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正街往事(上)| 繁华老街背后的善化县署和城隍庙
县正街是我童年时就知道的一条街,几十年过去,我多少回重访故地,所见依旧是那么亲近,却又是一番陌生。然而此情此景唤起我的记忆,是真切、温馨的。
县正街西段旧貌 汤武摄于2007年
县正街位于旧城腹地,原属南区,与东区的织机街、都正街紧紧相邻,今属长沙天心区。它东起高正街与都正街相接,西与大古道巷相连,全长180米,均宽5.3米,原为麻石街,1980年代铺设沥青路面。
县正街是一条历史老街,文化底蕴深厚,因长沙府善化县署位于此地而得名。明成化十六年(1480)善化县治移驻此地,至中华民国元年(1912)并入长沙府,历经400多年。
明嘉靖《长沙府志》载:“成化十六年善化知县周钝迁置城内府治之东半里。”明代长沙府署设今学院街原文化电影院附近位置,成化十六年(即1480年)善化县治移驻县正街。
县正街最早名为“县前弦歌里”,清光绪年间改名“县门口”,民国初年更名“县正街”。明清时期和民国的前二十多年,县正街街景繁华。其旧貌于1938年11月长沙“文夕大火”焚毁无遗,大火以后在街道两厢逐年重建房舍商铺。解放后,沿街增设了国营粮店、煤店、蔬菜内食店、南货店等,街容逐渐又发生变化。
县正街从东往西依次串连着和平巷、小乐嘉巷、响柯巷、大乐嘉巷、新建巷、左家井、乐善巷等支巷,这些支巷曾留存不少公馆。过乐善巷曾是“鸡公坡”,1971年并入大古道巷。文革时期的1970年代,县正街也曾被并入大古道巷,1981年复名县正街。
2001年市里修通蔡锷南路,把县正街截为东西两段,如今只剩东段不足百米,西段与大古道巷相接。
善化县署具体位置在哪?根据明崇祯《长沙府志·建置》、清乾隆《长沙府志》、清光绪《善化县志》和历史图籍的梳理发现:
1872年《省城图》标有善化县,县署在街道北边,处于善化县学宫以东,近县城隍庙方位。
1877年《省城图》上标的善化县署建筑群对着街道南边的“小乐嘉巷”偏西北方向的巷口。
1913年的《省城图》,街道名为“县门口”,善化县署旧址改为了“南三分所”,正对着“大乐嘉巷”与“小乐嘉巷”之间。
由此可以基本确定善化县署的具体方位:主建筑群大概在响柯巷一带及以东。此为我的调研发现,诚与文史老师商榷,望得到专家指正。
善化县署曾历经磨难,明末战乱县署曾毁于兵。清初顺治年间,知县孙国泰复建。清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踞城,将县署拆毁。五年之后,于康熙十八年(1679)修复。
清光绪《善化县志》记载的最后一次修复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由知县王光廷主持。修复后的县署由两个建筑群组成,南建筑群曰“抚循苍赤”,北建筑群曰“乐只堂”。两厢建筑,西边有赞政公署、捕厅等六座;东边有寅宾馆等四座。
清光绪《善化县志》载善化县署平面布局图 图源/访古湖湘
善化县署曾辟有衙署园林,名“寄思园”,系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善化县知县唐源所筑。园址位于善化县署西北角,占地半亩,挖有人工池塘,取土堆成五尺高的小丘,植以奇花异木,园中构建竹亭,遂成佳境。清道光年间,寄思园改建成了西书房。
善化县署仪门门联,一直沿用唐源所撰,门联写得巧妙,将“善化”二字嵌入联中,联曰:春风善也,时雨化之。
