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之花常开常盛
“车哟那个灯哟!圆啰又圆啰!来跟那个主家哟!拜新年啰!”1月22日,大年初一,四川省人大代表、巴山民俗表演艺术团团长黄金美和她的10余名队员身着亮丽的土家服饰,早早地来到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常乐社区,伴随喜气的音乐,脚踏欢快的节奏,即兴即唱,表演起了“车车灯”,给大家送上诚挚的新年祝福,庆祝宣汉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这是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各级各部门和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近年来,宣汉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推动工作职责向主线聚焦、工作举措向主线发力、工作力量向主线加强,奋力开创新时代地方人大民族工作新局面。
思想铸魂,筑牢民族团结生命线
宣汉是四川省土家族人口最多、唯一聚居并建有土家族乡的县,境内有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34个、近7万人,其中98.7%为土家族。2014年1月,四川省政府批准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县待遇。2023年1月17日,国家民委命名宣汉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宣汉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依法行使职权,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努力讲述好“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人大故事,谱写好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人大篇章。
去年12月2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宣汉县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在主任会议和常委会会议专门传达学习,并召开学习贯彻《条例》座谈会,在宣各级人大代表率先垂范,迅速掀起学好用好《条例》的热潮。
“就是要通过加强对《条例》的学习,监督指导好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推动形成人人关注民族团结、人人支持民族进步的良好舆论态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方勤说。
代表聚力,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宣汉县人大常委会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过程中,依靠人大代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距离宣汉县城140多公里,全村100多户人家散落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上,曾是出了名的“苦村”。
在黄连村,提起全国人大代表、黄连村党支部书记胡晓玲,村民都竖起大拇指。这位土家族女干部,带领乡亲苦干实干,让这个曾经苦得像黄连一样的“苦村”变了“甜村”。
“少数民族占我们村总人数的90%以上,民族团结是我们发展的‘秘诀’。”当被问起这一切变化的根源时,胡晓玲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两年,我们通过不断宣传党的民族工作方针,用足用活党的民族工作政策,举办各种各样的民族活动,大大激励了村民间的互助互爱,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与此同时,去年9月,龙泉土家族乡所在的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示范区被四川省民委命名为首批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
“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大力鼓励支持人大代表发挥履职优势,促进民族团结,给了我们保障和信心,让我们放开手脚去开展促进民族团结的相关工作。”省人大代表、龙泉土家族乡高架村支委委员向应田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肩负重大使命,我将继续带头做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为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贡献力量。”
加强监督,结出民族团结幸福果
为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少数民族待遇县政策全面落实落地,去年6月至8月,县人大常委会组建调查组,先后深入樊哙镇、渡口土家族乡等巴山大峡谷民族地区,重点围绕巩固脱贫成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开展实地调研,提出要持续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精准实施民族政策,坚持多措并举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坚持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意见建议。
目前,该片区46万余各族群众奔康致富,更加团结和谐,彻底解决了境内各族群众“住房、就医、入学、出行、增收”难题。
“我们将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强化执法检查、组织代表视察等方式,充分发挥人大在积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创建成果。”宣汉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升国说。(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