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湾子曾经的大厂——湖南电位器总厂
电视机,曾经是我们每个家庭不可缺少的家用电器。现在市场上各种品牌、大小规格、智能操作的大平幕、平板彩色电视机应有尽有,满足着人们各自的需求。
时间回溯到70年代,湖南曾经有个名牌叫韶峰牌电视机,产自毛主席家乡的韶山电视机厂。但该厂规模不大,交通不便,很难形成规模。当时在长沙市的人们要想家里有一台电视机,哪怕是黑白的,那都比登天还难。
那时的电视机和各种收录机、收音机没有现在的智能功能和遥控装置,均采用手工调节电位器上的“手柄”来达到开关、换台、调节对比度、亮度、色度和声音大小的目的。要生产电视机,需要大量的各类电子元器件,其中很重要的是各种电位器。
1981年下半年,湖南省省委书记毛致用从日本参观考察回来,建议省里生产电视机和电位器。这与当时电子工业部的部署不谋而合。
湖南省电子工业局“引进办”从1982年4月起,前后作了一年多的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于1983年7月赴日本考察,同时进行技术、商务谈判。1984年2月正式签署技术转让和设备引进合同,3月经国家经贸部批准。6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原长沙钟表厂移交省电子工业局,利用长沙钟表厂原址成立湖南电位器总厂和组建湖南电视机厂。
1984年底,在长沙市韶山路友谊路口,湖南电视机厂和湖南电位器总厂在拆分长沙钟表厂的基础上分别拔地而起。湖南电视机厂迁建来自韶山电视机厂的全套设备和人员,很快生产出的韶峰牌电视机,出现在长沙市场上。但供不应求,老百姓很难买得到。
当时的省市领导将新建湖南电位器总厂的工作作为“急、重、快”的项目安排。
1984年12月,湖南省电子局下文调湖南无线电厂(后改为湖南计算机厂)副厂长戴桂芬同志,来湖南电位器总厂任厂长兼党委副书记,哈工大毕业的林少甫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由他们组建湖南电位器总厂。一年后的1985年10月,省电子局又下文调湖南电视机厂副厂长齐成林同志来接替戴桂芬同志的厂长工作,调黄国基同志担任党委副书记。从湖南电视机厂调老干部金鸣歧同志来厂调研室工作。
湖南电位器总厂部分厂房 作者供图
工厂在齐成林厂长强有力的领导下,一边请来北京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院、成都四机部第二设计院联合对工厂进行设计,配合基建队伍对厂房,车间进行改造和安装;一边又派出周金国、柳湘军、唐淳风、王汉奇、王志强、易保华、丁永祥等10多人去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实习。这些同志回厂后,均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组织人力,对国家花大量外汇引进的日本松下公司全套碳膜电位器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陆续到厂进行验收入库。接待、安排日本专家来厂后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对我方人员进行现场培训,进行试生产。
工厂于1985年底建成投产,12月21日举行了盛大的开工典礼,由时任湖南省副省长俞海潮和日本松下可变抵抗体事业部部长堀江正能先生,共同为工厂开工剪彩。
时任湖南省副省长俞海潮(左一)和日本松下可变抵抗体事业部部长堀江正能(右一)共同为工厂开工剪彩
从此一个近1200多人的电子工厂在长沙市的南郊井湾子蓬勃发展起来(到1989年时发展到员工2000多人)。
湖南电位器总厂位于长沙市韶山路168号,地址在现在的星语林名园。那时的韶山路还是一条不到10米宽的破碎硬石马路,友谊路是一条不到300米长、5米宽的碎石土马路。当时在井湾子地区,能看到五层高楼的那便是电位器总厂了。
当时为了这两个大工厂,市里专门延长了7路公交线路到井湾子。那时的公交车内没有空调,夏天司机头顶上有个电风扇在“呼呼”的吹着,那响声更让人感到燥热。当时车辆很少,车次很稀,每来一辆,人们蜂拥而入,挤满车厢的人群散发着汗臭的气味。
7路车沿着岭(袁家岭、窑岭、长岭)、塘(东塘、砂子塘)、坡(曹家坡、井坡子),一路上坡下岭,在“桔园”中穿塘前进。从这些名字中就可以辨认出当年长沙的模样。7路车工作到晚上19点就不来井湾子站了,当时人们进出井湾子非赶到19点之前才行,否则就只好坐“踩一脚”了。
为此工厂购置了三辆“三湘”牌高等级客车,专门接送员工上下班。解决了职工上下班挤车之难。
湖南电位器总厂是一家由电子工业部和湖南省联合引进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生产、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工厂,是国家“六五”期间550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之一,是国家定点生产碳膜电位器的专业工厂。
