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祖国需要时,我们正青春!”

重师大新闻中心 重庆师范大学
2024-11-28


编者按 :

2010年12月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期间,专程来到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看望同学们。习主席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人生一年之春、一日之晨就是我们的大学时代,这是一个黄金的时期”“一定要利用好大学时期,很好地打下这个基础”。他嘱咐同学们“立志要高、起步要低”“重视实践、知行合一”“端正择业观念,精准定位,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号召同学们到基层去,到边远地区去,到社区去,到农村去,到军营去!


14年来,全体重师人牢记殷殷嘱托,以“自强不息,躬行师道”的精神,奉献边疆,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我的十二年——深耕西北教育绿洲


姚瑞华中共党员,我校2008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后,考入新疆库尔勒市第三中学任教,后经轮岗赴库尔勒市第二十一中学担任七年级生物教师、生物备课组长及教务处主任。姚瑞华以青春为墨,以热爱为笔,挥洒着热忱与真诚,把自己的十二年奉献于西北地区的教育事业,不负国家与时代的重托。


姚瑞华


“我要做一名‘大风刮不走的老师’!”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新疆人,本科毕业的姚瑞华怀着满腔的期待与憧憬,义无反顾地回到这片养育她的热土,姚瑞华还没适应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就接到了带七年级七个班的生物课并担任一个班班主任的艰巨任务。


“当时真的忙不过来了,既要上课又要管学生的生活,而且学校的实验室设施不完备,很多七年级生物实验无法正常开展,让我觉得焦头烂额。”即使是在校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知识,新老师姚瑞华的第一年也略显紧张和慌乱。


不过幸运的是,姚瑞华遇到了一位对她影响深远的教学导师。“吴老师教龄20多年,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时常坐在我授课班级的后排听课,下课后便与我分享听课感受,传授我授课技巧,比如上课时增加一些趣味小活动、讲课时尽量面向学生、增加一些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在吴老师的帮助下,姚瑞华的授课效果越来越好,学生也都喜欢上她的生物课。


姚瑞华与学生合影


面对实验设施不完备的问题,姚瑞华利用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材料开展科学实验。新疆盛产瓜果蔬菜、奶制品,姚瑞华就教学生们亲手制作酸奶、泡菜等食品,让课本上生硬的知识点妙趣横生。“看见学生在知识性学习之余能真正上手实践,提升科学素养,也是我最开心的事。”


一年的教学生活让姚瑞华感触很深,她和学生们一起经历了困难,在这些教学经历中获得了成长,感受到孩子们对生物实验的探知欲和好奇心,让她期待着“如果把这里未经雕琢的孩子们培养出来,他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呢”。在这样的希望和寄托下,她说道,“这里就是我的家,面对困难我从来没有过要放弃的想法,我要做一名‘大风刮不走的老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引导孩子们认识家乡,理解责任。”


“姚老师的身上似乎有着一股永远用不完的激情,与她交流,总能感觉到她心中的那份大爱”


如今姚瑞华也成为了学校生物教学的一把好手,她深切地感受到新教师走上讲台的无所适从,所以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帮助这些年轻的边疆“血液”尽早适应。


“作为备课组长,我尽心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站稳讲台。”姚瑞华在课堂上“手把手”教徒弟,师徒间互相听课交流、共同提高。


“非常荣幸成为姚老师的徒弟。姚老师的身上似乎有着一股永远用不完的“激情’,与她交流,总能感觉到她心中的那份‘大爱’——爱祖国,爱民族。我深深地被她吸引,被她感染。我的师父那么优秀,我也必须努力变得优秀,才不辜负师父的教导。”姚瑞华的徒弟布艾力米古丽如是说。


“古丽!到了吗?马俊呢?赶快坐好了大家,马上准备上课了!”姚瑞华的每一天都是从小搭档们的签到开始。新疆的孩子们能歌善舞,非常活跃。许多孩子每天都和姚老师分享今天吃了什么、玩了什么。


“和他们相处久了,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反而不太习惯,”姚瑞华说。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听课质量,不因过剩的精力分心,姚瑞华时常在班级组织表演,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尽情展现自己。


在课堂之外,姚瑞华也经常为学生们辅导功课,并时刻关心他们是否吃得饱,穿的暖,有没有什么困难……


而在家长的眼中,姚老师更像是一个温柔的邻家大姐姐,时常奔走在学生的家中跟家长们交流孩子的情况。他们也热情地为姚瑞华端上瓜果点心,与她聊家长里短。


姚瑞华(右一)进行家访


姚瑞华相信,教育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使命。思考如何上好一节生物课,如何设计小组合作探究题目,如何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些都是教师工作的使命所在。


