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冬:四十岁才能明白的道理,你现在明白了吗? | 正安

2016-11-28 梁冬 致中文化
想一点平常不太想的想一点古代中国人想的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 匈牙利


我儿子刚刚去练击剑的时候很矮很小,别人很高大,他就打不过人家,很沮丧。我说:“这样,下次你再去的时候,因为你们有防护服,再刺也刺不死,刺果很多次了之后,你就大吼一声,然后闭着眼睛往前冲,不管他有没有刺到你,你就往前冲。”结果他那一次去跟别人击剑的时候,就闭着眼睛“啊!”冲上去,把别的小孩吓坏了,比他高一个头的小孩都吓坏了。他就知道原来最好的防守就是主动的进攻。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身体就会好。后来发现有很多具有顽强生命意志的人,他的身体也很好,也活到九十几岁,还干活。我看过一个段子,说美国有一个参议院干到一百岁了,被强迫退休,结果三天之后就不行了,他就说,如果你们还让我干参议员,我就不会这么快死。


你去研究一下,很可能这两者都能够导致生命的长寿。就是他做这个事,虽然他很辛苦,很努力,但是他不会为这个事情感到犹豫不决。就是意志力越坚定的人,他越不会为这个事情感到犹豫不决。就是意志力越坚定的人,他越不会被这种“或”左右,就是或左或右地摇摆,要不然我就恬淡虚无,要不然我就百炼成钢,都是我自己的选择,都行。



有一个故事特别好,同样是在街边睡觉,同样是拿着一个饭碗去沿街乞讨,一个僧人和一个乞丐有何不同?前者是这是我的选择,后者是“这不是我选择的生活”。所以一模一样的外在的情况,都睡在马路边,可能敲开一个门讨到的,吃到的是同样的饭菜,但他们的生命状态是不一样的,前者的生命充满了积极的选择和体验。


我后来观察张至顺老道长,虽然他清静无为,但是你在另外一个层面上看,他有很强烈很坚定的心,他相信他修行的这一套方法。我甚至在悄悄想,他这个相信本身比他修炼的方法还重要。相信本身比你相信的东西重要,自由的选择比你选择的道路重要。因为那个东西才是生命,而你选择的道路和你所相信的事情只不过是一面镜子。那不是本体,相信是相信者的通行证,怀疑是怀疑者的墓志铭。



用心去信,而不是用眼睛去信,还是那一句话,你看到的是用眼睛看到的,他眼睛看不到,所以他用心看。我四十岁以后才开始接受自己是大人。当开始接受之后,就有意无意地慢慢找出了一种意志,这种意志就是一种成年人的意志,就是说你知道你会走一条什么样的路,你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人,你知道这个人大概是什么样子,你知道会跟她怎么样,这个时候你再做一个选择,才会是对的。所以年轻时候走一些弯路,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个人亲密关系的和合上,都可能是必需的。所以“四十不惑”看来是真的有道理的,到四十岁的时候,一个人才真正能知道自己要什么。


我认识一个挺有意思的人,叫宋刚,他创办了一个叫做“和顺堂”的医馆,做得很大,也做得很好,也是我的前辈,我很尊敬他。他每天早上游泳,大年初一也要去游泳,每天都游。我说:“你那么喜欢游?”他说:“不,我只是认为应该游,游泳对身体好。“事实上游完的确感觉身体好,所以他坚持游。他不是那么爱游泳,但是他能坚持每天游,最后游到习惯了之后,不游就不舒服了,也就游出了一个好身体。我开始听到他这个故事的时候,心里面是有点觉得他这样做未免也太累了吧,结果后来发现人家游得并不累,因为他游了很多年,不游是很累的。所以你决定了就去做,做久了就习惯了,习惯了就顺了,顺了就好了。



自由意志的选择很重要。有一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事:我儿子在写英文单词,他们学前班的英文单词,他妈妈说写完之后就给他讲故事。他妈妈的意思是你写完了之后念出来,你知道你写的是什么,但是没有讲清楚。结果他就写,写的时候他心里面一直想着他那一本故事书。


写完了之后,他妈妈问这个是什么词,他说不出来,忘了。因为他照着抄,他妈妈说刚写过啊,要背出来才能讲故事书。儿子就说你明明说了,写完了就可以读这一本故事书,你耍赖。两个人就死磕,他妈妈就很生气,说你爱学不学。儿子就很愤怒,结果阿姨,外婆全来了,也不知道该劝还是不该劝。


我就把儿子拎到旁边,跟他说:“你学英语不是为了让爸爸妈妈觉得你有多好,你学英语不是为了我们,你首先要知道这一点。以后你最喜欢的女孩用英语跟别的男孩谈问题,你就插不上嘴,这有意思吗?”我举了一个具体人的名字,他一下子就对上号了。我说:那个时候难道你只能手掐一个诀,念“南无阿弥陀佛”,显得很高级的样子,或者“嗡嘛呢叭咪吽”,没用的,人家不理睬这一套,人家用英语谈,你怎么办?你解决不了问题,你以为你打坐,背《汤头歌诀》,没用的。他开始在那儿哭,因为听进去了,后来就说别说了,赶紧。我说干嘛啊?他说我给我妈道歉,道歉完了弄完了之后还要听故事呢。



我久久地不能平静,怎么刚才吵得天翻地覆,一秒钟之后就没事了?!因为我在那一刹那帮助他找到了他的自由意志,因为那是他要的。那是他的自由意志,他的选择:我要学英语,我要把它念出来,我要学好。否则以后就没有办法跟这个女孩谈恋爱了。


这个故事我觉得特别有指向性,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你念头一转,你从一个乞丐变成一个修行者,你也可以在一个特别脏的马桶上让各种苍蝇叮在身上,你也可以在身上涂满蜂蜜,让蜜蜂叮在身上,前者你是一个不堪之人,后者你是一个行为艺术家,你都可以去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了。差别在哪里呢?一念之间,这个念是什么?就是生命的觉知和生命的决定。


就是生命的决定,首先你要尊重他的生命业力,同时又要转他的业力到他的愿力上去,先迎合,后引导,这就是太极的力量,所以这两者之间是不矛盾的,是你既要抓住他的业力,习惯,又要在一个恰当的点,以一个合适的机缘转到他的自主和自觉上来。


文章节选自《处处见生机》


本周话题

聊/天/时/间

相信本身比你相信的东西重要

自由的选择比你选择的道路重要


你有哪些和信任,自由有关的故事?


欢迎文末留言分享



——编辑:GaG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