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黄泥街(一)
据《清光绪三年(1877)省城图》记载,此处标记为“黄泥段(塅)”。1933年,获民间友助团团总邓先生等人资助,对黄泥段实施改造拓宽,同时将其更名为黄泥街。
1877年长沙地图中的“黄泥段”、“长沙讯”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湖南省学务处派遣举人俞诰庆,为开办新学留学日本,归国后在黄泥街筹办湖南第一家公立师范学校一一湖南师范教育馆,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二月正式开学,馆长王先谦。首届招收的学员有陈天华、曹典球,他们以后分别成为华兴会创始人之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清末的革命烈士,和湖南现代著名教育家。
黄泥街与宝南街隔蔡锷中路相望,黄泥街街口南侧临蔡锷中路往南依次为利群日杂店、仁济医院、五金交电商店、钟表修理店、五湖春茶馆、长沙市邮政局医务室、南货食品店、水果店、人力车行、西药房等,排到了五一路口;黄泥街口北侧,临蔡锷中路往北依次为木结构南货店、长沙市刻字社、武汉豆皮店等等。
1960年代初期,木结构南货店、长沙市刻字社和黄泥街进口北侧的涂记、刘记两家煤店被拆除,在原地新建一栋砖混结构的四层楼房,为长沙市刻字社集办公、生产、经营的综合楼,随后长沙市刻字社更名为长沙市雕刻工艺厂。
进入黄泥街,街口北侧,有位住在澡堂巷子的熊姓大娘摆了个小吃摊,经营百粒丸、麻油猪血、米豆腐等小吃。她每天早上六点左右准时推车出摊,下午五点收摊回家, 春夏秋冬风雨无阻。虽然叫她大娘,其实她女儿就在我们所在的储英园小学读书,仅比我们高四届,那时候人显得年长些,按现在称呼,充其量叫她熊大婶。
记不清从何时开始,挨着熊大婶的百粒丸摊子旁边,又多了一个烘烤腰子型芝麻贴饼的中年人,他每天在一个约80公分高的圆形烤炉里,轮番地烘烤或取出烤熟的烤饼。于是,来此处吃百粒丸、麻油猪血、米豆腐作早餐的食客,又多了一个选择。
街口的南侧,靠着利群日杂店的山墙边上,还有一位老婶子摆了个烤红薯摊,扑鼻而来的香味让路人不由自主扭头望一望,停下脚步来买她的烤红薯。
老婶子很是和善,整天都是笑咪咪的。曾经有一个河南来的年轻街头艺人,在离她的摊位不远处摆了个摊,每天打快板、唱数来宝和豫剧,待了很长一段时间,老婶子不但没厌其影响她生意,反而时不时给年轻艺人送个红薯充饥,送杯开水解渴。
目前黄泥街正在进行街区改造,街道南侧建筑已拆除进行围挡。图为拆除前黄泥街东口(与蔡锷中路交汇)景象。
我们俩(娄湘棣、许才纪)幼时同住北区富雅坪,以后我们两家都搬到东区。笔者之一才纪家在1950年代中期搬入黄泥街,那时见到街两厢的房子是十分简陋的。长大后听长辈们说,那些民房是居民们在“文夕大火”后的废墟上搭建的。
黄泥街入口的南侧,那栋面向蔡锷中路的利群日杂店房屋的南向山墙,以及从黄泥街1号起八九户的房屋后径墙都是倚靠着仁济医院,借助其又高又厚的青砖墙体而建造的。
走进黄泥街,南侧的门牌号是单号,北侧的门牌号则是双号。街道两厢除了几栋屈指可数的砖混结构的公馆外,其余的房屋都是木架子房,基本都是宽4米左右,进深长度10米左右,檐口高度约为6米左右的两层楼楼房。
一楼房子的两侧承重墙,大多用旧砖或土砖砌筑至楼枕以下卡住,再粉上黄泥石灰罩面,以增强木结构房的强度,房子屋面则基本都是盖的小青瓦。也有少数几户是倚靠着公馆墙体搭建的平房,相比于那些两层小木楼就稍显贫寒一些了。
街上的居民以手艺人居多,他们开有各种类型的店铺,有开木工店的,裁缝店的,织袜坊的,豆腐店的,滚石织布的,皮鞋店的,洗衣店的,油漆店的,缝纫机修理店的,木器棕棚店的,香烛店的,草药店的,理发店的,还有开煤店的,南杂槟榔店的等等。
长沙和平解放后,根据政务院1954年2月通过的《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城市逐步开始实行公私合营。合营主要是以政府为管理部门,将政府开办的工厂、 商业网店与私人开办的合并经营,社会主义成分居领导地位,私人股份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由政府管理部门统一调拨,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在当时有利于经济调控和市场物价的稳定。
