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拿破仑之死的六大谜团

2016-09-08 赵鹏 检事微言

作者赵鹏,公号:检事微言。

疑案迷思第23期检事微言总第188期如今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下面这幅著名的《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尽管人们可能不知道拿破仑的晚景并不像画中那么威风凛凛。不过名人之死大多疑团重重。就好像时至今日,法国人仍然坚信他们的民族英雄是被英国人毒杀的。我对拿破仑没什么兴趣,不过死因分析涉及到法医学、证据学的很多内容,还需要运用经验法则,这些都是我感兴趣的。所以今天我来聊聊拿破仑之死。

挽歌圣赫勒拿岛
1815年10月15日,经历了滑铁卢彻底溃败的拿破仑被恨他入骨的英国人送上了圣赫勒拿岛。这个地处南大西洋中部的气候潮湿、终年炎热、疾病肆虐、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小岛是地球上最偏远的地方之一,但却是英国人心中最完美的关押拿破仑的监狱——这里有3000名士兵昼夜把守,囚犯却只有拿破仑一个,保证他不会像之前逃脱厄尔巴岛一样再次越狱。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小岛没让英国人失望:拿破仑没能活着离开这里。
从踏上这个地狱之岛开始,拿破仑就已经不胜其烦。加上岛上日子难熬,拿破仑从1816年起就开始各种不舒服:头痛、失眠、痛风等等,这些症状又导致他情绪一步步恶化,总是在无精打采和异常亢奋之间摇摇摆摆。
1817年,拿破仑的各种症状更为明显:腹部疼痛、两腿无力、脚腕肿胀。英国政府特派给他看病的奥马拉医生认为拿破仑患了肝炎,让他服用甘汞。这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泻药,但在当时的欧洲却是常用药品,因为当时的人认为导致疾病的原因是体内有毒素,治病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毒排出来。这听上去确有道理,但却经常导致病人更加虚弱,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因此,拿破仑并没有因服药而有所好转,反而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到了1820年年中,拿破仑的腹痛向上扩展到肩部,还经常伴随发烧、双腿冰冷、牙龈炎以及交替性的腹泻和便秘。
1821年3月,拿破仑病入膏肓。另一名英国政府派给他治疗的医生安托马尔基让他服用“吐酒石”。在这种强力催吐剂的作用下,拿破仑身体变得更为虚弱。4月,安托马尔基又让拿破仑服用了缓解口渴症状的杏仁糖浆。然而拿破仑的症状并没有因此得到缓解,而是进一步恶化,以至于英国政府不得不急忙找来了海军医生阿诺特。
1821年5月3日,在咨询了另外两名医生同事的意见后,阿诺特不顾其他医生的强烈反对,为拿破仑开出了5倍于平常用量的甘汞,这导致拿破仑开始吐血并陷入昏迷,48小时后便一命呜呼。
拿破仑死于何因
一个人是不能随便死去的,尤其这个人还曾当过皇帝。为了查明死因,在拿破仑死亡后的第二天,他的尸体就被7个英国医生共同解剖了。
解剖发现,拿破仑肝脏肿大、胃部严重溃疡、幽门还有一处肿块。医生们最终给他确定的死因是:癌症。
几乎没几个法国人认同英国官方公布的上述死因,他们执着地认为,伟大的拿破仑皇帝死于英国人的谋害,只是这种接近第六感的直觉,一直没有得到科学的论证。
直到20世纪70年代,依靠现代病理学、法医学和毒理学的进步,瑞典牙医斯滕和加拿大商人魏德终于给了法国人他们想要的科学论证——拿破仑死于下毒。
斯滕和魏德的努力持续了30年之久,过程历经周折,在此不予详述。我把他们认为拿破仑是死于毒杀的主要理由和证据归纳如下:
1死前症状斯滕和魏德在研究了拿破仑贴身仆人的日记后指出,拿破仑在死前出现的腹泻、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是明显的慢性砷中毒症状。另根据尸检记录,拿破仑死亡时身体肥胖,这与晚期癌症病人一般都身形消瘦的特征不符。此外,砷还有另一个独特的功效:抗氧化,这导致一些非洲国家的女性通过服用少量的砷而延缓衰老。斯滕指出,在拿破仑尸体运回法国时,很多人惊叹他的尸体保存得如此完好,这便是砷中毒的表现。
2NAA分析NAA是中子激活分析的简称,这是一种在上个世纪60年代才出现的科学分析技术,现在已经广泛运用于物证分析领域。它的原理是通过中子对被化验物的轰击,使之产生放射性,再通过测量放射性原子阶梯的速度确定被化验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历史学家就是用这种方法确定光绪皇帝死于砒霜中毒的。)
在经过一番周折后,斯滕终于从拿破仑的仆人处得到了一缕拿破仑的头发。于是斯滕将这珍贵的样本送去进行NAA化验。结果令人震惊——样品中砷的含量是正常含量的13倍。
3复杂毒杀尽管在科学证据上得到了上述站得住脚的支撑,但斯滕和魏德并不认为拿破仑是被砷(砒霜)毒杀的。他们指出,拿破仑之死并不是单纯地一种毒药,而是个复杂又缓慢的下毒过程,即长期对人下毒,最后用另一种毒药导致死亡。之所以用这样的方法是为了掩盖自己的下毒行为。
斯滕和魏德认为英国人从拿破仑踏上圣赫勒拿岛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对他下毒了。具体过程是这样的:从1816年起,英国人开始在拿破仑的膳食中加入不足以致死的砒霜,也就是砷,以此破坏他的身体抵抗力,导致其益衰弱。1821年3月拿破仑病入膏肓时,医生给他服用的吐酒石破坏了他的胃粘膜,并让他产生极度的口渴。为了缓解口渴,医生之后给拿破仑服用了杏仁糖浆,杏仁中含有的少量氰化物和此后医生让他服用的甘汞中的氯化汞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致命毒药氢氰酸,最终结束了拿破仑的生命。
牙医和商人提出的上述理论对许多人来说已经成为了事实,尽管也有很多人对它提出了质疑。
我不相信毒杀论
作为一个办理命案的检察官,我完全不同意斯滕和魏德的论断。因为他们的取证、验证以及论证的过程至少存在如下六方面的疑问:
1物证来源存疑斯滕用语NAA检测的头发,来自于拿破仑的仆人,这能否保证被他化验的毛发就是拿破仑本人的?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而这种怀疑并不是没有依据——曾经担任拿破仑助手的弗拉奥伯爵在1862年说过:“在过去的20年中我所见到的据称为拿破仑的头发如此之多,以至于如果用它们织成地毯,可以覆盖整个凡尔赛宫。”
在刑事诉讼中,诸如这样来源不明的物证根本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以其为样本进行的科学化验,自然也不能用于证明案件事实。
2鉴定方法存疑除了样本问题,NAA技术的靠谱性也是值得讨论的。这种技术在1960年根本没有今天这样完善,化验过程样本很容易受到污染。
几年前,多伦多大学曾经用另一种方法——“慢性子”核反应器——对拿破仑的另一根头发进行砷测试,结果发现含量仅为1.5ppm,远远低于可以揭示慢性砷中毒的含量。
3比较依据存疑即使前面两个因素都不考虑,斯滕等人的推论还有另一个问题:正常标准的确定。所有科学鉴定都要有一个正常值作为标准,但人类头发中到底含有多少砷才算是正常的,这个问题直到现在都存在争议。以至于美国权威NAA实验室认为,任何低于10ppm的砷含量都可以被认为是正常的,然而当年斯滕用于判断拿破仑头发砷含量超标时所引用的标准仅仅是0.8ppm。
在没有公认数值标准的情况下,一个替代的方法是把样品与同时代相同群体中的样品去做比较。比如可以把拿破仑头发中的砷含量同1821年圣赫勒拿岛上其他居民头发中的砷含量作对比。但今天显然已经不具有这样对比的可能性。
4毒素来源存疑再退一步,即使前面的所有问题都是人们多虑了,头发就是拿破仑的,方法也确定没有问题,他的头发中就是含有那么多的砷。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导致他头发中砷含量如此高的原因一定是被人下毒了吗?
这个问题在今天或许不难判断,但在19世纪的欧洲绝对不是一件容易事。因为在当时,砷几乎无处不在:药品、保健品、护肤品、假发、墙纸,甚至催情药中,都会含有砷,这些东西都可以把砷输送到使用者的头发中。并且,即使在拿破仑死后,用于保存他尸体的防腐剂中的砷也有可能进入到他的头发中。
5死者症状存疑所以,头发中砷含量高并不一定是被毒害所致。法医学判断死者是否死于中毒还必须结合各种不同中毒症状在死者生前及死后的显现。

