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游记】高岩芳:午后的仁村

2016-10-12 高岩芳 山石榴

拉萨过客


文/高岩芳


午后的仁村

作者:高岩芳

到达目的地,已经是下午的三点多,跟着在服务区拾到的宾馆老板一直到了人和鑫源宾馆,把行李扔进房间,便走进了午后灿烂的阳光里。这是四川甘孜州稻城县香格里拉乡的仁村,七月份的天气,白云蓝天鲜花碧草,更有那紧紧牵住我视线的宁静的村落。

仁村,尚处于旅游开发初期,一些钢筋水泥的楼房尚在建设之中,在这些楼房中间,零星地布着散乱的民居。从宾馆爬上一个陡坡,村口是一棵巨大的树,树冠遮下浓浓的绿荫,缓坡而下,左手边是一个装饰非常精美的客栈,门内有一个大大的院子,院子里开满了艳丽的格桑花儿。顺着缓坡继续往下走,是仁村的一个转经房,门口几个藏族妇女手里摇着转经筒,脸上带着笑容看着我们三人。非常想和她们合影留念,因为她们的笑容感染了我,那种笑容是一种完全不设防的,有种让你无法抗拒的感动,让你因为来自所谓文明世界的戒备而羞愧。边比划,边说,几位妇人点头微笑,表示同意,特别是一位短发的妇人,只是笑,竟然让人觉得有点呆滞了。

转经房继续向东走,是一个长长的胡同。是我所喜欢的那种原汁原味的,石头材质的,墙上镶嵌着立体的黑色窗户,房子下半部分砌了半尺高的石台,石台上长满了湿漉漉的青草。踏上这个石台,将身子贴在石墙上,头顶是那漆黑的窗,我非常欢喜的是,我那天穿了一件绣花的白色短袖,一条宽松的牛仔裙和鲜艳的运动鞋,还戴上了刚刚在稻城购得的流苏大红耳坠,我想,那时的房子,是我的,我想,那时的我,也是这房子的。胡同里安静得很,午后的阳光依然强烈刺眼,但在我看来是如此得和煦,偶遇几个黑红脸膛的藏族男子,行者双手合十,念着扎西德勒,我便学他,也咕噜咕噜念着扎西德勒。一头黑色的小牛,在胡同里满满地踱着步,凑近它,它也不恐惧地跑开,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越凑越近,想要和它交谈,那牛的眸子清亮亮的,一点也不怕人。胡同的右边,有一座三层的小楼,斑斑驳驳,小窗开在了左上角,好似搞摄影的人的黄金分割点。行者和我都喜欢这种风格,在楼下拍了很多照片。雨中漫步姐姐很美,那天她穿了一条裸色的波西米亚长裙,颀长的身材,出众的气质,再加上行者非凡的思想,一张张美片诞生了,让我想起古希腊的女神。

这座三层楼房的主人正屋子的西边造一座新楼。看见我们喜欢他的老屋,便及其热心地要让我们参观他的故居,我不得不再一次羞愧于自己的世俗。我想这老人一定是要收费的,我看着他穿的衣服最少半年没有洗过,他的脸和头最少得有一个月没有洗过了,张开嘴,露出一口小小的黄黄的牙齿,我有点怕,好在有行者和雨中漫步,我便相跟着走进了老人散发着牛粪芳香的宅院。这位老人曾经去城里做过工,竟然会跟我们无障碍地交流。三层楼房,第一层,是牛圈,根本让你无法走近,一架陡峭的镂空的木梯引着我们走上二楼,是老人生活的地方,有客厅,卧室和佛堂。客厅和卧室连着,到处飞舞着苍蝇,屋子里有沙发,茶几上有孩子的课本,木质的柱子上贴着很多年轻人和孩子的彩色照片,是老人的儿子和孙子孙女,他们已经去了乡里居住,离开了仁村。老人却有一个自己的座位,在沙发的一边,垫着动物的皮,脏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客厅角落里,水缸按照风俗被一个格子挡住,客厅另一边靠墙,一排亮晶晶的银色的壶在阴暗的房间里放射出媚人的光。客厅的右边是佛堂,佛堂里供奉着班禅大师的画像和唐卡,佛堂里一尘不染,散发着悠悠的藏香的味道。老人虔诚地在佛像前换水,神色庄严,我们也双手合十,以表敬意,慢慢退出佛堂,惊诧于这肮脏和肃净的对比。老人的新房竣工以后,每年租金是25万,一次付清20年的房租,也就意味着眼前这位脏兮兮的老人手里拿着500万的巨款,也许,这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数字,没有实际的意义,实际的生活就是在这个肮脏的弥漫着牲畜臭味的空间里,去保持住佛堂的清净肃穆,去追求无欲无求,简单快乐的来生。如果踩着客厅中间一根独木做成的实心的梯子,就可以到达三楼,我因为晕高的原因,眼看着行者登登登爬上去,只好通过他的回答知道三楼是晾晒牧草的地方,还有一间小小的房间。这是我们在外边仰视的斑驳的老房子的内在,这种内在,夹杂着藏族人民单纯的民风,夹杂着我们越来越矛盾和困惑的思想,这种内在,如老藏民寒碜衣衫平静的内心,如在街上自由行走的牛羊,如这藏地阔的地,蓝的天,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走过干净的胡同,透过矮矮的石墙,看见了一畦畦的青菜,长得多么好,看见一架矮矮的梯子,立在墙边,我便作势要爬上去,去偷窥那最美的田园。从岔道往南走,不远处,就是仁村的另一座转经房。门口坐着一位老阿妈,只见她白花花的头发扎成辫子在脑后,脸上布满了皱纹,好像千沟万壑的土地。笑容微微,手摇转经筒,于是走上前去,和她合影留念。此时从转经房走出一位老大爷,也是黑红的脸膛,跟我们说了一些话,仔细斟酌才听明白,他要求我们也和另一位妇人合影,心中费解,是不是只和其中一位合影,另一位就感觉不开心?不禁为老大爷的善解人意点赞,我们的无意之举,怎么能伤害别人呢,于是我们叫着老大爷和另一个妇人开心地拍照留念。遇到两位可爱的小姑娘,瘦瘦的,黑黑的,天真无邪,陪我们聊了好大一会儿天,后悔包里没带零食,只好拿了两个蝴蝶结的头绳给了小姑娘,看着她们开心,我也开心。走来几个藏族女人,叽叽喳喳,看见我,指指点点,原来她们都喜欢我的流苏大红耳坠,可惜得很,只买了这一个,要是买得多,倒可以一人一个分给她们,让她们开心好久,难道不是让我开心的事情吗?

喜欢这慢时光,慢慢的,去体味这闲散的光阴。如一杯浓浓的茶,慢慢品味,其中的苦涩和芬芳。回到人和鑫源宾馆,小雨开始窸窸窣窣的下了起来,走进房间,干净的味道。卧在雨中的仁村,卧在雨中的香格里拉,远处的山体上汇成了小股的溪流,而我慢慢进入了梦乡.......



高岩芳,女,197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聊城市作协会员,现就职于东阿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近期作品

【诗词】高岩芳诗词十首

【散文】高岩芳:邂逅江南

山石榴微信公众平台:ssl201601(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

山石榴原创文学平台理念:荐精品  推新人

热忱欢迎有识之士招商、赞助及合作洽谈!

【投稿须知】“山石榴”属于您的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