1956年底,“公私合营”基本完成。于是,街上原有的店铺门面也就慢慢空闲了,房主们将部分空闲房屋出租给别人居住,以期用租金贴补家用,改善点家庭生活状况。
公私合营私有制改造后,街上仍旧保留有几家个体店铺,如豆腐店、裁缝店、草药店、理发店、皮鞋店等小店,以方便附近居民们的日常生活。
在黄泥街留存下来的店铺中,有一个叫做“湘中益”的裁缝店,就在笔者才纪家对面的黄泥街8号。店主姓李,是一位为人和善的长者,街上的孩童们都习惯叫他李伯伯。
李伯伯喜欢小孩,也喜欢逗周边邻居家的小孩,每当早上李伯伯从五湖春茶馆喝完早茶回家的时候,他总是习惯性地带回两三个肉包子,分给周边邻居家的小孩吃,然后在小孩的脸颊上亲一口,才乐呵呵地回家干活去了。
黄泥街街道不宽也不长,清晨尚未天亮的时候,街道上异常的安静, 静得连一声咳嗽全街每家都能听到。同样,早上站在自家门前漱口刷牙,再将漱口水用力从嘴里喷出,那声音犹如响雷一般震彻全街!然后,这声音相互传染,陆续地漫延开来,脚步声、咳嗽声,慢慢地从街中、街尾,移向街头,再慢慢地在五湖春茶馆方向消失。于是,街上的老人醒了,孩子们也醒了。
孩子们曾经问过李伯伯,你们大人早上在厨房里漱口刷牙不是方便得多吗,为什么还要不嫌麻烦地打开店门,再到门外来刷牙?
李伯伯听后微微一笑道:这个你们小孩子就不懂了,早上起床后,要漱口刷牙的人,那就是个讲究的人,也是有脸面的人。到家门外漱口,就是要让街邻听到,我起床了,在刷牙漱口,关门的响声、脚步声、咳嗽声,这些就是告诉大家,我到茶馆喝茶吃包子去了,这就表示富人的身份!
听完李伯伯的解释,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着头。现在几十年过去了, 当年的孩子们倒是真的懂了,原来炫富并不是现在的人发明的,而是早就有了。
黄泥街过去的模样 柳建球摄于2008年
李伯伯的主营业务除了给别人做衣服外,另外还有一项主打业务,那就是为长沙市市区内所有小学校制作布料符号(校徽)。
也不知道李伯伯通过什么渠道,每年的寒、暑假一开始,他就从印刷厂运来制作布料符号的面料与底布,按学校的不同,造册登记后, 分门别类地分发到周边住户家里,分别进行裁剪、折边、粘贴、晒干(烘烤)等加工工序,也有直接到他家店铺案板上来进行这几道工序的。
不管是在各家各户加工粘贴的布料符号,还是在店铺里加工粘贴的布料符号,晒干或烘烤后都交到缝纫店来,统一在缝纫机上给每一个符号踩边,然后再将符号一个个的剪开、修边,最后按各个学校的名称分别点数,捆绑,至此,符号(校 徽)的制作才算大功告成。而干这些活的,基本上都是街坊邻居家的老人和当年街上的小学生。
李伯伯很守诚信,布料符号交付几天后,他就会通知各家各户来领取符号加工费。而这些钱,正好赶在学生们开学交学费之前领取,大人,小孩,皆大欢喜!李伯伯的符号(校徽)制作业务持续了许多年,一直到后来小学生佩戴的布料符号全部统一改用金属校徽为止,这个小小的裁缝店终于结束了寒暑假期间的热闹与繁忙,当年接活干的那么多小学生也慢慢长成了青涩少年。
布料校徽(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黄泥街由东往西,行至约80米左右,街北有一入口,即是邵阳坪巷主巷道入口。邵阳坪巷北达顺星桥,长280米,宽5米,巷道南段与中段东侧共有三条东西走向的支巷,中段的支巷东至蔡铸中路,名藻堂巷。邵阳坪主巷道中间原来为麻石路面,1980年代中期改为沥青路面。
根据《清光绪三年(1877)省城图》记载,邵阳坪地段标有“长沙讯”,它是清代绿营建制的最小单位,军事长官为千总与把总。
到了民国时期,“长沙汛”地段建成宝邵中学(邵阳试馆)。1925年,湘江中学迁入,学校利用邵阳试馆为湖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 学生运动培训领导骨干,至1927 年停止培训。
