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湘春路小学的时光
我是文革初期发蒙,就读于湘春路小学。在湘春路小学,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小学时光,也留下了不少难忘的记忆。
在我可入学时的一个春日,学校一个老师在我们街上招收小学新生,我就这样报上名了,那时候实行的是春季招生。
入学的第一天,不像在现在的家庭兴师动众,当时也没有任何一位家长送新生入校,新生都是由同校的哥哥姐姐或高年级的邻居领进学校,我就是跟着邻居三毛哥入校的。
和班上绝大多数的同学一样,我是入学的第一天才见识到学校的样子。那天,我跟着三毛哥,在北正街与湘春路相交的口子上西拐,沿湘春路西段行走不到五十米就到了学校。
现湘春路,此为与黄兴北路(原北正街)交叉口
校门在湘春路北侧,像纪念馆一样,有门厅,两道大门。门厅东厢房为传达室,如同售票房。
过门厅,映入眼帘的就是对面的礼堂。礼堂歇山顶,淡青色墙裙,乳黄色墙身,在两厢青砖黛瓦平房的衬托下,庄重气派。门厅与礼堂之间则是一个大操场,有一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大操场的西边连着一个小操场,小操场南、北、西向均为教室,其西南角那间就是我读书的第一间教室。
记忆中的湘春路小学真的不小,除了大、小操场和礼堂外,还有两个院子可去玩耍。这两个院子分处在礼堂的东、西两侧,是由礼堂及同侧前后两排厢房围合而成。不过我们新生最喜欢还是在礼堂里玩,因为小孩子都爱好跳上跳下,礼堂的舞台正好满足了儿童这一喜好。
在舞台上追逐中,我们很快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舞台的准备间锁着不让人进。越不让进,小孩子越发好奇。于是我们搭着人梯,透过准备间门顶的缝隙,窥见到里面有三个模样怪异的巨人,由于室内光线较弱,里面阴森森的,很是恐怖,大家连忙逃离。
事后问三毛哥,得知舞台的准备间存放的三尊铜像,为辛亥革命功勋焦达峰、陈作新、杨任三烈士的塑像。1911年10月22日,湖南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等响应武昌起义,一举推翻了盘踞于湖南的清政府。可不久即10月31日,反动军官在长沙发动政变,先后谋杀了焦达峰、陈作新、杨任三人。在当时湖南革命党人的要求下,当地主政者将长沙北门的关帝庙改建为湖南烈士祠,并铸三烈士的铜像立在祠内,供人瞻仰。
1936年地图中的湖南烈士祠
抗战胜利后,湖南烈士祠改办为崇烈小学,但三尊铜像仍立在原位未动。新中国成立后,崇烈小学改为湘春路小学。文革伊始,三尊铜像被移到礼堂舞台准备间内藏匿。笔者离校多年后听说,这三尊铜像原要搬迁至岳麓山焦、陈二烈士墓前,但在运至白鹤泉后,被红卫兵小将发现,视为“四旧”,当场砸碎,作废铜处理了。
民国时期,坐落在湖南烈士祠前坪(原址在今湘春路复地昆玉楼盘前)的焦达峰、陈作新、杨任三烈士铜像(今无)。这三尊铜像为民国长沙城内首次出现的纪念铜像。草草供图
我们上小学的那个年代,家长白天上班搞生产,晚上开会要学习,根本无暇顾及家里,小孩都是放养。而当时的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课外作业也很少,一放学就像脱缰的野马,尽情地玩耍。我们这群新生,刚开始还只在家门口玩玩捉迷藏的游戏,后来越玩越远,越玩越野,甚至跑到湘江河边戏水。
一天下午放学,同路队回家的魏伢子一出校门就说,河边木排上特好玩,去那儿玩吧。我、大辉、王勇及国辉等人,都从未上过木排。在好奇心的驱动下,都纷纷加入魏伢子他们那群去江边玩的行列。学校西距湘江只有一箭之遥,我们一溜烟就跑到了河堤上。
站在堤上,只见脚下这一侧的江边连绵数里的木排,如同一眼望不到头的“江上木道”,真不愧为三湘省会的木码头。当时,我国运输已进入以铁路为主,竟还能看到如此样宏大的场面,不难想象依靠水运的明清时期,这里的木排场面是何等的壮观。
湘江木排照 网络图