在这份使命的引领下,她和她的教学搭档们力求备好每一节课,建设更高质量的课堂内容,在班级文化、学习氛围等方面下苦功,找重点,攻难题。


入职以来,姚瑞华曾多次获得库尔勒市各类教学比赛一等奖、先进个人等荣誉,牵头主持多项课题,她既是孩子们的好榜样,也是同事搭档们学习的教育标杆。

“等它绽放就好了”


“‘教育是爱心与情感的陪伴,它在生命的旅途中播撒希望,随时可能绽放。’我挺喜欢冰心的这句话,正如她所言,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独特的花,各自散发着不同的香气。”在这十二年里,姚瑞华逐渐认识到,每朵花都有其独特的绽放时期。“等它绽放就好了。”姚瑞华相信,许多像她一样的新疆孩子们都是可造之材,未来在西北的教育沃土上一定大有可为。培养学生的目的不仅是考大学,更是要帮助学生们写好人的一撇一捺,努力成长为有德行,有操守,兼具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共和国接班人。


谈及学生,姚瑞华的脸上洋溢起温暖的笑容,“我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品德高尚、乐观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健康个体。”十二年教学生涯中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的教师节,微信的消息框里弹出的许多学生们的祝福,老师教师节快乐!老师辛苦了!姚老师,非常感谢您……“许多学生走出了新疆,虽然平时不联系,但每年教师节都会给我发祝福,我很高兴他们记得我,记得这位不仅是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朋友的‘姚瑞华’。”

 

矢志不渝,深耕西北教育绿洲。姚瑞华的家人与朋友们始终默默支持和鼓励着她,助推她成为一位正直、真诚、善良和无私的西北教育工作排头兵。她就像一眼明亮的清潭,孩子围在她的身边长成大树,开枝散叶,在家乡的戈壁和更远的祖国大地耕耘出教育绿洲。


姚瑞华(左一)与学生家长合影


 李晓敏:一腔热血向山去 


李晓敏,中共党员,我校201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2016年毕业后,前往西藏自治区共青团阿里地区委员会进行志愿服务,次年12月考取西藏自治区公务员,现任阿里地区统计局四级主任科员。在西藏工作八年,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优秀志愿者、优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荣记三等功一次。


“去就要去最艰苦的地方,做就要做不一样的事!”


阿里地区的平均海拔4500米,是西藏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之一。在对口支援宣讲时,李晓敏深入了解到阿里地区的情况,并瞒着父母做出了一个决定,“要到阿里去”。李晓敏连夜写了申请,并给负责单位打了电话,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从拉萨转为去阿里。作为一个地道的重庆妹儿,李晓敏怀揣着“去就要去最艰苦的地方,做就要做不一样的事!”的信念,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阿里的征途,成为同批西部志愿者中唯一一名赴阿里地区工作的重庆志愿者。


直到三个月后,李晓敏才向父母坦白了调岗去阿里的事情。“我妈妈担心得一两个月睡不好觉,但为了不让我分心,从来没跟我提过。”


“我想成为对西藏有用的人,我将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志愿者的初心使命、责任担当,用自己的力量去回馈祖国。”李晓敏这样说着也这样做着。


她和丈夫也是因西部志愿计划结缘,二人志同道合、相互扶持、携手并进。如今,他们已在这片土地上成家生子,将自己生命的脉络紧紧地同阿里地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李晓敏的这份坚持,逐渐感染了她的父母,他们的态度也从担忧转变为骄傲,在亲戚朋友面前,他们频频夸赞女儿,为她的选择感到自豪。


“但我从来没想过放弃,哭过再来就好了!”


从拉萨到阿里一千多公里的路程,李晓敏在大巴车上坐了二十七个小时。车窗外,映入眼帘的是漫天的黄沙。李晓敏笑着回忆道:“刚开始不知道风里也会有沙,边说话边走路,一阵风吹过来,一嘴的沙。”


李晓敏一开始的工作岗位是在民政局给困难群众办理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和低保,语言成为了横亘在她与群众之间的高墙。面对说着纯正藏语的牧民,李晓敏只能在单位藏族姐姐的帮助下完成救助工作。


如今,在同事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李晓敏渐渐学会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藏语,基本上能做到语言上的无障碍沟通。


李晓敏(右二)到企业核查数据


考上公务员,到新单位报到后,李晓敏被安排在一间空空荡荡的房子里,没有暖气和水电,只有一个火炉来烧水和取暖。由于之前从来没有生过火,李晓敏跟火炉斗争了很多天。工作、生活中类似的困难还有很多,面对艰苦的条件,她也曾崩溃到哭泣,“但我从来没想过放弃,哭过再来就好了!”