首先,慢性砷中毒有四个非常独特的表现:一是中毒者头面、躯干部皮肤上有雨滴状色斑;二是手掌、脚掌皮肤角化过度;三是手脚指甲出现米斯线,即白色或暗色的横线;四是体重减轻(这是斯滕等人最忽略的一点,并非只有癌症患者才会变瘦)。但是,在拿破仑的尸检记录上,完全没有上述四个特征的记载。
其次,我们来看斯滕等人提出的氢氰酸致死理论。氰化物致人死亡的,死者血液和皮肤会呈现鲜红色,并且尸体会有轻微的杏仁味。但上述两个特征亦没有被记载下来。相反,验尸记录中反而记载拿破仑尸体的皮肤“白而细嫩”,这显然不是氰化物中毒的应有表现。
6作案过程存疑

除了这些科学问题之外,单纯从斯滕等人提出的复杂下毒论的过程看,就不太符合常理。诚然,下毒是一种经典的谋杀方式。用6年的时间先用一种致命的毒药摧毁被害人的抵抗力,再用另外多种药物产生一种新的足以致命的毒药让被害人彻底死亡,这种情节即使在中国的武侠小说或宫斗电视剧中也是罕见的。


再退一步讲,当时的英国人已经把拿破仑牢牢囚禁在那个人间地狱般的小岛上了,如果恨他,最好的方法不是让他死掉,而是慢慢地折磨他。如此简单的道理英国人怎么可能不知道!


结论那么,如果拿破仑不是被毒杀的,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很遗憾,我的专业是证明或排除犯罪,其它原因导致死亡的,我既没有经验也没有发言权。不过若一定要我给个结论,那我认为,就如同现在很多病人死于过度医疗或不当医疗一样,拿破仑是被一波又一波蹩脚又自负的英国医生给活活治死的!以上,祝拿破仑安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