整个项目共投资1971万元,用汇395万美元,改建厂房11140平方米,新建厂房4052平方米,引进设备216台(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电子工业部、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电子工业部长李铁映、副部长张学东、刘剑锋,省委书记毛致用先后到厂视察。
工厂下设动力车间、工具车间、机修车间、零件车间、电镀车间、膜片车间、总装车间,检验科(含产品例行实验室)、技术科(含标准化室)、计量仪表科、设备科、供应科、销售科、安全环保科。厂内健全了完善的党、政、工、青、妇机构,并配备有专业干部和各自的办公室。
工厂生产设备精良,工艺技术先进,测试手段齐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技术指标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日本JIS标准,具有年产5500万只电位器的全工序生产能力。产品主要为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中高档收录机及电子仪器配套。
也许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们还记得当年那种“大屁股”电视机。它是由显像管、机箱、面板、天线、接收器、调制器、解码器、放大器、图像通道、声音通道等组成。人们通过调节面板上的电位器来达到换台,改变亮度、色度、对比度、声音等自己所需要之目的。
电位器通常是由电阻体与转动或滑动系统组成,即靠一个动触点在电阻体上移动,从而调节直流电压与信号电压和电流的大小,达到改变各种电器参数的作用。它是一种可调式的电子元件。
电位器按材料分线绕、碳膜、实芯式电位器;按输出与输入电压比与旋转角度的关系分直线式电位器(呈线性关系)、函数电位器(呈曲线关系)。主要参数为阻值、容差、额定功率。广泛用于电子设备。
湖南电位器总厂生产的“华松牌”碳膜电位器分为直线式电位器和函数式电位器。供应着全国各地的电视机厂家和收录音机生产厂家。
湖南电位器总厂产品“华松”商标和电位器产品图 作者供图
由于建设的需要,工厂向全国各地广揽技术和管理人才。他们来厂后,充分发挥了在原单位的技术、管理才能,为生产线的建立和设备国产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例如1987年5月从三线工厂调入湖南电位器总厂的、湖南大学机械系毕业的吴榕屏同志,来厂后任机械工程师。两个月后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率先对从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引进的、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数字机电一体化“膜片自动分选机”设备,进行消化、吸收和国产化仿造。最终取得成功,解决了工厂对设备的急需。1990年被机械电子工业部评为全国彩电国产化先进个人,获突出贡献奖。1992年获湖南省电子科技进步二等奖。有关论文也数次获省级优秀论文证书。
又如膜片车间在易保华和潘东平两位高级工程师的率领下,经过刻苦攻关,取得了银浆料国产化的可喜成果,获得长沙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国产化的银浆料解决了生产的急需,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外汇。
我在四川一家电子工业部的军工企业长期从事检验和质量管理工作,1987年10月和一批有专业技术的工程师被陆续调入该厂。我们来厂后,我任职于检验科(含产品例行实验室),夫人供职于总工程师办公室。因为我们来到一个新单位,一切都得从头越。
八十年代,正是我国电视事业大发展的时期,大部分省市都有着自己的电视机厂,电位器的需求量非常大。在湖南电位器总厂东面,靠韶山路边有一家湖南省煤炭厅的招待所(现已改为城市便捷酒店),院内停满了北上广川的小型货车,所内住着各地来工厂采购电位器的采购人员。
每天上午上班后,他们纷纷来到200米之遥的电位器总厂厂部一楼产品销售科,操着各地的口音,递着名烟与工厂销售员商谈,争抢着当天生产出来的电位器。一时间,电位器变成了多家电视机厂争抢的香馍馍。