阿里地区风大紫外线强,人们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户外活动,而受限于地区发展,也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李晓敏笑着说:“每天基本上就是上班回家两点一线。”尽管物质匮乏,但李晓敏的内心却无比充实。每天,她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以己之力,参与着这片土地的点滴变化,这份充实也化作她坚持的动力。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在西藏的八年间,令李晓敏印象最深还是作为革吉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下乡办理残疾证的经历。


由于每家每户之间都相隔甚远,每次走访,李晓敏都是一去好几天,离得近的地方晚上就可以住招待所,离得远的就得住帐篷,而更令李晓敏震撼触动的是那些先天性残疾儿童的眼神。教育的匮乏与优生优育意识的缺乏,使当地儿童先天性残疾比例很高。


“年幼的孩子在还不懂事的年纪,就已经残疾,让我看着非常心疼。”李晓敏的工作内容看似简单实则沉重,一张张残疾证申请表,串联着无数家庭的希望。


几天的连续工作,让李晓敏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无力感与使命感交织。她意识到个人力量的微弱,除了帮他们争取应有的权益,其他什么都做不了。


然而正是这种无力,更坚定了她要一直留在西藏工作的信念,“虽然我一个人的力量不大,但是有我们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来这里接续奋斗,总会给这里带来一些改变的。”


李晓敏到县统计局核查统计数据


由于在岗的优秀表现,李晓敏被评选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代表和支援西藏的优秀代表,对于李晓敏来说,她只是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


李晓敏(左二)参加志愿服务



 曾令权:格桑花的高原赞歌


曾令权,重庆人,我校2014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师范)本科生,现为拉萨市北京中学生物教师。


“趁年轻做点什么”


曾令权在大学实习期间,偶然了解到拉萨市北京中学的援藏项目,有相关就业岗位可以提供。怀揣着“到边疆去”的热忱与梦想,没有丝毫犹豫,他毅然报名前往西藏工作。


回想父母的担心,朋友的劝阻,曾令权说:“当时我也没多想,就想趁年轻做点什么。”


曾令权


困难与孤独都被一一克服


初到拉萨,曾令权面临的首要挑战是高原缺氧。幸运的是,曾令权的身体素质不错,仅感受到轻微不适,并且在短短两三天内就逐渐适应。同时,学校教室、工作的办公楼以及家里均配备了制氧机,为冬季可能出现的缺氧状况提供保障。


每逢佳节倍思亲,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总在节假日里格外强烈。由于工作原因,曾令权跟妻子分居两地,只有寒暑假或者长假时才能见上一面。远离家乡亲朋的课余生活总是显得枯燥乏味,但好在曾令权结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骑行、露营,在闲暇时间看遍边疆的壮美景观。”


工作多年,曾令权在这里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确了自己想要的未来,在一次次的选择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更加坚定了扎根边疆的信念。


“他们身上有一股劲儿”


面对西藏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曾令权深刻认识到,西藏学生虽然学习基础普遍较弱,却蕴藏着无限的潜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曾令权受此启发,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将实践、实验与课堂教学巧妙融合,通过自然笔记探究节气、无土栽培和标本采集实验等激发学生们对生物的学科热情,引导他们进一步发现生物的美妙。


24届的一名毕业生现在还令曾令权印象深刻,起初基础薄弱,学习动力欠缺,缺乏自信。但通过曾令权不断的鼓励、肯定,点燃了她对学习的渴望。最终,她的生物成绩跃居班级前列,其他科目也逐渐提高,高考成绩超出重本线80分。


曾令权在上课


西藏学生的心灵之纯、之善,也给曾令权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论是逢年过节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收到来自学生们的亲切祝福和问候。“他们非常懂得感恩”,曾令权至今还能清楚地记得当脖子第一次系上圣洁哈达时的激动心情。


“那是我当老师后的第一个教师节,同学们羞涩而真诚地来到办公室,献上这份最尊贵的礼节。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素而深沉的祝愿,祝我健康,祝我一切都好。”