民国元年(1912)4月,长沙、善化两县并入长沙府,原善化县署的房屋、建筑一部分先后划归长善初级审判厅、南区警察署,一部分划给长沙济良所,剩有零星的建筑物划为民居。
长沙老城曾经有四座城隍庙,三座在城北,唯善化城隍庙在老城东南之县正街。庙宇今已不存。
小时候,我住在城隍庙后面的都正街小学内,校园南边是个大操坪,一排宿舍在操坪西边靠着学校围墙。操坪靠南向这块,大约有一半是在原城隍庙后殿及两厢宅基地上修的。
操坪最南边靠着围墙建有学校教工厨房,厨房内南墙上开有一张小门,出门与县正街的老城隍庙相接,中间只有十几米距离。
学校操坪西南角有一小段竹篱笆围墙,那时这样的竹篱笆围墙到处可见。1960年代初,小学生在学校教室上课时,远远望去,隔着竹篱笆可见城隍庙的和尚在庙堂后面做中饭。
城隍庙坐北朝南,庙前即是县正街,庙里是我小时候常去玩耍、看“稀奇”的地方。
城隍庙原为一连三进的庙宇,当年我见到的仅是庙的大殿和后面两侧的厢房。
城隍是守护城池的神,守一方平安,并非神仙,而是民众祭祀当地历史上的英雄们。
据史书记载,城隍信仰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兴起,唐代以来郡县皆祭城隍,宋代以后奉祀城隍的习俗更为普遍。
明洪武三年(1370),朝廷规定各府州县均得设城隍神加以祭祀,为求江山永固,守护一方。清代的长沙城设有省城隍、府城隍等大小四座城隍庙,善化县城隍庙乃其中之一。
善化县城隍庙座落在原善化县署东边,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四月,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重建正殿、戏台及两廊,嘉庆二十年(1815)众百姓又捐建财神殿。
旧时城隍庙唱戏、听戏蔚然成风,主要演湘剧,晚清进士、名臣郭嵩焘任城南书院山长时,在其《郭嵩焘日记》载:“善化县城隍早戏,人肩相摩,肩舆不能入。”
善化城隍庙又称作“定湘王庙”,据传说,清咸丰二年(1852)八月,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率部猛攻长沙城南门,清军曾国藩所部湘军艰难据守,城池危在旦夕,善化知县王葆生急率众绅从城隍庙恭迎城隍神像,抬至南城楼,由提督鲍起豹等人轮流守护。善化城隍果然显灵,迟滞了太平军的进攻,湘军援兵旋至围解。萧朝贵因此役身亡。
湖南官员遂上书朝廷请封善化城隍为“定湘王”,咸丰帝恩准赐封湖南善化县城隍定湘王。湘军将士皆为定湘王设立牌位,由此,湘人信其灵验,当地百姓求神灵庇护,为安居乐业请愿。
因为这个重大“神迹”,定湘王庙香火一度鼎盛,定湘王戏台至民国时期依旧日日锣鼓喧天。
1938年“文夕大火”,定湘王庙遭重大损坏,大火过后,庙宇再次得到修缮。
小时候,我见到庙前临县正街是一个铺满麻石的大坪,大约有近百平方米,坪内一左一右安放两个大香炉,庙宇高大雄伟。庙门两边各有一个大石狮子,走上几级麻石台阶就是城隍庙大殿。
大殿内的“供桌”上方有三尊菩萨,平常都是用绒布遮盖着,我们看不到,只有到开庙会和每年的中秋节时,庙祝才取下绒布,“定湘王、财神菩萨”的尊容才显露出来。定湘王是一尊泥像,金面彩身,五缕长髯,好像关公。
庙会时节非常热闹,四面八方卖小吃的都来了,炸糖油粑粑的、炸葱油粑粑的、炸臭干子的、卖卤菜的等,干子两分钱一片,鸡爪五分钱一个,都是提篮叫卖,这些卖小吃的差不多占据了麻石坪。其中还有民间卖艺人,也有耍小把戏的等等,还有好多来看热闹的民众。庙会真是地方上的一番好景,小时候的我真是难得一见。