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决定着电视机的数量和质量。电子工业部特别重视电子元器件的生产。1985年11月25日,电子工业部部长李铁映率部有关负责人,亲临湖南电位器总厂视察,对工厂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能消化吸收好日本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为国家生产出大量的优质电位器供应电视机厂之需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为感谢工厂对国家电视机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代表电子工业部给工厂奖励盖一栋俱乐部的资金。
这对于全厂职工是一个巨大的激励和鼓舞。工厂掀起了赶超的生产高潮,一时间产品数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满足不了全国电视机生产的需求。
这时厂领导研究决定,在常德市和长沙县北山镇选址建立了两个电位器装配工厂,在国防科大和深圳赛格总部分别建立了电位器生产线。由总厂派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我曾以总厂质量管理干部的身份,分别到常德和长沙县北山镇分厂检查和指导过质量检验工作。
1985年11月25日,电子工业部部长李铁映(左二)省委第一书记毛致用(右一)来厂视察。作者翻拍
湖南电位器总厂生产的电位器类别繁多,规格型号繁杂,产品质量要求很严,这样对生产环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厂常年植树栽花,厂容厂貌整洁,是长沙市命名的花园式工厂。
雄伟的电位器装配大楼和厂内花园 作者供图
(作者翻拍)
电位器总装配车间,是一个具备无尘、全封闭、全中央空调的车间,内设有12条生产线。设备为全套日本松下公司引进和国产仿造设备。生产工人上班前要在更衣室换好专业的工作服和鞋帽,通过风浴后才准进入车间。工人头天不能吃鱼、洋葱等带刺激味的食物,当然车间内绝对不准吸烟和吃任何食物。
上班铃声一响,工人们聚精会神地在流水线上操作着现代化的设备,组装着电位器,最后一道工序由检验员严格把关,对产品按技术参数进行全检,合格品才能填单封包入库。再由检验科按国际抽样标准抽样,经测试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IEC标准后才能出厂。
电位器总厂总装车间生产线 作者翻拍
我任职的检验科除一个产品抽样检测室外,还有中南地区唯一从国外引进的产品例行实验室,安装着全套日本进口的实验设备、仪器仪表,如三维震动台、氢气实验装置是最先进和对产品要求最苛刻的实验设备。当时湖南省电子产品质量分析所,中南、华南地区的工厂有特殊要求的产品也曾来此做例行实验。严格的生产控制和质量把关,造就了优质的产品质量。
湖南电位器总厂1987年电位器总产量就突破了年设计能力。全年为全国180万台彩色电视机提供了配套电位器,当年实现利润510万元。工厂被电子工业部评为彩电国产化先进单位。
1988年,被湖南省政府命名的省级先进企业,1989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的文明单位,1989年被国务院核准为国家二级企业。1990年,被中央授予全国环境保护先进企业。
工厂先后开发出了6个系列27种产品,先后有2个产品获得“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有4个产品获得“湖南省优质产品”称号。生产的WH112型系列微调电位器获得1988年国家质量奖银质奖。
(作者翻拍)
我是一个在澧水河边玩大、长大的农村孩子,16岁来到长沙求学,四年苦读毕业后,被分配到“少不入川”的成都。在一家原苏联援建的军工企业里工作,成家、立业,入党提干。因俩口都是湘人,人到中年,思乡心切,总想落叶归根,是湖南电位器总厂接纳了我。
1999年12月 作者与夫人在工厂大门前留影
我爱湘江的碧波,我爱岳麓山的红叶,我爱星城的山、水、洲、城,我更爱电位器总厂那些繁忙的日日夜夜。是您,让我的人生有了归属,家庭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人是要感恩的,工厂就是我的“恩人”,我为“恩人”努力工作,您让我当了三年的厂级先进工作者和一个年度的优秀党务工作者,您让我和省、市电子系统成了朋友,对我后来下岗后打工、在IT行业做咨询,重新就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湖南电位器总厂,在中国电视发展的历史上,它曾有过历史性的辉煌。随着时代的前进,随着电视机平板化、液晶化、智能化、芯片高度集成化,电位器渐渐失去了它的光环,单一生产碳膜电位器的工厂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本世纪初,工厂宣布破产清算,工厂原地块被房地产商开发成新语林名园。
但它在我心目中永远是那样高大、雄伟,它对社会的贡献和给予我的一切,是永远也挥之不去的。
原创文字、新老照片请发送citymemory@csjyds.com
点击下方链接,关注“城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