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临朐】端午随笔

2016-06-10 冯辰汝 临朐

不知不觉间,走过了明媚的五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又是一年端午节,又是一年粽叶香!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描写百姓过端午节的民谣。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古往今来、南北共享的习俗。

粽子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是晋朝的事。《风土记》说:“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初五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这就是“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的由来。当时江南地区的端午节,人们已普遍食用用菰叶裹黍米粟枣的粽子,叫简粽,也叫角黍。正是《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也许因为又附会在与屈原有关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亘古不变的端午美食。

我小的时候,在端午节前,母亲都会把包粽子用的“材料”提前买回来。大米事先用水泡,粽叶用开水煮软,一个粽子一般用三片粽叶,接续着排开,圈成漏斗状,往里放米、中间再埋上两个红枣,最后用细绳捆绑住。要用大锅煮上两个小时以上。吃的时候,剥开清香的粽叶、蘸着白糖……,以至于现在只要吃粽子,眼前立刻浮现出儿时的那种香甜、那种欢快。

如今,超市里一年四季都有粽子卖。尽管买着方便,还是有很多家庭要自己在家包粽子,老人们早早就备好各种料,等儿孙们都回来那天,大家一起动手,说说笑笑一起包,享受那份人间快乐;亲朋之间,有的是只有一家包、却多家享用,煮熟后分送各家,吃着、说着、评论着、不亦乐乎!

我小时吃的那种粽子,应该是临朐或北方的典型粽子品种,还有只用大米做成的白粽子以及豆沙粽子。后来我去山西时,因为那里产“软谷子”,也就是黄黍,用来代替白色的大米做粽子,黄澄澄的粘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粘度更大,还有一股独特的“谷”香,更好吃,故有美名为“黄金裹玛瑙”。

如今的粽子更是璀璨纷呈。著名的品种有桂圆粽、水晶粽、莲蓉粽、火腿粽、咸蛋粽等;外观呢,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以竹叶来包,用捆裹着不同颜色的线绳来表示不同的馅料;粽子的大小也很有差异,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料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似乎带咸味儿的多。馅料的内容,才能代表最核心的奥秘,也最能彰显地方特色之所在。总的说,像做其它美味佳肴一样,北方人比南方人更会琢磨、更会吃。在菜肴中运用的食材,很多也被镶嵌在粽子馅料里了。

山东地区的粽子品种多样、风味别具一格。昨天端午节,爷爷说要请客,大家庭十几口人在酒店聚会,但碰巧的是,老同学们也在酒店聚会,希望大家都能到场。我也只能是两场聚会来回跑,说起老同学,感情真的很深。因为我比较忙,不能组织以及安排同学聚会的事情,就只能把这件事交给了我的发小来安排,在三年之前,我们五个人第一次在我家聚会,并商定每人每年都会轮流主持聚会,如今马上就要轮到第四位了,时间也将悄然无息的走过第四个年头,昔日的同学,今日的兄弟,我们同在一个小城,这就是一种力量,我们互相帮扶,起码能有依靠,不至于势单力薄。小学、初中、高中我们有好多同学,但是真正能够聚在一起的,真的不多,真的不易!让我们珍惜这份友谊,让我们珍惜这大好青春!

聚会,其实就是寻找一种充实,寻找一份亲情,寻找一份认同。亚里士多德说过,那些能够长期脱离城邦的人,要么是一个超人,要么是一个鄙夫。看样子,我们都不是能长期脱离城邦的人 。

端午节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该恭敬地接触它,珍惜地对待它。对于好粽子,我有时下意识地去品尝、去琢磨、去咂摸滋味,竟也能品出些许那独特、那奥妙、那鲁中水乡人与大自然之间的高度领悟与契合。

无论如何,人在小时候吃的粽子味道是最好的。它如同粽子文化一样,越追根溯源、越品味,越觉得它深沉、美好、富有哲理,越使我增强对“中国”这两个字的敬畏。

2016年端午节冯辰汝作于老龙湾畔

现为济南职业学院在校学生,系临朐县作家协会会员,临朐县新媒体联合会会员,热爱文学创作,其作品曾多次在齐鲁晚报、大众日报、济南日报、潍坊日报等报纸刊登,主流网络媒体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也多次刊登发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