顺坡而下,抵达江边,我们跨到木排上。木排是由数十根形如电杆般的圆木捆绑而成,有一个排球场地那么大,所有圆木均平行于所在的岸边。木排成组连片,构成了“江上木道”。而组与组之间相隔2、3米,有由圆木撘成简易的独木桥。过独木桥,对成年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可我们这几个初生的牛犊,在木排上玩的第一个游戏,就是走独木桥。
当时,我们先是跟在魏伢子后面,小心翼翼走过圆木,然后就尝试独自返回,接着就像平衡木体操运动员一样,可在独木桥上玩花样了。其实当时,我们还没学游泳,也不知道独木桥下水有多深,要是失足落水,后果真不堪设想,现在想想,后怕不已。当时与其说我们玩得心跳,还不如说无知者才无畏。
在独木桥上,我们一边杂耍,一边观景。远处,蓝天白云,青山碧水;河中,船只如梭,江鸥翱翔;眼前,小孩子戏水,棑上打水漂,河里打水战,嗨得很。特别是水中嬉戏,更具诱惑,我们个个都想下河去体验一把,心动很快就变成了行动。
魏伢子他们几个会游泳的,率先脱光身上的衣裤,一个猛子扎入河里,在水中追逐起来。我们几个不会游泳的,学着魏伢子他们的样子,也光着身子,扶着木排下到河里,再按魏伢子说的,双手抓住木排边缘的圆木,双脚踢腿打水。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我的身子很快浮到了水面。
在水里这样练了一会,我似乎找到了感觉,就松开了一只手来划水。在踢腿打水和单手划水的作用下,我在水中的浮动更加自如,自以为真能游水了。于是很想试试摆脱木排的依靠,当即松开了另一只手,可情况并不是想象那样的发展,人直往水下沉,我连忙喊“救命”。
就在我下沉时一口水入嘴之际,忽然有人抓住了我的手,并很快我把拖出了水,原来是身边的魏伢子救了我。上岸后魏伢子讲,只听到我一声“救”字后,我的头就浸没在水中不见了,水面上只看到了我的一只的手。当时,大家都吓了一跳,但并不清楚后果的严重性,玩性依然不减,只是在我的要求下,才转到一个浅水区玩。
在浅水区,我模仿魏伢子游泳的样子,在水里继续“扑通扑通”的尝试,不一会还真学会了游泳。模仿和尝试,确实是成功的一条捷径。此后我和魏伢子他们一样,一有时间就跑到河里玩水。
这种尽情在江中戏水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因为我在河里野泳,被在江边捕鱼的邻居撞见了,他当天就向我父母告发了我,父母当场气得狠狠地揍了我一顿。为了防止我再到河里游泳,后来老爸在工人文化宫为我办了一张游泳证,并给我了一些零用钱。工人文化宫游泳池与我所住的巷子只有一墙之隔,去那里游泳更方便,我也就没有再到湘江河里游泳了。
深秋隆冬,是湘江的枯水期,河床中央露出了大片大片的沙滩,一眼望去是连绵无际的沙洲。沙洲之辽阔,向前仿佛跑不到尽头,任一群人所在区域大到难以不到一个外人,他们就是所在区域的主宰,可以放肆发泄,尽情狂野,那种随心所欲的快感,如同神仙般的开心。
正是这样,沙洲成了江边小孩梦牵魂绕的乐园。在湘春路小学读书时,中秋节一过,只要下午放学铃一响,班上的男生就迫不及待地离开教室,奔向河边,跨过木排,冲到沙洲。
在沙洲上,我们通常按各自兴趣爱好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人寻得一处平坦无坑的地方,用捡到的贝壳划出足球场的边线,以书包作球门边柱的标记,然后踢起球来。沙滩踢球,球滚得慢且不远,但人也跑不快,场景就如同影视片中的慢镜头,蛮有味道的。
当时我们踢球是受学校的影响,因为足球是湘春路小学体育传统强项,这当然得益于教体育的禹老师。传闻说禹老师原是省足球队的,因左眼被足球击坏,才下放到我们学校,他的左眼红而不时流泪就是凭证。
沙滩足球 网络图
还有一部分人踩着柔软的沙子,寻古物、找奇石,或就地堆城堡、挖坑道,也津津有味。湘江历来是湖南水运的主航道,长沙自古又是“三湘首邑,荆楚重镇”,在水运为主的时代,湘江长沙段时有沉船事故发生,一到湘江枯水期,住在河边上有的人,偶而在露底的河床上捡到了古物。但到我们上小学时,就没听说过有人拾到了古物,倒是听说有人在河中央沙洲上发现了重磅炸弹,经公安局的鉴定,认定是抗战时期日本鬼子丢下的。
狂野之后,憩息的我们又被眼前的景色所陶醉。当时的我们,虽不能用言语表达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长沙深秋之美,但美的愉悦让我们由衷的感叹道:真好看!