庙里平常香火不熄,大殿菩萨前的供桌摆满供品,香烛烟气弥漫,桌前方地上摆放三个圆形草垫,供敬香人跪拜。
那时来烧香拜菩萨许愿的人络绎不绝,我曾经好奇地看到过一队队的敬香客,有个中年男子领头,每个人都穿着行路者草鞋,肩上搭个布搭子,胸前放烛,后背放香,他们一路唱,一进庙里就拜。我那时根本听不懂唱什么,我长大后问过年长者,说那是“佛号”。
庙内香客(图源网络,仅供参考,非文中所述城隍庙旧影)
那时庙里还有一个年青女工,二十多岁,中等个子,着青色粗布衣衫,在庙里做杂活。一到星期天,我就手牵着刚会走路的弟弟去庙里看热闹,看稀奇。这个女工特喜欢我弟弟,每次抱着他不肯放手。
我母亲告诉我,她叫李杰,是个苦命人,父母早逝,二十好几了孤身一人未成家。她心地善良,乐于帮人,很喜欢小孩子,在这附近帮别人家做这做那,在庙里做杂活和帮人家洗衣,以微薄的手工钱度日。我看到母亲时常接济她。
我在六七岁时第一次知道还有这样艰难生活的人,给我印象很深,母亲和我说的话使我对“李杰”这个名字记了一辈子。
1960年代初期“破除迷信”运动中,城隍庙里的部分菩萨及物品被毁,从那以后,庙里只剩一个庙祝住在庙里打理香火。
城隍庙消失在1967年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运动中,住在城隍庙附近的居民看到:大殿里的“定湘王、财神菩萨”等,被人用粗麻绳套住其头颈部用力往下拉,轰隆隆一声声巨响,定湘王等菩萨倒地被砸碎了,随后庙里的陈设被捣毁。庙里原来供奉的菩萨用了一台大客车,塞得满满的才运走。
之后,庙的一些建筑被拆。城隍庙里的房舍被不同程度地分割占用。庙的麻石前坪和大殿的部分面积围合后,办成了街办工厂“长沙星火彩色印刷厂”,专门生产档案袋、蚊香袋、冰棒纸,开办了好多年,直到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星火印刷厂倒闭。
以后在印刷厂位置开了一家湘菜饭店,规模不小,颇有特色,吸引不少顾客远道而来,我们家和姨妈家一行十多人曾去品尝,饭店也红火了几年,现早已关门大吉。
如今,一道有机更新后的青砖高墙将这里围砌,高墙下沿县正街街边摆放花草植物,整洁养眼,只有我们亲历者才知道这道围墙后面就是原城隍庙的麻石前坪和大殿。
善化县城隍庙图(根据《善化县志》插图拼合)
县正街有两条“和平巷”,一条是老“和平巷”,一条是以后更名的。两条巷子平行,南北走向,基本同宽,今均已消失不存。
老和平巷是县正街北侧一条支巷,巷宽3米,南起县正街,一路向北拐向东,止于都正街。民国时期因巷内设有长沙警察三分署,曾名“警察巷”,1947年更名为和平巷。其北部东接都正街那一段原名“讲德里”,巷口附近原为清都司衙门。讲德里于1971年并入和平巷。
老和平巷与东边的都正街小学之间还有一条巷子原来叫“税务局巷”,是因为解放初设有长沙市东南区税务所,故名。同样南起县正街,与和平巷平行,稍窄一点,与都正街小学西围墙一墙之隔。巷子北头与老和平巷交会,连接讲德里,原为泥土路,以后修成水泥路。税务局巷于1971年更名为和平巷。
两条和平巷以西有一大片是原善化县署的附属建筑。民国元年(1912)4月,湖南都督府颁布“凡与府同城之一县或两县均并入府”之府令,长沙、善化两县并入长沙府。靠和平巷一带的建筑曾改作长善初级审判厅,后来初级审判厅被归并,其建筑物一部分划归南区警察署,一部分划给长沙济良所。济良所是民国时期收容妓女,使之从良的民政机构。
