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纪念《中国青年》创刊100周年系列特刊·专题三 



编者按: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


美丽中国是本世纪中叶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完成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的改变,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的需求日益增长。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必须讲好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青年故事。


回望1998年,中国长江及松花江、嫩江流域曾发生特大洪水,黄河长时间断流,一系列自然灾害引发了全社会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全面关注。于是在1999年初,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发起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24年来,“保护母亲河行动”在资源筹措、植树造林、环保实践、绿色文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2005年,“保护母亲河行动”因其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荣获联合国首届“地球卫士奖”。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为更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19年,共青团中央在“保护母亲河行动”基础上,实施新时代青少年生态文明品牌“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紧扣生态文明建设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中国青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从植树造林拓展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生物多样性保护、碳达峰碳中和等绿色发展领域。“志愿中国”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青年参与生态环保活动场次、参加人次、服务时长同比2019年增长106.8%、72%和75%,青年逐渐成为环保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通过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生态实践从单纯线下开展活动向线下线上融合互动形式转变,生态环保APP、小程序、短视频等互联网活动载体层出不穷,“网上种树”“光盘打卡”“绿植领养”“旧物回收”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垃圾分类、节水节电成为生活“新常态”,“小份菜”“半份菜”成为餐饮“新食尚”,“City Ride”“City Walk”成为城市“新潮流”,“节能家电”“二手物品”成为消费“新选择”。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逐渐成为中国青年新风尚,越来越多的青年把绿色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


面向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向中国新征程,未来5年,共青团将继续倡导中国青年勇担时代重任——加强绿色理念倡导,投身绿色科技创新,深化绿色品牌项目,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搭建绿色交流平台,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策划-皮钧 蔺玉红