我们当年学雷锋,绝对是真实的体验。学校组织到望城的雷锋纪念馆去参观,来回不像现在的学生坐着豪华空调大巴车,我们全凭双腿行走,往返路程有三十来公里之多。
初次去参观雷锋纪念馆的那天,早晨我们从学校出发,阳光普照。从湘春路西进入沿江大道(即现湘江大道),沿江边道路南行,我们老远就看到横卧湘江的桔子洲大桥,同学们个个兴奋不已,因为大桥刚通车不久,大家就有机会参观长沙第一座湘江大桥。
我们迈着轻快的脚步,大约走了三里路后,就上桥了。桥上北望,我们立刻被“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白帆点点”的壮丽景观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去。在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催促下,我们才磨磨蹭蹭地走过大桥,到了溁湾镇。
溁湾镇汽车站旧影 图源/陈先枢
溁湾镇历来是河西的交通要冲和重要街区,在长沙名声不小,可我们乍一见,还误以到了乡里村上,街上稍微像象样子的地方只有河西长途汽车站了,但其狭小陈旧得实在不堪入目。在镇街行走不到5分钟,我们就出了镇,瞬间景色就变成荒郊野外了。只见镇外成片成片的农田,零零散散的土砖屋,偶儿传来一两声鸡鸣狗吠,这对城里长大的学生来说,颇为新奇。
从镇北端西拐,便进入了319国道(现已改拓为枫林路)。当时的319国道,车辆稀少,鲜有行人。一路西行,不断有我们不曾见过的东西和事出现,老师时而解答我们的问题,时而结合实物给我们科普动植物的小知识,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不知不觉就到了雷锋纪念馆。
抵达目的地后,大家也不觉得累,接着就去参观,听讲解。从雷锋故居出来,我明白了雷锋现象的出现,就是新社会阳光雨露的结果。
文革红小兵在雷锋纪念馆前合影 网络图
参观完毕已是中午时分,于是大家分班找地方休息和吃起自备的干粮。当时同学们带的干粮,大部分是法饼,而我带的是表面洒满着白糖的甜饼子,引起了不少同学的羡慕。正在我们津津有味地吃干粮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宣布,饭后活动结束,大家按路队结伴各自沿路返回。同学们一听,高兴得欢呼雀跃,这下子又可边玩边回家了。
我们路队一行人匆匆吃完饭,就立即踏上返程的归路。沿途,男生抓蜻蜓,女生捉蝴蝶,你撩我追,叽叽喳喳的热闹得很。正在大家兴高彩烈的时候,天色忽然暗了下来,乌云滚滚,狂风大作,不一会下起了倾盆大雨。由于道路两边为空旷的农田,我们无处躲雨,只好往前本能的跑,个个都被淋成了落汤鸡。
跑着跑着,就听到有人在说“我们拦车回去吧”。此语话音一落,我们男生立马就横在国道上,招手拦车。好不容易来了一辆车,可司机根本没有减速停车的意思,而是车是直接对着我们冲过来,大家只好迅速闪到路边,还被飞驰而过的汽车溅了一身水。用手抺掉溅到脸上的泥水,我们几个又回到原位继续去拦车。
大约等了五分钟的样子,我们终于拦到了一辆车,可司机不但不让我们上车,还狠狠地臭骂了我们一顿,然后一脚油门,汽车一溜烟开走了。接着,我们又尝试了好几回,却始终都未如愿拦到车。
解放牌卡车 图源网络
就在我们不得不放弃的时候,同行的几个女生说,让她们试试。当这几个女生刚刚站好位,一辆由西往东驰来的解放牌卡车出现了,她们连忙招着手,只见那辆车缓缓停在她们面前,女生们迅速走到车前,请求司机带回去长沙。不一会儿,我们看到女生们开始向车尾跑去。与此同时,就听到六毛高兴地招呼我们一起上车的喊声。
就这样,在这位好心的司机帮助下,我们路队的所有同学都乘着车,抵达了溁湾镇。下车后,我们男生才看清这位好心人的长相,原来司机是一位慈祥的老伯伯。这次远足参观,让我们深切感受到,雷锋式的好人始终就在我们的身边。
而今,湘春路西段已变为复地崑玉国际住宅小区了,而湘春路小学早已消失在城市的大拆大建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一起消失的还有“江上木道”湘江木排等当年场景,这些将永远不再复现,只能记忆在一些人的脑海之中。
湘春路黄兴北路路口原湘春路小学位置,现为住宅小区
也许每个人都有难忘的小学趣事,何许各个年代儿时的趣事不同,但唯有童趣不变,真是她促成了人们对儿时的美好回忆。
原创文字、新老照片
请发送citymemory@csjy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