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临朐】中国红香椿

2016-08-05 冯恩昌 临朐

☞【临朐】汽修厂

☞【临朐】领略牛寨之美

☞【临朐】最忆南锣鼓巷

☞【临朐】心灵保养,约嘛?

沂蒙山区临朐县寺头镇,是山水灵秀、生态环境美好的地方。这里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属弥河上游,泉水遍地,大小河流20多条,故树木葱茏,花草艳丽,泥土肥沃,庄稼、蔬菜生长茂盛。上世纪9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寺头人民,镇党委、政府开始下大力气,发展红香椿生产,十几年来一波三折,红香椿培育种植形成规模,被国家认定全国最大的红香椿基地,誉为“中国红香椿之乡”。

寺头红香椿,有三个发展时期,三次大的腾飞。那是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的镇党委李书记,约我观光了他们的天然香椿。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挂在一条山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水泉村。小山村很穷困,但在3里路长的山峪中,生长着密密麻麻的红香椿,阳春三月,香椿正在发芽,火红色的鲜嫩芽儿,一朵朵地绽放着,闪着红亮的光芒,人走在谷中,有浓烈的香味,扑入鼻端,醉人肺腑。这些香椿全是自生的,堰根、路畔、石缝间,山里人家的墙缝里、小院里、房前屋后,旮旮旯旯,角角落落,都是香椿树,低头树抚脸,走路枝扯裤角,这香椿展现的奇特景象,我是头一次见到。李书记告诉我:“我们这里的小山村,就指着卖香椿赚钱来,解决一年到头的花销。”我想,这不就是山里人的财富吗,香味浓郁的香椿,远方的城市人很难尝到,大规模的发展起来,运出去填补城市的菜篮子,不就是发财致富的好门路吗?看了几个有红香椿的小山村,回到县城,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连夜写成通讯《香椿之乡溢清馨》,不久在《大众日报》二版,很醒目的发表出来。稿子在全省、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那年的清明节前后,到寺头购香椿的人络绎不绝,出现了供不应求现象。这使寺头镇的领导和群众,发展红香椿的决心更大更急切了。

1999年冬天,寺头红香椿协会会长、党支部书记王兆功,诞生了一个美丽的梦想——如何像种植蔬菜一样,建大棚种植红香椿。他决心下定后,自己投资3万元,租赁土地4亩,率先建起两个冬暖式香椿大棚,试验红香椿种植。经露天培育壮苗、苗木矮化促壮、棚苗每年轮换、密植移栽等实验,终于获得成功。这在红香椿发展史上,是伟大的创举,巨大的贡献。大棚种植能使红香椿,一年变两茬,增二番,每亩产值达3.8万元,是露天红香椿效益的20倍。王兆功使寺头红香椿第二次转折跳跃,叫响了“寺头红香椿”的品牌,受到县里的表彰奖励。在他的影响下,全镇红香椿种植户,纷纷建大棚,联合起来成立红香椿专业合作社,岭子村、石佛村等十几处相继成立起来,全镇迅即发展到万亩红香椿基地,建冬暖式大棚500多个,3000多亩,年收入达到了5000万元。在寺头,遍地是红香椿家园,走进大棚会看到密密麻麻、挤挤撞撞的矮桩香椿树,发出的红嫩芽,宛若红花朵朵,更似霞光簇簇,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感觉。很多家庭,全家人都忙在大棚里,管理、采摘、缠扎、装箱,前来购买的外商,早已等在棚外。香椿出了棚就换回钱来,有人说香椿大棚就是钱柜子,“家庭银行”。有一位老人说:“我种了半亩红香椿,年收入大半万元,生活上有吃有喝,日子过得舒服极了!”寺头人尝到了红香椿的甜头,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抱金砖的势头,如河水猛涨一发而不可收。大棚香椿的生产已发展到石佛、西安、桃花等20多个中心村,100多个自然村。这里的红香椿,已被评为“中国食品行业精英峰会理事单位”,寺头镇红香椿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海龙产品被国际风联指定为外宾专用产品,2006年通过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品认定,2010年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临朐第一个国家级认证农产品,2012年摘下“中国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标志”桂冠。