那一刻,他深刻感受到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远在他乡被深情相待的美好情意,令他心中倍感温暖。


曾令权与学生毕业合影


“欢迎你们来拉萨!”这是曾令权对每个想要跟随前人脚步去往边疆实践的大学生说的话。援藏工作不仅是对个人意志的磨砺,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西藏的工作者就像高原上的格桑花,生命力顽强。”对曾令权而言,选择西藏不仅是工作,更是对自我、对祖国、对边疆教育的深情奉献。在这里,他生动践行着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践行着对党和国家的承诺,学会了在寂寞中坚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使命与责任。



夏雪松:“我们要改变那些刻板印象!”


夏雪松,中共党员,我校2015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现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三团第一小学教务处副主任、团支部书记,主要负责学校电子信息相关事务和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2019年,10名重师学子带着理想抱负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驻守在边疆教育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夏雪松正是其中一员。


“我们10个都留了下来”


回忆刚到兵团时的情形,夏雪松说:“当时我们一共来了10个人,大家最初可能只是想着先过渡好毕业后的几年,而5年后的今天,我们10个都留了下来,除了一名同学转岗从事社区工作,其余9人依然留在兵团的教育一线!我和我爱人张凤、同学马俊臣、马灼清留在了五十三团第一小学任教,李双将、陈春梅、王海军、陈小琴、刘姚在五十一团的不同小学任教。我想我们会留下来,一直干到退休,像胡杨树一样扎根在这里,不怕累、不怕苦,去教育和帮助这里的孩子们。”



夏雪松、张凤夫妇在教师节同时被表彰


“孩子们没有那么难教”


“第一次考试成绩出来以后,我惊呆了,甚至怀疑自己适不适合当老师。”在夏雪松原本的认知里,小学数学并不难,但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汉字和普通话对于新疆孩子们的难度。


由于当地的孩子们接触普通话时间较晚、汉语逻辑思维跟不上,很多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于老师们说的普通话可能还是连蒙带猜的,对汉字写的题目也是一知半解,导致他们的成绩普遍只有十几分,对学习的积极性也很受挫,语言差异带来的教学困难让初来乍到的夏雪松有些无所适从。


“孩子们只是基础差,不是不认真。”夏雪松想起课堂上虽然听不懂但依旧目不转睛盯着老师上课的孩子们,他知道,他们都是好学的、质朴的。


为了解决语言上的难题,学校把老师分成三人一组,共同负责一个班级的普通话教学,在课内课外帮助同学们练习和使用普通话。同时专门拿出4个星期用来进行普通话教学。


在老师们的努力下,学生们逐渐都可以熟练地用普通话交流了,学业上,很多班级的平均分也从十多分涨到七八十分。


张凤(左二)和夏雪松(中)进行家访


“网络信息建设,给我们带来机会”


抓住边疆地区网络信息建设的契机,第一小学开启了“智能化校园”转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的夏雪松毫无疑问承担起学校互联网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


2023年,在他的组织下,第一小学完成了校园网的改造,实现了WiFi全覆盖和网络无限漫游,信息互动课堂、“双师”课堂等共享教育资源项目也在第一小学落地实现。


在教学中,他通过教授简单的模块化编程知识,讲解数学中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同时带着学生们用编程制作属于自己的小游戏,像搭积木一样去搭建学生们的思维框架,锻炼学生们的逻辑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夏雪松在信息技术课上


与此同时,为更好的服务师生,“小夏帮忙”公众号和学校众多电子信息设备上的二维码应运而生,通过手机搜索就可以了解和学习设备的使用方法,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给大家带来诸多便利。


“未来,这里会更好!”


“很多人对这里都有一些刻板印象,但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消除刻板印象、减小教育差距、建设大美新疆。”夏雪松说,这里有雪白丰满的长绒棉,有碧绿壮阔的叶尔羌河;更有无数“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人。未来,这里会更好!


夏雪松(左二)在兵地联谊交流活动中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采写 | 桑嫣琪 董虹麟 王润 葛伊玲 

王锦英 刘彦之 刘耀杨 

排版 | 杨天虹

执行编辑 | 桑嫣琪 董虹麟 屈辉 

董亿 蒋梓欣

责任编辑 | 胡帆 孙小珂 


声明: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推送内容除注明原创内容之外,其余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23-65362723。


往期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师范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