1938年,长沙惨遭“文夕大火”,学校被毁,“长沙讯”地段成一片废墟。以后好多从邵阳农村到长沙来谋生的苦力,也有抱团来经商的, 他们找到这处荒弃无人的废墟,在这里搭个竹木棚子栖身居住。久而久之,来这里建房居住的邵阳人越来越多,后来邵阳商业帮会驻于此地,形成街巷,“邵阳坪”的名称也就这样叫开了。
邵阳坪巷南入口左边第一家是张记理发店,依次为彭记槟榔店,自来水供应站(长沙市人民政府建设局设立,于1951年10月3日首批通水);巷子口右边第一家是马记皮鞋店。
邵阳坪巷口的张记理发店,街上的孩子们称店主人为张伯伯,这里是孩童们常常光顾的地方,一是每个月至少要来剃一次头发,还有一个原因则是理发店有一个“扯扇”。
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电风扇还是件稀罕物,这种街头的小理发店,当然也就不会有那种时髦物件了。于是一到夏天,很多理发店就想办法将一块长方形的绒布毯子,悬挂在理发椅的上方,在窗户旁挂一个滑轮,用绳子的一端将毯子栓着,绳子另一端穿过滑轮后拿在手中上下扯动,毯子就在理发椅上方来回摇荡起来,产生的凉风即可驱散理发店内的酷热。
那时候,街上的一般民宅都没有卫生间,整条黄泥街也没有公共厕所,街上的居民们,每天都只得走到近300米远的邵阳坪巷尾,或者到府东街上的公共厕所去方便。每当夏季,街上的孩童们经过理发店时,只要有顾客在理发,张伯伯就会喊孩子们帮忙扯“扇子",孩子们闲着没事,也乐得好玩,于是,热天到理发店帮忙"扯扇"倒成了孩童们的娱乐活动了。
黄泥街与邵阳坪巷交汇口
邵阳坪巷
黄泥街入口行进约110米的北侧,还有一条巷子叫“含英里”,它南起黄泥街,北至历史名巷储英园,长90多米,巷宽约有4米,麻石路面。据传小巷之名“含英里”,是由“储英园”引申而来的。
从黄泥街进入含英里,右侧是砌着大约70多米长,高约5米的清水红砖高墙,院墙快延伸到含英里巷尾。院墙里面用一道高墙将相连在一起的两处公馆隔开,这两座公馆在解放前分别是两位原国民革命军中的高级将官的宅第。解放以后,将两座公馆改成了省公安厅干部宿舍。
含英里进巷左侧是一座不算太大的院落,院墙约有2米来高,院内一座平房呈一字形排开,是一所民办小学,由府后街街道办事处管理的长治小学分校就设在这里,开设了两个班级。
再往巷内走去,紧挨着长治小学分校的是含英里粮店,黄泥街一带的居民大都到这里来买米买油。粮店有一张后门,直通黄泥街的另一条叫王家巷的小巷。
含英里粮店旁边有一座用竹篱笆围起来的精致院落,里面建有一座小别墅,院内有树木,种有鲜花,置有草坪。院子的男主人姓皮,女主人高高的个子,气质优雅,人们称呼“皮夫人”,皮夫人后来担任了长治小学分校的负责人。
和别墅相邻的是一栋清水红砖建筑,这里是《长沙晚报》社的宿舍,《长沙晚报》社的著名摄影记者游振鑫先生那时就住在这里。
从《长沙晚报》社宿舍往前左拐弯,迎面有一口水井,这位置就是从含英里到储英园的起点。储英园是一条历史名巷,巷内有著名的储英园(楚怡)完全小学,笔者才纪就是从该校毕业的。
1986年黄泥街、含英里区域地图
住在黄泥街的小学生到学校去,必须经含英里进入,再通过储英园狭长的巷道才能到达学校,途中要经过两口古井,其中一口就是清乾隆年间开凿出的称“拱辰泉"的古井。由此可见长沙的水井之多,的确名不虚传。
笔者才纪在储英园完小六年的求学生涯,除了寒暑假,和偶尔走走息相街、府东街、邵阳坪穿插弯路去学校外,每天往返四次行走于含英里和储英园,六年中累计走了多少?行了多少路?真是算不清楚,但他却从中积攒了对这里难以割舍的情感与记忆!多年以后回想往事,仍记忆犹新。
1962年10月,笔者才纪进入小学五年级一期,他们班的全体少先队员在班主任吴圣华老师的组织下, 一起去储英园5号住宅看望革命前辈夏明翰烈士的遗孀郑家钧奶奶,并请老人家讲述夏明翰烈士的革命故事,才纪代表全中队的少先队员,郑重地给郑奶奶系上了鲜艳的红领巾。
夏明翰与妻子郑家钧结婚合影
(系列文章,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长沙芙蓉区街巷志》
原创文字、新老照片
请发送citymemory@csjy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