵上的无尽绝望。看着一批又一批的战友来了又走,他心里五味杂陈,训练的时候什么也不敢多想,一直咬牙坚持。他感觉,那个时候是他真正将奋斗一词具象化到自己的人生之中。


在重师的日子里熠熠生辉

朱俞陪的父亲,是重师的一名优秀辅导员,在家庭氛围的耳濡目染下,他对重师有着一股亲切感和归属感,与重师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军营生活转变为校园生活,朱俞陪感受最深的,是研究生学习阶段中对自学能力和自觉性的高要求。部队生活讲究听从命令,服从指挥,作息时间都是被安排好的,而校园生活,不是由他人安排作息,很多时候,只是发出通知,如何安排实施都要由自己进行规划。初入重师时,朱俞陪对此感到十分不适。有时想要放松一下,但想到各项尚未完成的任务工作,内心又会充满负罪感。而现在,经过不断地适应与学习,他逐渐可以合理地规划协调好自己的生活,积极参加学院的各项活动,完成各项工作并尽全力做到最好。



图为朱俞陪正在接受采访

在重师的生活中,他所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为人处世的守则。在这一点上,他的导师邓卓明教授对他影响颇深。当初报考重师,他几乎就是冲着邓卓明教授而来,经过不断地学习和了解,他逐渐发现,邓老师不仅在学术上造诣颇深。在生活中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教导着朱俞陪。有时间的时候,导师都会邀请他和其他同学到自己的家中做客聊天,不仅在学业上,在情感和生活上,导师和师母也都会悉心关照。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指引着他。


转锋问及战友,来看看他们眼中的朱俞

以下为副班长和同年兵的采访

倘怀韧劲,汝奈我何

以词来评朱俞陪,前副班长黄班副认为坚持不懈认真努力是最为适合的。他回忆朱俞陪刚下连的时候,身体偏胖,皮肤白白净净的,很难将他与部队风吹雨淋的生活联系到一起。那时候,朱俞陪很多体能科目都不及格,但是却特别认真踏实。再累,都会坚持到底,不会在训练过程中偷懒,也不会找任何理由不去训练。印象最深的是器械训练卷身上,朱俞陪刚开始一个都上不去,他就在那里吊杠,吊到双手基本没力了,但是他依然还在努力往上卷,一次次地尝试着,叫他下来休息,他却只说再坚持一会儿。就这样朱俞陪从一个都上不去杠的战士,变成突破零个,再到成功突围及格线的逆袭者。坚持不懈,认真专注,前副班长黄班副认为这是朱俞陪最宝贵的精神,也是他成功逆袭的法宝。



而同年兵陈康也给出一词——坚韧!在部队里朱俞陪较胖,脚还有点扁平足,因而器械和跑步这些在部队算是基本功的体能考核训练科目,难住了他,但从未听过朱俞陪说出自己跑不动,自己拉不起等泄气的话,不仅如此,朱俞陪在陷入困境的同时也不忘为拉不起跑不动的我们加油打气!经历了新兵下连三个月的训练,大家的成绩也都有所提高!朱俞陪在补差队从第一批待到了最后一批,回到连队,他也没有什么怨言,还是一如既往地进行着训练,啥搞不起就练啥,就这样,在第二年的军营生涯中朱俞陪达到了一名武警的标准,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武警战士!朱俞陪的坚韧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他也是新兵学习的榜样!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新时代的军营必须将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现代化部队作为根本目标,现代化的战争急需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新时代大学生无疑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来源。同样的,新时代的军营也给了新时代大学生塑造自身,建功立业,同时磨炼自己的广阔天地。

“每个有参军意向的同学,与其站在外面看,终究不如身处其中。”军营教给我们的,社会和校园未必能给,那些都是不可复制的人生财富。尽管他也曾在军营中自我怀疑过,在其中经受了身体和灵魂的考验。但如今回头看,满满的自豪感与成就感藏于他胸。身在军营,多做事少说话,多观察思考,在一座大熔炉找到自己内心的答案。等到退伍坐上返程的列车时,再回头看看我们被锻造成了什么样子。“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曾身着戎装

肩负责任担当

今褪下军装

归来继续发光

今朝续梦重师

当以军人自律

铮铮男儿,不褪本色

卸枪携笔,加冕为王


采访 | 邱帅 董睿

文案 | 黄笑 董睿  刘江月 邱帅

图片 | 由受采访者及新闻中心摄影部提供

排版 | 徐银爽 李婕

封面 | 梅怡

执行编辑 | 黄笑

责任编辑 | 徐赤 何瑶 孙小珂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往期精彩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