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临朐】找寻逝去的“六一”

2016-06-01 健康有约 临朐

人到中年,俗事凡务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闲暇时,静心时,忙碌之余,偶尔也会望着蓝天上飘动变幻的白云,随着云彩的飘逸,把思绪拉回美好的童年。

周末微风,杨柳依依。独坐句月湖畔,看着流动不息的湖水,想想童年时的童真和梦想,禁不住自己笑出声来,想想那时候,自己都觉得单纯得天真可爱。

7、8岁,正是想象最自由的时段,儿时的光腚伙伴,齐聚在夏天雨后的麦场里,蹲在还有麦香气味的草垛上,盯着天上的云彩,一会儿变成大象,一忽儿变成山羊....,谁第一个发现并最像,就会引来大家的一致羡慕。更多时候,小伙伴们会双手托腮,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望着变幻多端的云朵,静静地想心事儿。有时候雷阵雨过后一道彩虹,会给大家带来巨大的惊喜:那弯弯的桥结实吗?是不是一直通到天安门?那七彩的光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村子名叫“泉子崖”,四周都是深沟,沟里全是刺槐和洋槐棵子,沟底有清清的泉水,说天堂名副其实:春有柳芽夏有蝉,秋有硕果冬有雪。捕蝉捉蟋蟀,捉迷藏,爬树掏鸟窝,无忧无虑的童年,那时候才不管大人们的酸甜苦辣呢,不到吃饭时间,绝不会回到家中,老师布置的作业,早已经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村前的田野里,满是“农业学大寨”时修建的土堰,将地分成一块一块的,土堰上种满了桑葚树。每到麦穗黄了的时候,碧绿的桑叶间,满是黑黑的成熟的桑葚,最高兴的就是我们了,放学后家也不回,一溜烟地跑到土堰上,爬上自己中意的桑葚树,直吃得天昏地暗,全身都变成了黑色,怕爹娘怪罪,将衣服反过来穿上,趁着夜色嗖嗖地跑回家,那时候家中没有电灯,黑灯瞎火的,就过了关。到了下半夜,肚子开始翻腾,折腾得母亲半夜不睡觉,边骂便心痛。

飘着清香的原野上,麦地的地垄边,经常有蚂蚁窝,蹲在蚂蚁窝边,观察蚂蚁的动静,一蹲一个小时,那种认真劲,现在想起来,真是难得。看着蚂蚁在窝里出出进进,搬运食物,只是觉得好玩,从来没有想过蚂蚁是在为生存而劳动。有时候竟狠心地将他们杀死,现在想想真是残忍。

小学是在自己村子沟头上的小学校,正是文革后期,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仍然紧张,那时候的理想就是当个解放军战士,解放台湾,把台湾人民从苦海中解救出来。那时候 的理想不很固定,随着自己的兴趣而改变,再长一岁的时候,理想就是变成城里人,天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顿顿吃单位食堂,不再吃硬硬的酸煎饼。不知为什么,现在天天有肉,顿顿有酒的日子,竟然一点也不让人觉得珍惜。

清明节,母亲给我们兄弟三人每人一个煮鸡蛋,用红颜色染成红色,舍不得吃,拿在手里把玩3、4天,等到想吃的时候,鸡蛋已经有臭味了!

家前的一块平地,柿子树下有一块上面比较平整的石头。夏天太阳开始落山的时候,我们就早早地吃完饭,躺倒石头上去,享受着气温下降带来的舒适,间或一阵风吹过来,就高兴地哇哇大叫,像得了宝贝金子一样。数着星星,听着大人们讲一些鬼怪的恐怖故事,直吓得不敢走夜路,唯恐一只大手突然伸出来抓住自己。

还有一种天气,是我们喜欢的。晚饭后月明如昼,天气凉爽,我们叫“月活子天”,大人们忙碌了一天,饭后聚在一起唠嗑。我们就疯了一般玩捉迷藏的游戏。柴草垛里温暖舒适,是我们躲藏的最佳去处。有的时候,藏得太隐蔽,小伙伴们找不到,困意上来,就会美美地睡上一觉。结果,时间一长就急坏了大人,大家一起寻找,翻遍整个村庄的柴草垛,直到把迷瞪瞪的你从里面拖出来,一顿狠揍。于是长了记性,三五天不再玩捉迷藏,但几天以后就故态复萌了,这叫“好了疮疤忘了疼”!

记忆中的童年里,“六一儿童节”时,不像现在这样丰富多采,大多数的时候都是系上红领巾去看文艺演出,有一次“六一”最难忘,当天晚上,正赶上生产队聚餐,我偷偷地躲在大表哥所在的餐桌下面,享受着表哥偷偷递下来的五花肉片,太香了,边吃边想:如果天天有肉吃,自己就心满意足了!

睁眼闭眼的功夫,儿时的记忆,儿时的纯真,都已经随着岁月飘远了,模模糊糊地只剩下些许片段。

当年“六一”的萌,已经被岁月的棱角消磨殆尽。抬头颔首之余,惟脑肥肠圆的一副行尸走肉般的臭皮囊罢了!呜呼,渐行渐远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