寺头红香椿发展第三个专折点,是近年的创新、加工、打出自己响亮的品牌。现任党委书记瞿志敏说:我们要把“中国红香椿“的品牌,打的更响,就要在创新上做文章,在宣传自己上下功夫。他们在寺头红香椿合作社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临朐县山河食品有限公司”,由本镇桃花村在青州市天工园林公司任总经理的王中华,回乡来担当这一重任,投资600万元,主要从事香椿酱菜、香椿茶、香椿油等系列加工,拉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身价,实现了产品转换增值,拓展电子商务营销渠道,顺势而为,充分利用“互联网“,转变销售方式,投资100万元,建成县里首家特产电商体验馆,已消化全镇红香椿产品40&,产品已远销全国各大城市、外销韩国、日本等国家。他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号召,在精准扶贫中,主动成立了春早红香椿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经营、品牌、技术等代售,统一配树苗、统一播种施肥、统一防虫治害,统一收购产品,促进种植户收入稳定增长,现在已吸纳社员218户,带动486户,发展露天红香椿12000亩。

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寺头由于山清水秀,土质良好,有着最适于红香椿栽植的优良条件,有“产自灵秀地,芬芳满人间”的说法。这里的红香椿,通体紫红,色彩艳丽,香味浓郁,肉质肥嫩,入口无渣。含有钙、磷、钾、钠等成分,它属时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健胃开胃,增加食欲,保健美容,过去人们对它认识不够,上不了大雅之堂,如今是世界上唯一的乔木蔬菜,最理想的无公害食品,它从小长到大,没有病虫害,不用打农药,受不到污染,它发芽早,品质独特,质脆多汁,香美可口,内含17种氨基酸,人体必须的有7种。经常食用,有降血压、稳定血糖的作用,可抑制癌症发生。故它又名椿阳树、椿甜树,在2500多年的发展史中,曾经作为皇帝贡品,有“红贡春”之名。它已经“窗户棂子吹喇叭”名声在外,用它佐菜,可上大宾馆的酒席桌,汤吃松炸香椿、红香椿炒鸡蛋、香椿酱、香椿鸡蛋卷,都已成为八方青睐的名吃。在我的老家(寺头北冶源镇),从老辈里就吃香椿,一年到头不离桌的是香椿芽咸菜,母亲新摊下玉米煎饼,用来卷上一棵大葱,放几根香椿芽咸菜,吃着那个香真是无法形容,比吃什么天下名菜都过瘾。盛夏入伏那天,母亲做的香椿凉面,吃着又香又爽,还能消暑除热,那真是让人美得不得了。我在日常生活中,爱吃小豆腐,最美是把小豆腐里,加上一撮红香椿叶,放油锅里炒一炒,再吃起来,清香满口,马上提高了档次。我吃遍了红香椿的各类制品,可前些日子去寺头的山河食品有限公司,经理王中华泡了一壶茶,说:“请您尝尝自己制作的红香椿茶!”当时我大吃一惊,从来没听说过还有香椿茶,只知下面条倒上香椿卤,可没任何茶香。我慢悠悠品了一口,啊- ——好香啊!味道不亚于龙井、铁观音,真可上名茶榜了。它是以优质红香椿,配以甘草、丹参、黄芩,经传统工艺秘制而成,茶香浓郁,汤红中带润,肉质活、甘、清、香,口感独特,回味无穷。喝红香椿茶,抗衰老,防心脑血管病,功效忒好。有诗曰:“上品人生多雅事,常饮寺头香椿茶”。

在寺头这块生态优雅的宝地上,茁壮生长着的红香椿,可说是万花丛中最清香艳美的花朵,在人们日常食用的蔬菜中,是无害的最洁净的精品菜,它已在全国展露独有的风貌,成为市、县食品战线上的一张王牌。我们要更加珍视它,大力发展壮大它,让它攀登更高峰,成为旅游线上的亮丽景点,在国家直至世界上打出更响亮的品牌。

冯恩昌,1937年生,山东省临朐县冶源镇尧洼村人,曾担任临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一直坚持写农村题材的作品,乡土气息浓郁,被誉为“农家小院派”的代表。其组诗《醒了的山村》曾获1981年山东省文学创作奖,《春天的花轿》一诗获全国新田园诗大赛三等奖。八十高龄笔耕不断,出版散文、诗集十五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