湖南省长兼督军谭延闿于1916年二次主政湖南时,长善初级审判厅又恢复机构,再次设于和平巷,南区警察署迁往别处。长沙济良所仍在和平巷西侧原地,其前门朝东开向原警察巷(和平巷南段),后门通讲德里。
据老一辈的人讲,那时县正街上原警察巷口常年挂有一些要求婚配的从良女人相片,引起街坊和过往行人驻足观看。
1938年“文夕大火”,巷内建筑不能幸免,灾后一些贫民在断壁残垣的和平巷内纷纷搭起草棚矮屋,景象凄然。不久,一些达官贵人相继在巷内的火烧空坪中建起一幢幢造型精致的公馆、洋房。这些建筑多为中西合壁式。
市地名顾问委员会黄曾甫委员曾经口述,和平巷内那时引人瞩目的建筑是一幢三层楼洋房,名“三教公寓”。房主人是平江人唐炳初,老同盟会会员,参加辛亥革命,曾留学日本,号称“日本通”。
唐炳初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法处长,何健主政湖南时期的省府顾问,财政部湖南统税局局长等职。解放前夕参与程潜、陈明仁领衔的湖南和平起义,解放后任省人民政府参事。
和平巷东巷口,曾建有宁乡人贺耀祖的公馆,红砖清水墙,内有大的庭院、花园,宽大明亮的客厅。房主人贺耀祖也是同盟会会员,投身辛亥革命,曾任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49年8月通电起义,解放后曾任交通部部长、民革中央常委、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
小巷之中,真可谓藏龙卧虎。
我有三个同学住在和平巷,两个住在巷北头的5号、6号公馆里,另一个同学住在南段西侧,原88号。她家房屋对面就是都正街小学的西向围墙,这一段大约住着30多户人家。
1960至1970年代,居民日子过得清贫,但邻里和睦相处,每当夏季来临,一到晚上每家每户门口都摆满了竹铺子,十分热闹,大家都是在屋外的巷子里吃饭,在竹床上乘凉,讲故事,太热的天气就在竹铺子上睡到天亮。那时候日子虽然单调,但左邻右舍走动频繁,互相帮助,一呼百应。
我同学家隔壁是一幢公馆,房主是原国民革命军的军官,他的亲属住在里面,有院子。主楼前后均有天井,私家厕所,高大的客厅摆着古玩,房间里面是漂亮的红木家具,整个公馆很大气。私房改造后,搬进了几户人住进公馆。
原税务局巷内最大的公馆要数巷尾那幢,占地大,公馆前有天井,后有花园。记忆中60年代中期住着一户姓陈人家,据说主人是市内某局局长,那年代家有高级收音机、永久牌自行车,请有保姆,着实令巷内的居民羡慕。
紧挨着这幢公馆也是一个很大的公馆院落,那时曾住着一位姓洪的某局局长,他是一位老红军,个头不高,花白的胡须,每天在巷内散步,经常有专人送来文件给他看。
大约在1990年代,长沙市一轻局征用了这两幢公馆,撤除这两个大院落后建成一轻局的干部职工宿舍。2003年修建人民西路,一轻局宿舍被拆迁。
2001年修蔡锷南路,和平巷在规划路幅之中,巷内住户均被拆迁,昔日充满生气的两条南北走向的老巷消失,仅剩下靠都正街小学西围墙的几户住宅。我同学家的房屋得以保留,因临蔡锷南路,都出租作了餐馆,如“川江巴食”,生意一直不错,她们这几户人家是和平巷沧桑的见证者。
(未完待续)
感谢盛月明、李剑锋、周苏联提供有关记忆素材。
参考资料:
1、《历史街巷寻踪》,谢建辉主编;
2、《长沙名胜文选》,陈先枢编;
3、《大小古道巷的记忆》,陈先枢著;
END *本文由城市记忆CityMemory独家发布,作者 | 娄湘棣。编辑 | 明明。
原创文字、新老照片请发送citymemory@csjyds.com
点击下方链接,关注“城市记忆”