@执行-本刊编辑部 网络编辑部

@统筹-本刊记者 王镭铮


"美丽中国,青春建功”系列报道①

郇庆治:
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的未来之路
@文—本刊记者 郝志舟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既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又对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最终促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当下和未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深刻学习和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助于进一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此,《中国青年》记者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在青年发展中的实践经验和世界价值等话题专访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郇庆治。
“三生合一”的文明发展道路和文明世界
《中国青年》: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注重推动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这对当代世界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在国际舞台上得到了怎样的回应和评价?
郇庆治:从一般意义上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一直面临着的问题,而许多古代区域文明的消亡都与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或衰败相关。所以,习近平同志概括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而兴起的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显著不同是,它不仅可以利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深度加工,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而且创建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社会关系和文化观念系统,而社会不公正性和生态性是它的基本表征与固有弊端——同时体现在地方、国家和全球层面上。换言之,现代文明的大规模工业化表现和资本主义制度特征,注定了它不可能是一种全球公平与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它的一面是人类力量的无处不在或无所不能,即所谓的“人类世”,另一面则是作为人类唯一家园的地球生态环境的严重危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全球意义与贡献,可以概括为如下两个方面:其一,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旗帜下的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致力于在逐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目标追求的同时,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持续性,从而平衡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这本身就是对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贡献;其二,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将会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目标与路径参照,从而吸引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加入到共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变革进程之中,最终促成一个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的文明发展道路和文明世界。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以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日益增多,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已经被写入联合国相关机构的决议文件,而国际学界也越来越频繁地使用生态文明这一概念术语来探讨当代中国以及当今世界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政治与政策。
《中国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您如何评价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和贡献?
郇庆治:总体来说,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长期积极支持和参与了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在内的国际生态环境治理合作。比如,我国政府不仅派代表团出席了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而且是1992年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及其相关决议或批准文件的重要参与方、支持者。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政府积极把国际条约的相关目标要求纳入到国内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也是对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则从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制度框架与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系统概括了中国的全球绿色治理构想与方略,明确表达了中国愿意承担更大全球责任、作出更大国际贡献的意愿与决心。
2035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的,如今已经写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即“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明确,一方面,正如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指出的,“双碳”目标既是我们对《巴黎协定》等国际条约文书的履约承诺,表明了中国政府与人民“言必行、行必果”的一以贯之立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之后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即应对气候变化是我们自己要做而不是别人要我们做的;另一方面,我们所承诺的无论是碳达峰还是碳中和目标,都不是可以轻轻松松实现的“小目标”,而是需要付出异常艰巨的努力,意味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甚至可以说,不是碳达峰碳中和本身,而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这一目标任务的艰巨性以及战略决断,表明了新时代中国的全球责任意识和负责任大国担当,当然也是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贡献。
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中国青年》:您曾经讲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过程和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郇庆治:之所以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过程和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基于如下两点:其一,它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广义的生态文明理念先后经历了新时代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年、新中国七十年和建党百年等重要时段的不断形成与发展过程,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这一过程中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成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性科学性突出体现在如下三点:
其一,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三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体,或者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两个结合”)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具体展现。当然,就其具体内容而言,理论、实践与传统文化互动的范围和形式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其二,作为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或思想,它是同时包含自己的理念原则、制度构想和战略举措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体,或者说,它是关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哲学。
其三,在现实中,它还是一个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政策话语体系、学术话语体系和学科教育传播体系三个领域相互支撑的有机统一体。
中医式“化合”的绿化疗效
《中国青年》: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周期很长的工程,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在这方面,我们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具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和经验?
郇庆治:严肃地说,任何一个区域文明都不敢声称天然是一种生态文明,有着超越其他文明的优越性或“先见之明”。这里所讲的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独特优势”,主要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之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与众不同的主客观条件。
大致来说,它们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已经得以确立并在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二是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积淀起来的较为雄厚的综合国力,三是依然得到有效传承弘扬的内容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四是促成并锤炼了我们独立自主战略的复杂国际环境。
简言之,上述这些方面或要素所形成并持续提供的“历史合力”,使得我国可以将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等目标进行一种史无前例的中医式“化合”——各个构成元素的固有属性得到较好保持,但却造成了一个药到病除的绿化疗效。因而,这不仅是一种大国治理的经验,更是一种制度革新、历史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经验。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对象在于青少年
《中国青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年发展中的实践经验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发展有何启示和借鉴意义?
郇庆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第一大认知与践行主体,是祖国的千百万青少年。毫无疑问,成长中的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受益者和主力军。
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可以为广大青年提供更舒适宜居的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即便从代际更替的角度来说,生态环境的品质也是首先影响到青年未来生活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成年人的基本生态责任就是把一个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传递给子孙后代。
另一方面,新一代青年也肩负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体责任。这些责任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要积极参与到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制度革新和政策落实;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要做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公民与绿色行动者,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带动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
总之,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的,青年学生要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爱绿护绿的意识,既要懂道理,又要做道理的践行者,积极培育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播种绿色,美化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
中国自身的经验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对象在于青少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是教育。这当然不是说,社会其他社群或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与努力就不重要,而是因为青少年的生态文明素质及其教育将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积淀和理念价值传承。更为重要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确实需要经历若干代的代际更新之后才会更容易建立起来并得以巩固。因而,新时代十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世界普遍性意义的重要体验,就是借助各种渠道得以促进的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当然,这方面还有巨大的改进提升空间。
任重而道远
《中国青年》:面对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发展,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和实践会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加强?
郇庆治:我国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理论与实践上的伟大变革有目共睹。对此,习近平同志在2023年7月举行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做了全面概括与总结,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着眼于迈上新台阶、踏上新征程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我们需要在更系统全面地宣传普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核心观点和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同时,花更大力气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理论体系研究及其国际交流传播,而这方面还涉及到一系列基础性理论问题需要做更扎实深入的研究,比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基础与原创性贡献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意蕴及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地域践行进路模式及其普遍意义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传播以及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等等。
另一方面,必须看到,不断推进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理论创新要求与动力。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众多创新案例的研究甚或关注,其实是明显不足或滞后的。这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讲好当代中国实践层面上的“绿色故事”,也影响到了包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内的“绿色话语”的国际交流传播。因而,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深化拓展来说,至少像环境人文社会科学视域下的学理性贯通性研究和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阐释是一样重要的,需要尽快做出一大批高质量的实践案例分析。
郇庆治
点击下图 
购买《中国青年》2023年第17期 

监制:皮钧
终审:陈敏
审校:刘晓 刘博文
编辑:黄莲蕊(实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